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世家:“举坛”英豪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家族里面有三个人练举重,三个人都拿冠军,三个人都打破世界纪录,这在全世界都是很少的:创造新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并先后十次打破世界纪录的陈镜开;先后三次打破世界推举纪录的陈满林;两次打破世界挺举纪录、洛杉矶奥运会举重60公斤级别冠军陈伟强。叔侄三人在23年中,先后15次打破世界纪录,曾在举重界显赫一时的广东陈氏家族浓墨重彩地写下了中国举重史上的一段佳话。
  
  陈镜开——站在举坛顶峰的中国第一人
  
  陈镜开1956年在上海举办的中苏举重友谊赛中,以133公斤的成绩获得最轻量级挺举冠军,打破美国运动员C.温奇保持的132.5公斤的最轻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中华民族打破世界记录的第一人。
  这次采访我们很愦憾没有见到陈镜开本人,不过,我们还是从他的家人和朋友口中了解到当年他的成长经历和一次次巅峰壮举:
  他的儿子陈竟奎告诉我们,他的祖藉是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父亲的赫赫战绩举世瞩目,但是他的启蒙教练和授业恩师李启龙却少有人知。之所以陈镜开有这么辉煌的战绩,和李启龙的慧眼视英雄是分不开的。
  那是在1954年底,当时的中南军区体工队举重教练李启龙正在物色举重运动员,一位朋友向他推荐了我父亲。当时,父亲离开家乡广东东莞石龙镇,在广州一家私营建身房工作,闲时也练练健身,玩玩石担子,正巧,开办这家健身房的谭文彪是李启龙的熟人。李启龙便借找谭文彪的机会到健身房去看父亲。当时才19岁的父亲身高仅1.49米,两腿奇粗,全身肌肉发达。李启龙一眼就看出他天生就是一个练举重的好苗子,只要经过系统训练,出成绩是迟早的事。于是,在李启龙的极力推荐下,父亲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体工队的运动员。经过短期训练,父亲参加了1955年3月举行的全国举重测试。由于他训练时间不长,而且没有什么比赛经验,这次测试他只挺举起95公斤,连名次也未得上。
  尽管如此,李启龙仍然认为父亲大有希望,大力推荐他进入国家举重集训队。在国家集训队,父亲训练十分刻苦,并且得到前苏联举重教练的指导,成绩上升很快。最后,在1956年在上海举办的中苏举重友谊赛中,以133公斤的成绩获得最轻量级挺举冠军,打破美国运动员C.温奇保持的132.5公斤的最轻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1957年在莫斯科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中,以139.5公斤获得最轻量级挺举冠军,第五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
  十次打破世界纪录后的陈镜开退役,并担任中国举重队教练,在他的指导训练下,包括陈满林、陈伟强在内的一批打破世界纪录的选手脱颖而出,都站在了世界举重的最顶端。
  
  陈满林——海珠桥的桥墩
  
  在陈满林的一生中,陈镜开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无论是当初进举重训练队,还是在赛场的努力拼博,无论是在繁杂的教练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无处没有陈镜开影子的存在。他说:“三哥对于我来讲,就是一座风向标,就是一面镜子,时刻鞭策着我向前走,不但在比赛场上对我有激励作用,在精神上更是支撑我奋勇向上的动力。”
  陈满林参加了亚运会世界举重锦标赛等大大小小十多起世界大赛,夺得金银铜牌子二十多块,唯一让他遗憾的是没有参加奥运会,没有一块奥运奖牌成了他一生的憾事。他告诉我们,在他们那个年代,中国还很落后,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唯有在赛场通过胜利去征服世界,也唯有靠征服靠冠军才能臣服对手,赢得国际的认可。且而由于历史原因,体坛上还存在着两个中国的说法,这是全中国人们所不能忍受的,因此,在那些年里,有很多重要的国际赛事陈满林他们都没有参加。
  1974年,国际举重联合会决定驱逐台湾代表,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我国决定参加当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世界举重锦标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举重运动员第一次在世锦赛这样的国际大型比赛中亮相,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而且当时的举办国规定,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及时派员前来参加比赛,就让台湾代表参加。刚参加在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运会的陈满林不顾才减体重和伤病的困扰,毅然接受任务,立即从伊朗飞到北京,再到广州,然后马不停蹄的转到香港,终于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赶到马尼拉,与队友方时国第一次代表中国出现在世界锦标赛的赛场上,无比自豪地站在了世界人们的面前。在比赛中,在他的腰椎错位一厘米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并获得最轻量级的第四名的好成绩。以勿用质疑的表现斥责了某些国家的不良企图,及时的厄制了台湾代表的阴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祖国在国际上的声望。陈老一提起这事就愤愤不平:“台湾永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陈水扁之流是没有好结果的,当年在菲律宾我们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
  1977年,陈满林在37岁代表中国正式参加世举赛,获一银一铜的好成绩。
  
