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中,伍尔夫很好的掌握了对意识流的创作技巧,同时在现实与回忆,当前与过去的穿插描写中过渡自然。整篇小说从侧面展现出了莉丽具备了作为画师的灵活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着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同时作者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伍尔夫本人所具备的缜密思维和创造力。
【关键词】意识流 《到灯塔去》 布里斯库
意识流是一种心理学的词汇,它是19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意识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发。意识流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供了理论依据。渐渐地,意识流就成为了一种表现人物内心意识的文学创作手法,通常以自我独白的形式出现。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弗吉尼亚·伍尔夫、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威廉·福克纳等都是擅长使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着名作家。伍尔夫最着名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之一《到灯塔去》就充满着意识流的踪迹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以其熟练的意识流写作技巧在世界文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英国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全篇充满着意识流小说写作的痕迹。而在本文中着重对作品的重要角色之一——莉丽·布里斯库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意识流小说写作技巧。
作者在《到灯塔去》中对莉丽的描写充分展现了明显时空交错的景象,这是一个典型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在小说开头处,我们可以从对莉丽的轻描淡写中了解到这是一名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莉丽在刚开始从事着绘画这个职业的时就已经 33 岁了,而且在当时,这个职业是被看做是男人专利的,基本没有女性选择这个职业。“女人不可以画画,女人也不可以写作”,纵使查尔士·塔斯莱反复强调,莉丽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他为拉姆齐夫人作画的这份职业。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小说了解到莉丽一直不结婚,“夜晚已经消逝,晨曦揭开了帘幕,小鸟不时在花园里啁啾,她拼命鼓足勇气,竭力主张她本人应该被排除在这普遍的规律之外;这是她所祈求的命运;她喜欢独身;她喜欢保持自己的本色;她生来就是要做老处女的”。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意识流的写法技巧,黑夜和黎明交替出现,日子却一天天过去,鸟儿在花园里鸣叫,而莉丽一个人在屋里做着她挚爱的工作,同时在心理上却坚守她心目的这个一个,通过以上种种,产生了时空交错的意象。
单纯的从内容上看,伍尔夫对意识流文字和叙述的操控能力在写作中体现出淋漓尽致,帕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也反复出现在小说的多处叙述之中,过去与现在抑或同时交错,在别墅这一空间之中,或者是在其他场景中和莉丽脑中无尽的遐想互相碰撞,这些交替出现的场景更加迸发出了虚幻和现实的意境,从而把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很好的展现出来。在《到灯塔去》该小说中,即便作者想描述的内容以及人物没有同一个时空里,但是这并不影响伍尔夫的场景描写,仍然可以让读者提取和分辨出其中的信息,不会因为时空的交替出现而影响读者的阅读,此种写作手法的确高明。
在小说第三部分“灯塔”中,作者对于对莉丽的描写,意识流特征最为明显也最为精彩。当她站在草坪边望向海滩回忆拉姆齐夫人并试图继续创作夫人的画像时。莉丽徜徉在她自己心目中的两个时间里。伍尔夫将现实的场景与莉丽的内心世界完美的融合到一体,使得读者对这种杂糅交错的印象深刻。她心中的客观时间貌似是在当下,而她心中的主观时间却早已回到飞到了十年前的场景。“你还记得昔日的情景吗,卡迈克尔先生?” 莉丽问卡迈克尔,她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带到了回忆里:“她又想起了拉姆齐夫人坐在海滩上的情景,那只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桶,随着波涛一上一下的晃动;那一页页的信纸随风飘散”;“正在从容不迫地作画的莉丽觉得,似乎有一扇门户打开了,她走了进去,站在一个高大而非常阴暗、非常肃穆,像教堂一般的地方默默地向四周凝视。从一个遥远的世界,传来了喧嚷的声音。几艘轮船化为缕缕轻烟,在远处的地平线上消失了。查尔士在掷着石片,让它们在水面上漂跃。”随着思绪的慢慢回归,从十年前渐渐回到了现实。这一段描述从触觉、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描述了在莉丽的心目中拉姆齐夫人的形象。俩人都处于默默无言的状态,但是俩人之间的关系却有一种朦胧美,通过这种时光交错从而塑造出拉姆齐夫人在莉丽心目中不可玷污的、疏离却又亲近的形象。
