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疆喀什老城民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但总体来说喀什老城布局的安排、建构工艺和审美意识可以说都是顺应历史的变迁、民族的交往、宗教的更迭、生产的发展,喀什老城是具有深厚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传统民居,未来在对新疆传统民居改造时应该是研究与保护相辅相成。
关键词:喀什老城;布局;展望
新疆喀什老城的民居改造是对建筑历史时光的一次挽留。喀什老城的建筑本身的颜色触目可见的土灰色几乎是时间本身的颜色。喀什民居建筑材料是生土、土块、砖坯、砖和南疆最常见的白杨木。布局是随意的、自由的,巷子总是那么狭小、幽深,沿着它们,仿佛能走到时光的尽头去。可以说,没有老城就没有喀什。因此喀什老城不是过时的建筑遗址,而是一笔最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1保护新疆喀什老城民居,储存历史印记
喀什老城建筑代表了一种天真的建筑学,它的自然本色,它凝固的流淌,无疑是建筑中最为朴素的一种表达方式。新疆民居的成就和特色就是基于在新疆土地上的一个民族和在新疆不同地域上的一个民族或相同地区上的多个民族的融合。时间过去了几百年,漫长的岁月并未毁掉它旧时的容颜,时光在这里静止下来,紧紧依附在过街楼、厚实的土墙和油腻斑驳的土楣上面。不少人描绘过的“中世纪风格的喀什噶尔”,指的就是喀什老城。我们在研究保护新疆喀什老城民居过程中应该留住记忆、存储信息,而不应该过分装饰、过分张扬、夸张改造,使得商业气氛洋溢、历史文化内涵退隐。
2保护新疆喀什老城民居,切忌过度开发
喀什老城以前的区域包括了以艾提乃尔清真寺为中心的大片区域。也就是说,它是以清真寺广场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延展的。但随着城区拆迁、改造以及盲目的“现代化”,目前只剩下清真寺对面从解放路到吐曼河的一片区域了。城市道路的宽度,往往能体现居住者与居住者之间的距离。而在喀什老城,狭小的巷子几乎取消了这种距离,也取消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像现在的城市,道路越修越宽,人心越离约远。喀什老城这里,曾是喀喇汗王朝王宫所在地。现在往往把保护和开发紧紧地捆在一起,可以说保护的方式有原址保护、遗址保护、集中保护、利用保护和适用性保护等。我们在开发保护中不应该远离保护的宗旨。可以说,没有老城就没有喀什。因此喀什老城不是过时的建筑遗址,而是一笔最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3对新疆喀什民居保护应该遵循艺术规则、体现地方特色
在建筑格局上,喀什老城居民普遍采用平面配置带内院的形式。这种格局,从实用的角度讲,能有效地防风沙、抗干旱,保证居家的私密性,并且体现维吾尔族人性格中“外粗内秀”的特点。推开一扇虚掩的木门,你看到的内院景象总是别有一番天地的:盆栽的无花果树和各种鲜花长的兴旺,葡萄架上挂着令人垂涎的葡萄,一张大炕占据院子的很大面积,炕上铺着鲜艳的毡毯,雕花回廊连着客厅和卧室,或者通向二楼年轻人的房子。
登上屋顶。从吐曼河边望过去,展现在眼前的却是另外一番壮观景象:参差错落的屋顶绵延起伏,依旧是土灰色的波浪,依旧是几何学的变幻,在你视线中展开,带着一种令人踏实的泥土的颜色,一直铺向天边。它的辽阔和开敞完全超乎我的想象——他像一个海,一个提升到空中的海面!
