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拥有巨大数量的人口基数,因此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呈现不同层次的状态。虽然我国经济实力在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壮大,但同时依然有较多中低收入的公民需要国家的帮扶,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因此应运而生。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现状;问题;路径选择
引言:作为国家的民心工程和城市品质的亮点工程,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成为各城市的重点关注部分,比如青岛市在2012年到2021年之间进行了413项棚改计划;深圳的公租房申请已经排到几年之后;长春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限制最高租金,保障住房困难的市民和青年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无一不是围绕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而开展,其主要导向就是解决中低经济人群的住房安置问题。以下将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问题和路径选择展开具体论述。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住房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特别是对于中低收入的人群,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问题关乎着国计民生的关键,因此,我国也将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国家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中。与国外相比,保障性住房的概念是我国社会主义特有的特色,作为区别于市场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政府干预性
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从开始的设计到最后的分配管理都需要政府参与,政府是保障性住房的参与主体,肩负着住房城建的重任,因此如今的保证性住房具有较大的政府干预性。
2.针对人群有局限
因为保障性住房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中低收入人群,因此购买人群有限,因为在当下的房产政策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即使已经进行了较高幅度的下调,仍然有将近六成的人群购买能力有限,所以保障性住房建设针对的人群依然有较大局限。
3.经营目的非营利
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性住房的目标并非盈利,而是以普惠的目标展开,从而帮助无法解决住房问题的人群提供有效地保障。因此保障性住房具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其承载着社会和谐稳定的重担,离不开政府的经济支持。
4.分配标准太复杂
因为我国中低收入人群比例并不低,国家想要解决所有中低经济人群的住房需求,仅仅依靠保障性住房还远远不够,这无形中也让分配工作增加了难度,而我国目前主要通过申请轮候制度,这对拥有迫切住房需求的中低收入人群而言也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
5.保障时间不稳定
因为保障性住房的目的是针对中低收入人群,而每一组家庭的收入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保障的时间也会根据对象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整,如果接受保障的人群经济得到改善,超过接受补助的标准就会失去这种优惠对待,因此保障性住房的保证时间并不稳定。
二、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
保障房是政府提供给特定人群的政策性住房,但保障性住房也存在一定问题,笔者在这里进行以下四点总结,希望购房者可以引起重视:
1.质量隐患
部分地区对保障性住房并不太重视,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监理过程和质量验收等方面,相关工作人员把关并不到位,部分工程还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劣质的建筑材料,从而埋下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2.资金不足
对于保障性住房而言,建设资金的不足和土地拆迁的压力非常大,想要做好相关工作,带头单位和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危机也比较大,而缺乏资金投入和周转对较多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都是极大的挑战,比如在我国中西部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时所面临的资金缺口较大,而相关住房用地也很难及时完成拆迁,导致建设工期增长,从而在无形中增加了建设的成本。
3.政策不同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带有一定的探索性质,不论是政策、机制还是保障范围、方式等,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政策边界不够清晰的情况,同时利益调节和退出机制也并不完善,导致建设的体制不够完整。
4.法治不全
如今的住房保障政策大多是通过规范性的文件形式进行发布,虽然存在一定的法律效果,但并未形成庄严的法律制度,对保障房的建筑工程并未造成有效的法律约束。早在2005年的时候,我国政府就曾颁布过针对城镇低收入家庭,改善其廉租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的相关管理办法,但因为此政策并未上升到法律层面,所以管控的力度和效果都不太好。
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路径选择
1.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法规和机制
保障性住房有一个动态的特点,会根据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准入和退出,因此对于参与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家庭和个人,应该进行有效的登记和动态的跟进,从而保障住房的提供能够解决更多经济较为困难的人群。同时,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辅助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正常分配能够在有效的范围之内。
2.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重要建设作用
前文曾经提到过,对于如今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因此住房公积金应该被更多城市所接纳和使用,并且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推动住房公积金的政策实施,从而提高人们的住房消费能力,并引导中低收入家庭购买普通的商品房或者经济适用房。我国现代的住房付款,有一次性付款也有按揭付款等方式,但是这两种方案都无法承担,我国现在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购置需要,因此,我国政府应该积极落实住房公积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压力,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向前发展。
3.对中低收入家庭依法合规开放住房
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日益增高的商品房价格是其住房无法保障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出现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因此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应该依法合规的开放住房指标,改善中低收入人群因为商品房所造成的住房困难问题。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我国房价逐步飙升,致使我国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都无法买房,因此,保障中低入家庭依法合规实现开放住房,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
4.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
想要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就必须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制度,切不可让部分人群利用漏洞获利,因此在保障性住房制度完善的过程中不仅要扩大保障的范围,同时也要提高居住的条件和补贴的标准,对于低收入家庭的房源做到优先保证。我国为了保障人民的住房质量,需要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这种保障性住房可以是廉租房建设,以此让每个居民在城市生活中,都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进而保证人民的日常生活居住问题,对此,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进而提升的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障性住房是我国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特殊住房的有效途径,不论是政策制度还是实际运作,都应该考虑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初衷和目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有效的保障性住房分配,从而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有效的住房保障。
参考文献
[1]赵金鹏.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性探究[J].商讯,2021(17):169-171.
[2]张旭文.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1.