伍尔夫提到莉丽用红色以及灰色在画布上以此来体现,这两种颜色似乎就在暗示着拉姆齐夫人轻盈、纤细、扎实的性格,与此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脆弱、坚强的个性。这样的颜色运用还包括了蓝色代表着莉丽心目中拉姆齐夫人的一点点瑕疵,绿色代表着拉姆齐夫人试图撮合但结局糟糕的雷莱夫妇。利用颜色、画布还有莉丽的回忆,伍尔夫娴熟地构造出了一幅意识流中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交叠的画面,更加清晰地体现出了莉丽对于拉姆齐夫人的那种复杂情感,表现出莉丽在面对绘画,面对拉姆齐夫人的时候既脆弱又坚强的敏感个性。诸如此类的意识流描述还有很多,它们就在莉丽和她的画布之间灵活地进行着转换,也同时提示着读者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的变换。
最后,莉丽没有失望,在她的翘首期望中,拉姆齐先生和他的孩子们到达了灯塔,也就是到达了整篇小说的核心意象———拉姆齐夫人的形象不仅代表着灯塔,与此同时,莉丽也完成了她的最后一笔,小说最终达到了高潮。“画好啦,大功告成啦。是的,她极度疲劳地放下手中的画笔想到:我终于画出了在我心头萦回多年的幻景。”
莉丽从来没有考虑过她的作品会被挂在阁楼还是被渐渐遗忘,在她的心中,只有到达灯塔才是重点,能不能完成自己的心愿,这才是她一直关注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莉丽成功地画出了她心目中理想化、几近完美的拉姆齐夫人。对于绘画这个男性职业来说,莉丽也从来没有因为绘画是男人的专属而影响自己的创作,最终她完美的到达了灯塔。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中,对于意识流创作技巧的把握和掌控非常成功,并且自然的在主客观时间,现实与回忆,当下与过去中来回穿梭,穿插描写。整篇小说展现出了莉丽无穷的想象能力以及灵活的动脑能力;与此同时他也从其他角度充分说明了伍尔夫本人所具有的创造力和缜密思维。因此,从意识流写作技巧的角度对莉丽进行全方位的赏析,从而能够让读者真正领略到伍尔夫笔下这个充满幻想而又栩栩如生的角色。
参考文献:
[1]James,William.What is an Emotion?[J].Oxford:Mind, 1884(9):188-205.
[2][法]柏格森.吴士栋译.时间与自由意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135.
[3]伊丽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J].北京:世界文学,1979(1): 276-310.
[4][英]弗吉尼亚·伍尔夫.瞿世镜译.到灯塔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5]Rachel Bowlby.Virginia Woolf:Feminist Destinations[M].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88.
[6]李森.评弗·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技巧[J].外国文学评论,2000(1):62-68.
[7]秦红.永恒的瞬间《到灯塔去》中的顿悟与叙事时间[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37 -40.
【关键词】意识流 《到灯塔去》 布里斯库
意识流是一种心理学的词汇,它是19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意识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发。意识流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供了理论依据。渐渐地,意识流就成为了一种表现人物内心意识的文学创作手法,通常以自我独白的形式出现。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弗吉尼亚·伍尔夫、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威廉·福克纳等都是擅长使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着名作家。伍尔夫最着名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之一《到灯塔去》就充满着意识流的踪迹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以其熟练的意识流写作技巧在世界文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英国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全篇充满着意识流小说写作的痕迹。而在本文中着重对作品的重要角色之一——莉丽·布里斯库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意识流小说写作技巧。
作者在《到灯塔去》中对莉丽的描写充分展现了明显时空交错的景象,这是一个典型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在小说开头处,我们可以从对莉丽的轻描淡写中了解到这是一名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莉丽在刚开始从事着绘画这个职业的时就已经 33 岁了,而且在当时,这个职业是被看做是男人专利的,基本没有女性选择这个职业。“女人不可以画画,女人也不可以写作”,纵使查尔士·塔斯莱反复强调,莉丽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他为拉姆齐夫人作画的这份职业。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小说了解到莉丽一直不结婚,“夜晚已经消逝,晨曦揭开了帘幕,小鸟不时在花园里啁啾,她拼命鼓足勇气,竭力主张她本人应该被排除在这普遍的规律之外;这是她所祈求的命运;她喜欢独身;她喜欢保持自己的本色;她生来就是要做老处女的”。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意识流的写法技巧,黑夜和黎明交替出现,日子却一天天过去,鸟儿在花园里鸣叫,而莉丽一个人在屋里做着她挚爱的工作,同时在心理上却坚守她心目的这个一个,通过以上种种,产生了时空交错的意象。
