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江 海上泼水节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yu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岸对渡 水战激烈笑声长
  端午节这一天,石狮蚶江古渡人声鼎沸,四面八方的人流涌向海滨。只见百舸在泉州湾竞渡穿梭,人们用各种勺、桶盛满海水,相互追逐倾泼,热闹红火。人们视此水为“吉祥水”、“幸福水”,要让这圣水情雨淋透,以图吉祥、幸福、兴旺……
  欢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
  蚶江与鹿港,对渡来通航。
  海峡起风浪,隔岸等亲人。
  相思两地牵,盼君守空房。
  欢喜船入港,两岸心相同。
  盼君早归航,泼水喜团圆。
  ——对渡民谣《欢喜船入港》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原汉人南徙开发八闽,带来了中原纪念屈原的端午风俗,与闽越族的“龙子节”糅合在一起,形成八闽传统的端午趣俗。
  石狮市蚶江端午节更具有独特的风俗。明清时期,蚶江曾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港对渡。每逢端午节,两地人民身披盛装,同江竞舟泼水,情谊交融,逐渐形成全国乃至世界仅此一绝的习俗。
  端午当天,还未正午,蚶江古渡口至锦江古渡口的海岸线上已是人山人海,长长的堤岸上站满了人。老人、小孩、青年男女,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岸边停泊着上百艘渔船,渔船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旌旗,迎风招展,煞是好看。
  正午刚过,海水开始涨潮了。船上的人们纷纷起锚,驶向泼水的海域。一时间,鼓声四起,无数渔船一齐出现在海面上。有的渔船等不及到约定好的海域,在行进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向邻近的渔船“开战”了。只见船上的人拿起水桶、脸盆,直接从海里舀起水泼向对方船上的人;对方船上的人突然被袭,先是一愣,而后纷纷反击,一时间水花四溅,分不清哪里是人哪里是船,笑声、水声、喊声交织成一片,与岸上传来的观战人群的呐喊助威声相互呼应,海天之际,霎时沸腾了起来。
  人们视这水为吉祥水,泼得越多得到祝福就越多。于是,海面上水花飞舞,水花随着笑声在阳光下飞溅起伏。在阳光的照射下,水花幻化成无数道彩虹在船与船之间飞洒,映衬着人们的笑脸,格外动人。
  在泼水的渔船中,除了本地的渔船外,有一些是从海峡对岸的鹿港过来的。台湾的渔民兄弟们脱下上衣,光着膀子,一边卖力地泼着水,一边高声呐喊着。这是两岸人们的盛会,大家一起过节,一起泼水,一起祝福,一起感受浓浓的欢乐。
  有个老渔民在船上高声唱起了歌,仔细一听,他正唱着“欢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蚶江与鹿港,对渡来通航。海峡起风浪,隔岸等亲人,相思两地牵,盼君守空房。欢喜船入港,两岸心相同,盼君早归航,泼水喜团圆”。
  原来这是在海峡两岸民间流传的一首“对渡泼水”民谣———《欢喜船入港》。数百年来,两岸的渔民们就是这样用泼水的方式传递着祝福,传递着思念。
  据考证,“海上泼水节”在清代非常盛行,是蚶江和台湾鹿港对渡的产物。蚶江是千年古镇,早在宋元时期,就是“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泉州)的门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口之一。蚶江与台湾鹿港相隔仅130多海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清乾隆年间,清政府特令设立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并设立管理对渡事务的蚶江海防官署。于是蚶江成为祖国大陆与台湾交通贸易的中心港口。随着贸易的繁荣,两岸人们在民间交流上也越来越多,海上泼水节便从中衍生而来。
  这一切,是从一块失而复得的石碑上得知的。
  1978年,时任晋江县蚶江公社文化站站长的林祖武走在蚶江老街的菜市场上,突然内急,看到旁边有个用石头围起的简易厕所,便急急地进去,然后,他偶然发现在厕所的边上有一块刻着文字的断石碑。
  就是这一次偶然发现使他与海上泼水节结下了不解之缘。
  林祖武仔细辨认,发现上面写着“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于是他找来工具,把这块石头背回办公室,这就是现在对渡碑的下半块。有了下半块,林祖武就一直记挂着另外半块在哪里?
