融于生活 导航生活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klsdjflka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其课程的基础是儿童的生活。这样的行为使得这门学科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我们教学设计就要紧紧围绕儿童的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是不可能有效的,教育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那么我们如何处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使之相融相生,更好地完成学科教学目标就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和思索的问题。
  
  一、将生活引入课堂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教材绝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其实也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做一个善于开发生活资源的教育者。将生活引入课堂,就会避免空洞说教,改变以往的思品课如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弊端。情动于心,方能促成教育实效。怎样将生活引入课堂呢?我们也要勤于钻研,使这种引入自然而不造作。比如一名教师在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先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几张照片制作成课件,并要求学生准备一些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
  
  二、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有效提高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功能。同时,我们也要恰当地将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延伸到具体生活中去,让品德教育的空间得到拓展。我们只有最大限度地、立体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影响和教育他们走上成功人生的航标。在这一点上,实践活动课就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教学《保护环境》一课后,引导学生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现实生活中,寻找他们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想出好点子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有的写下了宣传标语,做起了环境保护义务宣传员;有的为有关部门写信提出建议;还有的自觉组成了环境保护小组,利用节假日打扫小区卫生。这样的活动不但强化了自己对于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提升了孩子们的公民意识,为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学科,教材本身也充满了丰富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得运用还原生活的教学方法,会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首先,我们可以将教材内容活化成生活原貌,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直接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僵化的、单一的,而是生动的、本真的,学生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得到的启发是任何说教所难以达到的,所以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教学,是《品德与社会》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还可以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在课堂上,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并以表演的形式再现于课堂上,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再次,我们还必须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进行有计划、系统地训练。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生活即教学”、“教学即生活”的理念,努力构建一种融入生活并导行生活的教学模式,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深入学生的人生,成为促进他们健康发展的有效动力。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育。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所谓体验活动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有活动
期刊
一、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使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发展特长、培养个性。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千方百计的增强活动的丰富性,使孩子喜爱学习。挖掘数学内在的美和力量,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数学教学中,要以数学中的美去感染学生,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去想象、思考,对问题做出猜测和预见,激励学生对数学的追求。   
期刊
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曾经指出,中国的数学教育观在20世纪下半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深刻的、漫长的、渐进的,直到今天仍在变化的过程之中。的确,回顾这几年来,随着国家的开放、教育的普及,心理学的变革,数学的进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我的数学教育观念也有了极大的转变,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对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深的反思,现做一梳理,即为“点击学生思维,激活学生生命”
期刊
一、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我认为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多元教学评价,强调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初步形成反思意识与实事求是的态度。”小学生的数学反思意识指,在数学学习中,不断的监督、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自我反省意识以及获得一种主动的再认识,是对过去产生的认识的再次批判与深化。因此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意识,激发反思的动机,抓住反思的契机,强化反思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使学生学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一说到上品德与生活课,老师们苦苦追求的就是“活动”,认为品德与生活课就是由多个活动串连而成,活动设计得越新颖、学生活动得越活跃,越是一节难得的好课。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考虑比较多,但对活动的实效性却认识不足。这里所说的“效”是指是否真正让儿童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式或行为,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实效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命所在,是教师要花大力气去追求的目标。
期刊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教学儿歌,规范行为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
期刊
新课程下的作业,应该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构成学生课外、校外生活的重要生活时空,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和生长点。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转变观念,不再将作业窄化为检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惟一手段,而应该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以全力消解我们过去的凝滞化倾向。    一、增强学生
期刊
小学时期是学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学生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的最基本知识,并为之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学校的教育,学生逐渐建立起道德行为规范,逐渐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教育要回归生活,课程应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特别关注的是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是课程改革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贴近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要求。孩子们在积极的学习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