老城的生活分成了两部分:屋顶上和屋顶下。屋顶上的繁华、激荡,向着上苍的吁请,屋顶下幽深交叉的小巷、隐秘之美以及从未吐露过的生活的欢欣和苦恼。然而他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形而上和形而下,交融在一起。如果屋顶是巨大的树冠,那么,老城深深扎下的基石就是粗壮的根。
4对新疆喀什民居保护应该与该城镇的前景相联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民居及其组合形态有了一定的冲击,其表现出来的问题也需要认真分析和对待。早些富裕起来的基民对自身的居住状况的改善有强烈的愿望,由于没有考虑主导和参与因素的影响,出现装饰过渡、色彩绚丽、繁琐杂乱的现象,渐渐失去了民居文脉的整体和谐,在对新疆喀什民居的保护和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本地区城镇的整体规划、设计的思维。我们在保护和新建的问题上应该做到:第一,对历史悠久、富有文化價值的古村落、历史街巷、历史节点与空间、传统民居,包括已经确定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单位和优秀传统民居以及正在发掘的点的整体、群体或单位,应该及早编织保护规划,以保护为前提修缮跟进,在村落内完善其基础设施。第二,对一些有价值的村落、街区,有不少建筑在过去未曾认识和注意的情况下,已经翻建或新建,应保护其整体肌理,整治、润饰、完善其村镇风貌,完善其基础设施,调整其村镇和庭院住宅的内部格局。第三,对一些过去建成的新居民点,在完善其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提携其村落的地方风格,显示其特色面貌。第四,对将要新建的民居点,应在区域村镇体系合理布局的基础上,认真选点,做好规划,精心设计,用心施工,健全管理。第五,对于正在建的和将要建的新民居,则在提供多种设计方案的指导下,居民参与,群策群力,努力创造自己的建筑风格,体现地方特色。可以说城镇的规模、形式和发展规律可能直接影响该地区的民居布局。
5结束语
通过探索新疆喀什民居的发展历程和聚居村落的形成,喀什民居是积累起来的智慧结晶,包容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精神实质,我们建设城镇、村落的根本原则应该是标时代之新、立地方之异、保传统之真。喀什老城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民居。可以说传统是历史精粹文化的积累,不宜抓摸一点就盖之全面,要发掘其历史沿革的线索,既要断代分期,又要贯穿综合,全面的掌握其文化发展的脉络。传统是有地域和民族和之别的。中国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民族文化的各自不同,传统文化之积累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应保持其优秀的传统、继承文脉、发扬建筑文化的精髓、改进存在的问题以跟上时代进化的步伐是很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群.新疆维吾尔族生土民居的调研与思考[J].美术观察,2011(04).
[2] 陈震东.新疆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沈苇.喀什噶尔[M].青岛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赵会(1989—),男,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一年级环艺专业、本科就读于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艺专业。
关键词:喀什老城;布局;展望
新疆喀什老城的民居改造是对建筑历史时光的一次挽留。喀什老城的建筑本身的颜色触目可见的土灰色几乎是时间本身的颜色。喀什民居建筑材料是生土、土块、砖坯、砖和南疆最常见的白杨木。布局是随意的、自由的,巷子总是那么狭小、幽深,沿着它们,仿佛能走到时光的尽头去。可以说,没有老城就没有喀什。因此喀什老城不是过时的建筑遗址,而是一笔最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1保护新疆喀什老城民居,储存历史印记
喀什老城建筑代表了一种天真的建筑学,它的自然本色,它凝固的流淌,无疑是建筑中最为朴素的一种表达方式。新疆民居的成就和特色就是基于在新疆土地上的一个民族和在新疆不同地域上的一个民族或相同地区上的多个民族的融合。时间过去了几百年,漫长的岁月并未毁掉它旧时的容颜,时光在这里静止下来,紧紧依附在过街楼、厚实的土墙和油腻斑驳的土楣上面。不少人描绘过的“中世纪风格的喀什噶尔”,指的就是喀什老城。我们在研究保护新疆喀什老城民居过程中应该留住记忆、存储信息,而不应该过分装饰、过分张扬、夸张改造,使得商业气氛洋溢、历史文化内涵退隐。
2保护新疆喀什老城民居,切忌过度开发
