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和爱心呵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45tg54h4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石,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强壮的体魄、优秀的成绩更为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行教育被打上了深深的“功利”印记,忽视甚至牺牲了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来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导致众多“问题青少年”的产生,以至其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因此,重视和研究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以及教学工作中,应如何呵护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笔者就此谈谈心得体会。
  一、重视和研究学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身心健康趋于定型,逐步向成年过渡,也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此时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不同步,一方面是身体生长迅速,第二性征显现并逐渐成熟;另一方面,心理上还处于有半成熟、半幼稚状态,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独立意识增强,不喜欢别人尤其是父母的约束,出现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但处理问题又显得幼稚,不能让父母放心。此阶段的学生极容易产生心理困惑,甚至会发展为心理病症,表现为:
  1.心理困惑
  ①学习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大,青少年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此时会更加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担心考试失败,成绩不好,排名落后;担心跟不上学习进度,被同学嘲笑;担心升不了学而对不起父母和老师 。
  ②人际交往。青少年与社会交往越来越广泛,同学之间的竞争、攀比、亲疏、矛盾,对老师的喜恶等问题,对人际交往造成影响,甚至形成人际交往障碍。
  ③亲子冲突。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思考的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年轻人对父母的看法也发生改变,容易形成代际隔阂,即代沟。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所谓“青春期遭遇更年期”的亲子关系冲突。本学期,我对本班学生做了一份《权益状况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只有54.8%的学生“经常和父母聊天”,21%的学生烦恼时无人倾诉;学生们的倾诉对象首选同性好友,而父母的位置次于老师,同伴,兄弟姐妹之后,青少年学生不愿意向家长进行倾诉,这应该引起父母的反思。
  ④性敏感和性困惑。学生随着青春期性生理的发育,青少年的性心理随之发展。轻微的状况表现为对异性的好奇和关注,对性的困惑和烦恼,对身体发育的紧张和害羞,早恋等;重则发展为自闭心理,不愿面度异性,害怕与异性交往。
  2.心理病症
  部分青少年学生在青春期异常心理问题产生后,由于缺乏父母、老师的关心和正确引导,会发展为比较严重的心理病症。
  ①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自闭症等。
  ②品性障碍:早期性行为、抽烟等不良行为,或者偷窃、打架等带有色彩的行为。
  ③网瘾:对本班学生上网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统计显示:青少年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网上,但绝大数人不是为了学习、查资料,而是玩游戏,且大多数浏览过不健康网站。其危害在于:一是上网费用高昂,既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又易养成不良习气,容易让青少年染上骗、赌等恶习,甚至走 偷、抢他人财物的违法犯罪道路;二是长时间的上网,造成身心劳累、视力下降,严重影响学习;三是青少年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许多不良信息对青少年思想冲击较大,毒害较深,使其价值观念滑波;四是由于长时间上网,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混淆起来,引发各种生理、心理不良反应和障碍。
  二、“教真育爱”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
  对于以上种种青少年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病症,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呢?
  心理学研究成果认为,所有精神疾病都不单纯是遗产或者社会因素造成的,与个体的先天性格和后天成长环境都有关系。有的青少年先天性格就比较乐观開朗,智力水平也较强,又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人们冲突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问题青少年”通常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是成长过程中曾经遭受过某种心理创伤,形成性格偏差和人格缺陷,而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片面教育的影响,这些缺陷得不到有效弥补,性格个人格得不到全面发展,从而形成“问题青少年”,甚至成为未来犯罪的深层次诱因。要解决这一社会性问题,“教真育爱”活动无疑是一剂良药。
  所谓“教真育爱”,就是要使教育者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使受教育者求真知、做真人、干真事。使受教育者拥有一颗爱心,不但爱自己,还要爱他人、爱家庭、爱班级、爱学习、爱民族、爱社会、爱国家、爱自然,要有博爱之心、大爱之心、自然之心、奉献之心,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爱,人的品格和行为的真、善、美最终决定于一个字,就是“爱”。我们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把“教真育爱”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说,人在正确认识自身、事物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求真知”和“受熏陶”的过程,科学文化知识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土壤,爱的滋养则是心理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养分,爱得愈深,活得愈真,真就是“教真育爱”理念的应有之义。
  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
  如上所述,后天的成长环境是造成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因此,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充满亲情和友爱的成长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孩子的良好成长环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和有效配合。
  1.家庭是呵护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港湾
  ①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父母要意识到给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不因为外界评价和任何附加因素而改变,即使是离异或者是单亲家庭都不应该将怨气转移到孩子身上,要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②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父母要撇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要事事包办代替,给孩子树立一个自由个体的观念,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相信孩子已经长大,让他们学会自主自律,自己承担属于自己年龄阶段的责任,感受成长的乐趣,也学会承担责任,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
  ③缓和化解亲子冲突。比如尝试“单双日练习”,即周一、三、五由孩子自主管理自己,自己承担后果,家长不要插手;周二 、四、六由家长作主。通过这样的“单双日练习”的“换位思考”能够让双方体会到中间的差异,便于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和艰辛付出。
  ④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身教重于言传,让孩子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这是许多成功家庭得成功之处。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在为人处世、人际交往方面,家长都要以良好的榜样做 示范,正确引导孩子。
  ⑤以民主的方式与孩子有效沟通。父母要树立“孩子也要受到尊重”的观念,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像对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以礼相待,而不是以命令、要求的口吻进行发号施令。
  ⑥用科学的方法化解孩子的性困惑。很多家长认为性教育就是生理卫生书上写的、围绕生殖器官进行的教育,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看法。其实,性教育除了包括“性”内容外,还包括很多方面。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性问题,家长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多与孩子沟通,不要管得太多、过严,当然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正确引导。
