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一起床,儿子淼淼就嚷嚷着头晕、难受。看着他红通通的小脸,我赶紧用体温计给他量了一下。不出所料,38.5度,发烧了。老公这两天在外地出差,我自己今天单位又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开。看来,今天带孩子看病的事只能让母亲代劳了。
看着母亲手忙脚乱地给淼淼穿戴好,我还没忘了追到门口特意叮嘱了一句:“记得带他看专家。”母亲匆匆忙忙地答应着,领着儿子一路小跑进了电梯。
放心不下儿子,会议开到一半,我偷偷地溜出来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淼淼怎么样了?”“医生给他开了药了。”母亲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犹豫了一下,又接着说:“今天没挂到专家号,看的普通急诊,也不知道医生水平行不行……”
“我先挂了,回家再说。”一眼瞥见出来上洗手间的部门经理,我赶紧挂了电话。
晚上回到家,淼淼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母亲坐在边上,情绪低落。我心里忽然一阵紧张。“怎么了,淼淼没什么事儿吧,医生怎么说?”“医生倒是没说什么,让他按时服药,多喝水,多休息。”我摸摸淼淼的额头,果然已经不烫了。我松了一口气。
“可我今天没挂到专家号,你不会怪我吧。”母亲小心翼翼地看着我:“我打听了,现在专家号都要在网上预约。我也不会弄这个。要不,你看看是不是重新给淼淼挂个专家号,明天我再带他去看看。”“不用了。”我摇摇头:“淼淼现在反正烧也退了,就遵医嘱,吃药、喝水、休息就行了。”
“这样真行吗,真不用再看专家号了?”母亲似乎还不放心。“真不用了。”我宽慰她:“你看淼淼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母亲不再坚持了,但一个晚上,我总觉得她心事重重。
半夜,我起床给淼淼倒水喝。刚一开门,次卧的门也开了。母亲满脸紧张地走出来:“淼淼没事儿吧,是不是又烧了?”“没有啊。”我哭笑不得地看着母亲:“你别太紧张了。”母亲尴尬地笑笑:“我就是不放心孩子。”
“早上我就那么一说,专家能看是最好,看不到也没事儿,急诊科的医生临床经验都很丰富,你就别担心了。”
在我的再三劝慰下,母亲回屋睡觉了。可我却睡不著了。我知道今晚母亲肯定整个晚上都睡不踏实了。我真懊悔,早上不该叮嘱母亲那句话,给了她那么重的心理负担。
淼淼很快痊愈了。但我却发现母亲有了心病。她特别关心淼淼的冷暖。只要淼淼打个喷嚏,她就紧张得不得了;淼淼偶然咳嗽一声,她就会念叨着得带他去医院瞧瞧。
天气渐渐转热,穿短袖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可每次去接淼淼放学,母亲总要带一件外套。觉得有点冷了,就赶紧给淼淼穿上。走上几步,淼淼觉得热了,吵着要脱,就再给脱掉。没走几步,母亲就又习惯性地给淼淼穿上。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穿穿脱脱,淼淼都被弄得不耐烦了,回家跟我直报怨。
偶然和同事小谢聊起这个话题,想不到她竟也被同样的烦恼所困惑着。只不过小谢父亲的症状和母亲不太一样。
小谢父亲和小谢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和小谢有很多不同。比如他不许孩子吃饭时看电视;不让孩子吃垃圾食品;还必须随手关灯……这些在小谢看来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可老爷子却特别顶真。不久前,为了小谢女儿上不上英语补习班的事父女俩又大吵了一架。小谢觉得孩子还小,应该让她好好玩几年,充分享受童年,补习班等上了小学再补也来得及。可是老爷子持反对意见,他说你知不知道什么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吗?我老同事的孙子,刚上小学,已经获奖证书一大堆了,书法、围棋、钢琴、英语,样样拿得出手,这样的孩子才有竞争力。可你们呢,光知道宠着孩子,什么都不让她学,将来怎么去社会上竞争呢。吵到最后,老爷子干脆收拾东西,回了自己家,扬言再也不管外孙女的事了。
小谢说,老爸的出走让她心里很难过。她知道父亲为了女儿付出很多,可是自己又和父亲存在着实实在在的矛盾。她希望孩子按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可是父亲又总是越俎代庖,这让她不能接受。而被小谢否定的父亲也很不开心。据说他打包回家之前,在小谢家就开始不讲话,不发表任何意见,也不再参与和外孙女相关的任何活动。
“我咨询过了,像我老爸这种情况是带孙焦虑症。”小谢一本正经地说。我诧异地看着她,这种病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莫非母亲也患了这种病?
