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cas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以“西天云彩还复来”为题,我将国内首部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首演实况化作文字记录在案。2001年12月的冬夜,还恍然如昨记忆犹新。2016年1月28日,导演陈蔚(即该剧编剧水儿)带着她的荣誉战队,以“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十五周年纪念特别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风光再现,令人耳目一新。已经十五周年了?真快!这部戏,奖杯口碑兼而得之,社会影响广泛深远,权威专家赞赏有加。
  舞台上,一座拱桥,一树桃花,一张藤椅,一如当年景象;花影掩拥着一支十人小乐队。青年指挥袁丁,一张全新的面孔;戏中的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则为原版原班主演阵容——十五年前,舞台上的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都还是中国音乐学院本科在读学生,现在,雷佳、薛皓垠、张海庆(梁思成)均已“升级”成为国内歌剧舞台新一代领军人物。还有金郑建、张英席(徐志摩)和2008年加入“康桥”战队的尤泓斐(林徽因),再后来的朱韬(陆小曼)等。可以说,他们个个堪为中国歌剧的一线干将。女高音歌唱家王静(林徽因),她却不能算作“新星”,从首版首演开始,同台搭戏的青年学生都尊称她为“老师”。十五年后,舞台上的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青春飞扬容颜未改。而其不断增长的自信心、成熟度则无不显而易见,在艺术上,这些年轻人已更加精锐。
  从张伟饰演的金岳霖手捧花束上场开始,我的怀旧思绪便萦绕于心挥之不去……
  从我的座位一眼望过去,想当年在一起看戏的居其宏老师,今天似乎也并未见老。周雪石,那时还是武汉音乐学院年轻的作曲老师,形象俊朗且才华横溢,如今依稀可见两鬓染霜……还记得,2001年11月11日那个周六的午后,走进《再别康桥》排练场,第一次听《一首桃花》,竟有如闻天籁的惊艳之感。还记得,采访时,陈蔚说她对作曲家最初的要求,只有一句话:“用最简洁的音乐语言,表达最复杂的内心情感。”她希望,旋律节奏、和声配器,尽可能精炼,要达到“心中万千丘壑,表面静若止水”的效果。在陈蔚看来,这样的音乐,应该是中国知识分子典型人格情态最真实最恰当的写照。而这部歌剧,最想表现的正是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之间的选择,永远是苦苦的追求和挣扎。
  但凡一个成功的艺术品,最为难得的是合作者之间的神智相通心有灵犀。《再别康桥》成就了优秀作曲家周雪石,自然也成就了优秀导演陈蔚。所以,周雪石坚持认为,在他目前写过的剧作里,还没有一部超过“康桥”,这是最好的。一番话,言而由衷发自肺腑。毫无疑问,“康桥”为作曲家铺就了一条通往更高平台的路径,这部小剧场歌剧为其提供了自由而开放的创作空间,周雪石的艺术才情,在“康桥”上挥洒得最为淋漓尽致。《一首桃花》,陈蔚考察周雪石的第一份“问卷”,听完之后就“OK”了,如此她的“康桥”便可以放心交给他。她从不掩饰对他的赞赏:“雪石真的非常优秀。中国歌剧还少有这样修养全面,尤其文学功底深厚的作曲家。他用音乐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很强,对舞台空间的把握也相当准确。”
  时隔十五年,现在来听,歌剧《再别康桥》的音乐,的确好听又耐听,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仍是那么亲切而新鲜。还有徽因的咏叹《白日飞升》、志摩的诗《偶然》,更有主题曲《再别康桥》,一部歌剧留下这么多好听又耐听的唱段,有的入选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材,有的被选作演出或比赛曲目,非常了不起!