  陈伟强——会煲靓汤的奥运冠军
  
  一个家族里面有三个人去练举重,三个人都拿冠军,三个人都打破世界纪录,这的确是很少的。曾在举重界显赫一时的陈氏家族对此是引以为豪的。创造新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并先后九次打破世界纪录的陈镜开是陈伟强的三叔,先后三次打破世界推举纪录的陈满林是陈镜开的弟弟,陈伟强的四叔。陈伟强自己除了获得过奥运冠军外,还曾经两次打破过世界挺举纪录。叔侄三人在23年中,先后14次打破世界纪录,写下了中国举重史上的一段佳话。
  陈伟强之所以走上举重的道路是与两位前辈的教导和指引分不开的。在陈满林的眼里,陈伟强是一个流血流汗不流泪伤筋动骨不后退的好儿男。早年的启蒙、后来的训练,以及奥运前的困扰,无不体现了两位长辈的循循善导和关怀。
  1980年在南宁举行的全国举重锦标赛上,个性好强的陈伟强破天荒地想在一次比赛中,一举打破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创造更惊人的奇迹。可惜他失败了,还造成了肘关节受伤。那次受伤以后,陈伟强又多次在训练中受伤,形成了习惯性脱臼,而且在随后的体检中又发现他患有肝炎,这对于刚刚开始出成绩的陈伟强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陈伟强有些气妥了,他想到了退役。
  “当时他自己都灰心了,有点束手无策,想着好像也都差不多了,自己不能再练举重了。但是我和我哥都时时鼓励他,不要气妥,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己,使他重新燃起斗志。”作为他的四叔,陈满林除了在训练上进行细致的指导外,还在精神鼓舞上给了陈伟强足够的支持:“我说我和我哥都是有样子给你看的,我们的家族从没有服输过,在陈家的字典里没有尻种这一个说法,伤病固然不可避免,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要重视它,也更要轻视它。”
  在两个长辈的激励下,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训练,陈伟强的成绩得到基本恢复,已过巅峰期的他还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勇夺一枚金牌。
  据陈满林介绍,一名举重运动员成长为世界一流选手,一般需要经过6到8年的专业训练,而陈伟强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已经8次打破世界青少年纪录,2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如今,45岁的陈伟强还在和举重打着交道,他已经是国家举重队的教练。
  