没过几天,我下班回家,看到母亲一脸惨白地坐在客厅里,嘴里还在和淼淼念叨什么。看到我回来,母亲一脸的紧张。
“哎,我真是老糊涂了,今天居然差一点把淼淼弄丢了。”母亲惊魂未定地对我说。原来,母亲接淼淼放学后带着他去了一次超市,想买点日用品和蔬菜回来。没想到母亲光顾着低头看货,等她抬起头来才发现淼淼不见了。
当时母亲就惊出了一身冷汗。情急之中,竟想不起来让商场帮忙广播找人,只顾自己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大声呼叫着淼淼的名字。幸好淼淼并没走远,他只是被货架上的几盆绿植吸引了,所以跑开了。听到母亲的呼唤,他就走了回来。
说到这里,母亲仍是一脸的后怕:“当时我真吓坏了。要是淼淼找不回来,我该怎么向你交代。”一旁的淼淼倒是不以为然:“姥姥,你怕什么。如果真的走丢了,我会找商场保安的。我们老师教过我们如何处理这种突发情况。” 母亲仍是心有余悸:“幸好后来找到了,要不然这辈子我都不安心哪。”
看着母亲愧疚的表情,我心里特别难受。
晚上,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惊讶地发现小谢说得真的不错,确实在帮小辈带孩子的老人中有很大的一个群体患有“带孙焦虑症”。尽管表现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空巢化及家庭功能的分化,不可避免带来价值观的重塑和更新。许多祖辈把带孙的焦虑裹挟在一堆错综复杂的状况之中,不知不觉患上焦虑症。
就像母亲,她就是自我加压,把责任扩大化。而小谢的父亲就是心里明白自己不该承担父母之责,但又怕长期下去孩子被毁。 我开始反省自己。妈妈退休已经十多年了,本该是享受晚年生活的年龄。可是因为我和老公工作繁忙,这么久以来,一直都是妈妈在帮我们管家务、带孩子。而我却没有感恩之心,除了视这一切为理所当然之外,还对妈妈的要求特别多。淼淼小时候,我就经常因为觉得妈妈的喂养方法不够科学而和她闹矛盾。后来,又总是嫌她把淼淼打扮得不够新潮、时尚。一次淼淼跟着妈妈在外面玩耍的时候不慎从小山坡上滚下来,虽然我没直接指责母亲,但现在想想自己当时那阴沉的脸色一定把母亲吓坏了。原来自己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把压力传递给了母亲,造成了她巨大的精神重负。
几天后,我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惊喜:订了两张去北京的机票,陪着母亲一起去旅游。看得出母亲非常高兴。但她还是习惯性地放心不下淼淼。“我出去玩了,淼淼怎么办?”
“放心吧,淼淼有他爸爸呢。你这回什么都不用管,只管踏踏实实地玩。”
在北京,我和母亲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故宫、颐和园、雍和宫、后海、南锣鼓巷、香山、长城,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烤鸭、果脯、庆丰包子、羊蝎子火锅,也被我们尝了个够。看着母亲每天笑逐颜开,我的心里既高兴又内疚。这么多年,我加在母亲身上的,都是责任和义务,却从没带她好好享受过生活,让她放松放松,自己做得实在不够好啊。
回家后,我开始主动担负起自己身为母亲的责任。想方设法地挤出时间接送淼淼上学,晚上也尽可能地减少外出应酬,用更多的时间陪伴淼淼和母亲。遇到问题,我也总是和母亲商量着解决,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以命令的口吻和母亲说话。
那天,我正上着班呢。忽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焦急地对我说,那天有美术课,可是她却刚刚发现淼淼忘了带彩色蜡笔了。她想现在送去,又怕时间来不及。听着妈妈自责的口吻,我知道她又自动把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别担心,这是淼淼自己不对。都上三年级了,还没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自己去解决问题,承担自己犯下的错误。”我着重加强了“自己”两个字,意在給她一个暗示:责任并不在她,而在淼淼自己。
晚上淼淼回家,母亲迫不及待地问起了这件事,想不到小家伙一脸得意:“小事一桩,我问隔壁班的同学借了一盒。”看着母亲缓下一口气,我趁热打铁:“妈,孩子大了,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您以后不用事事为他操心。”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前几天,和小谢聊天的时候,我得意地对她说:“我妈的带孙焦虑症好多了。你也给你爸治治吧。”小谢将信将疑地听我说完,忽然激动起来:“我这就去把我爸接回来,和他好好沟通,让他不再为了带孩子焦虑了,也让他真正地享受一回含饴弄孙的乐趣。”编辑/马冲冲ma-ch-ch@163.com
