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摆脱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工作压力说起


  为什么非工作时间总是无法放松心情?为什么下班后的休息也无法让你精力充沛?为什么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处理起来总是那么棘手?仔细体谅,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员工下班后在家远程办公已经不再鲜见。员工无须端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而是以一种更加自如的方式来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工作灵活性大大提高。同时,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私人生活被“入侵”也成为员工面临的恼人问题。这种种现象导致个体无论身处办公室还是家中,都始终面临着来自工作的压力。心理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面临工作压力而不能及时调整身心状态,将导致个体的身心资源被不断消耗,引发工作倦怠等心理“亚健康状态”,更有甚者可能出现严重的身心健康疾病,如挫敗感、恐惧、焦虑乃至抑郁症。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工作压力始终萦绕在人的脑海中呢?围绕这一困扰当代职场人的问题,温州模式发展研究院的研究者们展开了诸多探索。这其中,平衡工作家庭关系的心理摆脱研究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心理摆脱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有关工作压力与压力恢复的研究中。有人指出,心理摆脱(psychological detachment)是一种“断开”模式,指个体在非工作时间从工作事务中解脱出来,不再被工作相关事务干扰并停止对其思考的现象。它需要人们在身心两方面都暂时远离工作,从消耗个体心理资源的工作相关思考中解脱出来。
  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的精力如同蓄水池,是有限且可恢复的。工作任务就是亟待灌溉的农田,而科学合理的休息方式则像是负责给蓄水池注水的水泵。工作任务要求人们付出努力(消耗蓄水池中的水),使人们产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疲劳等生理反应。研究院近期在六盘水水钢医院开展的短期休息研究证明:通过巧妙设计的短时休息,完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恢复精力至原有的状态。这是因为随着休息的进行(给蓄水池加水),相应的生理反应也会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然而,若是人们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之后,尚未得到充足的休息就投入到下一项任务之中,精力就无法恢复到最佳状态(蓄水池始终处于缺水状态)。处于非最佳状态的个体不得不在下一项工作中付出额外的努力来完成任务,这会增加其精力的消耗程度,进而导致需要更充足的休息。换言之,持续不断的工作压力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导致个体精疲力竭,心理的“蓄水池”就会因长期缺水而土崩瓦解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保持个体最佳的身心状态,还是提高工作效率,做到高效地休息是关键。而心理摆脱恰恰是高效休息的一种重要策略,这是因为: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若能从工作中解脱出来,则有利于精力的恢复,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身心资源上的支持。反之,如果人们明知需要休息恢复,却仍然坚持工作或者反复思考与工作有关的事情,个体的精力就会被不断消耗,充分的恢复也就无从谈起。

心理摆脱的影响因素


  那么,心理摆脱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下面我们将从个体差异因素、工作情境相关因素和工作—家庭边界三个角度,介绍一些经过心理学实验验证的心理摆脱的可能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即个体的性格特质、各项能力等具有个人独特性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抗逆力即抗击逆境的能力,它影响个体获得心理摆脱的难易程度。具有较高抗逆力的个体能够更为从容地应对来自工作的压力,获得心理摆脱。与此同时,常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下的员工下班后较难从工作中摆脱,这类员工会不断思考工作中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且担心今后将会出现的问题。个体对自己完成任务、掌控现状的能力错误地推测和判断,同样左右着个体从工作中摆脱的能力。那些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挑战、达到期望的结果或避免消极结果的人,则更善于从工作中摆脱出来,获得更加完美的休息体验。除此之外,心理摆脱还受到个体自身摆脱需求的影响,如果人们并不愿意在业余活动上花费时间,参加某些必要的活动,则肯定会妨碍心理摆脱。

2工作因素


  除了个体因素之外,工作情境中的一些因素,例如工作任务、同事状态、时间压力等也在心理摆脱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份艰巨的工作任务,不论是仅仅持续一段时间,还是绵绵无绝期,都会阻碍人们从工作中摆脱出来。而且,随着工作中时间压力的增加,人们会越发难以摆脱脑海中萦绕这种工作任务的情境。当然,人类作为一种群体动物,其群体成员自身的行为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群体中其他人的影响,当你的同事倾向于或善于进行心理摆脱时,你会理所当然地效仿他实现心理摆脱。因此,对于公司、学校或医院的管理者们来说,在进行工作任务的安排时,务必要避免提出过高的要求,以便于提高绩效。


