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韦伯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198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年时的卡尔·马克思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意思表示,就是愤怒地否认了他是那种在他思想影响下涌现出来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不过有趣的是,最终澄清了两者关系的,却不是他们任何一方当事人,而是一个著名的旁观者,马克斯·韦伯。当然,韦伯并非袖着手旁观,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他几乎是在与“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度过了一生的。需要立刻说明的是,韦伯从事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并非挑起一场见仁见智的意识形态厮杀,而是无意中开创了现代社会科学的一个新纪元,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以学术为业”,尽管他的思想影响所及并不止于学术领域。
  
  
  作为世界性的学术共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下称《新教伦理》)被视为这个新纪元的开端,应是恰如其分的。它剖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切片,用帕森斯的评价来说,“是韦伯首先将价值观在决定人的社会行动时的作用问题提到了理论高度”。结果是,它从根本上遏阻了“经济决定论”思潮的无限制泛滥。这个命题的出现已近百年,今天又在强烈刺激著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意识,表明它的解释力依然生动如初。当然,一直都有论者认为,作为一个需要实证主义证据支持的命题,它也并不是无懈可击,更不能包打天下,否则很难甚至无法解释越来越多非西方地区的现代性转型历程。关于这样的质疑,今天也许可以言之凿凿地说,基本上是对文本的片面理解所致,因为韦伯在文本最后已明确表示,这只是为一项大规模研究预做准备,而不是提前为那项研究做出的结论。因此,对于有兴趣的中文读者来说,准确理解这个文本就不难看出,一个逻辑链条的开放性并不是它的漏洞,毋宁说是为它预留了更大扩展空间。
  我们从《新教伦理》的论述中,已经可以生动地感受到观念对于历史过程的独特魅力和推动作用。随后的几部系列研究,即《中国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古代犹太教》(非常可惜的是,韦伯未及完成规划中的伊斯兰教研究),构成了韦伯名之为《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下称《经济伦理》)的专题论丛,把这种作用的多样性展示得更为饱满。然而,《新教伦理》的广泛影响,本已使韦伯受到了德国学界很长时间的误解,《经济伦理》似乎又加深了这样的误解。简言之,他甚至被看作一个文化决定论者。对此,韦伯生前就做过多次回应,希望澄清人们的误读和偏见。随着他的著作文本越来越多地在欧美地区被译介、传播和研究,局面早已发生了根本改观。无独有偶,上世纪80年代韦伯在中国大陆声望日隆,也是从《新教伦理》的译介开始的,所以毋庸讳言,中文读者对韦伯的认识也曾普遍误入同样的歧途,以致今天对韦伯的“文化类型学”是否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普遍的共识,恐怕还很难说。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是对文本了解不足。然而,至少从目前我们能够得到的韦伯著作中译本来说,继续重复过去对韦伯的那种误解,显然已经没有太多的客观理由了。
  一些与现代世界的由来及其可能的发展方向有关的大问题,可以说是吸引韦伯思考了一生的问题。他试图为这些问题找到理论上更经得起挑剔、重要的是经验上更有说服力的答案。如果说《经济伦理》只是给出了普遍历史(universal history)的若干剖面的话,那么《经济与社会》则是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方法论脚手架,以期整合极为多样化的要素,从中寻求对历史现实的因果说明。尽管这个脚手架的结构纵横交错,十分复杂,但它被广泛接受的程度早已表明了它的学术与思想地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49年发起在奥斯陆成立的国际社会学协会,于1998年将此书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著作,其价值当毋庸置疑。但另一方面,就我们这里的情况而言,无论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还是在次级学科领域,总体上来看,它的影响恐怕只能说还处在一个相当初级的状态,也就是单向的文本接受阶段,真正完整、深入的解读与研究者,殊可谓严格意义上的屈指可数。不论这是什么原因所致,与它在欧美备受推崇并且激发了经久不衰的批判性评价和学术论战相比,与我们这里日趋张大的人文学科建设规模以及对思想学术资源持续加深的普遍需求相比,毕竟算是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但是不言而喻,《经济与社会》已经为我们对自身历史现实的关切注入了富有活力的代谢因子。如果说,最初对《新教伦理》的热情误读,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粗鄙化意识形态体系的逆反表现,难免带有矫枉过正的普遍特征,但随后却刺激了对中国现代性转型过程中本土文化资源问题的广泛思考与争论,而且至今势头不减,也不失为修成正果,那么,《经济与社会》从一开始就是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进入公共话语的。《新教伦理》本来就是一场思想学术论辩的产物,而且是韦伯学术著作中语言最为平易、激情最为奔放的作品,立竿见影的感召力之强大实不足为怪。