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史视角下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与实践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8674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史是学科教学的指南,也是学科育人的教学资源。学科史在学科教学中具有知识本质理解、学科观塑造及文化情感培育三重育人价值。学科史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核心重在对学科发展历史的解读与深刻理解,设计启发式教学的问题链,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思维、问题意识与文化情感上的发展。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既需要教师将学科史融入教学的学习准备,又需要互学互助的团队合作支持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应用。
  关键词 学科育人;立德树人;学科史;学科观;问题链;团队研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08-0040-03
  立德树人背景下,各学科如何充分挖掘学科历史中蕴含的科学、文化、应用、审美等价值,备受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关注,特别是当下越来越强调学习者视角、学科核心素养、育人价值以及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背景下,我们尤其需要审视学科史在不同学段的独特作用。[1]
  了解历史的变化是了解一门科学的一个重要步骤。[2]学科史不仅对于了解这门学科本身,而且对于全面了解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史为鉴,方能确保课堂上每一种新知识的产生是自然的,并非“从天而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让新知识易于理解。历史积淀了灵活多样、精彩纷呈的思想方法,能够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历史中的人文性与多元文化有助于学生品质塑造。本文以数学学科为例,探讨小学数学学科教育的育人价值内涵与实践抓手,为学科史视角下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的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学科史视角下学科育人的价值内涵


  学科的育人价值既蕴含于学科形成发展的丰厚历史中,也随时代的发展丰富扩展学科教育的功能与内涵。学界对于学科的育人观围绕两个核心展开: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中的文化育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过程,[3]包含了文化理解与认同、文化反思与批判、文化觉醒与自信。因此,学科育人具有文化育人功能,应以学生生命成长为立场,确立发展取向的知识观,以促进知识向学科素养的转化。[4]聚焦数学学科育人,数学思想和理性精神是数学学科育人指向,[5]以尊重、合作、分享、规则意识与契约精神、创新思维的培育丰富了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观的内涵。[6]基于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意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达成树立发展的知识观、学科精神及人文品质的育人目标,学者们在操作层面为“如何做”提出了实践方向,而学科史的学习及融入教学的实践恰恰是教师提升自身育人能力的“源头活水”。学科史中发展的知识观、学科核心思想与精神以及蕴含于历史中的人文情感构成学科育人价值的鲜明特征。
  学科史视角下的学科育人价值体现出三个鲜明特征。
  第一,以知识主题的起源发展达成对学科知识本质及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贯通理解。知识起源背景及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研究对象、关键人物及事件,提供了具象、有意义、贯通的理解图谱,避免知识碎片化带来的理解盲点和断点。
  第二,以学科发展的背景及演进过程启蒙学科观,提升思考力与学科审美。学科知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中的发展演变及交流融合构成学科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这些观念通过学科历史融入教学可以启蒙学生辩证、联系、发展的学科观。每一个概念知识都有起源、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多问“是什么”“为什么”,通过不断追问学科本质与知识间的联系达成贯通理解、学会学习,了解知识何以发生以及怎样发展,开阔思考问题的视角,增强思辨、审美能力。
  第三,以学科发展中的理性与人文精神培育多元文化及情感,塑造包容尊重、实事求是、自信自强、创新开拓的品格。学科史发挥的育人价值既关照学生学科观的启蒙,又重在历史文化的浸潤—学科精神与文化多元化理解。[7]学科史融入教学实践需要把握两个核心:其一,围绕育人价值的三个核心特征深刻剖析历史蕴含的意义,是发挥历史相似性原则指导教学的根本;其二,根据历史关键性环节设置问题链,成为学习者思考问题与学习的指引。

二、学科史融入课堂教学发挥育人价值的实践核心


  目前学科教学中并不缺乏学科史融入课堂教学来发挥育人价值的实践,但其中不少是“低水平应用”,如教学中讲学科名人的故事,或教学中“插入”学科历史,或以名言名句结尾“升华”。从这些“点缀式”运用看出,教师对学科史发挥的育人价值存在偏颇认识。改变实践现状,核心在于教师要对学科历史进行深入解读,形成对学科本质、学科观、学习观及人文情感的深刻理解。在学科史启发下设计教学问题链及学习任务,是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的有力抓手。
  1. 围绕育人价值核心,深入解读学科历史
  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科历史促进学生形成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情感与整体把握,再依据学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认识设计学习环节,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
