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人”的城镇化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规划发布实施以来,普遍的意见认为,城镇化是带动中国未来十年至二十年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国务院高层也多次强调,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是改变经济结构、刺激消费的重要依托。但是,如何让城镇化成为未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动力,各方有不同的理解。
  城镇化不能倒果为因
  多数地方政府和不少专家仍把重点放在做大城镇规划、投资基础设施网络、兴建工业园区,以此让农村变城镇,在此建设过程中吸收更多农村就业。这基本上是过去二三十年中国所走的道路。
  这样以物为主的城镇化,还是重在投资,可以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资源环境和资金成本也非常高,而且会进一步加剧结构失衡,难以持续。
  其实,在描绘城镇化可以带来的各种好处之前,我们应厘清一些对城镇化认识的误区。不少人把城镇化看作因,认为如果我们(尤其是政府)能想办法,比如修路盖楼,把更多人变成“城里人”,大家的收入就会提高,经济就会发展。
  城镇化实际上是伴随工业化的一个自然过程。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原来主要从事农业活动、生产力低下的劳动者转移到非农行业就业,其生产力大幅提高,劳动收入也相应大幅增长。已经转入非农行业的劳动者,不管是留在家乡还是迁往外地大城市,其生活和交通方式也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农业方式,而其需要的公共服务也是城镇化的公共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而相应的需求也会刺激城镇公共服务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的提高。
  不过在中国,因为户籍制度等人为因素,城镇化的步伐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的步伐。已经转入非农行业就业的劳动者,在城市环境中生活上十年也不能成为“城里人”,只能被称为“农民工”。
  在黄金工作年龄,他们到城镇打工,没有工作或老了,就不得不离开曾经工作的城镇,因为这里没有为他们提供养老服务和安家的条件,他们的子女也不能像城镇居民那样到城镇公立学校就读。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享受不到与城里人同样的子女入学、医疗保险、养老等基本社会福利待遇,因此他们一方面需要更多为自己和家庭积累审慎性储蓄,另一方面也难以放弃最后的保障线——土地。
  过去以物为主、由土地财政支撑的城镇化,虽然带动了经济和投资的大幅增长,但对刺激消费需求的作用十分有限。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建议,以户籍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城镇化、刺激消费。
  户口背后是公共服务
  然而,户籍改革在许多地方有极大阻力。地方政府对户改的抵触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很难靠中央的行政命令消除。因为户籍所代表的是城乡差距,特别是各级别城市差距非常大的公共服务和福利,而目前各地方政府不同的财力、财源,也制约了其扩大公共福利开支的能力和动力。
  其实,真正制约农民工消费的不是户口本身,而是它背后所代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如果要以城镇化的发展刺激居民消费,最核心的不是一纸户口本身,而是要改革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动力和能力,形成城乡一体化、更加公平的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从农村比较容易转移出来的年轻人口已经不多,愿意背井离乡、过着远离家人的集体生活的劳动者就更少。
  如果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从农村转移更多劳动者,增加劳动力供应,就需要城镇公共服务的改革,特别是为农村可转移的较年长人口,包括有子女的中年妇女提供就业条件。他们需要就地解决子女上学、照顾老人等诸多现实问题。他们的城镇化,更可能的方式就是所谓“离土不离乡”,需要城镇化的公共服务向部分农村地区伸展,这也正是许多发达国家城镇化曾走过的道路。
  然而,在目前的财税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下,各级地方(城镇)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无论是对户籍制度改革,还是提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方面,均缺乏财力,也没有足够动力。
  首先,中国的税收主要依靠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增值税、营业税以及企业所得税,而个人所得税覆盖面非常狭窄,基本上可以称作是工薪税,仅占整个财政收入的6%、GDP的1%左右。
  这造成地方政府明显偏好投资工业企业,因为那是税收的主要来源,而忽略为本地居民的服务,更不用说吸引外地人口的流入。人口增加,尤其是非本地户籍人口增加,并不能直接带来税收的明显增长,反而会明显加大本地政府公共服务的压力(交通、教育、医疗等)。因此,多数地方政府缺乏动力,不愿主动为非户籍人口提供公共服务,反而常常为流动人口的安居设置种种障碍。
  第二,地方政府即使想增加公共服务,也往往财力不足。人口增长带不来税收增长,而地方政府预算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但教育、医疗、各项公共服务等均按户籍人口配置资源。
  在一些外来人口积聚的城市,地方政府往往动用其他手段,如通过向企业摊派、增加各种税费、卖地等筹集资金,或者使用大量临时工、外包政府部门应该提供的服务,或者干脆缺位,因此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改革地方税收和公共服务体制
  促进“人”的城镇化,应该从两方面改革现有公共财政和服务体系。
  第一,重塑地方财源,让其具有来源稳定并与本地人口和居住环境相关的税收收入。
  为此,首先要在增值税改革的同时,逐步加大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并增加地方分享份額,使其成为地方税收的一个重要的、稳定的来源。这需要扩大个税税基,将地方辖区内个人的各项收入而不只是工薪收入,一起纳入所得税征收范围,同时大幅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且降低税率。
  其次要开征房产保有税等一些重要地方税种,引导资源更多地向增加生产性资本、提高生产率的方向配置,防止资金过多投向不动产,同时逐渐减少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两者都可以引导地方政府更热心地提供公共服务和宜居环境,而不是靠对资源和要素的占有生财,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二,与税收体制改革相呼应,在地方政府(城镇)增加稳定税收来源的基础上,公共服务支出的预算也应该按辖区内常住人口而不是户籍人口来确定。教育、医疗服务、社区服务、交通和公共安全等各方面,应该根据城镇化的需要制定预算、配置财政资源,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也要考虑到这一点。