《经济与社会》则大为不同,它是一整套尽最大可能保持了“价值中立”的认识论分析手段,就其技术意义而言,用京特·罗特的话说,“它是要为经验研究奠定一个各执己见的人们都能接受的共同基础”,而事实上,这也正是《经济与社会》历久弥新的深厚奥秘所在。因此,韦伯开创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和观念解析方法,以及由此形成的逻辑架构,就不可能以价值宣言式的轰动效应见长,而是迫使读者不得不以知识的诚实和思想训练的素养审视它们给出的画面并做出反应。至少从现象上看,韦伯关于理想类型、社会行动、正当性秩序、官僚制(科层制)、超凡魅力、宗教信仰与经济行为等多方面的系统论述,以及他着力阐发的理性化理论,都已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融入了众多学科乃至某些非学术领域的日常话语,足以见出这部百科全书的思想渗透力。考虑到这不过是最近十年间的变化,而且是学术环境大踏步行政化兼商业化的十年,还能有这样的播变,也确实殊为不易了。
  韦伯曾打算用一篇提纲挈领的文字介绍一下当时尚未成书的《经济与社会》概貌,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由此不难推知,对这样的巨著进行扼要概括,也许连作者本人都没有把握避免简单化甚至教条化的危险。但尽管如此,《经济与社会》谋篇立意的基本脉络还是清晰可见的,而且从一开篇就是如此:“解释性理解社会行动并对其进程与结果进行因果说明。”这里说的“行动”,“指的是行动中的个人给他的表现附着了某种主观意义”,“社会行动则是指该行动的主观意义还顾及到了他人的表现,并据此作为行动进程的取向”。这个严谨的表述在今天看来好像已经没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但若考虑到黑格尔“时代精神”观念和庸俗唯物论对那个时代潮流的强大影响,也许就不难看出,他这是不动声色地指出了一个普适性的经验事实,即个人并不是什么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社会关系是从个人开始,而不是相反,从而在根本上划清了与有机论、原子论、机械论、进化论直至各种单一因果决定论的界限。不言而喻,这个一般性的哲学前提,对于后面有关正当性秩序及其理性化的比较研究和系统论述,意义非同小可。不过,就笔者陋见所及,这样的价值背景目前尚未进入大陆学界的主流视线,因而不少论者难免囿于对韦伯各个类型学范畴的孤立审视和简单套用。   
  对于置身一种特殊意识形态语境的中文读者来说,《经济与社会》最具冲击性的力量大概在于,它彻底颠覆了一个流行至今但十分粗糙的历史观,亦即历史上的所有经济结构,乃是所有既定历史现实的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往最简明扼要处说,《经济与社会》洋洋百余万言,首先就是用“决定性因素之一”否定了“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它无可争辩地揭示了在社会关系中发育、生成和衍变的社会行动秩序背后,存在着若干相对独立但彼此作用的力量。因为,《经济与社会》作为一个脚手架,在对特定历史现象的说明方面,让我们看到的是跨时代、跨文化的类型建构,在对特定历史事件的分析方面,让我们看到的是多元要素的互为因果。从韦伯的政治著述来看,也正是基于对这些力量和要素的清醒把握,才使韦伯不幸成了一位现代耶利米,因为他准确预见到了在他生前身后德国将要一再遭受的历史命运。相形之下,那种理论上超历史的“历史规律”,却是和历史本身格格不入的。也许不妨说,我们自身的现代性关切如果还能避免误入绝对主义的死胡同,或者相反,避免陷入相对主义的烂泥潭,对于《经济与社会》这个经验理论的典范,我们无疑还会继续从中觅得独到的启示,尽管这绝非一蹴而就之功。
  韦伯如今已经成为德国的一个文化象征,小学课程中就有专门讲授韦伯生平故事的安排,中学到大学的系统讲授更可想而知。他25岁时的博士论文,至今还是众多欧美大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必读参考书。世界各地对韦伯的研究文献,更可谓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在这方面,中国大陆的现状确实大不如人意。不过还有另一方面。韦伯的著述规模相当惊人,到目前为止,德国人根据韦伯遗稿编辑成书的德文新版韦伯全集已有42卷,包括著作与演讲、讲义与笔记、书简三个部分,其中已正式出版的共25卷。陆续译成英文的单行版本目前有17种,这些英译本迄今已全部有了中译本,大约为德文版全集的14卷规模,虽然离再现韦伯思想的全貌还有很大差距,但基本上涵盖了韦伯著作的主体部分。仅就文本翻译而言,中译的进展并不逊于英语世界,而且,尽管韦伯的著作不可能是畅销书,但出版界的热情始终不减。比如20多年来,《新教伦理》已有11个出版社印行了13个翻译版本,甚至《经济与社会》也能一再重印,这同时也说明了中文读者的需求具有长期的刚性潜力,无疑是在一个貌似异质的文化语境中体现了韦伯的世界性思想学术地位和资源性价值。虽然十分遗憾的是,官方对此迄无积极态度和任何实际的支持,但终于在学界的自发努力下,已经有了从德文版翻译韦伯全集的规划,最近还由山东大学与商务印书馆合作成立了“韦伯研究中心”,负责协调组织落实,假以时日,当能不负众望,为今后的韦伯研究提供更接近原著的文本基础。
  作者為自由学者、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译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论》等
其他文献
巴林(Bahrain)首都麦纳麦的珍珠广场安静而空旷,珍珠塔在刺眼的阳光中泛着白光。在黑金时代之前,90%巴林人都以采集珍珠为生。经历了广场的抗议风潮之后,巴林正在愈合伤口,“我们已经从混乱和忧虑中恢复。”  去年2月14日,珍珠广场掀起大规模抗议风暴,成千上万的示威者涌向广场,并随后与军队和防暴警察发生激烈冲突,数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初期,示威者要求政府提供体面的工作和生活,要求公民享有更多的政
期刊
