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信息化的快速推进,特别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代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代媒体”的迅猛发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本文通过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面临挑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加快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云出版、网络图书馆、全媒体出版、绿色印刷、优先数字出版等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焕发着蓬勃生机。数字出版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必将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实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面临挑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政策导向清晰
  随着我国数字出现产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已经将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出台了《数字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国家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数字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值要达到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的25%,并且要在全力建立10家左右具有各自突出特色、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国家级数字出版园区或数字出版基地。
  (二)技术日趋成熟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技术是其重要的基础和支撑。随着我国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新闻出版业正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发放“4G”牌照后,我国数字出版技术将更加成熟,对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将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2012年中国新闻出版部署与中国联通集团公司签署了《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通过手机这一“第五代媒体”推进数字出版业发展已经取得重要成效。特别是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努力,“联讯读报4.0”技术平台,已经成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阅读技术,对于我国由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型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媒体融合加速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将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13年,我国通过将新闻出版部署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进行合并,成立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成立,打破了媒体产业“分割发展”的不利局面,形成了科学、系统、完备的管理体系,对于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大媒体”格局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将与传统出版产业实现深度融合,特别是互联网络与移动网络将成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将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步入全新发展轨道。
  二、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面临重大挑战
  (一)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理念落后
  “传统出版业有内容优势,将永远保有对数字出版的话语权”是传统出版界根深蒂固的理念。 这种落后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随着我国“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已经对传统出版业造成了重大冲击,如果传统出版产业不能够尽快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中“解脱”出来,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二)数字出版产业缺少规模发展
  规模发展对于集聚生产资源、激发市场潜力、形成竞争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字出版产业要想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在规模发展上狠下功夫。尽管《数字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对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发展做出了总体规划,但由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起步晚、发展慢、底子薄,人们对数字出版产业的认识还不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还没有形成“市场化”的发展体系,分散经营、缺少品牌、缺少龙头的问题比较突出,必须在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数字出版产业集聚区上狠下功夫。
  (三)数字出版产业缺乏标准建设
  出版行业具有其特殊性,必须坚持前置许可制度,实行准入退出制度,而且还要制定系统和完善的行业标准。从目前看,我国传统出版领域,由于在我国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因而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比较完善,但由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属于新兴领域,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领域需要处理和解决,因而管理体制、行业标准、运行机制仍然不够理顺,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有阻碍作用。
  (四)数字出版产业人才十分短缺
  人是简略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人才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是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基础,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都需要由人才来研发和执行,因而人才问题对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人才十分短缺,“十二五”时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所需的研发人才、管理人才、策划人才、营销人才、人才等数字出版产业人才缺口交在60万人左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瓶颈。
  三、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对策
  (一)创新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必须首先在理念创新上狠下功夫。各级各类出版企业要以《数字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为指导,积极推动发展理念创新,切实把内容资源优势转化为数字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平台,特别是要抢抓我国4G网络的发展机遇,准确捕捉“全媒体时代”给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不断提升数字出版产业地位。出版企业要进一步转变出版理念,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动传统出版产业与广播、电视、动漫的有效融合,积极利用互联网络、电信网络、电视网络的合作,积极利用先进技术,积极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向纵深发展。   (二)打造数字出版产业精品工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品牌”越来越成为人们追逐的“焦点”,人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烈,因而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大力实施数字出版产业“精品工程”,通过品牌的力量推动数字出版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各级各类出版企业必须紧紧围绕《数字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既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又要大力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创造更多、更好、更能吸引大众的精品数字出版平台和作品。要着眼于打造具有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特质的数字出版作品,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数字出版作品,提高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对外知名度。
  (三)加大数字出版产业扶持力度
  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大力加强政府产业引导和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将数字出版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做大做强。要着眼于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团化”发展,倾力打造数字出版产业龙头型企业,特别是要加大政策、资金、土地等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引导具有一定规模、较强发展实力、良好市场前景的数字出版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其迅速做优做大做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投入力度,建立专项资金,设立奖励基金,重点扶持数字出版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产业园区,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创新发展和统筹推进,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
  (四)创新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
  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必须着眼于我国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从我国现有技术和未来技术创新出发,积极创新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出版业特色、符合大众需求、具有持续创新作用的发展路径。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读者需求”作为数字出版产业的第一信号,切实加大对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加强内容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真正使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向服务化、智能化、大众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大数字出版产业硬件和软件研发力度,积极引导研发机构和开发企业加强与数字出版企业的合作力度,共同研究和创新数字出版产业平台和载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朝着法制化、规范化、持续化、创新化方向发展。
  (五)打造数字出版产业人才队伍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必须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倾力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各级各类高校要紧紧围绕打造数字出版产业人才,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大力加强技术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育,努力为我国培养一批优秀数字出版产业人才。数字出版产业要牢固树立人才观念,不惜血本引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评价、使用机制,特别是要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
  四、结论
  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度不断加深,科技信息化已经被各行各业所广泛应用,特别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代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代媒体”以及4G牌照的发放,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我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创新,使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步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杜永红.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02).
