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范社区管理,提高服务能力的做法与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1984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1]。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突破多年医疗过程中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瓶颈的关键[2]。笔者所在社区从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优化服务网络,拓展服务功能,改善服务质量,打造卫生服务品牌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了社区的管理,提高了社区服务能力,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社区中心现有服务用房1700平方米,配有300mA放射机、彩色B超机、心电图机、半自动血气分析仪、中医特设康复理疗仪、残疾人康复仪等设备。辖区常居人口7.7万人,流动人口约1.5万人,下辖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2人,全科医生 27人,全科护士30 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5人,中级技术人员 34 人,初级技术人员 33 人。
  2 方法
  2.1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 在“政府主导,街道搭台,卫生唱戏”的基本原则下,取得政府支持,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规范社区服务方式,建立社区质量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以达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
  2.2科学规划布局,构建社区服务网络 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使辖区居民看病保健更方便。按照“设置规范、布局合理、统一管理的原则,以“中心”为服务主体,“站”作补充,实现社区服务网络全覆盖。各站设置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预防接种室、健教信息管理室、药房等“五室一房”的统一布局,实现了内部功能分区统一,房屋设施布局统一,门牌标识统一的服务网络。
  2.3深化家庭医生制度建设,打造社区卫生服务品牌 开展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组建家庭医生团队,每团队对口服务辖区2000名居民,并在社居民楼悬挂家庭医生公示牌,发药联系卡,建立教育宣传栏。通过主动服务、预约服务和驻点服务模式,对居民进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治,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
  2.4建立居民健康管理档案,规范慢性病管理 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工作实施细则》,规范服务行为,提供上门服务,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根据调查结果,拟定了《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形成35岁医生人群“人人知血压、人人测血压、人人预防血压”的局面,同时加强居民慢性病的跟踪管理,成为居民健康“守门人”。
  2.5塑造中医品牌,积极推进中医药服务社区 广泛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规范化管理体系,突出中医药在高血压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运用中医健康理论普及健康教育,将中医“治未病”理论融入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开展冬病治“伏贴”项目,恢复了“拔罐、艾灸”等传统中医治疗项目,塑造中医康复特色品牌,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整体发展。
  2.6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社区服务行为 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措施30条》,规范服务行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日常工作調动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效激励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透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2.7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建立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制订培养可用、能用、有用的人才队伍计划,与上级医院建立了“帮”、“扶”关系,请专家定期来社区坐诊,对社区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定期对全科医生、全科护士进行培训考核,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提高服务水平。
  3 体会
  通过规范化管理,近几年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率逐年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管理质量不断提升,社区对居民落实了基本医疗“五免六减”普惠政策,使群众就医负担有效减轻,社区居民真正感受到了优质的“家门口“式的服务和政府的关怀。
  总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卫生发展规律,动员各方参与,充分发挥医疗卫生部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3],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全方位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惠立升.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1):72-75
  [2] 任芳,刘彩霞 .包头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和建议[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6(25):740-741
  [3] 蒋四川.浅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4(15):25-26.
其他文献
药房是医院一个重要的职能科室,是面向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药房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优劣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和患者的病情康复,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和杜绝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是我们药学工作者应该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药房调剂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1药房调剂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发生调剂差错与某些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浮漂,调剂时说闲话、看闲书、
期刊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诊疗和救治的场所,病情急、情况复杂,甚至生命垂危,救治时间紧迫。在抢救治疗中侵入性操作多,患者机体抵抗力弱,开放性损伤发生污染机会大,因此,急诊科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部门。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是提高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减少院感发生的重要措施。我科采取多种检查考核督导手段,以国家卫生部统一标准进行考核的方法,达到不断提高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目的。  1健全组织机构 完
期刊
人性化服务不仅是一种服务理念,也是一种服务规范。医院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语言,实施人性化服务行为,创建人性化服务环境,营造人性化服务流程,塑造人性化服务品牌,切实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关键词】医院;人性化;服务  “以人为本”是新型医学模式的核心[1],人性化服务不仅是一种服务理念,也是一种服务规范。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服务是医
期刊
医疗设备档案是指在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工作中从医疗、防疫、科研、教学、生物制品、生产、器械管理、卫生行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以及其他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全部历史记录,它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医疗器械审批、购置、使用、直至报废的动态记录。因此,设备档案工作在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院完善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体系,其中,医疗设备
期刊
【摘 要】完善手术室各种器械的管理,保證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对外来器械进行规范的清洗、包装和灭菌,完善外来器械的管理,优化工作流程。结果:消毒灭菌质量合格,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  外来手术器械:主要指单位(厂家)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器械。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包括特殊器械、动力工具、植入物。  随着材料学日
期刊
【摘 要】目的:加强换药室的感染管理,减少感染机会。方法:针对换药室可能发生感染的原因,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措施。结果:病房换药室无发生院内切口感染。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素质,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才能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  【关键词】换药室;感染;管理  外科换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是控制医院内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外科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我科根据全院感染工
期刊
1 血压的管理  理论上认为:脑出血后血压持续升高可加重脑水肿或导致持续出血,降低血压可降低出血风险减轻脑水肿,但降压不当可能会导致脑灌注不足,使周围组织缺血,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存在争议。通过小样本临床观察实验得出以下结果,仅供各位同道参考:1.严密观察病情,不易急于降血压治疗,如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应先通过积极脱水、利尿来降低颅内压及控制入水量等;2.每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时医护人员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防范对策,以减少医护人员人身伤害的发生。方法:对2009-2012年我院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院前急救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救护车、司机、医护人员、患者、自然环境五方面。结论:针对院前安全隐患及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减少医护人员的人身伤害,从而在院前急救中做到安全服务。  【关键词】
期刊
干休所是离退休老干部休养的地方,干休所门诊部是为老干部提供医疗保健的部门,为老干部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药品是我们的职责。结合干休所的实际,在药品仓库的管理上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药品采购工作的管理  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疾病治疗的疗效和生命健康,严把药品采购质量关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的前提。由于目前市场上药品厂家繁多,同类药品有多个厂家。本着优质、安全、高效、价廉的原则,选择有药品生产许
期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举措【1】。我市自2007年开展实施以来,随着新农合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也逐年上升,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解决了我国农村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使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因此,参合人员也越来越多。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2年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