  陈枝——举重之乡的奠基人
  
  说到陈氏三雄的成就,谈起举重之乡这个荣誉称号,我们不得不说起一个人:陈技。陈镜开陈满林的大哥,陈伟强的大伯,著名的举重教练和体育运动倡导者。正是由于他的支持和鼓励才有了陈氏一家今天的成就。当年,陈镜开去八一队练举重,他的父亲不同意,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要他们跟着学习做生意,作为长子,陈枝坚决支持三弟,耐心的说服了父亲。在他的帮助下,陈镜开、陈满林先后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而他也积极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不但成为举重教练员,而且还在石龙镇青少年举重培训班,大力推广这项体育运动。
  从1956年陈镜开打破了举重世界记录开始,广东省的先后涌现了陈镜开、叶浩波、陈满林、曾国强、陈伟强等一批世界级举重运动健将。尤其是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举重运动更加普及,成立了青少年举重培训班,为国家输送了许多运动苗子,而这些运动人才数十次取得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和打破世界记录,还多次成功承办了国际举重比赛,为石龙赢得了“举重之乡”的荣誉称号。
  如果说没有陈氏三雄,石龙镇就没有"举重之乡"的荣誉称号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说,没有陈枝,在上个世纪的中国举坛也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辉煌。今天,“举重之乡”石龙镇,已成为我国举重训练基地。
其他文献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之后,一位企业老板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他的一位正在青海高原跑原材料的业务员打电话回来,说青海境内公路交通实行全管制,凡是能通往玉树的公路一律为救灾车辆让道。他在公路边看到的是一场举国向玉树的壮丽行动!那种速度,那种气势,那种实力,那种精神,那救灾队伍的紧急奔赴,那设备与物资的滚滚洪流,感动得他热泪盈眶!他连连说:我们国家真的有经济实力,我们国家真的强大,我们的党真的伟大,我们的人民,
期刊
  
期刊
  
期刊
只要对网络稍有了解的人,对QQ都不陌生。但是,除了聊天,这个可爱的小“企鹅”还被有心人当作了发财的工具。温州市的陈晨通过妙用QQ,在全国首先使用QQ经营粥铺,居然一夜间迅速改变了命运,让深陷绝境的小店起死回生,赚来了大把的真金白银!这并不是网络上虚无的神话,而是一个活生生创新的例子。    选准创业方向,先打工学艺    陈晨是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陈晨初中毕业,因为家贫,没有继续读书,踏上艰难的
期刊
12岁那年,她在一次偶然帮助他人时,感悟到给别人温暖也能让自己收获喜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并用行动赢得了“爱心明星”的赞誉,也因为爱心推动事业成功,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可就在她对爱心事业走火如魔时,忍无可忍的丈夫与她分道扬镳,原本如日中天的事业也深陷困境。为了维持生计,她卖光了所有家当,经历人间悲欢,仍然坚持自己的爱心事业,最后因负债过多,亲朋好友都离她远去……  然而,让人惊喜交集的是,
期刊
在共和国的历史长卷中,清洁工人时传祥以“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尊敬,他的先进事迹所体现出的文明价值已成为社会的一种精神财富被广泛认可和弘扬。2009年9月14日,这位甘当人民勤务员的清洁工人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力巴变主人 贱民翻了身    解放前,北京城里家家户户大多是旱厕,一些黑势力称霸粪道,瓜分地盘,雇用清洁工人去市民家里掏粪,然后将
期刊
罗荣桓元帅是十大元帅中最早陨落的帅星,是唯一一个政工干部出身的元帅,是唯一一个在国内上过大学的元帅。  对于这位早逝的元帅,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他都有评价:  毛泽东说:罗荣桓是个老实人。  邓小平说:罗荣桓是个厚道人。  江泽民说:罗荣桓家风严谨。  1937年5月16日,35岁的罗荣桓与红军女战士林月琴在延安的窑洞里结为伉俪。  接新娘的是一匹大白马,婚宴是一大锅夹着鸡块、萝卜、白菜的面条,来
期刊
中央军委办公厅原顾问卓琳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29日12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卓琳是邓小平的夫人,1916年4月6日出生于云南省宣威县,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9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秘书处新闻材料室组长,1950年3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人民小学校长,1952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机要秘书。卓琳是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
期刊
马万水  河北省龙烟铁公司庞家堡铁矿的工人。当时年仅26岁的马万水进组一个月后,全月掘进效率由1.7米提高到了6米。1950年6月,掘进5组以手工操作月进石英岩巷道23.7米,创造了全面新纪录,5组被正式命名为“马万水小组”。  在以后的十几年中,马万水小组顽强奋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开凿工艺史上的奇迹。1954年,他们开凿1080平峒时,松散的沙石岩层使他们难以前进,他们创造了“超前支架密集棚子开
期刊
2010年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上,胡锦涛为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而谷超豪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数学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