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剖析、解析、评析

来源 :天府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复习课在学生头脑中最感头痛,对教师来说亦较烦心,本人由“四析”改变复习结构与方法,收到了较理想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四析”;“四一”
  复习课难上,这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共同感受。某日在教室里做课前准备,只听几个学生在议论:“下节又是教学复习,老师叫我们做了校对,对好了又再做……真没劲”。而在办公室又听到:复习课真难上,那么多的内容,讲得我喉咙都冒烟了,但是学生还是半懂不懂,做题错误百出……
  难在何处呢?扪心自问,难在学生的认知起点参差不齐,难在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半途而废”,难在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没有与学生的认知、心理情绪相匹配……为改变现状,本人自2012年秋季开始从传统的“回顾整理”“重点讲解”“反馈训练”“布置作业”四个环节改为“自照分析”“典例剖析”“重点解析”“自我评析”。
  一、自照分析   反观内容  ——变“一知半解”为“一清二楚”
  以往的复习课模式是大伙一起做教师布置的准备题、复习题、训练题……忽视了各层面学生的个性差异,一个概念或一道题目出示,不管学生能否接受,教师就“一讲到底”给学生复习,难怪有的学生在课后给课代表反映说:“X老师讲得满头大汗,青筋直暴,而且越听越糊涂,有云里雾里之感觉。。。。。。”。为避免各层面的学生的“怨声”,我在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复习》复习中,先让学生自我对照本单元的知识、技能的缺陷,随之根据中等偏下学生的学习水平,再预学设计:
  围绕复习单开展课堂教学是把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有效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预习单),学生对知识点的整理回忆、讨论、研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抓住能串联重点、难点的知识点,通过比较、探究等形式,梳出“清清爽爽一条线”,以达到“明明白白一大片”。
  (3)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且与所学知识紧密联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典例剖析,点拨启思 ——改“一棵树木”题目为“一片森林”
  (一)拓展知识的整理空间,注重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改“一种思路”为“一网打尽”知识整理是本课教学的核心之一,学生在各节课里获得的知识是“散装”的,常有“见木不见林”之感,本课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联系,使之串联成线,连结成块,成为有结构的编码系统,并使学生在知识整理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拓展,使认知结构更具有迁移性。
  如我们在第一环节的设计中,紧紧围绕预习案中的三个典型题展开,在设计题目时我们充分把握小数单元的重难点精选练习题,既照顾到小数单元的知识覆盖面(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更突出形成知识间的联系,如在第一题的设计中,解决了小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小数意义等知识的梳理,有浅入深、由易到难。在具体整理中,突出整理、建构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发展学生整理、建构的能力。
  (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注重思维的独创性。让学生不局限于已有知识的低层次重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如预习案的第二题:3.08()=308,填上单位名称。学生在平时的习题训练中大量接触到的都是形同3.08米=(   )厘米的习题,思维定势。请学生自己填单位名称,不但促进了学生在认知上的逆向性,而且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如学生就会整体考虑相同和不同单位间的进率。
  (三)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注重思维的批判性和发散性。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学生发现、领悟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如第一题在写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把小数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第二题填单位名称时,突出解题的开放性,过程开放,结果开放,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第三题在方框中填数中,引导学生不仅要从独立性------“四”舍去,“五”进一、同时大胆引导学生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选数,也为学生的数感培养起到很强的迁移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我在对三个典型题的分析中,及时组织小组内和全班性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展示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这样的合作学习,分享了集体的思维和智慧,同时对学生个体而言,通过与他人讨论交流,自身认知结构的缺陷也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弥补。
  三、重点解析,强化反馈 ——换“一题一解”方法为“一题多变”
  有效的数学复习教学,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训练反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解题思想,运用解题方法。这样,既可以对基础内容和重点内容进行训练巩固,又达到当堂反馈、诊断教学、及时弥补的目的。这个训练可以是集中的,也可以是分散的,但都必须限时完成、及时反馈,以便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小数的复习》一课中,我设计了如下的变式题:
  师:小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就应用所学知识来解答相关的数学问题,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有困难的组内进行帮助。
  本环节主要通过四个习题检测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和意识,以及课堂教学整体效果的达成度。 通过适当的练习检测复习效果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针对典型例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的有共性的问题,紧扣典型例题,通过变形条件、变形结论、变形问题设计角度,变形考查方式、变形题型等手段进行再训练,从而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同时根据小组中作业快慢的速度,要求组长能及时协助老师巡视组内成员的作业质量,针对困难予以适度的帮助。如第二题和第三题,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还需要方法的指导。第四题需要集体反馈,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求出长方形的宽。
  四、自我评析,找出差距——促“一般评价”成“一隅三反”
  在复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对学生了解的越多,我们就能贴近学生知识和心理水平。因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輸给学生。
  一个好老师不在于自己讲得多么精彩,而在于能否把学生带进琢磨的状态,一堂好课,必定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快乐有效、互动生成的课。在复习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投入度高(全体学生认真投入,自觉主动学习,精神面貌好);参与面广(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讨论探究等);开口面广(在小组合作探究阶段和全班交流阶段,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有机会开口发言,表述观点,促进思考);训练量适宜(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都乐于挑战)……