喀什老城以前的区域包括了以艾提乃尔清真寺为中心的大片区域。也就是说,它是以清真寺广场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延展的。但随着城区拆迁、改造以及盲目的“现代化”,目前只剩下清真寺对面从解放路到吐曼河的一片区域了。城市道路的宽度,往往能体现居住者与居住者之间的距离。而在喀什老城,狭小的巷子几乎取消了这种距离,也取消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像现在的城市,道路越修越宽,人心越离约远。喀什老城这里,曾是喀喇汗王朝王宫所在地。现在往往把保护和开发紧紧地捆在一起,可以说保护的方式有原址保护、遗址保护、集中保护、利用保护和适用性保护等。我们在开发保护中不应该远离保护的宗旨。可以说,没有老城就没有喀什。因此喀什老城不是过时的建筑遗址,而是一笔最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3对新疆喀什民居保护应该遵循艺术规则、体现地方特色
在建筑格局上,喀什老城居民普遍采用平面配置带内院的形式。这种格局,从实用的角度讲,能有效地防风沙、抗干旱,保证居家的私密性,并且体现维吾尔族人性格中“外粗内秀”的特点。推开一扇虚掩的木门,你看到的内院景象总是别有一番天地的:盆栽的无花果树和各种鲜花长的兴旺,葡萄架上挂着令人垂涎的葡萄,一张大炕占据院子的很大面积,炕上铺着鲜艳的毡毯,雕花回廊连着客厅和卧室,或者通向二楼年轻人的房子。
登上屋顶。从吐曼河边望过去,展现在眼前的却是另外一番壮观景象:参差错落的屋顶绵延起伏,依旧是土灰色的波浪,依旧是几何学的变幻,在你视线中展开,带着一种令人踏实的泥土的颜色,一直铺向天边。它的辽阔和开敞完全超乎我的想象——他像一个海,一个提升到空中的海面!
老城的生活分成了两部分:屋顶上和屋顶下。屋顶上的繁华、激荡,向着上苍的吁请,屋顶下幽深交叉的小巷、隐秘之美以及从未吐露过的生活的欢欣和苦恼。然而他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形而上和形而下,交融在一起。如果屋顶是巨大的树冠,那么,老城深深扎下的基石就是粗壮的根。
4对新疆喀什民居保护应该与该城镇的前景相联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民居及其组合形态有了一定的冲击,其表现出来的问题也需要认真分析和对待。早些富裕起来的基民对自身的居住状况的改善有强烈的愿望,由于没有考虑主导和参与因素的影响,出现装饰过渡、色彩绚丽、繁琐杂乱的现象,渐渐失去了民居文脉的整体和谐,在对新疆喀什民居的保护和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本地区城镇的整体规划、设计的思维。我们在保护和新建的问题上应该做到:第一,对历史悠久、富有文化價值的古村落、历史街巷、历史节点与空间、传统民居,包括已经确定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单位和优秀传统民居以及正在发掘的点的整体、群体或单位,应该及早编织保护规划,以保护为前提修缮跟进,在村落内完善其基础设施。第二,对一些有价值的村落、街区,有不少建筑在过去未曾认识和注意的情况下,已经翻建或新建,应保护其整体肌理,整治、润饰、完善其村镇风貌,完善其基础设施,调整其村镇和庭院住宅的内部格局。第三,对一些过去建成的新居民点,在完善其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提携其村落的地方风格,显示其特色面貌。第四,对将要新建的民居点,应在区域村镇体系合理布局的基础上,认真选点,做好规划,精心设计,用心施工,健全管理。第五,对于正在建的和将要建的新民居,则在提供多种设计方案的指导下,居民参与,群策群力,努力创造自己的建筑风格,体现地方特色。可以说城镇的规模、形式和发展规律可能直接影响该地区的民居布局。
5结束语
通过探索新疆喀什民居的发展历程和聚居村落的形成,喀什民居是积累起来的智慧结晶,包容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精神实质,我们建设城镇、村落的根本原则应该是标时代之新、立地方之异、保传统之真。喀什老城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民居。可以说传统是历史精粹文化的积累,不宜抓摸一点就盖之全面,要发掘其历史沿革的线索,既要断代分期,又要贯穿综合,全面的掌握其文化发展的脉络。传统是有地域和民族和之别的。中国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民族文化的各自不同,传统文化之积累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应保持其优秀的传统、继承文脉、发扬建筑文化的精髓、改进存在的问题以跟上时代进化的步伐是很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群.新疆维吾尔族生土民居的调研与思考[J].美术观察,2011(04).
[2] 陈震东.新疆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沈苇.喀什噶尔[M].青岛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赵会(1989—),男,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一年级环艺专业、本科就读于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