  以小学乘法主题的教学为例,乘法内容的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起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想中乘法“模式”的作用,不仅是构成代数系统的基本算法,而且是探索二维空间的量化工具。从二年级的乘法口诀开始,学生开启了系统学习乘法之路。考察中国的乘法口诀发展历史与世界乘法发展历史,有助于理解概念本源与应用。所有文明古国无一例外形成了自己的乘法系统和乘法表,对若干相同数相加简化为一种新的运算—乘法。围绕上述育人价值的三个核心特征,教师可以对乘法的发展历史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探究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比如:乘法表在数学发展早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计算的基础。中国流传两千多年的“九九表”蕴含了基本数学原理,包括十进位制的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这正是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把握“九九表”的核心。
  其次,比较不同历史文化中的学科方法及概念运用。如通过中国和其他文明中不同进制乘法表的简繁比较体会十进位制;乘法交换律体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九九”转变到“小九九”,乘法口诀从八十一句缩减为四十五句,每一句口诀对应两种含义;乘法分配律表现为中国古代以“九九表”为基础,通过口诀的分解与组合,发展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再次,关注学科史中独特的人文情感。如不同国家的乘法表各有特点,体现出数学文化的多样性。然而独有中国产生了“九九歌诀”,这得益于汉语言单音节、无语形变化,可以编制出朗朗上口的歌诀,应用时直接从记忆中调用,要比查“九九表”效率更高,[8]这是中国数学传承千年的文化情感。
  2. 基于学科演进的关键环节,设置问题链
  教师可以综合学科发展的历史序、知识形成的逻辑序和学生的认知序设置教学问题链,使学生达成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丰富学习与文化情感。教学问题链的设置策略有:以历史中揭示的概念本质设置理解性问题(通过综合、阐述、生成帮助理解数学概念与问题)、以不同文化中的方法运用设置策略性问题(帮助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学科史中的知识运用与人文情感设置关联性问题(增加当前问题与之前所解决问题之间的联系)。
  如上例中,教师可以依据乘法表及口诀的数学发展历史,设计结构化的教学问题链:(1)揭秘九九表—九九表是一张什么样的表?因何得名?如何得到每条乘法结果?(2)读懂乘法表—中国的九九表为何是多位数乘法基础?其他国家的乘法特点何在?(3)多功能的九九表—九九表何以瘦身?从古至今,九九表用来解决什么问题?问题链的育人价值指向知识理解(乘法的数学本质)、数学观(知识联系及应用)、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文化情感(数学学习情感及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
  3. 凸显学科知识的文化性,设计学习任务
  教师还可以将历史资源转化为多样态的探究学习任务,彰显学科知识的本质及文化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四点基本原则,即促进学科思考、增强学科联系、浸润文化情感、发展创造力。如“乘法口诀”可以设置如下学习任务:(1)尝试用九九表解决两位数乘一位数,体会古人对“九九表是更大整数乘法基础”的认识;(2)标注“数九歌”中每一“九”的起讫时间及其天气特征,在数学学习中体会中国古代人民对物候节气规律的认识,增长自然常识,体现学科联系;(3)解读里耶秦简中“九九表”的口诀并尝试诵读,在韵律中感受两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4)设计“九九消寒图”,通过思考“九”的口诀规律以及季节天气特征,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三、学科史视角下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条件


  支撑实现育人价值的基础在于教师学科观、教育观、学生观的革新,而面向教学的学科史的学习与实践是革新观念的有效途径。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既需要教师将学科史融入教学的学习准备,又需要互学互助的团队合作支持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应用。
  1. 提升教师的学科史素养
  教师提升自身的学科史素养,首先需要加强人类优秀文化的学习,系统学习学科发展历史中的代表性经典著作,补充面向教学的学科知识,从显性的史料中寻找“人类曾经有什么样的学科知识”,思考现在所教的数学何以成为现在的形态,挖掘不同文化中数学事件体现出的数学本质,关注学科史中的“人”“物”“事件”,以及遇到的障碍、创新、人文,纳入育人的素材库。其次,教师需要加强学科史融入教学的理论与教学案例的学习与实践,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下,勇于尝试课例开发与实施,形成自身对学科史融入教学发挥出育人价值意义的体悟与史料运用的经验策略。
  2. 建立多领域合作模式下的团队支持机制
  团队研修是教师储备面向教学的学科史及启发教学的高效方式,团队支持是教师增强教学自信之源。研修共同体可以有效整合学科史、学科教育等领域的研究者及实践者力量,在学科史料搜集筛选与解读运用、课例设计开发与实施、教学评价与修正等主环节上开展深入有效的对话,各方观点交流碰撞,达成共识。
  3. 促进信息技術的更新应用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形成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资源,这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学科史有效发挥育人价值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更新信息技术,创作教学使用的学科史微视频、微课,以及将技术工具嵌入学习场域中,利用动态工具呈现学科知识关联的直观表达,再现概念形成过程,以此来揭示思想方法的本质,生动展示不同文化特征的学科知识起源与发展。
  育人价值往往不易衡量,需要教师不断更新与发展自身的学科与人文素养,胜任时代要求的学科育人使命。学科史视角下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的核心恰恰在于揭示学科知识的本质,促进意义理解。这一主题的探索方向将聚焦于学术形态的学科史在转化为教育形态的学科史过程中的理论吸收与应用,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科历史在课堂中运用呈现的方式以及学习者理论指导下学科史融入教学的实践范式,实现学科育人的长效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丽云.数学史视野下小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20(6):96-101.