单纯的从内容上看,伍尔夫对意识流文字和叙述的操控能力在写作中体现出淋漓尽致,帕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也反复出现在小说的多处叙述之中,过去与现在抑或同时交错,在别墅这一空间之中,或者是在其他场景中和莉丽脑中无尽的遐想互相碰撞,这些交替出现的场景更加迸发出了虚幻和现实的意境,从而把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很好的展现出来。在《到灯塔去》该小说中,即便作者想描述的内容以及人物没有同一个时空里,但是这并不影响伍尔夫的场景描写,仍然可以让读者提取和分辨出其中的信息,不会因为时空的交替出现而影响读者的阅读,此种写作手法的确高明。
在小说第三部分“灯塔”中,作者对于对莉丽的描写,意识流特征最为明显也最为精彩。当她站在草坪边望向海滩回忆拉姆齐夫人并试图继续创作夫人的画像时。莉丽徜徉在她自己心目中的两个时间里。伍尔夫将现实的场景与莉丽的内心世界完美的融合到一体,使得读者对这种杂糅交错的印象深刻。她心中的客观时间貌似是在当下,而她心中的主观时间却早已回到飞到了十年前的场景。“你还记得昔日的情景吗,卡迈克尔先生?” 莉丽问卡迈克尔,她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带到了回忆里:“她又想起了拉姆齐夫人坐在海滩上的情景,那只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桶,随着波涛一上一下的晃动;那一页页的信纸随风飘散”;“正在从容不迫地作画的莉丽觉得,似乎有一扇门户打开了,她走了进去,站在一个高大而非常阴暗、非常肃穆,像教堂一般的地方默默地向四周凝视。从一个遥远的世界,传来了喧嚷的声音。几艘轮船化为缕缕轻烟,在远处的地平线上消失了。查尔士在掷着石片,让它们在水面上漂跃。”随着思绪的慢慢回归,从十年前渐渐回到了现实。这一段描述从触觉、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描述了在莉丽的心目中拉姆齐夫人的形象。俩人都处于默默无言的状态,但是俩人之间的关系却有一种朦胧美,通过这种时光交错从而塑造出拉姆齐夫人在莉丽心目中不可玷污的、疏离却又亲近的形象。
伍尔夫提到莉丽用红色以及灰色在画布上以此来体现,这两种颜色似乎就在暗示着拉姆齐夫人轻盈、纤细、扎实的性格,与此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脆弱、坚强的个性。这样的颜色运用还包括了蓝色代表着莉丽心目中拉姆齐夫人的一点点瑕疵,绿色代表着拉姆齐夫人试图撮合但结局糟糕的雷莱夫妇。利用颜色、画布还有莉丽的回忆,伍尔夫娴熟地构造出了一幅意识流中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交叠的画面,更加清晰地体现出了莉丽对于拉姆齐夫人的那种复杂情感,表现出莉丽在面对绘画,面对拉姆齐夫人的时候既脆弱又坚强的敏感个性。诸如此类的意识流描述还有很多,它们就在莉丽和她的画布之间灵活地进行着转换,也同时提示着读者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的变换。
最后,莉丽没有失望,在她的翘首期望中,拉姆齐先生和他的孩子们到达了灯塔,也就是到达了整篇小说的核心意象———拉姆齐夫人的形象不仅代表着灯塔,与此同时,莉丽也完成了她的最后一笔,小说最终达到了高潮。“画好啦,大功告成啦。是的,她极度疲劳地放下手中的画笔想到:我终于画出了在我心头萦回多年的幻景。”
莉丽从来没有考虑过她的作品会被挂在阁楼还是被渐渐遗忘,在她的心中,只有到达灯塔才是重点,能不能完成自己的心愿,这才是她一直关注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莉丽成功地画出了她心目中理想化、几近完美的拉姆齐夫人。对于绘画这个男性职业来说,莉丽也从来没有因为绘画是男人的专属而影响自己的创作,最终她完美的到达了灯塔。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中,对于意识流创作技巧的把握和掌控非常成功,并且自然的在主客观时间,现实与回忆,当下与过去中来回穿梭,穿插描写。整篇小说展现出了莉丽无穷的想象能力以及灵活的动脑能力;与此同时他也从其他角度充分说明了伍尔夫本人所具有的创造力和缜密思维。因此,从意识流写作技巧的角度对莉丽进行全方位的赏析,从而能够让读者真正领略到伍尔夫笔下这个充满幻想而又栩栩如生的角色。
参考文献:
[1]James,William.What is an Emotion?[J].Oxford:Mind, 1884(9):188-205.
[2][法]柏格森.吴士栋译.时间与自由意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135.
[3]伊丽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J].北京:世界文学,1979(1): 276-310.
[4][英]弗吉尼亚·伍尔夫.瞿世镜译.到灯塔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5]Rachel Bowlby.Virginia Woolf:Feminist Destinations[M].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88.
[6]李森.评弗·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技巧[J].外国文学评论,2000(1):62-68.
[7]秦红.永恒的瞬间《到灯塔去》中的顿悟与叙事时间[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37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