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保定地区新近代沉积地层的地貌特征、沉积环境、沉积特征等几个方面的描述,介绍了在野外如何识依据其不同特征识别新近代沉积地层,最后,文章简单介绍了新近代沉积地层的几种處理方法。
【关键词】 新近代沉积地层;特征;野外识别
引言:
新近代沉积地层为第四纪全新世(Q4)中晚期以来形成的的沉积土层,是在流水、重力、风力作用下重新搬运、堆积或者其他因素形成的冲洪土、坡积或风积土。因其沉积时间短(时间约为几百年~几千年),工程性质与一般第四纪正常沉积土有明显差异,具有欠固结、强度低、压缩性高、结构不稳定的特性;亦具有随不同地貌、沉积环境、沉积类型不同而变化较大的特性,且常常含有人类文化活动产物(如砖头、瓦片、木炭渣、陶瓷片等物)[1]。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由于孔内取土的限制,有时不能全部辨认出,多次出现过新近沉积土与一般沉积土鉴别上的错误,主要表现为新近沉积土与一般第四纪沉积土混淆及新近沉积土与素填土混淆;分析原因主要是地质勘察人员没有完全掌握新近沉积土的野外特征及鉴别方法。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新近代沉积地层的特征及野外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结合保定地区的实际情况就新近代沉积地层的特征及野外识别谈点粗浅看法。
1 地貌特征
保定地区位于河北省的中部、太行山脉东麓的山前冲洪积平原,属于华北地层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分为山区、平原区和洼淀区三大类[2];西北部属于太行山脉,由中山区、低山区和丘陵区三部分组成,属于冲洪积扇的裙顶部位(如涞源县、涞水县、阜平县一带);东南部为华北平原的前缘,属于冲洪积扇的中下部及边缘部位(如涿州市、定兴县、保定市、定州市一带);平原东部有少量洼淀地区,属于华北平原的中部平原(如雄县、安新县、安国市一带)。境内河流主要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分为南北两支,长十公里以上的河流有近百条,呈扇形分布,较大的河流有拒马河、唐河、潴龙河、清水河、府河、界河、漕河、瀑河、大清河等。
由此可见,保定地区的地貌环境为新近代地层的沉积提供充分的地理条件。
首先,太行山山脉东麓以山洪或泥石流为主的洪积物、冲积物不断地对保定地区进行冲蚀、覆盖,又在外力地质作用下,使其不断遭受剥蚀、破坏和改造,形成了现在以洪积和冲积为主的广阔的华北平原,其内众多的河流亦在不断地被剥蚀、破坏和改造下,形成河漫滩、阶地等。
其次,在河道弯曲处的突出部位、沟谷出口处的山麓冲洪积扇堆积地带,以及被掩埋的古河道和池、沼、洼地,阶地的后缘等地都分布着众多的新近代沉积地层。
新近代沉积地层在保定地区主要表现为:
(1)河漫滩堆积:沿拒马河、唐河等河流两岸呈带状分布,一般情况下,河漫滩堆积物粒度较河床冲积物小,多浅滩出露,河曲发育,河谷宽广而平缓,主要分布松散砂。
(2)山前冲洪积平原:在西北部沿山麓前地形凹凸不平,冲沟发育处;其范围大致为涞源县、涞水县一带的东部至定兴县、保定市、定州市一带,由于其内存在大小不同的河谷、冲沟形成的山前冲、洪积扇,沉积着大量的冲洪积物,以粉砂、粉土、粉质粘土及粘土为主。
(3)以河床及洼淀地区的冲积物为主,并夹杂有湖相沉积物,范围大致由由保定市向东至雄县、安新县、安国市一带,其已属于冲洪积平原的中部平原部位,新近代沉积物主要为砂土,多为粉砂、细砂。
2 沉积环境
2.1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新近代沉积地层
保定地区的地理位置,为新近代地层的沉积提供了必要的沉积环境。保定地区紧邻太行山脉的东麓,众多的河流分布,在自然营力的作用下,如山洪暴发、河流泛滥、改道、山区的崩滑和泥流堆积、以及风力搬运等都是形成新近堆积土的自然因素。
据历史记载,1890年7月(清光绪十六年五、六月),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洪水,周围约110个县受灾,以北京、河北、天津最为严重,降雨量频繁,月降雨量825mm,为1841年有雨量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同时,拒马河、唐河、滦河、大清河、子牙河、潴龙河等也都发生大洪水。河道不稳定和近代洪水多次泛滥形成,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新近代沉积地层,其内多处发现未腐烂的木头、瓦砾、铜币等人类文化产物。