  这部小剧场歌剧首版演出时,总政歌剧团时任指挥家李玉宁,面对四位分别操演钢琴、长笛、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青年乐手,这大概是现今世界上最袖珍的一支歌剧乐队了吧?现在的扩编无非叠加一倍。还记得,那位管乐独奏家郭向先生,在表现“旋转啊旋转”中的陆小曼,沉迷灯红酒绿夜生活的场景,他是站立舞场边摇头晃脑的萨克斯乐师。而在表现“木鱼一声,佛号一声”的礼颂时,他摇身一变成了盘腿打坐入定参禅的筚篥吹奏者。在这部戏里,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化的音乐形象。十五年的光阴,记忆中的乐师一禅师,仍旧一副神清气定的表情,似乎又平添几许仙风道骨之气,令人肃然起敬。
  这一次,三个徽因和三个志摩,双双对对结伴入戏。开场第一、第二、第三幕是尤泓斐、金郑建,接着第四、第五幕换上王静、薛皓垠,再后第七、第八、第九幕又是雷佳、张英席。只是最后三幕,徽因志摩并无对手戏,志摩只与小曼纠缠交集。
  三组徽因志摩,同台联袂献艺。即使没有竞争的主观故意,下面的听众自是火眼金睛相互类比。本文不作评断,只拣各自特点言说。纯属个人审美意趣,可能与专业水准无甚关系。
  按出场顺序理一遍:在三个志摩中,金郑建的体形,绝对不占优势,但其表演自然到位,举手投足肢体动态自在风流。同徽因合演那段戏中戏,“爱神”面对“齐德拉”公主的那一跪,松弛而活络,“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歌唱的音乐性,他尤为突出,《理想之爱》唱得情真意切自然流利,亲切动听浪漫无比;尤泓斐则将徽因内心情感微妙变化以深邃含蓄的分寸感,刻画得层次清晰令人信服。
  王静选择主演《双清重逢》一场戏,非常明智。无论如何,再演少女有些勉为其难。经典的《一首桃花》,她唱得别有一番深意。已经好多年没听过她唱现场,再唱徽因,听她的嗓音仍然具有相当高的保鲜度,歌唱机能也未见衰退。在三个徽因中,王静的声音造型绝对最“洋气”,但行腔婉转吐字清晰却更胜一筹。
  薛皓垠,这些年他成长成熟速度飞快,“康桥”纪念演出一月前,听了这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担纲挑梁的歌剧《方志敏》。从英烈回归诗人,一个好大的跨度。相比当年抒情性的“小高音”,如今是修炼得道,歌唱的力度、密度、亮度均有大幅提升,表现力也日趋全面。“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场戏,小薛略显紧绷老成老气。如果诗人味浓些、学者气淡些,再潇洒热情一些,演出徽因眼中“志摩的最动人的特点”——纯净的天真,可爱的人格,小薛将更神似志摩。
  张英席主要是与朱韬主演志摩小曼的对手戏。这些年,他在舞台上饰演了不少男一号,叶小纲歌剧《咏·别》中的唐麒声,他的形象最占优势,开场亮相英气逼人骄矜俊朗。张口放声嗓音漂亮,光泽度与质感都很好。早几年,总感觉张英席歌唱的语气语感还不够讲究和精确,有些“戏”的处理稍嫌不够深入和到位。从雷蕾歌剧《赵氏孤儿》开始,他有了很大改善,再听他唱《木兰诗篇》刘将军,发现他的演唱更注重角色感与戏剧性。2015年的夏天,听张英席主演苏聪歌剧《星海》,入冬又听他领衔《白毛女》大春。总的感觉,在歌剧舞台上,这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越来越上道了,角色感、年龄感都很“正点”。   雷佳饰演的徽因,一身黑色蕾丝礼服登上“讲台”,她演的是“双清别墅”徽因与志摩相约之后,在协和小礼堂为驻华使节介绍中国建筑的演讲,以及随后惊闻志摩飞机失事的噩耗后的两场重头戏,基本也都是独角戏。
  从小徽因到大徽因,这一路走来,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在演艺事业上走得顺风顺水。这十五年,姑且不论她在赛场上崭露头角,在歌剧舞台上,她新的角色塑造,也是一个一个见证着她的实力与魅力。关峡《木兰诗篇》的花木兰、印青《运河谣》的水红莲,无不叫人印象深刻。最值得一书的自然是2015年11月至12月的新版《白毛女》,雷佳连续十余场主演确立了她在民族歌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女士们,先生们!建筑是全世界的语言,当你踏上一块陌生的国土的时候,也许首先和你对话的,是这块土地上的建筑……。”