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之我见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jiao2008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强化作文即生活的理念
  写作,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这是生活实际的需要。作文就是需要,一种表达的需要,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学生只有产生这种需要,才会去写。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这种需要呢?主要就是强化学生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的观念。在教学中,对教材中已有的文题进行增、删、改,对强化学生的生活作文观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会观察积累是写好生活化作文的前提
  “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观察仔细认真的习惯,是一种工夫,不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大有用处。”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生活源头,在实际生活里训练思想,培养感情,要让学生有意接触外界世界的事物,能够常常对外界事物持一种观察的态度,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
  我反复告诫学生:你生活的领域有多大,观察范围就有多大;处处留心,作生活的有心人;把观察纳入生活,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当然,观察决不仅仅局限于“用眼看”,还要将人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遇事多思考,多感悟,多追问。观察过程中,还要用好“烂笔头”。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乱笔头。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随时用笔记下来。
  观察跟感情有很大的关系,丰富的情感使我们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饱含感情看”要求我们带着感情观察。朱自清先生就是带着很深的感情在看父亲,本文作者最后写道:“我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他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才能与他相见。”简短的抒情,写尽了对父亲无尽的思念,言简而意丰,情真而意切,充分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及对父亲深深的思念。正是带着这种感情,作者才观察得这样具体,描写得这样仔细,文中才饱含了深深的情感。
  三、学会恰当地表达是写好生活化作文的保证
  1、选好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作文中你可以直接切入对生活的描写;也可以缓缓抒情,以情切入;你还可以先声夺人,让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你还可以采用触景生情的写法,巧妙设置与生活事件相似或有某种联系的情境,引出生活事件。总之,要精心经营好文章的开头,力求让读者一看开头就情不自禁,爱不释手。
  2、浓墨重彩绘片段。紧扣文章中心,精心选择那些曾经打动过你的镜头或难忘的片段,将欢乐或悲伤、喜爱或憎恨种种情愫聚集在片段描写上,并着力营造好这个“动情点”。精彩的片段可以是告别的一挥手,可以是平时的千叮咛,可以是欲言又止的眼神,也可以是细腻缠绵的心理描写。要写得感人,就要不惜笔墨,细腻地刻画人物神情,着力刻画人物心理,不惜笔墨选用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总之,让人物走上前台对话,让人物上台表演……并工笔细描地一一刻画出令人震撼的细节,使文章弥漫着令人心动的真情。
  3、仔细经营好情节。“文思似看山不喜平。”写好生活类作文可以采用多种手法。倒叙手法,能增强文章的悬念,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插入与主要事件相关的内容,以突出文章主题,使文章行文变得曲折有致;还可以写写事情的由来,为下文做好铺垫;还可以写写周围的环境,景物衬托人物,营造氛围,巧妙地烘托人物心理。这样既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又可以让文章情节曲折、摇曳生姿。
  4、恰当抒情议论。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打动我们的心扉,让我们难以忘怀;总有一些情景让我们长久感动;总有一些场面让我们深深震撼;总有一些细节让我们永久珍藏……这些生活经历,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水到渠成地议论抒情,以升华文章的感情。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异彩纷呈”。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新理念的根本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是否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具体操作上要努力搭建好师生课堂交往的平台,创造一种宽松、祥和、愉快的对话环境。  一、明确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和地位  在新课程中,不仅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对教师渗透了许多时代精神。这中间体现了一种趋势,就是教育越来越注意从多
期刊
在不少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所谓的阅读训练只是靠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详尽透彻分析,学生勤记笔记课后背,将阅读训练变成教师替学生阅读,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改变这一现状,多年来我尝试着做好以下两点,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课堂上大胆借鉴阅读教学的设疑法  1.精心设疑。设疑情状之一:让学生在情境朗读中体会作者和篇中人物的思想、语言、动作行为,明了老师所提疑问的目的。例如:《普通劳
期刊
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工作着快乐着的真谛,并且以此激励自己更好的前行。下面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几点切身感受。  一、允许学生犯错   一棵树在成长的历程中,偶尔的缺枝少叶,偶尔的旁逸斜出都是正常的。如果因为以上的情况就不让这棵树生长下去,一并砍伐,我想是没有道理的。同样的道理,犯错,然后改错,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一个人一生中的大事,
期刊
一、研究的内容  学生作文评改能力是逐步形成的,必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为逐步提高自改能力,本人围绕本问题在作文的评改形式方面作了以下探索。  (1)示范批改、典型引路。  学生打好草稿,老师进行批阅,从学生的作文草稿中找出质量不同的作文各一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自由朗读,总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让大家口头评论,看文章的内容是否能围绕中心选材,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晰,用词造句是否恰切,文题是
期刊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正确引导中学生消遣性阅读的前提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意味着我们要切身去理解学生的这种阅读行为:为何中学生喜欢阅读休闲娱乐的读物呢?为何是以消遣的心态去阅读呢?  1、身心发育的阶段特点决定着中学生对阅读的价值取向。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正是一个需要确立“良好自我”的时期。他们读韩寒、郭敬明、可爱淘的作品,不仅是因为这些少年写手的语言符合他们的表达习惯,也在于少
期刊
这首词是大约作于一九二五年的秋天。当年春天,毛泽东回湖南家乡养病。在养病期间,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几个月内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对地主进行了增加雇农工资和减租的斗争。后来,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毛泽东离开长沙去广州。回到广州后,毛泽东就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这个学校培养了大批干部,成为后来农民运动的领导骨干。   “独立寒秋”,写诗人一个人独立在长沙湘江北去的橘子洲头。“独立”写出
期刊
书给我们带来了遐想和乐趣,书是我们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
期刊
一、充分了解学生,营造爱意学习氛围  积极健康的学习心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学习心境形成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这是很多教师都想达到的状态。如何才能做到呢?其一、多与学生交流,全面了解你的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活跃、民主的师生关系,保持自己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力求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感、兴趣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语文教师产生兴趣。要深入到孩子当中,参与孩子们的游戏,与孩
期刊
学完《工之侨献琴》一课之后,我问学生:“学了这篇文章,有何感受和启发?”学生回答的不少,但其意如出一辙——“看待事物要重本质,不要看外表”。一个班八十多位学生竟没有一人能摆脱这一窠臼。当时,我真是感到惊讶,学生的思维怎么完全朝着同一方向呢?我于是启发:“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别人都这样想,我就不这样想,我朝相反的方向想会有什么结果呢?”仍然没有一个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我感到问题有些
期刊
一、改掉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好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它可以引导学生去奋斗拼搏,走向成功。兴趣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斗志,引导你去思索、探讨、认识、了解事物的本质,向成功迈进。所以,语文教学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教室的首要任务。现在的农村孩子,由于祖辈的过于溺爱,长期缺少父母的管教,整天看电视,上网打游戏,也不帮长辈做事,即便在学校也是如此。课堂上,无精打采,心不在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