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时惊讶地获知,她原本读三年的孩子已经辍学,拥有国内一流大学硕士文凭的朋友自己在家里教孩子学业。
朋友的孩子我知道的,极其聪慧,从小就看了大量的书,在我们的眼里都认为她就是一根读书的好苗。我问她原因,她说孩子觉得上学没意义。
尽管偶尔看到放弃就读体制内学校、转而自己来教育孩子的报道,但亲闻这种事情还真是第一次。
想起不久前在网上不经意间看到12岁就创业的CEO田众和的新闻。这个年轻的CEO先后创建了5个网站,在几个月时间里,田众和与他的团队靠电脑软件开发与销售赢利3万余元。
田爸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而中国为什么没有出比尔.盖茨、乔布斯?这与国内的教育缺失有关,我们的教育态缺少人性化教育,我们应该关心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不要给孩子施压,这样才能激发孩子最大的潜能。
激发孩子最大的潜能!朋友孩子辍学的根本原因应该就是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而田众和的成功与其父母对他潜能的调动不无关系。
联想到当前一些小学学生写作文时的“套题”。老师布置好作文,学生写好后交给老师批改,然后学生再背,这样考试时经常能够“有备而考”,考出高分。我一个亲戚的孩子在某大城市读书,两次语文考试成绩分数相差不少,她告诉我一次就是因为作文“套上题了”,而另一次的作文题目没有事先写过。
家里亲戚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回来后,在和他的一次的闲谈中得知,美国低年级的学生并没有统一的课本,老师手上只有一种类似教学大纲的东西,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来教学,而课程设置丰富多彩。亲戚读低年级的孩子在那里上学时,每天书包里装的只是一个零食便当盒,没有任何一本课本,放学回来也基本没作业,鲜见国内孩子的“题海战术”,但学校要求每周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并写简单的读后感。而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有教材,但教师在授课时经常会发表自己不同于教材书中的看法来和学生讨论。
并不是“国外的月亮都是圆的”,我们的教育有自身的优势,但的确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就像小学语文作业中的阅读理解一样,为什么必须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才能得满分?
邻家有个读三年级的小姑娘读书成绩不错,是我们眼中的“学霸”,尤其喜欢语文,可是她时常和她母亲说不喜欢写学校的作文,因为都是命题作文。
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向前来探望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培养的人才多如牛毛,而天才却凤毛麟角?” 这就是国内学者圈内流传的“钱学森问题”。
没人知道温家宝总理是怎样回答的,但有人给出的答案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就像古代的斯巴达。不是身体上,而是精神上的。” 在古代的斯巴达,男孩们从7岁起就接受训练,最终被塑造为一支纪律严明、忠于国家的精英勇士队伍。综观我们的教育,孩子们必须按标准答案答题、刻苦学习以及不加批判地思考,他们学速算、弹钢琴,什么都学,会很多事情,但长大后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因为没人问过他们想要什么,按标准答案答题的教育体制也催生出他们一种“从众本能”。
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所以那时国家的精英想要当科学家、建設祖国,而不是今天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听说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赚钱最多,他们也就跟风地想去做这份工作。
除去学校的因素,现在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通常也是寄予极大的期望,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铺设各种未来,却忽视了孩子想做什么、孩子能做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我们应该去发现孩子们的兴趣与特长,帮助他们寻找到自己的个性支点和梦想起点,帮助他们孕育自己的梦想、去实现梦想,让他们乘着梦想的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作者单位: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朋友的孩子我知道的,极其聪慧,从小就看了大量的书,在我们的眼里都认为她就是一根读书的好苗。我问她原因,她说孩子觉得上学没意义。
尽管偶尔看到放弃就读体制内学校、转而自己来教育孩子的报道,但亲闻这种事情还真是第一次。
想起不久前在网上不经意间看到12岁就创业的CEO田众和的新闻。这个年轻的CEO先后创建了5个网站,在几个月时间里,田众和与他的团队靠电脑软件开发与销售赢利3万余元。
田爸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而中国为什么没有出比尔.盖茨、乔布斯?这与国内的教育缺失有关,我们的教育态缺少人性化教育,我们应该关心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不要给孩子施压,这样才能激发孩子最大的潜能。
激发孩子最大的潜能!朋友孩子辍学的根本原因应该就是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而田众和的成功与其父母对他潜能的调动不无关系。
联想到当前一些小学学生写作文时的“套题”。老师布置好作文,学生写好后交给老师批改,然后学生再背,这样考试时经常能够“有备而考”,考出高分。我一个亲戚的孩子在某大城市读书,两次语文考试成绩分数相差不少,她告诉我一次就是因为作文“套上题了”,而另一次的作文题目没有事先写过。
家里亲戚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回来后,在和他的一次的闲谈中得知,美国低年级的学生并没有统一的课本,老师手上只有一种类似教学大纲的东西,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来教学,而课程设置丰富多彩。亲戚读低年级的孩子在那里上学时,每天书包里装的只是一个零食便当盒,没有任何一本课本,放学回来也基本没作业,鲜见国内孩子的“题海战术”,但学校要求每周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并写简单的读后感。而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有教材,但教师在授课时经常会发表自己不同于教材书中的看法来和学生讨论。
并不是“国外的月亮都是圆的”,我们的教育有自身的优势,但的确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就像小学语文作业中的阅读理解一样,为什么必须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才能得满分?
邻家有个读三年级的小姑娘读书成绩不错,是我们眼中的“学霸”,尤其喜欢语文,可是她时常和她母亲说不喜欢写学校的作文,因为都是命题作文。
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向前来探望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培养的人才多如牛毛,而天才却凤毛麟角?” 这就是国内学者圈内流传的“钱学森问题”。
没人知道温家宝总理是怎样回答的,但有人给出的答案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就像古代的斯巴达。不是身体上,而是精神上的。” 在古代的斯巴达,男孩们从7岁起就接受训练,最终被塑造为一支纪律严明、忠于国家的精英勇士队伍。综观我们的教育,孩子们必须按标准答案答题、刻苦学习以及不加批判地思考,他们学速算、弹钢琴,什么都学,会很多事情,但长大后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因为没人问过他们想要什么,按标准答案答题的教育体制也催生出他们一种“从众本能”。
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所以那时国家的精英想要当科学家、建設祖国,而不是今天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听说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赚钱最多,他们也就跟风地想去做这份工作。
除去学校的因素,现在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通常也是寄予极大的期望,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铺设各种未来,却忽视了孩子想做什么、孩子能做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我们应该去发现孩子们的兴趣与特长,帮助他们寻找到自己的个性支点和梦想起点,帮助他们孕育自己的梦想、去实现梦想,让他们乘着梦想的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作者单位: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