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86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通过统计调查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其睡眠质量及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大多存在睡眠不稳和入睡困难,外在原因占37.20%,内在心理担忧占34.88%。实施有效综合的护理对策后,74例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4~7分为良,占86.04%(P<0.05)。结论:有效综合的护理干预,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心理护理能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护理对策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往往多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工业污染及空气变浊,肺系疾病发病率呈上升势头。患者的睡眠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良好的睡眠对机体具有解除疲劳和恢复体力的作用,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患者来说,长期失眠会对身体各方面代谢放造成一定障碍。失眠时儿茶酚胺的分泌会引起心跳、呼吸加快、血压上升。为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我院对病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调查,找出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原因采取减少失眠的护理措施,促进疾病的痊愈。下面就此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86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45至66岁,平均55.5岁。慢性支气管炎39例,肺气肿29例(弥漫性15例,局限性14例),支气管扩张13,其它5例。上述患者居住病房的外在环境、条件、温度、光线无差异。依据失眠诊断标准入院后第一次评定时,8~11分一般患者62例,12~15分差的患者24例。
1.2失眠诊断标准和分类[1]①入睡困难:从想要入睡到实际入睡时间超过1 h。②睡眠不稳:有轻微的声响便醒,每夜达2次以上。③早醒:早晨觉醒时间比以往正常时间提前2 h以上,醒后即不能再度入睡。④睡眠不足:一夜睡眠总时间少于5 h。
1.3调查方法采用我院设计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日常患者病情进行统计分析。该表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疾病回顾,睡眠影响因素等项目;第2部分为失眠自行诊断标准: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定、睡眠不足、早醒等。
1.4护理干预1.4.1一般护理 让患者适当休息,防寒保暖,避免烟酒,低盐饮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健康宣教讲解,包括肺系疾病的相关知识,影响呼吸系统的吸烟危害和戒烟策略。营造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 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50%~60%,并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同时提供高度柔软舒适的枕头,在睡眠时间时关掉房顶刺眼的大灯,使用光线柔和的灯,减少各种噪声。1.4.2细节护理 通过指导患者睡前服牛奶、協助洗漱、进行松弛训练。对于肺气肿或呼吸发作频繁的患者,睡前给予口服药物及吸氧等处置。减少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生的频率,可采取头高位睡眠,以减轻肺部淤血症状,同时注意持续吸氧及严格限制饮水量等。1.4.3心理护理 大多数呼吸系统病人会有焦虑、急躁等心理,应给予安慰体贴,尽可能地减轻思想苦闷,护士应更多地关心、体贴患者,多与其交谈,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改变患者的心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消除疾病导致的不良情绪,使呼吸肌易于放松。1.4.4药物观察护理 对确需药物治疗的失眠患者,应了解催眠药物的效果,细心观察患者是否睡着、中途有无觉醒、觉醒的时间等。
1.5疗效评定 按照上述失眠诊断标准和分类[3],每次按0~3分计算,每周无发生上述情况计0分,1次/周计1分,2次/周计2分,≥3次/周计3分,总分为15分,0~3分为优,4~7分为良,8~11分为一般,12~15分为差,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并结合呼吸困难改善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分析
1.6统计学 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 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大多存在睡眠不稳和入睡困难,环境、噪音等外在原因占37.20%,疾病本身带来的心理担忧占34.88%。实施有效综合的护理干预后,74例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4~7分为良,占86.04%
3 讨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失眠除了传统原因外,还因其疾病与年龄的关系,具有独特的一面。患者夜间平卧后皮下水肿组织液的重吸收入血,膈肌上抬,使患者回心血容量增加和胸腔容积变小,容易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
传统的护理措施具有局限性,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护理模式改变,护理工作已从传统以及疾病为重型护理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即就是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我院针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的睡眠问题在提供护理技术服务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把“人性化”融入到护理工作全过程,以体现人的尊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各种符合生活轨迹的服务[2]。
本组临床实践与总结分析得出,环境、心理、疾病因素及其它因素均可对睡眠产生影响。此外,还应对还应警惕心血管常用药物引起的失眠加以重视,有些药物可直接影响睡眠,肺心病患者治疗所用的卡托普利、β受体阻滞剂中的美托洛尔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及时收集资料进行评估,作出正确的诊断,实施相应的处置。在针对失眠原因采取的对策中,护士有责任采取具体的措施将病室噪音控制在最低限度,如医护人员走路时要轻,穿软底鞋;夜间处置所需物品要在熄灯前备好,如加好氧气湿化瓶的液体,倒掉吸引液;危重患者及打酣的患者应住单间。如有条件,可根据患者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修养,满足其对睡眠条件的特殊要求。临床实践中我们还发现,肺系疾病病种繁多,其中慢阻肺患者长期缺氧,可造成机体多脏器损害,生活质量下降。临床发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采取家庭氧疗可减少住院次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方法是:饭后、运动后、睡眠时,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为1—2升/分,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1个半小时。慢阻肺病人应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适当参加锻炼,坚持做呼吸操,按医嘱服药。几乎所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产生精神症状。呼吸困难可引起焦虑、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因此护理时必须配合心理治疗,消除患者紧张焦虑。
总之,在影响睡眠的原因找到后,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这样既能很好的改善良睡眠环境,使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又可更好的利于肺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参考文献
[1]王爱瑛.高血压病人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07,4(19):82-83.
