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学生价值观念与思想情感等综合素质的发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等教学理念。教师应当在教学观念与方法等方面加强创新,不断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达到润物无声与潜移默化等效果,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开展小学教学工作,一方面不仅要求他们能够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另一方面更要求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形成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活当中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的,而且要逐渐培养尊重师长、尊爱同学,善良友好、诚信待人等良好的思想品德。那么教师就需要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有所体现和渗透。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相对于学生品质的发展,教师更注重学生识字与阅读技巧及写作水平等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不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知识技能的积累与品质的发展同样重要。小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阶段,应注重学生认知基础的积累与尊敬师长等价值观层面的塑造,以推动学生个体未来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大挖掘教材中德育素材的力度,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引导学生在德育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深入感受语文学习的传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构建学习素养與能力及塑造品德,满足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标准要求,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2促进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2.1结合教材,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
小学阶段所设置的语文教材内容主要是依据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成长特点去设计的,在教材当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一些生动有趣或者富有情感的故事,因此,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丰富而且有意思,每一章节所设置的故事都不同,运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也不同,透过文章所挖掘到的思想情感、文化精神也不同。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文化以及英雄人物章节的故事的时候,教师需要做到的不仅是让小学生去了解历史当中的优秀人物,带领他们去感悟和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而且还能够让他们体会在危急情况下英雄人物所做出的牺牲,从那些富有爱国主义思想、无畏一切的英雄人物历史故事当中,帮助学生对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这些故事和主人公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以及英雄主义,在教学过程当中,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一些铿锵有力的爱国歌曲,有效地渲染课堂教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情况的恶劣,让学生在故事当中受到这些英雄高尚的爱国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这样才能够有效将德育教育融入语文课堂当中。
2.2在情境创设中渗透德育
事实证明,创造适合教学内容的特定场景或氛围是接触学生、感受作者情绪、体验文章中表达的意识形态情绪和受知识伦理影响的一种手段。教师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并改变教学方法。有必要利用现代技术,如多媒体设备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并利用学生喜欢的内容作为教学大纲的介绍,不仅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更好地展示传统文化。在正式授课期间,教师需坚定生本理念,突出语文学科的语言性特点,主动与学生交流、互动,列举实际生活中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事迹,并展示相关图片,由此创设生动的情境,再以此为基础提出多元化问题,问题的设置需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让他们可以进行主观判断、主观分析,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全体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分析文化内涵,最终全体学生都能在生动的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2.3在插图观察中渗透德育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入手分析,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处于定势思维发展阶段,喜欢形象化思维特点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引入图文并茂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内容与自主探究的兴趣。插图内容涵盖了大量的故事线索,可在插图观察中寻找到符合特定主题的丰富的德育元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德育思维能力,使其在插图观察中充分体会德育教育的内涵,从而形象化地呈现抽象化的教学内容,以尽快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中,在文本插图中,通过对雷锋叔叔穿着打扮等要素的观察,学生可快速将其与解放军战士与战争年代等背景知识进行整合,回忆并调动以往看过的雷锋叔叔影视片段或学习过的歌曲、阅读过的课外资料等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潜移默化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深入感受雷锋叔叔的勤劳与诚实等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欲望。让学生在围绕“为什么说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但是他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你能找到他吗?”等问题再次观察插图,并展开积极的想象,让学生意识到雷锋叔叔的精神品质与人物事迹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随着教学进度的延伸,用多媒体出示各种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与小组讨论中受到更多的触动,帮助学生养成奉献精神,并能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精神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合理把握语文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语文素材当中的故事和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能够向着正确、积极的观点和看法看齐,激发他们对优良品德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故事和寓言启发学生,帮助他们从小就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晓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探索[J].吉林教育,2019(16):73.
[2]杨志荣.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分析[J].读书文摘,2019(08):83.
[3]安洪静,孙洪斌.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亚太教育,2019(01):2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开展小学教学工作,一方面不仅要求他们能够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另一方面更要求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形成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活当中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的,而且要逐渐培养尊重师长、尊爱同学,善良友好、诚信待人等良好的思想品德。那么教师就需要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有所体现和渗透。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相对于学生品质的发展,教师更注重学生识字与阅读技巧及写作水平等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不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知识技能的积累与品质的发展同样重要。小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阶段,应注重学生认知基础的积累与尊敬师长等价值观层面的塑造,以推动学生个体未来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大挖掘教材中德育素材的力度,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引导学生在德育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深入感受语文学习的传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构建学习素养與能力及塑造品德,满足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标准要求,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2促进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2.1结合教材,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
小学阶段所设置的语文教材内容主要是依据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成长特点去设计的,在教材当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一些生动有趣或者富有情感的故事,因此,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丰富而且有意思,每一章节所设置的故事都不同,运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也不同,透过文章所挖掘到的思想情感、文化精神也不同。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文化以及英雄人物章节的故事的时候,教师需要做到的不仅是让小学生去了解历史当中的优秀人物,带领他们去感悟和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而且还能够让他们体会在危急情况下英雄人物所做出的牺牲,从那些富有爱国主义思想、无畏一切的英雄人物历史故事当中,帮助学生对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这些故事和主人公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以及英雄主义,在教学过程当中,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一些铿锵有力的爱国歌曲,有效地渲染课堂教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情况的恶劣,让学生在故事当中受到这些英雄高尚的爱国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这样才能够有效将德育教育融入语文课堂当中。
2.2在情境创设中渗透德育
事实证明,创造适合教学内容的特定场景或氛围是接触学生、感受作者情绪、体验文章中表达的意识形态情绪和受知识伦理影响的一种手段。教师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并改变教学方法。有必要利用现代技术,如多媒体设备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并利用学生喜欢的内容作为教学大纲的介绍,不仅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更好地展示传统文化。在正式授课期间,教师需坚定生本理念,突出语文学科的语言性特点,主动与学生交流、互动,列举实际生活中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事迹,并展示相关图片,由此创设生动的情境,再以此为基础提出多元化问题,问题的设置需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让他们可以进行主观判断、主观分析,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全体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分析文化内涵,最终全体学生都能在生动的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2.3在插图观察中渗透德育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入手分析,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处于定势思维发展阶段,喜欢形象化思维特点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引入图文并茂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内容与自主探究的兴趣。插图内容涵盖了大量的故事线索,可在插图观察中寻找到符合特定主题的丰富的德育元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德育思维能力,使其在插图观察中充分体会德育教育的内涵,从而形象化地呈现抽象化的教学内容,以尽快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中,在文本插图中,通过对雷锋叔叔穿着打扮等要素的观察,学生可快速将其与解放军战士与战争年代等背景知识进行整合,回忆并调动以往看过的雷锋叔叔影视片段或学习过的歌曲、阅读过的课外资料等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潜移默化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深入感受雷锋叔叔的勤劳与诚实等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欲望。让学生在围绕“为什么说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但是他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你能找到他吗?”等问题再次观察插图,并展开积极的想象,让学生意识到雷锋叔叔的精神品质与人物事迹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随着教学进度的延伸,用多媒体出示各种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与小组讨论中受到更多的触动,帮助学生养成奉献精神,并能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精神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合理把握语文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语文素材当中的故事和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能够向着正确、积极的观点和看法看齐,激发他们对优良品德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故事和寓言启发学生,帮助他们从小就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晓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探索[J].吉林教育,2019(16):73.
[2]杨志荣.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分析[J].读书文摘,2019(08):83.
[3]安洪静,孙洪斌.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亚太教育,201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