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闹”是怎么炼成的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g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寒门子弟带着“世界是我们的”的兴奋走进大学校园,两个多月后愤然发现这世界最不在意的就是“我”,遂愤世嫉俗,萌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摔的那一声响,就是一部网络点击量80多万次的“走进天津美院”的短片。
  看完视频后,我觉得短片太有意思了——明明是想揭露想批判,但一不小心暴露了老师才是思路清晰、负责任有爱心、浓眉大眼的正面人物。这孩子的问题,不是他能不能当个“秋菊”代表学生和校方要个公道,而是以如此混乱的逻辑,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他的人生道路将怎么走的问题。
  和他一样,我觉得我们的学校教育是有问题的,但不是在于大学,而是在于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批评。学校连批评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就把批评视为禁区。多数人以为,批评就是骂人,是指责,是上位者的特权,而学生、孩子只能是接受批评的对象,还只能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生不但没有批评的资格,甚至没有批评的权利。久而久之,与生俱来的理性本能,也要“不用则退”了。
  现在的素质教育比较提倡独立思考,但是也还没有开始提倡“批判性思考”。这种思考也叫审辩式思考,它不是急于下结论,也不是如何把对方骂得毫无还手之力的修辞,而是一整套收集思维材料、辨别处理思维材料、提炼出概念、应用概念并发展出讨论空间的技术。该学生对天津美院的批评,正好示范了批判性思考能力贫弱的后果。
  首先是没有取证的能力。同学们说“上学是白费,老师啥也不会”,要拍出有力量的片子,应该问清楚同学们的期待值,提出落实到具体事务的意见。至少可以把招生简章找出来,找到本专业的描述,指出哪些是没有兑现的承诺。连这个时间都不愿意花,用空洞无物、只有脏话的牢骚来代表群众意见,那就不是学校教育水平的问题,而是学校招生水平的问题。
  其次是没有抽象思考的能力,无法进行抽象层面的思考,无法使用概念,无法进行令人信服的分析。视频里反复要求:“学校要道歉,学校没有给我们应该给我们的东西!”请至少描述一下“应该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所谓叛逆青年的可悲——方向是自己找的,不是大学给的。真正有创造性的人需要的只是空间和自由。你不能在责怪大学自由散漫的同时他边责怪它浪费了你的时间。自己的时间只有自己才能浪费。埋怨在学校学不到东西的迷惘孩子,过去怪父母,将来还会继续怪社会,婚后怪配偶、怪孩子。这位同学明显是社会化有障碍,光会制造矛盾不会解决矛盾,最后“我来堵枪眼行了吧”,被80多万点击量的自媒体消费,榨干后只剩渣。
  最让人担心的是这个退学学生没有同理心。批判性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开放的思维。你说的不一定对,我说的也不一定对,谁能以理服人,提供新的证据、观点和思路,就可以听谁的。这里需要一个很奇妙的心理结构,就是“虽然我情感上反对你的观念,但是我还是愿意先了解一下你的思路,甚至愿意站在你的鞋子暂时感受你想法的合理性”。这种心理结构,就叫同理心。同理心的反面就是“两个凡是”。退学学生的思维也是两个凡是:“凡是我希望的就该实现”,“凡是不同意我的就是对我的践踏”。这是有本人的因素,更是基础教育里对审辩、批判思维长期缺失的结果。在孩子们开始进行抽象思考和伦理判断的时候,没有学会以开放、求实、理性的态度来讨论,就可能导致以后没法讲理,也许一言不合就立即进入人身攻击模式。
  理性思维能力的残缺,和某些极端性格结合起来,可能导致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沟通。短片里那水泼不进的思维混乱,简直是病理症状。看似伶牙俐齿滔滔不绝,但除了一堆情绪之外什么都没说,也是一种逻辑失语。它反映的可能是思维障碍和社会化障碍。他在和系支部书记对话时的那种攻击性,因为缺乏理性,让观众觉得很不舒服。医院有医闹,学校也怵学闹。所谓“闹”,就是侧重点不在是非曲直,而是要以造势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结果。他偷拍的时候不考虑老师的肖像权,拍了东西放上网也无视同学的抗议。可以想象他退学前的人际关系一定好不到哪去。在理想世界里,学校应该及时引入专业心理治疗;在现实世界里,学校老师只能以安抚为主,自求多福。
  退一步来说,能拍短片,能宣泄出来也是好事。还有许多想不开但是说不出来的人,憋屈极了就会去自残、自焚,乃至袭击幼儿园、炸公交车、无辜人群无端代表了犯了错的社会。从这个角度说,与其感叹年轻人太冲动,不如退而结网,想想如何开始对孩子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其他文献
有次和妈妈一起逛书店,顺手拿起《30分老妈》,我想如果作者的妈妈有30分,那我妈一定只有3分而已。  小学时记不住我读几年级。妈妈被同事问起“你女儿读几年级了”,就马上转过脸问我 “几年级来着” ?初中时我们相处时间甚少,爸爸在国外,妈妈经常出差,我经常是一个人背着书包在外面吃完饭才回家。中考的早上,妈妈给我做了早饭,我一边吃,她一边说,“啊,家里真是什么都没有,米是借的,鸡蛋也是对门儿阿姨给的。