这段道白,雷佳用清甜圆润的嗓音,优雅沉稳的语调,表现了1931年27岁的建筑专家学者林徽因成熟端庄的气质风度。最后痛悼志摩的大段咏叹调,雷佳的演唱声情并茂,非常精雅而圆熟,有宽度、有深度,将林徽因悼词中“我不该在这里语无伦次的、尽管呻吟我们做朋友的悲哀情绪”表达得真切感人,全场观众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当晚,在“康桥”的雨中,吴梦雪、李扬的歌声、身影,一下唤起我对十五年前的小徽因和小志摩(雷佳和薛皓垠)的清晰记忆,那时,她和他也像这样十足“学生气”,多么可爱。还记得,十五年前的女大学生雷佳,在后面几场戏里,总让人感觉像个稚气未脱的“小大人”,那时的她与“康桥”中16岁的少女角色,更为贴近。而现在的徽因与其已完全判若两人。再过五年、十年、十五年,今天的青年学子又将成为一代栋梁。
  于是,我由衷感慨,这就是导演陈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唯其特有的贡献。因坚守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的坚固阵地,表演新秀如雨后春笋般生生不息充满生机。她导引年轻人走上歌剧艺术之路,从起步开始就路子正、目标准、方向明。她为中国歌剧舞台输送新生力量,永远不愁新的表演人才。
  开初一部诞生于校园的《再别康桥》,引领潮流率先打出“国内首部小剧场歌剧”的旗帜。这么多年过去了,可能也还有人会盘诘质疑:小剧场歌剧,不就是室内歌剧吗?实际两者还是有所区别。首先,小剧场歌剧,这个概念、这个名号,是由《再别康桥》起始;其次,无论规模抑或形式,室内歌剧并不完全等同于小剧场歌剧。
  更想重点强调的是,周雪石作曲,陈蔚(水儿)编剧兼导演的《再别康桥》,不单单是国内首部小剧场歌剧,还应该是中国歌剧史上,第一部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要角色的歌剧。或者说,在《白毛女》《向秀丽》《洪湖赤卫队》《江姐》《原野》等中国经典歌剧之后,中国歌剧舞台,第一次成功树立起中国知识分子、近现代文人的艺术形象。在世界歌剧史上,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他们这样的身份与背景,可能也是独一无二的特例先例。应该说,陈蔚、周雪石等主创者为该剧倾注了纯元本真的人性的情感情绪与人文的情思情怀。这就是“康桥”恒久而独特的审美价值,最至关重要的开创性的意义。“无数冲突的波流谐合了,无数相反的色彩进化了,无数现实的高低消灭了。光明的翅羽,在无极中飞舞。”如此,艺术的境界,美丽的诗意的信仰,崇高和谐令人神往余韵绵长。
其他文献
2016年8月12日,由湖南株洲戏剧传承中心、湖南南国新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声希(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大型音乐剧《天使合唱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剧场上演。该剧为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在湖南省第七届艺术节上曾荣获田汉大奖,这部反映校园生活的音乐剧以中学生为主角,直面中国社会和家庭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即面对应试重压,处于叛逆期的独生子女一代如何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无论题材的选择还
期刊
内容提要:《图兰朵》是普契尼的不朽之作,流传至今已有相当多的版本在世界各地上演。本文对比了四个不同版本的《图兰朵》,比较各版本对同一故事的重点场面的不同处理方式,兼及讨论各版本中平、庞、彭人物形象的多种演绎方法,试图从多种角度还原《图兰朵》的歌剧魅力。  关键词:《图兰朵》、重点场面、平、庞、彭、幕间剧  三幕剧《图兰朵》是意大利音乐大师普契尼最后一部作品,虽是未竟之作却长演不衰,自1926年首演
期刊
威尔第根据历史真实人物写成的歌剧《西蒙·波卡涅拉》充满政治色彩,虽然没有直接关注政治,却营造出一种潜在的政治意识,是一部洋溢着真爱与和解的史诗巨作,具有超越时空的时代意义。  此剧的剧情发展扑朔迷离,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上演的机会不多。第44届香港艺术节请来了意大利都灵皇家剧院乐团及合唱团全班人马,在香港演出了《西蒙·波卡涅拉》(港译《父女情深》)。因为实属难得,很受欢迎。3月1日的演出,现场气