2.2与人类生产和文化活动有关而形成的新近代沉积地层
据历史记载,早在几千年前,保定地区就已有人类活动,古代先民开挖的运河、湖塘、沟渠,后来被填塞,以及池、塘、渠、井,挖后又被废弃,这样形成局部的新近代沉积土,规模不大。
由于新近代沉积土由于形成年代不长,一般都保留了某些遗迹,或历史记载,如已废弃的河道,近代河流改道,洪水泛滥淹没情况,被掩埋的湖、沼、洼地、池塘等往往可以从地方志、县志中找到,有的可以从古代地理图集、或古河道分布图、前人的游记、地质、地理、地貌等方面的考察报告等文献资料中找到。
所以,现场勘查时,应仔细了解当地的沉积环境、地貌变迁前后的遗迹,访问当地居民,弄清场地河沟、湖塘、渠道的历史和现状。
3 新近代沉积地层的特征
3.1岩性
地貌、沉积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新近代沉积地层岩性的差异。受古地理环境控制,在保定地区,位于西北部山区的涞源县、涞水县、阜平县一带为太行山东麓的沟口或山口,位于山前平原洪积扇的裙顶部位,其新近沉积物的岩性复杂,洪积扇顶部至中部变化较大,洪积扇顶部多为巨砾、砾石、多呈棱角~次棱角状形,其空隙多为砂、粘性土混杂充填,可见砂的透镜体;而至洪积扇中部,随着沉积物搬运距离不断增加,沉积物质明显减小,多以中砾为主,且多呈次椭圆状~次圆状,砾石间空隙减少,多充填为中粗砂,砂透镜体的厚度及范围较洪积扇顶部要大。
而随着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冲洪积动力逐渐减小,新近代沉积地层中以夹杂有砾石、砂透镜体的的粉砂、粉土、粉质粘土为主;而至山前平原洪积扇的边缘部位,如保定市、定兴县、定州市一带所处的位置,新近代沉积的地层则多为粘性土、粉土、砂粒、粉细砂,分布规律从洪积扇前缘地带到冲积平原地带由粗到细纵向分布。 至雄县、安新县、安国市一带,其已属于冲洪积平原的中部平原部位,新近代沉积物主要以湖相沉积为主(局部为河床冲积物),湖浪侵蚀的碎屑物以及由入湖河流等带来的碎屑物被湖流和湖浪等动力向湖心方向搬運,一般情况下,搬运动力由湖岸向湖心逐渐减弱,较粗的砾、砂沉积在湖岸的附近,而较细的碎屑物质被带到湖心发生沉积,沉积物主要为砂土,多为粉砂、细砂及厚度不大的淤泥质土。
3.2颜色
新近代沉积地层由于堆积年代短,在成岩过程中气候条件比正常沉积土层形成时较为湿润,再加上混杂有一定量的有机质,因此,在颜色上总的来说要比当地正常沉积的土层颜色为深,一般呈褐色、暗黄色、灰色或灰黑色,含有机质较多,常相间或相杂,见图1。
3.3结构性
新近代沉积地层中,土质不均匀,结构性差、松散,探坑(井)取样易碎;有时肉眼可见孔隙,结构面上有时含有砂砾粒,大孔排列复杂,常混有岩性不一的土块,土块间可见较大的缝隙,多虫孔及植物根孔,原状土经扰动后易变软,时有振动淅水现象。
例如:文化期以来的新近代沉积土在饱和状态下粉土和砂土有明显的淅水性和振动液化现象,土的抗剪强度和抵抗运动的的强度低。
3.4包含物
在新近代沉积地层中,常包含有腐殖质,斑状及条状氧化铁,有的含有砂粒、砾石、岩石碎屑、较多的螺壳、蚌壳等有机质。有时包含人类活动的遗物——朽木、木炭渣、碎青砖块、瓦块、陶瓷碎片、铜币等。裂隙壁和大孔隙壁上常有钙质粉末,在深色土中呈网丝状或条纹状分布,而在浅色土中呈散点分布,有时还含有不完整的的钙质结核体,零星分布、不成层。
在平原区的地层中,包含物多为人类活动的遗物——朽木、木炭渣、碎青砖块、瓦块、陶瓷碎片等;而在洼淀区的新近代沉积地层中,沉积物的底部主要为含有机质较丰富,以螺壳、蚌壳等有机质最为常见,在雄县部分洼淀地区8.00m左右往往含有较多或成层的贝壳或螺壳及其碎片、朽木等,见图2所示。
3.5沉积层理
在保定地区,新近代沉积地层的沉积层理也有较大的差别。在太行山东麓的沟口或山口,受冲洪积物动力大的影响,新近代沉积地层,往往以交错层理为主;而随着冲洪积物动力的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沉积层理以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为主(见图3所示),如保定市、定兴县、定州市等一带平原区的沉积地层;而至雄县、安新县一带的洼淀区内,其沉积层理又以水平层理及斜层理为主,且层理明显。