3工作—家庭边界


  所谓工作—家庭边界,就是人们心中要默默划清生活与工作之间的“界限”,而这一“界限”对心理摆脱而言至关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做法是,人们需要尽心尽力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尝试在不同角色之间设置并维持边界。角色的切换可能来自多种原因,身处不同的场所(办公室或卧室)和面对不同的人群(同事或家人)都需要引起角色的切换。因此,身处场所的模糊化和面对人群的模糊化会导致人们工作—家庭边界的模糊化。例如,在家中办公,或与亲人交谈工作中的事情,就会弱化这一界限,进而阻碍心理摆脱。界限被弱化的另一“罪魁祸首”是通信设备。人们在家中可以便捷地借助通信设备来获取信息和处理工作事务,这使得工作任务和压力不仅停留在工作日的办公室中,而且深深地渗透进私人生活领域,影响人们下班后的心理摆脱。

心理摆脱的实施策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摸透了心理摆脱的“脾气”,想要获得心理摆脱、享受高质量休息,自然就不是什么难事了。针对心理摆脱的影响因素,我们准备了以下几点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帮助你实现心理摆脱:

1短期策略


  (1)短时休息
  短时休息是迅速恢复精力的最佳方法之一。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一定记得在感到疲惫时进行五到十分钟的休息,而非带着疲劳坚持工作。具体的休息方式以动静结合为宜,例如,到空旷处做几个深呼吸、一个简短的正念训练或从水果中补充些维生素。一个精致的短时休息也能够帮助你形成工作与休息之间的良性循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一方法尤其适合经常从事脑力工作的人群。
  (2)守住界限
  面对工作向私人生活的渗透,守住界限就能获得心理摆脱,而其诀窍就藏在仪式感中。给自己立下规矩,尽可能区分工作与生活的通信方式、不把工作任务带回家、不与家人讨论工作。严防死守,坚持不懈,只要时间、空间、言语上的“漏洞”少一分,从工作中摆脱就容易一分,休息质量也就高一分。
  (3)给生活一些仪式感
  仪式感就是使每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每天下班后换上舒服的睡衣、卸下恼人的妆容、伺弄心爱的花草,记住:一定给自己的生活中添加一些庄重而有意义的“小动作”。随着既定的程序执行下来且逐渐习惯,你的心自然也会把工作放在一旁。

2中长期策略


  (1)提高自身的抗逆力
  抗逆力是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它能够帮助人们坦然应对压力、获得摆脱。抗逆力的提升可以从情绪管理、自我效能、沟通合作和压力应对四个角度入手:一方面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激励进行提升,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心理成长团体、企业员工援助计划或心理咨询等渠道寻求专业帮助。提醒大家:温州模式发展研究院目前开设的心理关爱网络课程可以及时地帮助大家提升抗逆力。



  (2)提升工作能力,主动把控生活
  没有心理摆脱制衡的工作压力之所以能够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一定程度上也来源于其“任务—疲惫—低效”的独特循环机制。因此,要想打破这一循环,个体的高效工作能力也十分必要。因此作为职场一员,可以通过多学习充电的方式,在工作之余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形成“任务—摆脱—高效”的良性循环,从而把握工作与生活的主动权。

结语


  舒心工作、快乐生活,不仅是每一名职场人的愿望,更是管理心理学研究者矢志不渝的追求。透过心理摆脱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用高效的休息达成高效的工作。采取短时休息、守住界限、培养仪式感、提升抗逆力与工作能力等简单易行的方法,即可轻而易举地获得心理摆脱。这种妥善地归置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处理工作压力的方法,无论对职业生涯还是个人生活而言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读完此文,相信你对高效休息的奥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相信你一定能更游刃有余地把控工作、把控生活。
  祝,坦途之外,更见芬芳。



