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些年经济的发展造成媒介明显商业化,传统的传媒和报道形式也受到强烈的市场冲击,受市场竞争和利益的双重驱使,不少的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的时候扭曲了事实,我们的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严重缺失,为了自己的小利,不惜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传播一些有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不良报道,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对我们的新闻工作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我们的社会通过分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具体原因,提出应对策略,为新闻工作和媒介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记者;道德缺失;原因;对策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新闻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我们的新闻传播同样引入了市场机制,不规范和不正之风的市场秩序导致一些新闻记者思想放松,随波逐流,最后丧失职业精神和道德的屡屡出现,越演越烈。这种现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新闻记者的报道不一定要多么生动,但必须保证真实,不能是噱头,是危言耸听,是助长歪风邪气的摇篮。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把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从业的基本素质严格要求自己,新闻报道服务于社会大众为宗旨,做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人应该做的事情。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守的表现
当前新闻队伍职业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偿新闻。随着我国媒体改革的发展,新闻媒体与经济也有了更大程度的挂钩,出现了以金钱为中介的新闻买卖。有的记者报道新闻索要钱物,或者以收费方式向会员单位提供新闻报道支持,搞变相的“有偿新闻”,使新闻报道偏离了客观性、公正性和真实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侵害公众的利益,误导了社会公众。
(二)虚假新闻。虚假新闻,是指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现在,某些记者出于各种原因,漠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将新闻事实加以夸大,一味追求轰动、刺激、煽情的效果,在报道中无中生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商品和金钱在国家社会经济形式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人利用职业关系为自我谋取利益,不择手段的获取金钱,做一些权利和金钱的利益交换,是社会条件下出现虚假新闻的重要因素,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新闻领域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导致新闻记者缺乏职业道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益的驱动和自律意识的缺乏。受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些记者价值观改变,只看到了记者的特殊社会身份与“权利”,忘记了记者应有的良知,不管是正面报道,还是舆论监督,谋私的黑手都能伸进去。而且,还有一部分记者甚至成为以笔谋私的专业户,他们正面报道要钱,反面报道也要钱,根据事情大小,文章长短,然后进行讨价还价。究其原因,是记者放松了自身人格与职业修养的锻炼与提高有关。
(二)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监督和惩戒机制缺失。新闻记者缺乏职业道德的现象,与媒体主管部门对记者操守的管理存在盲点,监督不严、监管不力,奖惩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直接的关系。由于一些媒体存在错误认识,疏于防范管理,把关程序不完善,审核趋于形式化,或者制度不落实,从而在管理上出现了盲区。这在客观上就为部分新闻工作者“钻空子”、“违规违纪”滋生了条件。没有了监督,新闻道德自律也只是口号,成为一纸空文。
(三)社会责任感淡漠。现在的一些新闻记者之所以职业道德行为没有规范,同我们的社会缺乏一定的监管机制,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比较落后等都有关系。才让一些记者在利益和责任的权衡中,天平倾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拜金主义,为了谋取高额报酬,那些广告类型的新闻、以情动人的新闻、甚至有关犯罪的新闻都有了市场,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监督渠道的狭窄和政府监管的失守则是滋生的土壤。与其他社会监督手段相比,媒体监督在维护正义守护公正方面所发挥的效力要更大一些,这也决定了媒体在行使监督职责时拥有比较强大的话语权。所以,社会公众为什么会信任甚至“迷信”媒体监督,一定程度上说,是因为社会监督渠道狭窄,公众对社会问题的监督无力,不得不把社会监督的重任托付于媒体。换句话说,社会监督渠道狭窄,成就了媒体监督的一枝独秀。
四、加强新闻从业人员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新闻记者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记者的道德修养,关键在于提高记者的作风。牢记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多出作品,多出好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所以说,消除虚假新闻是新闻领域不可忽略的,作为我们的新闻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直接访问者,必须加强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的教育,清醒的认识到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能为自我利益所动,就要无愧于记者的光荣称号。
(二)强化监管职能,建立惩处和制约机制。对于缺乏职业道德的记者,一般处理办法是视情节实施批评、训诫、警告,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职业道德低下者还要吊销记者证,清除出新闻队伍,建立起惩处和有效的内部自律机制。同时也需要一种他律,即新闻法规。我国快速发展的新闻事业在呼唤一部专门的新闻立法,通过立法来进行强制性制约,使中国的新聞事业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监督新闻记者和新闻单位,推动他们端正行业行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促进其职业道德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快速、便捷的新闻记者身份查验手段和举报投诉渠道,可一方面有效地打击假记者的诈骗活动,另一方面对新闻记者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查处。
结语
