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学科教学,它不只是教给学生如何学好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肩负着一个小学生的成长、人生观的形成诸多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励他们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教师不要只为教书而教书,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方面的渗透、引导,尤其是德育方面的传承。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
1从根基抓起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艺术性的情感培养。可这些方面往往通过 “小策略”体现出来。德育知识的传承就渗透在这些小策略内。我持教过这样一节语文课《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本课就基于父母对孩子不同策略的赏识、评价这一教学目标逐一剖析落实。当我拿着教案大踏步走上讲台时,无意中发现一名小学生的课桌下有被扔弃的未吃包装食品,心中顿时升起许多感慨,但又不能影响授课情绪,思索片刻,决定利用拿手好招——小策略:侧面引导,解决问题。针对文章内容讲了起来:小巴迪得到了来自父母不同方面的爱——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都是对他的一种赏识,爱是相互的,我们想要一想,他对父母的爱应怎样理解呢?将来要怎样去做呢?话一出口,同学们便踊跃回答:有的说小巴迪应发愤学习,有的说他应多听父母的话等。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再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去做?同学们激情很高,有的说珍惜父母的劳动果实也是一种对父母爱的回报。我听到这里,紧抓这一点说道:是呀,你们回答的太棒了!无论怎样,就你们这一年龄而言,珍惜父母的劳动果实确实是回报父母爱的最好方式,你们都同意吗?班内好多同学大声回答同意。我下意识的观察了一下扔食品的那位同学,见他正慢慢捡回被扔食品,,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其实,每个小学生都是好样的,都需要教师的引导、赏识。只有他们从小的方面做到去爱父母,那大的方面才能做到爱国家。通过这“小策略”地实施,根基的夯实,不只是让学生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塑造了小学生美好的品德。
2从教师本人抓起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中塑造自己良好形象,以理服人,以德感人,通过潜移默化用自己价值观、道德观影响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记得前不久我去讲一堂语文活动课——威武的战士。图画中战士们个个雄姿焕发,仪态端庄,守护在祖国边疆。这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自己何不从教材这方面去感染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操呢?为此,在授课前我特意打理好自己的上上下下,同行的几位教师看到我整洁的穿着开玩笑地说:徐老师可真注重仪表啊!我欣慰地笑了,站在讲台上,同学们都顿时专注地看着我。我抖抖衣角自豪地说:同学们,老师明白你们心里的想法,老师不应该这样做吗?针对我的问话,他们有着不同的动作、表情:有的在点头;有的在互视;有的不好意思地趴在桌上,还有的……我看到这里特别高兴,转过身一笔一画得仔细地写下本课所讲的内容——威武的战士。就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在融融的气氛中快乐度过了。第二天的课堂教学同学们给我带来更大的惊喜:他们个个精神抖擞,穿着整齐,墙壁四周如同清洗过,伟人像比以往更加醒目。我满怀好奇地问:同学们,你们今天怎么啦?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答:老师,我们要向您学习;老师,我们明白只有自己整洁了,学校环境才会做得更好。特别是张晓丽同学地回答使我料想不到的,爆发出心灵美好的火花,她说:只有在小的方面保持得好,国家环保才做得好。这来自不同方面地回答使我感触至深,给我增添了许多动力,印证了这种“以景悟德、以情传情”的教学模式,肯定了自己从教多年潜移默化地做法。学生们随之获取了知识,发展了智能。
3深挖教材,落实培养
在教《路旁的橡树》时,我对教材逐词逐句地分析,文章中的故事情节都深深触动着自己:筑路工人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住了这颗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保意识。我便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与之产生共鸣,使其从思想上深深懂得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意义所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为将来成为祖国栋梁之才奠好根基,这样授课,不但落实了教学目标,而且培养了人才,使之有机的结合起来。