新近代沉积地层的形成具有多次堆积、剥蚀、覆盖的特性,故有时亦可形成一个或多个沉积旋回,当沉积物为砂时,该特征尤为明显,砂层的颗粒由上向下逐渐变粗:粉砂—细砂—中砂—粗砂,依次自上而下逐渐沉积下来,形成一个或几个沉积旋回。
总之,对于新近代沉积地层,因其地貌、沉积环境、沉积年代、沉积特点的不同,造成新近代沉积地层多样性及各自不同的特征,在野外勘察施工时,应抓住其不同的特征进行识别。
例如,保定市某花园小区,该场地位于一亩泉河洪冲积扇下部,分布有大面积新近沉积土,表层普遍有一层粉土,厚度一般小于l.0m,呈褐黄色,具水平层理,密实度较好。如果单独观察该层,无论从颜色、结构及包含物上几乎见不到新近沉积土的特征。但从地层垂直剖面看,其下伏的粘土呈灰褐~灰黑色,结构疏松,具大孔隙,土中密布网状植物残体、成层状的朽木等,朽木下为松散砂土、厚度近2.0m,具有明显的新近沉积土野外特征,显然,从沉积层序上分析,其上覆的粉土是新近沉积土。
当然,对新近代沉积地层的野外识别不能单凭某个特征,往往需要对上述几种情况综合分析,从多方面进行识别。在必要时,可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进行判别。
4 新近代沉积地层的处理方法
由于新近代沉积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常随下伏老地层的顶面坡度而起伏变化,且其成因复杂,土性在水平、垂直方向往往是很不均匀的特点,造成新近代沉积地层不稳定、工程性能差等多种因素,对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在新近代沉积地层上进行建筑时,常常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具体施工时,应根据新近代沉积地层的埋深、厚度、范围、层底起伏变化情况,并结合建筑物的等级、特点等综合考虑。
(1)对于低层建筑物可直接作为持力层使用。
(2)对于多层建筑物,由于体型简单,载荷较小,在新近代沉积厚度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换填的方法,以素土、灰土或砂土进行换填,或采用强夯法进行夯实处理。
(3)对于要求承载力值较高的建筑物地基,不能以新近代地层作为持力层,可采用钻孔灌注桩或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但二者的桩端均应穿过新近代沉积地层,而置于较老、承载力值较高的土层上[3]。
某办公楼工程,地上六层,自然地坪下挖深2.60米,采用条形基础,基础落在新近代沉积地层上,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较低,仅为90KPa;而设计要求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160KPa,同时,消除地基土不均匀性。依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地质条件,经计算与比较,本工程采用夯实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在提高了承载力的同时,也消除了地基土不均匀性的隐患,不仅满足了设计要求,达到了良好的地基处理效果,还为建设方节约了资金,缩短了工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5 结语
保定地区的新近代沉积地层,因其受古地理环境的控制、成因复杂,在野外识别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其不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准确有效地对其进行判别。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林宗元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
[2]《河北省 北京市 天津市区域地质志》河北省地矿局主编.地质出版社,1982年。
[3]《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