  要允许本地常住的外来人口包括农民工及其家庭,享受与本地户籍人口一样的教育、医疗设施,公用事业和公共安全等各项服务。公共服务的提升,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并刺激消费。而消费的提升也会为本地政府在增值税改革之后带来更多收入。如此,则可以形成加强公共服务、促进城镇化和消费、促进财政收入增长的良性循环。
  总之,要让城镇化真正成为中国促内需、调结构的长期依托,就应该摈弃许多地方围绕土地做文章的城镇化模式,从改革地方税收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着手,建立长期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的、公平的公共服务体系,帮助中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作者为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其他文献
全球经济步履蹒跚,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欧洲正在危机中挣扎,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具有结构性缺陷的货币和经济联盟;美国正在从金融危机和大规模去杠杆化中慢慢恢复,但仍在经历缓慢增长、持续失业、收入分配状况恶化以及结构性挑战,仍然没有采取多少有效或坚决的政策行动。  在主要新兴经济体中,中国的改革进程陷入停顿,等待秋天的领导人交接,各种利益目标和权力关系需要厘清;印度早已失去改革动力,正在经历经济放缓和投资者
期刊
巴林(Bahrain)首都麦纳麦的珍珠广场安静而空旷,珍珠塔在刺眼的阳光中泛着白光。在黑金时代之前,90%巴林人都以采集珍珠为生。经历了广场的抗议风潮之后,巴林正在愈合伤口,“我们已经从混乱和忧虑中恢复。”  去年2月14日,珍珠广场掀起大规模抗议风暴,成千上万的示威者涌向广场,并随后与军队和防暴警察发生激烈冲突,数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初期,示威者要求政府提供体面的工作和生活,要求公民享有更多的政
期刊
8月21日,日本政府正式提议日韩两国共同将竹岛(韩国称独岛)问题提交国际法院,以抗议韩国总统李明博日前访问该争端岛屿,韩方已表示不会接受提议。  19日,十名日本右翼人士登上钓鱼岛。香港保钓团体则计划于9月18日在世界各地的日本大使馆和领事馆外组织抗议。  就在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岛屿争端集中爆发、愈演愈烈之时,美国也进入角色:从21日起,日本自卫队和驻日美军开始进行为期37天的岛屿作战演习,这是日美
期刊
全球历次衰退,都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贸易自由化受到挑战,最近一次的金融危机也不例外。特别是最近一年多来,欧债危机深化,中东、北非政局动荡,一些国家经济上反全球化的呼声高涨,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世贸组织的作用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突出表现在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的工作严重滞后。  多哈回合谈判的停滞不前是导致世贸组织地位尴尬的主要原因。经过十年的艰苦谈判,多哈回合谈判80%的内容已大体确定。是否努力
期刊
中央银行家曾备受尊敬,因为他们照看着每个人的钱。但如今,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仍在不断印钞以阻止经济通缩,令中央银行家们失去了昔日备受尊崇的地位。  每年8月,美国堪萨斯州的联邦储备银行都会在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举办大会,全球各大央行行长、财长和重要的货币思想家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经济问题。  在2005年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经济顾问拉古莱姆·拉詹(Ra
期刊
光绪二十五年(1899),梁启超写了《各国宪法异同论》发表在《清议报》上。此时,距戊戌政变发生不足一年,梁启超流亡日本亦不久,严复所翻译之《群己权界论》尚未发表。在中国,即使知识界,对宪法、宪政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一无所知。所以,梁启超的这篇文章在一般意义上普及了关于宪法和宪政的知识,同时,也在总结百日维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新的政治改革的目标。  一  在梁启
期刊
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长9.2%,七月份的同比增长更降到1%,除去2009年(下滑16%)外,这是中国出口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差的年份。同时,从采购经理指数(PMI)中的出口订单指标来看,未来几个月中国出口仍不乐观。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服装鞋帽类品牌放弃在中国生产,转向其他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当前低迷的中国出口增长,是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全面失去出口竞争力并进
期刊
21世纪头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显著的经常账户失衡。  美国、中东欧国家具有持续显著的经常账户逆差,东亚国家与石油输出国具有持续显著的经常账户顺差。东亚国家与石油输出国通过经常账户顺差积累的外汇资金投资于美国金融市场的形式回流美元,压低了美国金融市场短长期利率,刺激了金融机构的杠杆化行为与房地产价格泡沫。因此,国际收支失衡也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  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其经常账户是大致平
期刊
不久前出炉的7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可以大致总结为内需增速在低位徘徊、外需情况明显恶化、通胀继续回落但速度开始放缓。不过,逊于预期的数据并没有带来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降准,甚至是进一步降息。稍后温家宝总理讲话指出,一些领域出现积极变化,应该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总算是为企业提振了一些信心。  然而市场仍然高度关注,下半年中国政府将如何加大财政、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首先是货币政策。从政策储备的角度
期刊
M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澳大利亚留学时,一位同窗十分喜欢日本。毕业后,他到东京的一家基金公司工作,一晃就是20年。最近,他写了一封长长的电邮告别投资界:20年来,他几乎每天面对的都是经济疲软和股市萧条。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容许他继续住在日本,并继续从事股票投资。他决定回到澳大利亚,办一家旅行社。  他的电邮让我联想到今天的中国股市和欧美股市。过去十几年,虽然全球经济蓬勃发展, 但给投资者带来的却是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