总之,一堂优质的语文课,不只取决于教师的表演魅力、情感的碰撞,更离不开教师向学生德育的渗透,学生从小要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将来又如何去做,领悟到“成为有理想,有抱负人才”的意义所在。这种授课模式很值得教师们去尝试。
1从根基抓起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艺术性的情感培养。可这些方面往往通过 “小策略”体现出来。德育知识的传承就渗透在这些小策略内。我持教过这样一节语文课《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本课就基于父母对孩子不同策略的赏识、评价这一教学目标逐一剖析落实。当我拿着教案大踏步走上讲台时,无意中发现一名小学生的课桌下有被扔弃的未吃包装食品,心中顿时升起许多感慨,但又不能影响授课情绪,思索片刻,决定利用拿手好招——小策略:侧面引导,解决问题。针对文章内容讲了起来:小巴迪得到了来自父母不同方面的爱——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都是对他的一种赏识,爱是相互的,我们想要一想,他对父母的爱应怎样理解呢?将来要怎样去做呢?话一出口,同学们便踊跃回答:有的说小巴迪应发愤学习,有的说他应多听父母的话等。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再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去做?同学们激情很高,有的说珍惜父母的劳动果实也是一种对父母爱的回报。我听到这里,紧抓这一点说道:是呀,你们回答的太棒了!无论怎样,就你们这一年龄而言,珍惜父母的劳动果实确实是回报父母爱的最好方式,你们都同意吗?班内好多同学大声回答同意。我下意识的观察了一下扔食品的那位同学,见他正慢慢捡回被扔食品,,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其实,每个小学生都是好样的,都需要教师的引导、赏识。只有他们从小的方面做到去爱父母,那大的方面才能做到爱国家。通过这“小策略”地实施,根基的夯实,不只是让学生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塑造了小学生美好的品德。
2从教师本人抓起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中塑造自己良好形象,以理服人,以德感人,通过潜移默化用自己价值观、道德观影响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记得前不久我去讲一堂语文活动课——威武的战士。图画中战士们个个雄姿焕发,仪态端庄,守护在祖国边疆。这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自己何不从教材这方面去感染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操呢?为此,在授课前我特意打理好自己的上上下下,同行的几位教师看到我整洁的穿着开玩笑地说:徐老师可真注重仪表啊!我欣慰地笑了,站在讲台上,同学们都顿时专注地看着我。我抖抖衣角自豪地说:同学们,老师明白你们心里的想法,老师不应该这样做吗?针对我的问话,他们有着不同的动作、表情:有的在点头;有的在互视;有的不好意思地趴在桌上,还有的……我看到这里特别高兴,转过身一笔一画得仔细地写下本课所讲的内容——威武的战士。就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在融融的气氛中快乐度过了。第二天的课堂教学同学们给我带来更大的惊喜:他们个个精神抖擞,穿着整齐,墙壁四周如同清洗过,伟人像比以往更加醒目。我满怀好奇地问:同学们,你们今天怎么啦?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答:老师,我们要向您学习;老师,我们明白只有自己整洁了,学校环境才会做得更好。特别是张晓丽同学地回答使我料想不到的,爆发出心灵美好的火花,她说:只有在小的方面保持得好,国家环保才做得好。这来自不同方面地回答使我感触至深,给我增添了许多动力,印证了这种“以景悟德、以情传情”的教学模式,肯定了自己从教多年潜移默化地做法。学生们随之获取了知识,发展了智能。
3深挖教材,落实培养
在教《路旁的橡树》时,我对教材逐词逐句地分析,文章中的故事情节都深深触动着自己:筑路工人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住了这颗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保意识。我便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与之产生共鸣,使其从思想上深深懂得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意义所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为将来成为祖国栋梁之才奠好根基,这样授课,不但落实了教学目标,而且培养了人才,使之有机的结合起来。
总之,一堂优质的语文课,不只取决于教师的表演魅力、情感的碰撞,更离不开教师向学生德育的渗透,学生从小要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将来又如何去做,领悟到“成为有理想,有抱负人才”的意义所在。这种授课模式很值得教师们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