作者简介:曹江涛(1972—),男(汉族),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工作。
【关键词】 新近代沉积地层;特征;野外识别
引言:
新近代沉积地层为第四纪全新世(Q4)中晚期以来形成的的沉积土层,是在流水、重力、风力作用下重新搬运、堆积或者其他因素形成的冲洪土、坡积或风积土。因其沉积时间短(时间约为几百年~几千年),工程性质与一般第四纪正常沉积土有明显差异,具有欠固结、强度低、压缩性高、结构不稳定的特性;亦具有随不同地貌、沉积环境、沉积类型不同而变化较大的特性,且常常含有人类文化活动产物(如砖头、瓦片、木炭渣、陶瓷片等物)[1]。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由于孔内取土的限制,有时不能全部辨认出,多次出现过新近沉积土与一般沉积土鉴别上的错误,主要表现为新近沉积土与一般第四纪沉积土混淆及新近沉积土与素填土混淆;分析原因主要是地质勘察人员没有完全掌握新近沉积土的野外特征及鉴别方法。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新近代沉积地层的特征及野外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结合保定地区的实际情况就新近代沉积地层的特征及野外识别谈点粗浅看法。
1 地貌特征
保定地区位于河北省的中部、太行山脉东麓的山前冲洪积平原,属于华北地层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分为山区、平原区和洼淀区三大类[2];西北部属于太行山脉,由中山区、低山区和丘陵区三部分组成,属于冲洪积扇的裙顶部位(如涞源县、涞水县、阜平县一带);东南部为华北平原的前缘,属于冲洪积扇的中下部及边缘部位(如涿州市、定兴县、保定市、定州市一带);平原东部有少量洼淀地区,属于华北平原的中部平原(如雄县、安新县、安国市一带)。境内河流主要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分为南北两支,长十公里以上的河流有近百条,呈扇形分布,较大的河流有拒马河、唐河、潴龙河、清水河、府河、界河、漕河、瀑河、大清河等。
由此可见,保定地区的地貌环境为新近代地层的沉积提供充分的地理条件。
首先,太行山山脉东麓以山洪或泥石流为主的洪积物、冲积物不断地对保定地区进行冲蚀、覆盖,又在外力地质作用下,使其不断遭受剥蚀、破坏和改造,形成了现在以洪积和冲积为主的广阔的华北平原,其内众多的河流亦在不断地被剥蚀、破坏和改造下,形成河漫滩、阶地等。
其次,在河道弯曲处的突出部位、沟谷出口处的山麓冲洪积扇堆积地带,以及被掩埋的古河道和池、沼、洼地,阶地的后缘等地都分布着众多的新近代沉积地层。
新近代沉积地层在保定地区主要表现为:
(1)河漫滩堆积:沿拒马河、唐河等河流两岸呈带状分布,一般情况下,河漫滩堆积物粒度较河床冲积物小,多浅滩出露,河曲发育,河谷宽广而平缓,主要分布松散砂。
(2)山前冲洪积平原:在西北部沿山麓前地形凹凸不平,冲沟发育处;其范围大致为涞源县、涞水县一带的东部至定兴县、保定市、定州市一带,由于其内存在大小不同的河谷、冲沟形成的山前冲、洪积扇,沉积着大量的冲洪积物,以粉砂、粉土、粉质粘土及粘土为主。
(3)以河床及洼淀地区的冲积物为主,并夹杂有湖相沉积物,范围大致由由保定市向东至雄县、安新县、安国市一带,其已属于冲洪积平原的中部平原部位,新近代沉积物主要为砂土,多为粉砂、细砂。
2 沉积环境
2.1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新近代沉积地层
保定地区的地理位置,为新近代地层的沉积提供了必要的沉积环境。保定地区紧邻太行山脉的东麓,众多的河流分布,在自然营力的作用下,如山洪暴发、河流泛滥、改道、山区的崩滑和泥流堆积、以及风力搬运等都是形成新近堆积土的自然因素。
据历史记载,1890年7月(清光绪十六年五、六月),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洪水,周围约110个县受灾,以北京、河北、天津最为严重,降雨量频繁,月降雨量825mm,为1841年有雨量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同时,拒马河、唐河、滦河、大清河、子牙河、潴龙河等也都发生大洪水。河道不稳定和近代洪水多次泛滥形成,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新近代沉积地层,其内多处发现未腐烂的木头、瓦砾、铜币等人类文化产物。