在充斥着各种物质和精神诱惑的当今社会,作为记录时代进程、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新闻记者,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更为突出,更应该严于律己,不被利益所驱动,坚持不懈的秉承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在新闻报道中务必做到公平、公正、熱情、正义、勇于担当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理念,树立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崭新的形象。
关键词:新闻记者;道德缺失;原因;对策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新闻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我们的新闻传播同样引入了市场机制,不规范和不正之风的市场秩序导致一些新闻记者思想放松,随波逐流,最后丧失职业精神和道德的屡屡出现,越演越烈。这种现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新闻记者的报道不一定要多么生动,但必须保证真实,不能是噱头,是危言耸听,是助长歪风邪气的摇篮。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把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从业的基本素质严格要求自己,新闻报道服务于社会大众为宗旨,做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人应该做的事情。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守的表现
当前新闻队伍职业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偿新闻。随着我国媒体改革的发展,新闻媒体与经济也有了更大程度的挂钩,出现了以金钱为中介的新闻买卖。有的记者报道新闻索要钱物,或者以收费方式向会员单位提供新闻报道支持,搞变相的“有偿新闻”,使新闻报道偏离了客观性、公正性和真实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侵害公众的利益,误导了社会公众。
(二)虚假新闻。虚假新闻,是指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现在,某些记者出于各种原因,漠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将新闻事实加以夸大,一味追求轰动、刺激、煽情的效果,在报道中无中生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商品和金钱在国家社会经济形式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人利用职业关系为自我谋取利益,不择手段的获取金钱,做一些权利和金钱的利益交换,是社会条件下出现虚假新闻的重要因素,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新闻领域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导致新闻记者缺乏职业道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益的驱动和自律意识的缺乏。受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些记者价值观改变,只看到了记者的特殊社会身份与“权利”,忘记了记者应有的良知,不管是正面报道,还是舆论监督,谋私的黑手都能伸进去。而且,还有一部分记者甚至成为以笔谋私的专业户,他们正面报道要钱,反面报道也要钱,根据事情大小,文章长短,然后进行讨价还价。究其原因,是记者放松了自身人格与职业修养的锻炼与提高有关。
(二)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监督和惩戒机制缺失。新闻记者缺乏职业道德的现象,与媒体主管部门对记者操守的管理存在盲点,监督不严、监管不力,奖惩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直接的关系。由于一些媒体存在错误认识,疏于防范管理,把关程序不完善,审核趋于形式化,或者制度不落实,从而在管理上出现了盲区。这在客观上就为部分新闻工作者“钻空子”、“违规违纪”滋生了条件。没有了监督,新闻道德自律也只是口号,成为一纸空文。
(三)社会责任感淡漠。现在的一些新闻记者之所以职业道德行为没有规范,同我们的社会缺乏一定的监管机制,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比较落后等都有关系。才让一些记者在利益和责任的权衡中,天平倾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拜金主义,为了谋取高额报酬,那些广告类型的新闻、以情动人的新闻、甚至有关犯罪的新闻都有了市场,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监督渠道的狭窄和政府监管的失守则是滋生的土壤。与其他社会监督手段相比,媒体监督在维护正义守护公正方面所发挥的效力要更大一些,这也决定了媒体在行使监督职责时拥有比较强大的话语权。所以,社会公众为什么会信任甚至“迷信”媒体监督,一定程度上说,是因为社会监督渠道狭窄,公众对社会问题的监督无力,不得不把社会监督的重任托付于媒体。换句话说,社会监督渠道狭窄,成就了媒体监督的一枝独秀。
四、加强新闻从业人员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新闻记者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记者的道德修养,关键在于提高记者的作风。牢记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多出作品,多出好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所以说,消除虚假新闻是新闻领域不可忽略的,作为我们的新闻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直接访问者,必须加强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的教育,清醒的认识到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能为自我利益所动,就要无愧于记者的光荣称号。
(二)强化监管职能,建立惩处和制约机制。对于缺乏职业道德的记者,一般处理办法是视情节实施批评、训诫、警告,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职业道德低下者还要吊销记者证,清除出新闻队伍,建立起惩处和有效的内部自律机制。同时也需要一种他律,即新闻法规。我国快速发展的新闻事业在呼唤一部专门的新闻立法,通过立法来进行强制性制约,使中国的新聞事业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监督新闻记者和新闻单位,推动他们端正行业行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促进其职业道德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快速、便捷的新闻记者身份查验手段和举报投诉渠道,可一方面有效地打击假记者的诈骗活动,另一方面对新闻记者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查处。
结语
在充斥着各种物质和精神诱惑的当今社会,作为记录时代进程、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新闻记者,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更为突出,更应该严于律己,不被利益所驱动,坚持不懈的秉承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在新闻报道中务必做到公平、公正、熱情、正义、勇于担当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理念,树立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崭新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