  時勘,中国科学院大学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温州大学温州模式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心理学会首任监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任副理事长,现任常务理事、亚洲组织与员工促进(EAP)协会主席。主要从事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研究兴趣集中于胜任特征模型开发、领导行为及危机管理、社会治理的心理建设和组织与员工促进计划。时勘教授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和教育部29项国家级项目,共获得国家省部委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国家技术专利3项,2019年获“中国心理学会最高奖:学科建设成就奖”。已发表学术论文450余篇、发表专术专著40余部。
其他文献
案例一个略显奇怪的求助来电  热线接进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很诡异地低声问到:“姐姐,您多大了?”一听到这种声音,加上喊“姐姐”,声音有气无力,时间又在清晨,不免让人产生“骚扰电话”的联想,我的心一下子紧了起来,不反对,不质问,我带着这样的警惕,好奇地问回去:“这里是心理热线援助平台,请问我的年龄跟您要求助的问题有什么关联吗?”  他声音更小了,还传来叽哩嘎啦的杂音,不知道他在电话那头做什么。等了几秒
期刊
我是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在读研究生,也是一名投身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过去的三年,在精神专科医院陪患者“聊天”是我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项与众不同的志愿服务工作让我对社会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医务社工感到无比荣耀。我为什么志愿服务于精神专科医院  之所以选择来到精神专科医院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是因为我本人性格开朗外向,喜欢与人沟通交流,常常觉得自己“胆大心细”。参与
期刊
高一年级的年轻教师小王来到心理咨询室,一见面就对我说:“田老师,我快抑郁了,怎么办?”我看他满脸疲惫、神色憔悴,知道这绝不是一句玩笑。  据了解,小王每周的课时多,教学任务重,近期还要准备一节公开课。而作为一名班主任,德育方面的任务也不轻,学生调皮不好管理,让他感到焦头烂额。近半个月来,他心情低落,食欲下降,屡屡失眠,他感觉有些“顶不住”了。  高二年级的何老师也一脸焦虑地对我说:“田老师,你说我
期刊
一个声称自己能“看见未来”的患癌男孩韦一航,遇见了一个相信“平行世界”的患癌女孩马小远,两人都有着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送你一朵小红花》讲述了一个温情且现实的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个普通人都会面临的人生命题—死亡随时都可能到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活着过好每一分钟。沮丧的背后,有着它的故事  在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里,却被病痛的魔爪束缚着,这是多么痛苦与无奈的事情。影片的主角韦一航,本应享受着自己大好的青春
期刊
来到咨询室的父母,很多是因为孩子在校或在家“出问题了”,让家长“着急了”,才无奈前来。谈的是孩子的问题,却不知不觉呈现了家庭的模样和关系。而这些关系貌似比问题更引人关注。  一名初三男生,寒假后不愿意上学,一会头痛,一会胸闷,一会肚子疼,一会心情糟……摆出各种无法上学的理由,然后窝在家里玩游戏。爸爸心急如焚,妈妈忧心忡忡,故夫妻俩前来咨询。孩子他妈,你胡说八道  这是一对看上去比同龄人要苍老些许的
期刊
每年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之所以定在这个日子,是因为北京奥运会就是在2008年8月8日开幕并成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运动健身的理念扎根于大家心中不断萌发,从未停止。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运动健身对于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不过你可知道,身体的锻炼对于心理健康也是大有裨益的。为什么身体锻炼会同时作用于心理层面?健身如何帮人们更好地应对不良情绪和常見心理疾患?高风险运动中哪些心理因
期刊
强迫型人格常常会给人一种感觉: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无论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还是对待生活和情感的一板一眼,都充分说明了他们“过于控制”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从现實层面看是种优势,因为会让事情趋于稳定和落地,令人放心。可从精神层面说,它就是焦虑的一种体现。所以当焦虑升高,一切变得不受控时,强迫型人格的内心体系就会崩塌。控制能降低强迫吗?  随着对来访者小优(化名)的咨询进行(案例接2021年07期
期刊
金迪和男友热恋的那几个月,男友总赞美和认可她。可短短一年之后,男友常常会因为小事发脾气,比如金迪脱下的外套没有及时收进衣柜,或者出门时忘记倒垃圾,男友就会批评她,说她“邋遢”,说她“粗心”,说她这个人“很糟糕”。  上一次两人发生争吵,是因为金迪睡觉之前忘关客厅的灯,男友早上起床发现后,语带嘲讽地说:“这要浪费多少电?你没有公主命,却过得像公主一样奢侈。”  不就是忘关一次灯吗?至于说得这么难听吗
期刊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在《致孩子》中这样诠释为人父母之道:孩子于父母而言是平等的、独立的生命个体,父母能给予生命、给予爱,却不能代替孩子思考与生活。  小说《无声告白》以一个美国华裔家庭大女儿莉迪亚的死亡为引,细腻地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中发生的故事。小说一步步剖析出那些藏在我们所熟知的“爱”下面的家庭秘密。向我们揭示,隐藏在家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正的爱——爱是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无论父母是爱孩子,
期刊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也是深入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社会工作面向社区则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现以通辽市某旗H社区为例,分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些经验。结合实际,深入探索,形成工作特色  通辽市某旗新时代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于2018年年底启动实施。在试点建设的这段时间里,结合当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