[3]王路.浅谈我国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12):163-164.
[4]李烨,焦怡雪,高恒,張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与特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7):19-25.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现状;问题;路径选择
引言:作为国家的民心工程和城市品质的亮点工程,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成为各城市的重点关注部分,比如青岛市在2012年到2021年之间进行了413项棚改计划;深圳的公租房申请已经排到几年之后;长春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限制最高租金,保障住房困难的市民和青年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无一不是围绕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而开展,其主要导向就是解决中低经济人群的住房安置问题。以下将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问题和路径选择展开具体论述。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住房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特别是对于中低收入的人群,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问题关乎着国计民生的关键,因此,我国也将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国家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中。与国外相比,保障性住房的概念是我国社会主义特有的特色,作为区别于市场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政府干预性
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从开始的设计到最后的分配管理都需要政府参与,政府是保障性住房的参与主体,肩负着住房城建的重任,因此如今的保证性住房具有较大的政府干预性。
2.针对人群有局限
因为保障性住房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中低收入人群,因此购买人群有限,因为在当下的房产政策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即使已经进行了较高幅度的下调,仍然有将近六成的人群购买能力有限,所以保障性住房建设针对的人群依然有较大局限。
3.经营目的非营利
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性住房的目标并非盈利,而是以普惠的目标展开,从而帮助无法解决住房问题的人群提供有效地保障。因此保障性住房具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其承载着社会和谐稳定的重担,离不开政府的经济支持。
4.分配标准太复杂
因为我国中低收入人群比例并不低,国家想要解决所有中低经济人群的住房需求,仅仅依靠保障性住房还远远不够,这无形中也让分配工作增加了难度,而我国目前主要通过申请轮候制度,这对拥有迫切住房需求的中低收入人群而言也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
5.保障时间不稳定
因为保障性住房的目的是针对中低收入人群,而每一组家庭的收入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保障的时间也会根据对象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整,如果接受保障的人群经济得到改善,超过接受补助的标准就会失去这种优惠对待,因此保障性住房的保证时间并不稳定。
二、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
保障房是政府提供给特定人群的政策性住房,但保障性住房也存在一定问题,笔者在这里进行以下四点总结,希望购房者可以引起重视:
1.质量隐患
部分地区对保障性住房并不太重视,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监理过程和质量验收等方面,相关工作人员把关并不到位,部分工程还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劣质的建筑材料,从而埋下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2.资金不足
对于保障性住房而言,建设资金的不足和土地拆迁的压力非常大,想要做好相关工作,带头单位和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危机也比较大,而缺乏资金投入和周转对较多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都是极大的挑战,比如在我国中西部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时所面临的资金缺口较大,而相关住房用地也很难及时完成拆迁,导致建设工期增长,从而在无形中增加了建设的成本。
3.政策不同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带有一定的探索性质,不论是政策、机制还是保障范围、方式等,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政策边界不够清晰的情况,同时利益调节和退出机制也并不完善,导致建设的体制不够完整。
4.法治不全
如今的住房保障政策大多是通过规范性的文件形式进行发布,虽然存在一定的法律效果,但并未形成庄严的法律制度,对保障房的建筑工程并未造成有效的法律约束。早在2005年的时候,我国政府就曾颁布过针对城镇低收入家庭,改善其廉租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的相关管理办法,但因为此政策并未上升到法律层面,所以管控的力度和效果都不太好。
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路径选择
1.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法规和机制
保障性住房有一个动态的特点,会根据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准入和退出,因此对于参与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家庭和个人,应该进行有效的登记和动态的跟进,从而保障住房的提供能够解决更多经济较为困难的人群。同时,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辅助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正常分配能够在有效的范围之内。
2.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重要建设作用
前文曾经提到过,对于如今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因此住房公积金应该被更多城市所接纳和使用,并且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推动住房公积金的政策实施,从而提高人们的住房消费能力,并引导中低收入家庭购买普通的商品房或者经济适用房。我国现代的住房付款,有一次性付款也有按揭付款等方式,但是这两种方案都无法承担,我国现在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购置需要,因此,我国政府应该积极落实住房公积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压力,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向前发展。
3.对中低收入家庭依法合规开放住房
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日益增高的商品房价格是其住房无法保障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出现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因此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应该依法合规的开放住房指标,改善中低收入人群因为商品房所造成的住房困难问题。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我国房价逐步飙升,致使我国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都无法买房,因此,保障中低入家庭依法合规实现开放住房,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
4.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
想要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就必须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制度,切不可让部分人群利用漏洞获利,因此在保障性住房制度完善的过程中不仅要扩大保障的范围,同时也要提高居住的条件和补贴的标准,对于低收入家庭的房源做到优先保证。我国为了保障人民的住房质量,需要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这种保障性住房可以是廉租房建设,以此让每个居民在城市生活中,都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进而保证人民的日常生活居住问题,对此,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进而提升的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障性住房是我国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特殊住房的有效途径,不论是政策制度还是实际运作,都应该考虑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初衷和目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有效的保障性住房分配,从而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有效的住房保障。
参考文献
[1]赵金鹏.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性探究[J].商讯,2021(17):169-171.
[2]张旭文.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1.
[3]王路.浅谈我国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12):163-164.
[4]李烨,焦怡雪,高恒,張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与特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7):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