  1981年,经过多方打听,在一位老渔民的指点下,林祖武在距离老街数百米远的滩涂上挖出了另半块石碑。终于,石碑完整地复原了。林祖武把石碑立在原海防官署遗址上。碑上记载了蚶江海防官署下设海关、税务、军队,与台湾鹿仔港对渡等内容。
  石碑的再现勾起了林祖武的记忆。在他家里,保留着一张上世纪30年代的泼水照片。小时候,爷爷、父亲总是和他讲两岸泼水的来由:旧时每逢端午节,蚶江与鹿港两地民众会身着节日盛装,在海上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并且会清洗船只,寓为人与船的大洗礼,以示驱热消暑,祈求吉祥。那时鹿港和蚶江的船多为木船,贝类喜欢附着在上面,渔民们便用火将贝类烧碎,再拿刷子刷洗,然后泼水灭火并洗去那些脏物。由于大家的船靠得较近,常常泼着泼着便泼到人身上,引来笑声一阵阵。有时候,有些爱玩的,就故意趁洗船时拿水去泼邻船的人;邻船的人也不示弱,提起水就反击。渐渐地,人们便以泼水为乐,并将其演化成泼水节。
  如今,海上泼水节越来越热闹,不仅女性不上船的习俗取消了,沿海其他渔村也都纷纷将船开到蚶江海域,加入战斗队伍。不仅如此,泼水节活动里,还加入了赛龙舟、海上捉金龟等内容。现在,海上泼水节已成为海峡两岸端午节的盛大活动,两岸的人们年年相聚海上,泼水祈福,成为蚶江美丽的一景。
其他文献
如果把北极称做是海的尽头,或是直接把北极称为天涯海角,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在北极海漂的巨大浮冰与长达数月的永夜,阻绝了近几世纪人类的探索。然后,当这片地球上最神秘的绝美之地还未被完全被人所探知时,全球变暖的趋势已危及到北极冰盖以及生活在那里的无数生灵。台湾摄影家黄季瀛在北极拍摄的这幅作品,濒临灭绝的北极霸主——北极熊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海冰在一点点地消融,觅食无果的北极熊几乎已“无立锥之
期刊
在福州,有这样一支龙舟队。他们不是专业队伍,却多次出现在专业龙舟赛场中;他们规模不大,却多次斩获国内外龙舟比赛的多项大奖;他们来自小村庄,却成为了福建第一龙舟队。他们就是福州浦下龙舟队。  浦下龙舟队的成立源于一次竞赛,1984年,原国家体委将龙舟竞赛列入体育正式竞赛项目,随后福建举办了一次城乡龙舟赛,临时建队的福州浦下村一举夺得冠军。借此,浦下龙舟队正式建队。  表面上浦下龙舟队是因比赛而建队,
期刊
古时候,民间认为龙舟是很神圣的,倘若让女人碰了龙舟,就会不吉利,不但会输了当年的龙舟赛,还会给该龙舟队所在村子或宗族来年生活带来不利。因此,上千年的赛龙舟历史中,划桨击浪一直是男子的专利,女子只能在岸上观看。  2013年5月29日,福州连潘村22名女子龙舟员打破了“女人不下甚至不得碰龙舟”的禁忌。“男女平等,为什么女子不能碰龙舟?我们端午也要扒龙船。”连潘村村主任、女子龙舟队发起人及领队谢惠容表
期刊
在2013年的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华裔摄影师陈伟胜的这幅《冲过终点的喜悦》获大多数评委的肯定,获得体育动作类单幅一等奖。这幅佳作的亮点并不在于运动项目的本身,而在于这项运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收获季节结束时,印尼苏门答腊流行公牛赛跑,参赛者脚踩拴在两头牛中间的马具上,拽着牛尾巴比赛。图中选手冲到终点时流露出喜悦之情,和公牛冲刺时的神情相得益彰,冲击力十足。
期刊
“Balsa de los Sapos(青蛙的救生筏)”是荷兰摄影师Peter Lipton完成于2012年的一个私人拍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摄影师记录了厄瓜多尔Uito大学实验室中濒临灭绝的青蛙物种的肖像,整组作品的拍摄视角细腻而沉静,传递出一种引人共鸣的关注。
期刊
“擂鼓水涯人鼎沸,倾城潮涌赏龙舟”,这是一场属于千人的狂欢节日。 龙舟赛事和龙舟文化节,是厦门集美区持续打造的特色品牌项目,已成为集美最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海内外选手、游客及市民共襄盛举。  如今,集美龙舟赛已成为厦门的一张文化名片,每年5月份,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总吸引着来自海峡两岸的同胞前来参与。  自2006年以来,一年一度的集美海峡两岸龙舟赛,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地
期刊
闽南特有风俗  行走圆竹跳“芭蕾”  据说“水上捉鸭”这一习俗是由郑成功当年在安海操练水师的方法演变而来。当时,郑成功的军队大部分是北方士兵,不熟悉海上作战,也不熟悉水性。为了训练士兵海上作战的本领,郑成功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其中一项寓教于乐的办法就是“水上捉鸭”。  水上捉鸭这个习俗在厦门、泉州等闽南一带还一直保留。  这项活动的形式是:将一根长10米左右的圆木柱或船桅,涂上光滑的牛油
期刊
三溪夜赛龙舟的习俗由来已久。赛龙舟,长乐本地方言为“扒龙船”,古时,白天外出劳作赶不上扒龙船的村民,就在收工后挑灯竞渡。  长乐市江田镇屏山脚下的三溪村,因潼溪、南溪、北溪汇集于此而得名。  每年农历四月初,三溪村民要着手建造新龙船,擂鼓开“殿门”,祭香官神,开始造龙船。  到了农历五月初一,村民开始“扒龙船”,在鞭炮声中,村民纷纷把龙船从各自祖庙中抬出来放入南溪,下水前还要祈福祭天地。  最为隆
期刊
龙舟竞渡,八闽俗称“扒龙船”。“扒”是福建语系“划”的意思,“扒龙船”即“划龙舟”。在这艘长长窄窄的木船上,承载了八闽各地不同的风俗和故事。  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湖上红又红。  波澹澹,水溶溶,路隔荷花水不通。  西湖南湖斗彩舟,青蒲紫蓼满中洲。  波渺渺,水悠悠,长奉君王万岁游。  ——唐·陈金凤《乐游曲》(最早记载福州扒龙船的诗)  福建背山面海,境内江河纵横,1000多年前民间就盛行龙舟竞
期刊
非洲肯尼亚境内的纳库鲁湖素有“观鸟天堂”之美誉,这里栖息了上百万只火烈鸟。广东摄影家王琛携带哈苏503CW相机,在500米高度航拍了火烈鸟云集的壮观场景。数十万只火烈鸟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与绿色的非洲草原、蓝色的湖水,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