看着母亲手忙脚乱地给淼淼穿戴好,我还没忘了追到门口特意叮嘱了一句:“记得带他看专家。”母亲匆匆忙忙地答应着,领着儿子一路小跑进了电梯。
放心不下儿子,会议开到一半,我偷偷地溜出来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淼淼怎么样了?”“医生给他开了药了。”母亲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犹豫了一下,又接着说:“今天没挂到专家号,看的普通急诊,也不知道医生水平行不行……”
“我先挂了,回家再说。”一眼瞥见出来上洗手间的部门经理,我赶紧挂了电话。
晚上回到家,淼淼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母亲坐在边上,情绪低落。我心里忽然一阵紧张。“怎么了,淼淼没什么事儿吧,医生怎么说?”“医生倒是没说什么,让他按时服药,多喝水,多休息。”我摸摸淼淼的额头,果然已经不烫了。我松了一口气。
“可我今天没挂到专家号,你不会怪我吧。”母亲小心翼翼地看着我:“我打听了,现在专家号都要在网上预约。我也不会弄这个。要不,你看看是不是重新给淼淼挂个专家号,明天我再带他去看看。”“不用了。”我摇摇头:“淼淼现在反正烧也退了,就遵医嘱,吃药、喝水、休息就行了。”
“这样真行吗,真不用再看专家号了?”母亲似乎还不放心。“真不用了。”我宽慰她:“你看淼淼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母亲不再坚持了,但一个晚上,我总觉得她心事重重。
半夜,我起床给淼淼倒水喝。刚一开门,次卧的门也开了。母亲满脸紧张地走出来:“淼淼没事儿吧,是不是又烧了?”“没有啊。”我哭笑不得地看着母亲:“你别太紧张了。”母亲尴尬地笑笑:“我就是不放心孩子。”
“早上我就那么一说,专家能看是最好,看不到也没事儿,急诊科的医生临床经验都很丰富,你就别担心了。”
在我的再三劝慰下,母亲回屋睡觉了。可我却睡不著了。我知道今晚母亲肯定整个晚上都睡不踏实了。我真懊悔,早上不该叮嘱母亲那句话,给了她那么重的心理负担。
淼淼很快痊愈了。但我却发现母亲有了心病。她特别关心淼淼的冷暖。只要淼淼打个喷嚏,她就紧张得不得了;淼淼偶然咳嗽一声,她就会念叨着得带他去医院瞧瞧。
天气渐渐转热,穿短袖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可每次去接淼淼放学,母亲总要带一件外套。觉得有点冷了,就赶紧给淼淼穿上。走上几步,淼淼觉得热了,吵着要脱,就再给脱掉。没走几步,母亲就又习惯性地给淼淼穿上。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穿穿脱脱,淼淼都被弄得不耐烦了,回家跟我直报怨。
偶然和同事小谢聊起这个话题,想不到她竟也被同样的烦恼所困惑着。只不过小谢父亲的症状和母亲不太一样。
小谢父亲和小谢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和小谢有很多不同。比如他不许孩子吃饭时看电视;不让孩子吃垃圾食品;还必须随手关灯……这些在小谢看来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可老爷子却特别顶真。不久前,为了小谢女儿上不上英语补习班的事父女俩又大吵了一架。小谢觉得孩子还小,应该让她好好玩几年,充分享受童年,补习班等上了小学再补也来得及。可是老爷子持反对意见,他说你知不知道什么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吗?我老同事的孙子,刚上小学,已经获奖证书一大堆了,书法、围棋、钢琴、英语,样样拿得出手,这样的孩子才有竞争力。可你们呢,光知道宠着孩子,什么都不让她学,将来怎么去社会上竞争呢。吵到最后,老爷子干脆收拾东西,回了自己家,扬言再也不管外孙女的事了。
小谢说,老爸的出走让她心里很难过。她知道父亲为了女儿付出很多,可是自己又和父亲存在着实实在在的矛盾。她希望孩子按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可是父亲又总是越俎代庖,这让她不能接受。而被小谢否定的父亲也很不开心。据说他打包回家之前,在小谢家就开始不讲话,不发表任何意见,也不再参与和外孙女相关的任何活动。
“我咨询过了,像我老爸这种情况是带孙焦虑症。”小谢一本正经地说。我诧异地看着她,这种病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莫非母亲也患了这种病?