  2.学校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乐园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师不再是普通意义上“教书匠 ”,仅仅完成“教书”任务是不够的,老师需要真正教给学生的,第一是做人,对学生进行品行训练、心理辅导、人格塑造;第二才是学习。而学习又分为三层次:第一是教给学生思维方式,第二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第三才是教给学生学习信息。老师不仅要当学生学业上“授业解惑”的导师,更要当好学生人生道路上“传道”的导师,用自己的广博学识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熏陶学生、塑造学生,同时教会学生快乐地学习,享受學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
  3.社会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社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外部大环境、大气候,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创建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美好、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建立和完善适合青少年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要广泛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要净化美化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图书市场的管理,治理脏乱差,取缔黑网吧、黄色出版物等。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要,“育心”为先。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就像发动机之于一辆汽车,决定这辆汽车能否安全顺畅地运行,而不仅仅是多拉几吨货。“教真育爱”则是为这台 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注入清洁能源和润滑剂,使之更加持久高效地运转。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营造“教真育爱”的环境,则是为这辆汽车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有了这些爱心呵护,青少年学生一定能成为心理健康,人格高尚、知识丰富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区域活动就是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使每一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己学习特点和愿望活动,展现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自由选择活动的环境。我园紧紧围绕以幼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区域活动教学,实施个别化教育,以满足幼儿学习特点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个性化发展。笔者结合本园正在开展的区域活动,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对当前开展区域活动主要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突出强调化学学习的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应着力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与应用,充分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为下一阶段持续深入的学习化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知识保障。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改进化学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授课质量,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别,拨动学生心弦,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将理论与生活实
【摘要】如今教育课改不断地推陈出新,老式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如“丢了西瓜拣芝麻”。这一现象明显地体现在英语教学课堂中,由此可见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教学所研究的重点。近年来新推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地走入教师们的视野中,教师们对此教学模式逐步认可。教师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见的问题,更好地吸收所学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英语是国际
【摘要】都说学生是块璞玉,玉不琢不成器。老师就像雕刻家,要雕琢出爱学习、守纪律、明事理、懂感恩的学生。学生的求学生涯少则九年,多则十几年。在这条漫长道路上,切不可急于求成,不要心焦气燥,不要一步登天。要有匠心精神,精雕细琢,细致入微,以耐心为伴,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匠心精神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特有的属性。在教育手段上老师并没有批量生产的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有十几年了,面对新教材,笔者和学生一样,充满了憧憬,为此,笔者认真地把每一课都阅读了几遍,发现新教材有很多新的内容与环节,反映了对课程改革需要的适应,即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新教材吸收了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了新的史学观点  新教材的基本结构与旧教材一样,还是以课为单位,一课时学习一课,前言
【摘要】班主任在一个班级中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关键角色,是为学生负责的主体。班主任与学生两者的关系影响着班级管理的质量,教学效果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从四年级学生的班级管理出发,分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内涵,以及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问题,提出如何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策略,为小学班主任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和谐关系;策略  和谐发展在当今社会是一个
【摘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觉出发,从积极心理理念下的幸福课、幸福课的内容、如何上好幸福课,从而顾及实现发展和补救的兼容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课;课程设计  一、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幸福课  1.幸福课的诞生  孔夫子五千年前站在河边,悠悠叹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关注人类潜能与优势的。20世纪末,三位积极心
【摘要】初中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道德意识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农村初中班主任做好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对初中学生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基于此,本文将从介绍农村初中学生特点开始,然后阐述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理念,最后提出关于农村初中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以此供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有效性;班级德育教育工作  我国崇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自有讲学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也是关系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基本任务。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怎样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呢?几十年的教学使笔者得到了下面几点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重要性  一、引导学生说明理由,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 
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有不少老师都会“肃然起敬”。今年我连续第三年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了,做一年级的班主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一年级的学生跟其他年级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他们就像一张张风吹的白纸,作为班主任要重新了解每一张白纸的运动轨迹,还要适当地为白纸增添色彩。现在的幼儿园逐渐去“小学化”,孩子的学习过于多样化,但到一年级学科规范化让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注意力也相对分散,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人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