期刊
编者按:阎肃,著名剧作家、词作家。由他创作的歌剧《江姐》成为歌剧艺术中的经典剧目之一,盛演不衰。“千里冰封红梅艳,漫山遍野映山红。”为纪念和缅怀阎肃先生,我刊特邀阎肃先生歌剧圈中的众多友人共写缅怀文章,以沉痛悼念这位在艺术领域为我们奏响生命之歌的卓越艺术家。  春节前夕,我把歌剧《特区回旋曲》手抄文本交给阎肃夫人时,她嘱我再找找歌剧《党的女儿》手抄文本并告诉我阎老的病情有点重了.不太乐观。真没想到
期刊
电影《玛格丽特》(Marguerite,本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将该片译为《金曲金后》,更令人会心微笑)是泽维尔·吉亚诺利(Xavier Giannoli)自编自导的大型复古片。影片非常温馨,令人觉得享受安稳平和、心满意足——如果你是一个乐评人的话,或有此感。  影片中的核心人物玛格丽特·杜孟(Marguerite Dumont)是根据真实的人物而塑造的。主人公原型是美国出生的弗罗伦斯·佛斯特·詹金斯(
期刊
歌剧在纽约有点像是西方古代宫廷所说的:“国王已死。国王万岁!”尽管许多存在已久的歌剧团体面临程度不等的财务困难,甚至到了解散关门的程度,但新兴小型的歌剧团体却是此起彼落,各以独特新奇的方式来呈现歌剧,力图打破歌剧“一本正经叫人难以亲近”的成见。  像是歌剧团体“现场歌剧”(On Site Opera),他们会专门选择一些特殊的地点,比如私人宅邸,整个表演专门根据场地的规格打造。去年,他们在上东城一
期刊
2016年2月12日,阎肃老先生驾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告别了这个世界。他病重时,我去医院探望他,当时躺在病床上的他已经失去了意识。但是当我含着眼泪对他说“我还想再为您唱一次《红梅赞》”时,他的眼睛动了动,但已经说不出一句话来。  在我印象中,阎肃老先生永远是位宽容乐观、带着灿烂笑脸的前辈:尽管他年高德劭、声誉卓著,但依旧为人谦逊、待人亲切。对我来说,他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名人,而是亦师亦友,是像
期刊
10月,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晚期,《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幽默的专栏,字里行间里并没有给予共和党候选人认可,却致以更宏大的敬意。丹尼尔·亨尼格(DanielHenniger)在题为“特朗普歌剧”(“Trump the Opera”)的短文中,铺排了一个标新立异的歌剧大纲。剧中有总统候选人与他身边的众多主要角色,还有只懂手持长矛的群众演员,而合唱队则组成“主流媒体”。第一场结束时,特朗普主唱咏叹调,描述
期刊
何城市,每当演出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都往往会成为大事:一是因为全套《指环》由四部乐剧组成,每部演出时间需要两三个小时甚至四五个小时不等;同时,瓦格纳的歌剧和乐剧都要求歌唱家拥有强大的歌唱能量,能胜任的歌唱家在全球范围来说都不多;加上整套《指环》的内容颇为复杂,有很深层的哲理性,这也让不少观众望而却步。  在这种情况下,要将《指环》搬上舞台,投入资金会非常可观,但观赏的观众却不一定足够。为此
期刊
“郑和七下西洋”早己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千古传奇,“一律平等友善”更是中国和平外交史上的开篇宣言。应大明成祖诏令,郑和统领船队于1405年7月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启航。600多年之后,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抓住时机因地制宜,乘着原创歌剧《运之河》荣获国家六项大奖、远渡重洋载誉归来的东风,再度力邀“金三角”鼎力合作——唐建平作曲、黄维若编剧、邢时苗导演——原班主创人马重又集结联袂。大型史诗歌剧《郑和》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