没过几天,我下班回家,看到母亲一脸惨白地坐在客厅里,嘴里还在和淼淼念叨什么。看到我回来,母亲一脸的紧张。
“哎,我真是老糊涂了,今天居然差一点把淼淼弄丢了。”母亲惊魂未定地对我说。原来,母亲接淼淼放学后带着他去了一次超市,想买点日用品和蔬菜回来。没想到母亲光顾着低头看货,等她抬起头来才发现淼淼不见了。
当时母亲就惊出了一身冷汗。情急之中,竟想不起来让商场帮忙广播找人,只顾自己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大声呼叫着淼淼的名字。幸好淼淼并没走远,他只是被货架上的几盆绿植吸引了,所以跑开了。听到母亲的呼唤,他就走了回来。
说到这里,母亲仍是一脸的后怕:“当时我真吓坏了。要是淼淼找不回来,我该怎么向你交代。”一旁的淼淼倒是不以为然:“姥姥,你怕什么。如果真的走丢了,我会找商场保安的。我们老师教过我们如何处理这种突发情况。” 母亲仍是心有余悸:“幸好后来找到了,要不然这辈子我都不安心哪。”
看着母亲愧疚的表情,我心里特别难受。
晚上,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惊讶地发现小谢说得真的不错,确实在帮小辈带孩子的老人中有很大的一个群体患有“带孙焦虑症”。尽管表现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空巢化及家庭功能的分化,不可避免带来价值观的重塑和更新。许多祖辈把带孙的焦虑裹挟在一堆错综复杂的状况之中,不知不觉患上焦虑症。
就像母亲,她就是自我加压,把责任扩大化。而小谢的父亲就是心里明白自己不该承担父母之责,但又怕长期下去孩子被毁。 我开始反省自己。妈妈退休已经十多年了,本该是享受晚年生活的年龄。可是因为我和老公工作繁忙,这么久以来,一直都是妈妈在帮我们管家务、带孩子。而我却没有感恩之心,除了视这一切为理所当然之外,还对妈妈的要求特别多。淼淼小时候,我就经常因为觉得妈妈的喂养方法不够科学而和她闹矛盾。后来,又总是嫌她把淼淼打扮得不够新潮、时尚。一次淼淼跟着妈妈在外面玩耍的时候不慎从小山坡上滚下来,虽然我没直接指责母亲,但现在想想自己当时那阴沉的脸色一定把母亲吓坏了。原来自己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把压力传递给了母亲,造成了她巨大的精神重负。
几天后,我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惊喜:订了两张去北京的机票,陪着母亲一起去旅游。看得出母亲非常高兴。但她还是习惯性地放心不下淼淼。“我出去玩了,淼淼怎么办?”
“放心吧,淼淼有他爸爸呢。你这回什么都不用管,只管踏踏实实地玩。”
在北京,我和母亲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故宫、颐和园、雍和宫、后海、南锣鼓巷、香山、长城,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烤鸭、果脯、庆丰包子、羊蝎子火锅,也被我们尝了个够。看着母亲每天笑逐颜开,我的心里既高兴又内疚。这么多年,我加在母亲身上的,都是责任和义务,却从没带她好好享受过生活,让她放松放松,自己做得实在不够好啊。
回家后,我开始主动担负起自己身为母亲的责任。想方设法地挤出时间接送淼淼上学,晚上也尽可能地减少外出应酬,用更多的时间陪伴淼淼和母亲。遇到问题,我也总是和母亲商量着解决,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以命令的口吻和母亲说话。
那天,我正上着班呢。忽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焦急地对我说,那天有美术课,可是她却刚刚发现淼淼忘了带彩色蜡笔了。她想现在送去,又怕时间来不及。听着妈妈自责的口吻,我知道她又自动把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别担心,这是淼淼自己不对。都上三年级了,还没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自己去解决问题,承担自己犯下的错误。”我着重加强了“自己”两个字,意在給她一个暗示:责任并不在她,而在淼淼自己。
晚上淼淼回家,母亲迫不及待地问起了这件事,想不到小家伙一脸得意:“小事一桩,我问隔壁班的同学借了一盒。”看着母亲缓下一口气,我趁热打铁:“妈,孩子大了,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您以后不用事事为他操心。”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前几天,和小谢聊天的时候,我得意地对她说:“我妈的带孙焦虑症好多了。你也给你爸治治吧。”小谢将信将疑地听我说完,忽然激动起来:“我这就去把我爸接回来,和他好好沟通,让他不再为了带孩子焦虑了,也让他真正地享受一回含饴弄孙的乐趣。”编辑/马冲冲ma-ch-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