8月21日,日本政府正式提议日韩两国共同将竹岛(韩国称独岛)问题提交国际法院,以抗议韩国总统李明博日前访问该争端岛屿,韩方已表示不会接受提议。  19日,十名日本右翼人士登上钓鱼岛。香港保钓团体则计划于9月18日在世界各地的日本大使馆和领事馆外组织抗议。  就在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岛屿争端集中爆发、愈演愈烈之时,美国也进入角色:从21日起,日本自卫队和驻日美军开始进行为期37天的岛屿作战演习,这是日美
期刊
全球历次衰退,都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贸易自由化受到挑战,最近一次的金融危机也不例外。特别是最近一年多来,欧债危机深化,中东、北非政局动荡,一些国家经济上反全球化的呼声高涨,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世贸组织的作用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突出表现在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的工作严重滞后。  多哈回合谈判的停滞不前是导致世贸组织地位尴尬的主要原因。经过十年的艰苦谈判,多哈回合谈判80%的内容已大体确定。是否努力
期刊
中央银行家曾备受尊敬,因为他们照看着每个人的钱。但如今,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仍在不断印钞以阻止经济通缩,令中央银行家们失去了昔日备受尊崇的地位。  每年8月,美国堪萨斯州的联邦储备银行都会在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举办大会,全球各大央行行长、财长和重要的货币思想家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经济问题。  在2005年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经济顾问拉古莱姆·拉詹(Ra
期刊
光绪二十五年(1899),梁启超写了《各国宪法异同论》发表在《清议报》上。此时,距戊戌政变发生不足一年,梁启超流亡日本亦不久,严复所翻译之《群己权界论》尚未发表。在中国,即使知识界,对宪法、宪政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一无所知。所以,梁启超的这篇文章在一般意义上普及了关于宪法和宪政的知识,同时,也在总结百日维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新的政治改革的目标。  一  在梁启
期刊
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长9.2%,七月份的同比增长更降到1%,除去2009年(下滑16%)外,这是中国出口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差的年份。同时,从采购经理指数(PMI)中的出口订单指标来看,未来几个月中国出口仍不乐观。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服装鞋帽类品牌放弃在中国生产,转向其他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当前低迷的中国出口增长,是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全面失去出口竞争力并进
期刊
21世纪头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显著的经常账户失衡。  美国、中东欧国家具有持续显著的经常账户逆差,东亚国家与石油输出国具有持续显著的经常账户顺差。东亚国家与石油输出国通过经常账户顺差积累的外汇资金投资于美国金融市场的形式回流美元,压低了美国金融市场短长期利率,刺激了金融机构的杠杆化行为与房地产价格泡沫。因此,国际收支失衡也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  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其经常账户是大致平
期刊
不久前出炉的7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可以大致总结为内需增速在低位徘徊、外需情况明显恶化、通胀继续回落但速度开始放缓。不过,逊于预期的数据并没有带来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降准,甚至是进一步降息。稍后温家宝总理讲话指出,一些领域出现积极变化,应该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总算是为企业提振了一些信心。  然而市场仍然高度关注,下半年中国政府将如何加大财政、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首先是货币政策。从政策储备的角度
期刊
M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澳大利亚留学时,一位同窗十分喜欢日本。毕业后,他到东京的一家基金公司工作,一晃就是20年。最近,他写了一封长长的电邮告别投资界:20年来,他几乎每天面对的都是经济疲软和股市萧条。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容许他继续住在日本,并继续从事股票投资。他决定回到澳大利亚,办一家旅行社。  他的电邮让我联想到今天的中国股市和欧美股市。过去十几年,虽然全球经济蓬勃发展, 但给投资者带来的却是伤
期刊
“十二五”规划发布实施以来,普遍的意见认为,城镇化是带动中国未来十年至二十年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国务院高层也多次强调,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是改变经济结构、刺激消费的重要依托。但是,如何让城镇化成为未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动力,各方有不同的理解。  城镇化不能倒果为因  多数地方政府和不少专家仍把重点放在做大城镇规划、投资基础设施网络、兴建工业园区,以此让农村变城镇,在此建设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