期刊
孩子好奇发问,爸爸理当耐心回答  树叶为什么天热时是绿的,天冷了又变红?下雨是天在哭吗?天的眼泪在哪里存着?自行车的链条为什么弯成那样了还不折?  儿子虫虫两岁多时,每天都会甩给我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当我回答了树叶会从绿转红,是因为树叶里的叶绿素减少而糖分增加,从而形成了花青素,使得叶子的颜色加深,成为一种鲜艳的红色时,虫虫立马追问:为什么有些叶子还没红,黄着就落了?花青素是什么?跟咱家的味素
期刊
我们学校也有“那种”学生,往好听里说是带头大哥,往难听里说就是小混混。他们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在耍混上找着了。  竟然还有对他们很艳羡的。我一个同班同学A认识了一个小混混,认为找到了“靠山”,成天吹嘘他的“靠山”有多牛,仿佛他整个生命已被“靠山”吞噬。他是在以这种方式刷存在感吧。  一天,A心情不好,一副见人就干上一架的样子。偏偏B同学没眼色,还非要跟他挑逗一番。这下A可找到显摆显摆“靠山”威力
期刊
一位妈妈很节省,攒了很多钱,却希望孩子能学会花钱,不要像自己一样只会存钱,不懂得享受。另一位妈妈非常喜欢花钱买喜欢的东西,却存不下钱,所以她希望孩子能养成存钱的好习惯。钱到底如何使用才好呢?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迷惑,也不知该如何教孩子。  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我们该如何看待金钱。  对钱有恐惧是父母匮乏的童年的折射  我的一位朋友,十几岁时和奶奶聊天,说起未来的梦想,奶奶忽然打断他:想那么远干嘛?长大了
期刊
缺爱的小胖爱闹腾  在辅导班里,提到小胖,每个老师都会说:“噢,那个小胖子!”瞧,那么多孩子,老师们偏偏记住了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缺乏家长的关注,所以要搞很多小事件吸引老师的关注。  上课时,小胖能积极回答问题并思考,也都能答对,说明反应贼快,啥都听得懂。但是这聪明劲儿也用在别的地方,比如每天迟到那么一点点,为的是逃避交作业;催着他交作业,他就趁老师不注意抄抄别人的混过去;问他为什么不做,他
期刊
一天,我正要午休,在家门口卖菜的一位年轻的父亲领着七岁的女儿来敲门,我曾跟他说我是研究家庭教育的,所以他们特意来请教怎么教育孩子。  “我没有什么能力,经济条件也不行,但我想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这位父亲恳切地说。他还给我带了一些地摊上的鲜菜。  “只要你爱孩子,并且有很好的言传身教,就能够给她最好的教育!”我找出一件毛衣和一套家教书送给他。  “李老师,我哪能行啊?就我这样的人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期刊
有宝宝的家庭中,安全环保问题永远是家装考虑的主旋律。据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因为装修污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致死的儿童不在少数。而在各类家装材料中,以涂料的安全隐患最大。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儿童房的装修要特别注重环保,一般涂料和油漆当中含有的甲醛和苯类物质是儿童健康最大的杀手,是导致小儿白血病和癌症的重要原因,建议儿童房要使用专用油漆等装修产品,提倡使用专用环保产品。家装人士普遍认为儿童专用产品的环
期刊
从最初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到近两年“慢养孩子静待花开”,家庭教育理念跟随商家的宣传来回动荡,争与不争的理念从右倾到左倾让我迷茫,在现实中,对孩子应该无为而治还是励精图治?  众说纷纭中我也曾纠结,女儿兜兜身体状况不佳,一周最多有三天能在学校,面对病怏怏的孩子,我想给她更多自由欢乐,可是看着一年级的小兜兜就考出来7分的卷子,我还能淡定得了吗?  丹尼作为私教每天都在兜兜耳边念叨:“Selina,
期刊
在德国养儿育女,我发现德国家长对孩子说话非常礼貌,“请、谢谢、对不起;如果你能这样做,我将非常高兴;我非常抱歉打扰你了” ……不只是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家庭,即便父母是工人、农民,他们和孩子之间说话大多时候也非常有礼貌。  在德国家庭看来,孩子学会文明礼貌的说话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孩子将来是否会在群体里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德国家庭特别注重父母的“榜样”作用。夫妻之间,晚辈和长辈之间,亲戚之
期刊
卢同学在一个读书征文活动中得了二等奖,奖品是新华书店的代金券。我问:“想买什么书?”他答:“《霍乱时期的爱情》和《傲慢与偏见》。”  嘿,够高大上的!但你可别以为卢同学一向这么有品味,其实更多的时候,他看的书,是让老师摇头皱眉的。这也怪他,悄悄看也就罢了,还写到日记里得瑟,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他从桂宝(漫画人物)写到霍雨浩(网络小说《斗罗大陆》的主人公),老师的评语也从“桂宝是谁,看不懂哦”,到最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