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g86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建或模拟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为此,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把知识赋予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利用悬念型问题创设情境。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创设新奇的悬念情境,展示数学知识的非凡魅力,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如在教学“求代数式的值”这一内容时,设置这样的情境:教师首先对学生提出“你随便想一个数,再将你想的数乘以3后加上8,再把结果乘以2减去16,将最后的结果告诉我,我会在1秒钟内说出你想的数。”学生觉得很惊奇,迫切希望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而当笔者将代数式(3a+8)×2-16化简得到6a时,学生则会发出阵阵感叹,原来奥秘就在于此,同时也知道把代数式化简后再求值能使计算简便,认识到化简代数式的重要性。
  二、利用冲突型问题创设情境。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以富有挑战性、探究性的问题为素材,有意识地让学生陷入新的困境,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机。如无理数的引入,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项相对简单的拼图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有两个边长都为1的小正方形,你能否通过剪拼得到一个大正方形,然后提问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和争论,最后达成共识: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它不是有理数。紧接着,老师提出问题:不是有理数,但是我们能拼出大正方形,说明边长确实存在的,是什么数呢?这样势必给学生形成了一个认知冲突,从而产生要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而且体验了从生活中发现、“重新创造”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利用动手操作创设情境。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思维与动作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人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动手操作,把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表现,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例如: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要求同学们把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拿出来,撕下内角试着拼拼看,有哪些不同的拼合方法?有什么结论?大多数学生撕下两个角与第三个角拼合,但其中有同学是移了一个角拼出,与众不同,有了移了一角的拼法思路的启发,学生便有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思维非常活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各种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动手操作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搭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五、利用生产、生活问题创设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上的内容有机地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此启迪学生思维,消除他们对数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这样能起到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如学习等式的性质时,在一架平衡的天平左右两边先各放一个质量相同的砝码,问:“天平能保持平衡吗?”在各放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又问:“天平能平衡吗?把小球换成别的质量相同的东西,天平还会平衡吗?”演示后再提问:“你能根据这样的事实,提炼出一个数学结论吗?”自然就引出了等式性质1。通过这样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也真正地认识到人人都必须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六、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值得纪念的历史故事。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丰富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例如,笔者在勾股定理一课的引入时,就采用了用动画FLASH来播放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朋友家赴宴时,通过观察地砖,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这一故事,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四、利用游戏创设情境。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数学游戏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种极好的益智活动。利用游戏创设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未知问题的强烈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为学习数学和探索数学现象的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就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高级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充满了乐趣。将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引人课堂,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知识,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七、利用幽默的语言创设情境。幽默是教学的调味佳品,它能活跃课堂气氛,抑制学习中的疲劳,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知识的接收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是数学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个研究课题,希望它随着人们的关注能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撑。
其他文献
在初中物理中,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首先是有愿学、会学、能学的有效的学生;然后是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师。有效教师能激励、唤醒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责任感,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教学的实质就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对于什么是有效教学,较为普遍的提法是: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的
期刊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并将其引向创新,这是培养学生是问题意识的价值所在。本文在实施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对有效地实施《标准》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的薄弱环节进行培训,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有利于学生获得较好的数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期刊
凡受过数学教育的人,大都不同程度地领悟过数学的美。众所周知,数学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是我们的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灵魂。    一、数学美的分类    1 简洁美  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迫切要求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开拓创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课堂教学绝不是照本宣科,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来参与,因此我认为真正的课堂教学主人是学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又不偏离教师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教会学生会学,改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结构,开展有效教学是现阶段物理基础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笔者认为:作为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关键在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开展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与学生在课
期刊
摘要:实验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的灵魂.但纵观现在的实验教学,很多老师喜欢把实验的条件提前告诉学生,学生在实验中只要照方抓药,只要能得到一个与课本相符的结果就大功告成了.这种做法根本不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因此这样的探究是低效的,或者说是无效的.所以,为了让实验教学高效起来,本文结合《用电流表测电流》教学提出要让学生有“惑”而来,方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   关键词:困惑;科学实验;辩论;探究;碰撞;
期刊
在八年级一次期末考试中有这样一道试题:  如图,A(1,-3)、B(5,-1)分别为两个仓库,X轴为一条铁路,在铁路线上选一点Q建车站,从车站到两个仓库修建两条笔直的公路,问车站建在何处才能使修路的费用最少?(画出点Q的位置,并写出点Q的坐标)。  这是一道有关轴对称和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题,它是在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8页第9题的基础上结合一次函数的知识一编写出来的。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假如学生在课堂上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那么他们不但可以在学习时获得愉快的情绪,而且可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体验,越来越喜欢学习。研究表明,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时,他们的学习会更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很有效的学习形式,同样也已成为物理课堂教学中人们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物理中意义    革新的学习观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
期刊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3-1《恒定电流》一章的重点知识,与初中阶段的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相比较,电路图趋于复杂,功能关系更加突出,动态变化更加明显。电路中的各元器件上的物理量不再是单一的恒定不变,而是在电路图的丰富和变阻器的变化多样上,形成成整个回路的变化。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学生第一次接触较为复杂的动态电路,根据课堂教学,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解题思路。    一、课堂教学    课例一:如图所示电路,当滑
期刊
在函数的学习中,我们常常遇到求函数最值的问题。在数列的学习中也有求它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的问题。数列作为特殊的函数,既具有函数的特性,又具有它自身的特点。所以其最大(小)的求法,既有与函数相通的一面,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以具体的例子谈谈求数列最值的常用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