[2]冯庆梅. 医院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及实践[J].中国护理杂志,2007,4(7):73-74.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86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通过统计调查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其睡眠质量及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大多存在睡眠不稳和入睡困难,外在原因占37.20%,内在心理担忧占34.88%。实施有效综合的护理对策后,74例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4~7分为良,占86.04%(P<0.05)。结论:有效综合的护理干预,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心理护理能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护理对策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往往多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工业污染及空气变浊,肺系疾病发病率呈上升势头。患者的睡眠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良好的睡眠对机体具有解除疲劳和恢复体力的作用,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患者来说,长期失眠会对身体各方面代谢放造成一定障碍。失眠时儿茶酚胺的分泌会引起心跳、呼吸加快、血压上升。为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我院对病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调查,找出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原因采取减少失眠的护理措施,促进疾病的痊愈。下面就此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86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45至66岁,平均55.5岁。慢性支气管炎39例,肺气肿29例(弥漫性15例,局限性14例),支气管扩张13,其它5例。上述患者居住病房的外在环境、条件、温度、光线无差异。依据失眠诊断标准入院后第一次评定时,8~11分一般患者62例,12~15分差的患者24例。
1.2失眠诊断标准和分类[1]①入睡困难:从想要入睡到实际入睡时间超过1 h。②睡眠不稳:有轻微的声响便醒,每夜达2次以上。③早醒:早晨觉醒时间比以往正常时间提前2 h以上,醒后即不能再度入睡。④睡眠不足:一夜睡眠总时间少于5 h。
1.3调查方法采用我院设计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日常患者病情进行统计分析。该表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疾病回顾,睡眠影响因素等项目;第2部分为失眠自行诊断标准: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定、睡眠不足、早醒等。
1.4护理干预1.4.1一般护理 让患者适当休息,防寒保暖,避免烟酒,低盐饮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健康宣教讲解,包括肺系疾病的相关知识,影响呼吸系统的吸烟危害和戒烟策略。营造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 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50%~60%,并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同时提供高度柔软舒适的枕头,在睡眠时间时关掉房顶刺眼的大灯,使用光线柔和的灯,减少各种噪声。1.4.2细节护理 通过指导患者睡前服牛奶、協助洗漱、进行松弛训练。对于肺气肿或呼吸发作频繁的患者,睡前给予口服药物及吸氧等处置。减少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生的频率,可采取头高位睡眠,以减轻肺部淤血症状,同时注意持续吸氧及严格限制饮水量等。1.4.3心理护理 大多数呼吸系统病人会有焦虑、急躁等心理,应给予安慰体贴,尽可能地减轻思想苦闷,护士应更多地关心、体贴患者,多与其交谈,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改变患者的心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消除疾病导致的不良情绪,使呼吸肌易于放松。1.4.4药物观察护理 对确需药物治疗的失眠患者,应了解催眠药物的效果,细心观察患者是否睡着、中途有无觉醒、觉醒的时间等。
1.5疗效评定 按照上述失眠诊断标准和分类[3],每次按0~3分计算,每周无发生上述情况计0分,1次/周计1分,2次/周计2分,≥3次/周计3分,总分为15分,0~3分为优,4~7分为良,8~11分为一般,12~15分为差,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并结合呼吸困难改善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分析
1.6统计学 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 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大多存在睡眠不稳和入睡困难,环境、噪音等外在原因占37.20%,疾病本身带来的心理担忧占34.88%。实施有效综合的护理干预后,74例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4~7分为良,占86.04%
3 讨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失眠除了传统原因外,还因其疾病与年龄的关系,具有独特的一面。患者夜间平卧后皮下水肿组织液的重吸收入血,膈肌上抬,使患者回心血容量增加和胸腔容积变小,容易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
传统的护理措施具有局限性,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护理模式改变,护理工作已从传统以及疾病为重型护理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即就是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我院针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的睡眠问题在提供护理技术服务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把“人性化”融入到护理工作全过程,以体现人的尊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各种符合生活轨迹的服务[2]。
本组临床实践与总结分析得出,环境、心理、疾病因素及其它因素均可对睡眠产生影响。此外,还应对还应警惕心血管常用药物引起的失眠加以重视,有些药物可直接影响睡眠,肺心病患者治疗所用的卡托普利、β受体阻滞剂中的美托洛尔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及时收集资料进行评估,作出正确的诊断,实施相应的处置。在针对失眠原因采取的对策中,护士有责任采取具体的措施将病室噪音控制在最低限度,如医护人员走路时要轻,穿软底鞋;夜间处置所需物品要在熄灯前备好,如加好氧气湿化瓶的液体,倒掉吸引液;危重患者及打酣的患者应住单间。如有条件,可根据患者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修养,满足其对睡眠条件的特殊要求。临床实践中我们还发现,肺系疾病病种繁多,其中慢阻肺患者长期缺氧,可造成机体多脏器损害,生活质量下降。临床发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采取家庭氧疗可减少住院次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方法是:饭后、运动后、睡眠时,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为1—2升/分,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1个半小时。慢阻肺病人应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适当参加锻炼,坚持做呼吸操,按医嘱服药。几乎所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产生精神症状。呼吸困难可引起焦虑、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因此护理时必须配合心理治疗,消除患者紧张焦虑。
总之,在影响睡眠的原因找到后,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这样既能很好的改善良睡眠环境,使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又可更好的利于肺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参考文献
[1]王爱瑛.高血压病人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07,4(19):82-83.
[2]冯庆梅. 医院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及实践[J].中国护理杂志,2007,4(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