2.2与人类生产和文化活动有关而形成的新近代沉积地层
据历史记载,早在几千年前,保定地区就已有人类活动,古代先民开挖的运河、湖塘、沟渠,后来被填塞,以及池、塘、渠、井,挖后又被废弃,这样形成局部的新近代沉积土,规模不大。
由于新近代沉积土由于形成年代不长,一般都保留了某些遗迹,或历史记载,如已废弃的河道,近代河流改道,洪水泛滥淹没情况,被掩埋的湖、沼、洼地、池塘等往往可以从地方志、县志中找到,有的可以从古代地理图集、或古河道分布图、前人的游记、地质、地理、地貌等方面的考察报告等文献资料中找到。
所以,现场勘查时,应仔细了解当地的沉积环境、地貌变迁前后的遗迹,访问当地居民,弄清场地河沟、湖塘、渠道的历史和现状。
3 新近代沉积地层的特征
3.1岩性
地貌、沉积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新近代沉积地层岩性的差异。受古地理环境控制,在保定地区,位于西北部山区的涞源县、涞水县、阜平县一带为太行山东麓的沟口或山口,位于山前平原洪积扇的裙顶部位,其新近沉积物的岩性复杂,洪积扇顶部至中部变化较大,洪积扇顶部多为巨砾、砾石、多呈棱角~次棱角状形,其空隙多为砂、粘性土混杂充填,可见砂的透镜体;而至洪积扇中部,随着沉积物搬运距离不断增加,沉积物质明显减小,多以中砾为主,且多呈次椭圆状~次圆状,砾石间空隙减少,多充填为中粗砂,砂透镜体的厚度及范围较洪积扇顶部要大。
而随着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冲洪积动力逐渐减小,新近代沉积地层中以夹杂有砾石、砂透镜体的的粉砂、粉土、粉质粘土为主;而至山前平原洪积扇的边缘部位,如保定市、定兴县、定州市一带所处的位置,新近代沉积的地层则多为粘性土、粉土、砂粒、粉细砂,分布规律从洪积扇前缘地带到冲积平原地带由粗到细纵向分布。 至雄县、安新县、安国市一带,其已属于冲洪积平原的中部平原部位,新近代沉积物主要以湖相沉积为主(局部为河床冲积物),湖浪侵蚀的碎屑物以及由入湖河流等带来的碎屑物被湖流和湖浪等动力向湖心方向搬運,一般情况下,搬运动力由湖岸向湖心逐渐减弱,较粗的砾、砂沉积在湖岸的附近,而较细的碎屑物质被带到湖心发生沉积,沉积物主要为砂土,多为粉砂、细砂及厚度不大的淤泥质土。
3.2颜色
新近代沉积地层由于堆积年代短,在成岩过程中气候条件比正常沉积土层形成时较为湿润,再加上混杂有一定量的有机质,因此,在颜色上总的来说要比当地正常沉积的土层颜色为深,一般呈褐色、暗黄色、灰色或灰黑色,含有机质较多,常相间或相杂,见图1。
3.3结构性
新近代沉积地层中,土质不均匀,结构性差、松散,探坑(井)取样易碎;有时肉眼可见孔隙,结构面上有时含有砂砾粒,大孔排列复杂,常混有岩性不一的土块,土块间可见较大的缝隙,多虫孔及植物根孔,原状土经扰动后易变软,时有振动淅水现象。
例如:文化期以来的新近代沉积土在饱和状态下粉土和砂土有明显的淅水性和振动液化现象,土的抗剪强度和抵抗运动的的强度低。
3.4包含物
在新近代沉积地层中,常包含有腐殖质,斑状及条状氧化铁,有的含有砂粒、砾石、岩石碎屑、较多的螺壳、蚌壳等有机质。有时包含人类活动的遗物——朽木、木炭渣、碎青砖块、瓦块、陶瓷碎片、铜币等。裂隙壁和大孔隙壁上常有钙质粉末,在深色土中呈网丝状或条纹状分布,而在浅色土中呈散点分布,有时还含有不完整的的钙质结核体,零星分布、不成层。
在平原区的地层中,包含物多为人类活动的遗物——朽木、木炭渣、碎青砖块、瓦块、陶瓷碎片等;而在洼淀区的新近代沉积地层中,沉积物的底部主要为含有机质较丰富,以螺壳、蚌壳等有机质最为常见,在雄县部分洼淀地区8.00m左右往往含有较多或成层的贝壳或螺壳及其碎片、朽木等,见图2所示。
3.5沉积层理
在保定地区,新近代沉积地层的沉积层理也有较大的差别。在太行山东麓的沟口或山口,受冲洪积物动力大的影响,新近代沉积地层,往往以交错层理为主;而随着冲洪积物动力的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沉积层理以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为主(见图3所示),如保定市、定兴县、定州市等一带平原区的沉积地层;而至雄县、安新县一带的洼淀区内,其沉积层理又以水平层理及斜层理为主,且层理明显。