  [2] 李文林.数学史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3] 郭元祥,刘艳.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育人[J].课程·教材·教法,2020(4):31-37.
  [4] 郭元祥.论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内在条件与实践诉求[J].教育研究,2020(4):4-15.
  [5] 张丹,王彦伟.数学学科育人指向:用数学思想和理性精神滋养学生[J]. 中小学管理,2019(11):9-11.
  [6] 刘加霞,王秀梅.读懂学科育人价值 提升教师学科育人能力[J].中小学管理,2019(10):37-39.
  [7] 余庆纯,汪晓勤.基于数学史的数学文化内涵实证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20(3):68-74.
  [8] 陈良佐.语言、筹算符号与儿童算术教育[G]//李迪.数学史研究文集(第四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138-140.
  (编辑 崔若峰)
  注释:①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HPM视野下小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CFDB193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集团化办学的深入,如何有效提升集团内部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各校关注的核心问题。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发现,建设集团学科教研共同体是提升集团办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之一。明晰概念与定位是保障共同体建设的前提,设立组织构架、建立认同文化、健全研究体系是其建设的重要关键点。  关键词 教研文化;集团化办学;集团学科教研;学科教研;学科教研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  中圖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摘要新时代的学校美育工作需要立足脚下的土地,有效挖掘地方美育资源,使每个学生都通过美育的熏陶带上“故乡的印记”和强烈的文化自信,走向世界和未来。在挖掘利用地方美育资源的过程中,要在回应乡愁中坚定文化自信,要借助课程化设计将地方美育资源转化为学生共同的文化记忆,要通过提升教师素养,让美育资源的开发既立足本土又融汇世界元素。  关键词 美育课程;地方美育资源;乡愁;文化自信;文化记忆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重庆市荣昌区玉屏实验小学探索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整体推进体验式德育实践。学校基于“润德启智,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创新德育思路,通过厚植积极向上的德育文化、拓展“模块化+项目式”德育新格局,创新德育载体,逐步构建起以学生为本,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控制走向协调的现代化特色德育体系。  关键词 学校德育;体验式德育;德育文化;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
这几年,我一直关注对教案的研究,结合日常的一些观察,形成了一点想法和认识.rn无论是对于中老年教师还是青年教师,我都不主张写“电子教案”,我也不主张青年教师就要写“详案
期刊
摘要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实验小学通过“设计·实施·分析”的方式,引导全体英语教师开发设计单元评价工具,有效实现了“教-学-评”一致。单元评价工具的设计应遵循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容易被儿童采用、能够实现有效检测、呈现方式多样化等原则,按照从课程标准到学习目标、从学习目标到学习任务、从学习任务到评价工具的流程设计评价工具,将评价工具嵌入学习全过程,实现全程导航。  关键词 单元教学;教学评价
摘要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是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全国百名县区教育局长(教委主任)的调查发现,从政策执行效果来看,绝大多数县区都比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可通过做好政策宣传、提升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完善政策配套措施等方面工作破解政策执行困境。  关键词 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标到校”;“择校热”;义务教育均衡发
摘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继承并弘扬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办学精神,以精神传承与文化赋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坐标参考和价值遵循。学校从“刚毅坚卓”所负载的精神文化中阐发出积极的当代价值,以此凝练办学理念,架构顶层设计,形成对接时代的核心文化体系,确立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并以“良习修美德 好好做个人”办学理念为引领,形成“做人教育”的文化品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关键词 学校文化;刚毅坚卓;
期刊
前段时间,我去北京昌平职业学校参观。在段福生校长的带领下,我几乎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大数据中心、大众通用汽车维修中心、木工教室、生活享用社、北京爱面包坊、烹饪大师讲座会场、餐厅、实习酒店……所到之处无一不整洁、有序、安静,地上没有一片纸屑,墙上没有一个污点,所有学生都会向你礼貌地问好。段校长告诉我:这几年,校园里没有发生过一次骂架、打架现象,没有过一次破坏行为……  是的,在学生一声声“老师,
教育减负提质的背景下,作业质量的改进势在必行.上海市长宁区初中学段将作业专项研究作为撬动教育改革的支点,聚焦作业设计、实施、评估反馈三环节,促进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