  将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变成学案,教学还原为学教,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先后顺序,更多的是深层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在先预习的教学中,在唤醒学生沉睡的旧知后,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变被动为主动,摆脱了“老师不讲我就不能学”的思维定势,同时学生能够自觉复习,有益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当然在践行的过程中,我们对“预习单”的数学复习有了新的认识和反思。
  1.“先预习”复习课,是指放手让学生自我透析学习水平,个体回忆再现复习内容,能自主捕捉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将整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沟通,形成网络,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形成能力,不能不说是一种学会复习的好方法。
  2.这种复习方式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潜在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为指向,倡导学生亲历悉悟,主动探索。
  3.重点解析能在各层面学生中起引领作用,以便使学生各自找出差距。
  4.结果评析,能促使全体学生能在反思中提高对存在问题的更高层次的探究和发现,通过自我评析明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缺漏,从而能培养自主复习的习惯。
  复习教学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要恢复学生火热的思考,就可帮助学生揭示数学的内在联系。这是数学家张奠宙先生的指导语言,本人认为:复习课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训练,更不是低层次的重复训练,而是能唤醒各层面的学生自照透析---典型剖析---重点解析---自我评析。其效果显然是明显的、有成效的,本人认为几年来的“四析”环节复习课是可信可行、且行之有效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是对生本理念的充分体现,而这在以素质教育理念为主的时代下,需要教师用新颖且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授课。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有对教材的充分研究和对学生认知能力足够了解,从而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创新教学策略,以求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绽放出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于传统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强调不能简单唯成绩论,而是应当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发展出学习数学学科以及其他理科内容的基本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培养数学能力。基于此,本文以中考数学复习课为例,就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对策,希望能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考;数学复习课  前言:  初中阶
期刊
摘 要: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涯转眼就过去,这五年来能够看到小学生有着显著的变化,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还有思想上的突飞猛进。虽然告别五年的学习生涯,但是真正紧张的学习也在随之而来,小学和初中这两个阶段非常重要,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步入初中阶段与小学完全不一样,从心理认知、学习任务、学习方法、思维运用等都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初中阶段教学方式与小学截然不同,有很多学生刚步入初中后难以适应,阻碍学生
期刊
摘 要:数学实验是一种打通教材文本和学生知识经验、学习心理等的主客交融的“综合性学习”。在这种“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操作、发现。“数学实验”为“数学理解”提供了“外源帮助”,“数学理解”为“数学实验”提供了“内源支撑”。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学生从依赖操作实验的“工具性理解”走向超越操作的“关系性理解”“创新性理解”,进而实现自我的“思维跃迁”。“数学实验室”也成为学生的“创想空间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给人的印象是只负责教会学生如何算题,如何从固定的数学模式中得到答案,过程是怎样验算的,似乎不是最主要的。“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挖掘,通过数学教学发展学生的人格教育似乎是与数学没有太多联系。因为人格教育在很多时候被看作是语文教学或其它学科的事情,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各学科教学的统一目标,数学教学也要担负起这一重任。数学教学与
期刊
摘 要:对比传统教学,现代教学会越来越注重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逐步做到因材施教,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分层异步。一个教室的学生在接受同一位教师的授课时,因为学生自身的理解力,学习习惯,记忆力,集中力以及自身基础不同导致接收及理解的知识量肯定会有所偏差,直接导致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样,最终显而易见考试成绩也会相差很多。所以,应按照教学目标,学生能力,教学评价,课堂训练,考试成绩等方面入手,针对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于依据课本教材有序开展教学工作,很多存在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容易被割裂开,呈现分离化、碎片化的状态,这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着不利影响。因此,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大单元教学设计成了很多教学工作者们重点研究的课题。下面编者凭借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自己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开展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其深入理解、学习数学知识,坚持贯彻新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理念要求,遵循教有“方”、思有“度”的原则,全方位、多角度探索思维能力培养良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指通过分析、概括、比较、具体化等一系列过程,将感性材料合理加工后,转化为理性的认知,以此解决遇到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行业的创新发展,初中数学也逐渐改革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新型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结合学生不同的特点,准确实施分层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也发生巨大的改革和创新,班级教学如何与学生个体差异相适应,成为教育界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期刊
摘 要:“深度学习”,是指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从低成长区域跨越到高成长区域。深度学习是一种认知升级和自我精进的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当我们在关注课标落实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仍然存在浅表化、浅层化的问题。学生的深度学习,必然指向理解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亲历和感悟,数学的交流与表达、猜想、验证、数学思想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