  [2]孙玉玲.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J].出版发行研究,2013(04).
  [3]郝振省等.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规模、态势及趋势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3(07).
  [4]方卿.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五大关系[J].编辑学刊,2013(01).
  [5]陈志磊.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J].数字化用户,2013(0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容易产生的几种心理偏差,并对偏差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偏差;校正方法;“动”法 ;“静”法 ;“动静结合”  目前的高职教育所面对的群体已经是“90”后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影响着对社会的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业环境、新的人际环境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在所难免。我们也不乏听到因心理偏差未获得及时校正而产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再是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及分析课文上,而是将学习目标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情感体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开发和加强学生的情感功能,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培养;兴趣激发;语言环境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再是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及分析课文上,而是将学习目标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
期刊
摘 要:新闻报道,文学创作,两个不同的写作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实践中,用文学的手法写新闻消息、通讯,用新闻消息的凝练精辟、通讯的纵横捭阖写文学作品,会感觉神思如泉涌,华章似水流。本文旨在论述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新闻报道、文学创作方法。  关键词:工程项目新闻报道;文学创作 ;思考和实践  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是两种不同的文体。新闻是正在发生的群众欲知未知而应当知道的事情。主要有消息和通讯。
期刊
语文的能力来自哪里?说实话或许我们语文老师会不高兴,语文能力多数应该来自于阅读,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这么重要,那么怎样让小学生爱上课外阅读这种语文的“零食”呢?  一、得到家长的配合  时下,电视、网络等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
期刊
摘 要:同义词在汉语交际中十分常见,对于同义词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词汇学的热点。古汉语同义词作为汉语同义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自先秦起,就有古人注意到了同义词现象。本文以时间为序,对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综述。  关键字:古汉语;同义词;研究  同义词现象普遍应用于世界各种语言。生活中表达同一种意思时,常常会使用几个不同的词语,这样做有时是因为所处坏境不同,有时是因为说话人身份立场不
期刊
摘 要: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低收入和高失业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制约因素,威胁着其生存和发展。解决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广义上是指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职能建立起来的城市,狭义上是
期刊
摘 要:煤矿安全的技术培训,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是息息相关的,更与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切实抓好煤矿的安全工作,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对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证和做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更是对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基本要求。  关
期刊
作为首批国家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在“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本文结合我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做一阐述,以供参考。  一、实施背景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保证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学校创新发展并取得成功的主要动力。建设初期,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如下:  1.数
期刊
摘 要: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民工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8年末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经营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对农民工就业造成影响,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
期刊
摘 要:属人法肇始于14世纪意大利学者巴托鲁斯的法则区别说之“人法”。在国际私法属人法的问题上,历来有本国法主义与住所原则的分歧,二者分庭抗礼的格局构成了国际私法统一进程的一大障碍,但与此同时也促进了统一实体法的制定及惯常居所原则的产生。我国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与国际现行的最新思想接轨,主要采用惯常居所原则。梳理属人法的发展历程,预测其未来趋势必将更加灵活、更加便捷。  关键词:属人法;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