新近代沉积地层的形成具有多次堆积、剥蚀、覆盖的特性,故有时亦可形成一个或多个沉积旋回,当沉积物为砂时,该特征尤为明显,砂层的颗粒由上向下逐渐变粗:粉砂—细砂—中砂—粗砂,依次自上而下逐渐沉积下来,形成一个或几个沉积旋回。
总之,对于新近代沉积地层,因其地貌、沉积环境、沉积年代、沉积特点的不同,造成新近代沉积地层多样性及各自不同的特征,在野外勘察施工时,应抓住其不同的特征进行识别。
例如,保定市某花园小区,该场地位于一亩泉河洪冲积扇下部,分布有大面积新近沉积土,表层普遍有一层粉土,厚度一般小于l.0m,呈褐黄色,具水平层理,密实度较好。如果单独观察该层,无论从颜色、结构及包含物上几乎见不到新近沉积土的特征。但从地层垂直剖面看,其下伏的粘土呈灰褐~灰黑色,结构疏松,具大孔隙,土中密布网状植物残体、成层状的朽木等,朽木下为松散砂土、厚度近2.0m,具有明显的新近沉积土野外特征,显然,从沉积层序上分析,其上覆的粉土是新近沉积土。
当然,对新近代沉积地层的野外识别不能单凭某个特征,往往需要对上述几种情况综合分析,从多方面进行识别。在必要时,可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进行判别。
4 新近代沉积地层的处理方法
由于新近代沉积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常随下伏老地层的顶面坡度而起伏变化,且其成因复杂,土性在水平、垂直方向往往是很不均匀的特点,造成新近代沉积地层不稳定、工程性能差等多种因素,对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在新近代沉积地层上进行建筑时,常常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具体施工时,应根据新近代沉积地层的埋深、厚度、范围、层底起伏变化情况,并结合建筑物的等级、特点等综合考虑。
(1)对于低层建筑物可直接作为持力层使用。
(2)对于多层建筑物,由于体型简单,载荷较小,在新近代沉积厚度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换填的方法,以素土、灰土或砂土进行换填,或采用强夯法进行夯实处理。
(3)对于要求承载力值较高的建筑物地基,不能以新近代地层作为持力层,可采用钻孔灌注桩或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但二者的桩端均应穿过新近代沉积地层,而置于较老、承载力值较高的土层上[3]。
某办公楼工程,地上六层,自然地坪下挖深2.60米,采用条形基础,基础落在新近代沉积地层上,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较低,仅为90KPa;而设计要求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160KPa,同时,消除地基土不均匀性。依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地质条件,经计算与比较,本工程采用夯实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在提高了承载力的同时,也消除了地基土不均匀性的隐患,不仅满足了设计要求,达到了良好的地基处理效果,还为建设方节约了资金,缩短了工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5 结语
保定地区的新近代沉积地层,因其受古地理环境的控制、成因复杂,在野外识别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其不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准确有效地对其进行判别。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林宗元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
[2]《河北省 北京市 天津市区域地质志》河北省地矿局主编.地质出版社,1982年。
[3]《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
作者简介:曹江涛(1972—),男(汉族),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