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团体操中感悟育人功能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0353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机。在当今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式下,紧紧抓住体育活动的特点,有意识地融入德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勇敢精神和心理品质以及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一言概之,体育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内容。因此,我校在各项体育活动中,根据活动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体育活动内容,并从不同角度把各类育人教育渗透到其中每一个环节,从而获得一举两得的实际效果。
  下面,结合我校在校园体育节团体操活动中,谈点育人的感悟和收获,论点浅识拙见,与同仁们交流!
  一、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我校在团体操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一个常规要求,一个简单动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练习内容,都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磨炼。。
  大型团体操的内容主要包括动作和队形两大部分。总体说,其难度不大,多数都是简单易做的动作,但其人数多,场地大,动作、队形要求高度准确,整齐划一,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在团体操训练中,学生磨炼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学生在经受了磨炼的同时不断调整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忍受了身体的疲劳和疼痛,意志得到了升华,思想有了提高,行动逐渐变得积极了。
  二、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和挫折的良好心态
  不怕失败和挫折是坚强意志品质的重要方面。在团体操排练过程中,每个动作,每个队形的完成,都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会到好,由粗枝大叶到尽善尽美的过程。严格的说,在达到完善动作之前的动作,都是有缺陷的动作,甚至是失败的动作。因此,在团体操表演中,每个动作的成功,每一个队形变化的完美,都凝聚着同学的艰苦努力和汗水,以及遭受到无数失败和挫折时的情绪体验。通往成功的路上,并不铺满鲜花。经过团体操的成功表演,同学们的感触和体会颇深,感悟到胜利与失败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与挫折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勇于挑战,不断进取,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团体操训练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团体操是一个大群体的健美操,是成百上千人的团体操,而且是一个高度统一,整齐,流畅,协调,健美的操。团体操要求每一个表演同学都必须有高度的整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把个人置于大集体中,团结协作,把个人动作与团体动作紧密相连,做到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每一个整齐的动作,每一个美丽的造型,都要求千百个同学按严格的要求完成,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失误,都会有损整个画面的美感和动作的和谐。
  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团体操是一项集体的,融体育、舞蹈、音乐、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表演项目,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通过丰富的题材内容,广阔的表演舞台,各式各样的表演形式,充分而深刻地展示出团体操内容美、运动美、形式美、艺术美、精神美的美学效果。
  学生参与团体操的训练和表演,不仅可以使学生练就一副健美的形体,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需求,唤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美的意境。在悦耳的音乐中做动作,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给学生带来多种多样的审美体验,使学生更能深刻的理解世界的丰富多彩。
  五、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
  在团体操活动中,队形的编排几乎都以班级为单位,每个人的表现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好与坏。教师通过适时的表扬与批评,表扬表现好的班级,批评表现差的班级,班与班之间有比较、有竞争,这样学生为了争当优秀,为了班级的集體荣誉而愿意努力进取,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活动中学生深刻理解了“众人划桨开大船”这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语,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不会落后;一个优秀的集体,靠的是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向体育学科提出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人对社会适应的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是否适应身边的集体。如果一个人能融入身边的集体,并在其中体现自我价值,那么,他就有了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基础。
  校园团体操就将每一名学生置身于大的集体中,在参与大型团体操的编排、训练和表演中,学生明确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了对集体事情关心和完成集体任务的态度,愿意为集体做贡献的精神。
  通过参加大型团体操的编排和表演,学生提高了艺术文化修养,自信心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在训练中,通过观察同学们的表现,参与大型团体操表演的班级和个人,发现无论从动作幅度、表现力、眼神、音乐配合、表情变化、集体配合以及与老师沟通能力来看,均表现突出,优秀。可见,大型团体操的训练与表演,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七、培养学生自主创编团体操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见,丰富学生的想象,特别是创新想象,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较好地发展。
  在大型团体操的创编,排练到表演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了从动作创编,音乐选择到队形设计,团体操排练等一系列的活动。这不仅仅改善了学生们的体质,培养了他们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空间感和立体感,更有利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创编团体操的能力。
  现在二十中已经形成了三个学年均有特色的团体操,并在每年的运动会上进行表演,形成了竞争的局面,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之,做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有它特有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为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全面功能,将体育教育和育人教育完美融合在一起,在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中,将不断挖掘、积极探索,抓住每一个教育学生的契机,努力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教育亦然。下面,我就初中课堂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薄看法:  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课堂的兴奋剂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学生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同时带有较强的“亲师性”。如果他们比较喜欢哪个老师,他们就会比较喜欢该老师所任教的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束缚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也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数学课程也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提出了小学数学要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非智力因素、启蒙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做好爱国教育等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倡导探究式学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
期刊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至今我国的家庭教育还基本处于自发与盲目的阶段。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最初社会化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 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发展水平也是不相同的。社会心理在探究儿童成长过程的时候,特别强调性格和气质的形成,认为幼儿时期是决定个体性形成的主要阶段,在以后社会化过程中,除非经历重大变故,个人的性格及气
期刊
2012年是我到一中工作的第3个年头,8月初高三开学时,我担任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带毕业班,有点小紧张、小激动…….但到8月底高一開学时,由于学校师资十分紧张加之一个历史老师突然请病假,我又有了新的任务——高一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兼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周课时达18节。所有老师都为我捏了把汗!是的,于我,这注定会是忙得席不暇暖,人仰马翻的一年,我得有良策才行。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是
期刊
幼儿教育工作逐渐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孩子在幼儿期间得到优良的教育,能够正确指引起未来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幼儿园调整了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理论,让幼儿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主,并强化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概述  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的方式和理念与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理念有非常的不同,因为幼儿的思维方
期刊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听、说”训练,要紧贴现实生活,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做为老师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只有学生想说话,会说话,能说话,敢说话,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一曲——学生学会想说话。  一年级学生刚刚来到校园,对新鲜事物接触的少,平时说话的内容
期刊
一、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个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完满人性,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
期刊
新课改以来,各种模式、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群,做为一线教师,我们都在不断探索,想要寻求更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如何创建高效课堂?今天,就这个问题笔者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领域萌发。教育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受教育者自身主体性的发挥,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也开始由传统的知识教育观向主体性教育观转变。  班干部轮换制充分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要求。它可以有多种形式,主要通过每一个班委职务由多名学生轮换担任,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尊重学生,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参加到班集体的建设中,通过
期刊
分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它比整数概念更加抽象,也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认识几分之一》是三年级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在各级各类研讨活动中,不少名师都曾经执教过该课。在学校的磨课活动中,我们三年级备课组循着前人的探索道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行了3次磨课,对该课的设计和处理有了一定的尝试,以下谈谈我们的收获与思考。  一、材料感知,分类聚类中明晰分数的本质属性  “辨析比较材料——提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