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已经越来越明显,而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已成为用人单位考核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的标准。中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计算机教育质量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刻不容缓。
一、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1)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以下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更有效地开展计算机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堂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贯彻“精讲多练,实验指导”的教学策略。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人-人”对话系统,不是“人-机”系统,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一个信息的接收者和输出者。接收和输出的过程,包含了输入、存储、变换、输出、反馈和控制的过程。这里的反馈很重要,反馈指的是课堂观察、双向对话。所谓“精讲”,就是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所谓“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其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于文化基础课程由于内容相对比较浅显,容易使大家产生不学也会的错觉,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或欲望,那学生必然采用的是马虎对付的手段,且教学效果必然是劳而无获。针对课程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去做一些案例,在做的过程中体会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由学生发现或老师提出相关问题,诱发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起源,课堂上的思考、探究、讨论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而进行的,没有问题的情境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中深入地挖掘其创新因素,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通过相互学习、讨论,自己去探索、寻找解题技巧。这样,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培养了探索精神,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4)体验成功,让学生主动参与。当前在我们的教学中,基础性实验比重过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相对较少。通过一些最基本、简单的基础类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养成严谨、认真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后继实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积极思维、既动手又动脑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涉及一些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的综合类实验和设计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实验及其他课程中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科研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现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内容:Windows+Office
通常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始,总要谈论三个问题:计算机能干什么?我们学什么?怎么学?狭义的答案是:计算机无所不能;我们学Windows和Office;上机。接着是尽可能多地电脑演示,以此来升华学生对电脑知识的学习兴趣。
因为Windows时代,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学习早已不是那么困难,再也无须死记硬背那么多的命令和格式,只需用一个手指点击鼠标,利用菜单就可以打开一个又一个窗口并在窗口中得到五彩斑斓的世界。可是,这个过程却很难通过传统的方法用粉笔在黑板上来讲明白。
单就操作系统来说,从Windows3.2到Windows95的飞跃,从Windows95到Windows98的进化,从Windows98到Windows2000的换代,以及从Windows2000到WindowsXP的“体验”,都使“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陷于绝境。但总有必要尽可能地把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例如学了Windows95,还要讲讲InternetExplorer和Windows98、学了Office97还要谈谈FrontPage和Office2000,学了Word,不能不说我们的民族软件WPS,学了Windows98,还要欣赏一下已成为PC操作系统主流的Windows2000和WindowsXP等等,还要把各种最新的流行软件及其应用介绍给学生,如此这般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电脑的乐趣,教给学生学习电脑知识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本领不至于那么快地“过时”和“淘汰”。另一方面,过去曾经有不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学了WPS并考试得了高分的大学生及研究生当毕业找工作打印简历时竟因电脑中装的是Word而一筹莫展,类似的事情似乎比比皆是、无休无止,这说明了我们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更重要的桎梏和盲点:计算机文化素质问题。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着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数字化生存的质量才是一项最根本的任务。
实践证明,现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Windows和Office,尤其是今天的Windows95/98+Office97、或者Windows2000+Office2000或者WindowsXP+OfficeXP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通过学习软件(如《开天辟地》、《万事无忧》、《畅通无阻》、《得心应手》、《电脑总动员》等等)甚至通过教学网络更甚至Internet来自学掌握,而且这也是华山一条路了。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紧要课题:从技术教育向素质教
转化鉴于计算机科技遵循“每18个月更换一代”飞速发展的事实以及全球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化的进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计算机文化素质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和自学的能力,以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来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及工作效率,甚至用计算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着力培养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伦理精神以及信仰,构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新尝试:计算机文化概论
现在,谁也无法否认计算机对人类世界的影响了,尤其是互联网兴起之后,与之相关的文化更是以不可抵挡之势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一门以探讨与研究计算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主要内容的崭新学科——真正的、实实在在的“计算机文化概论”就应运而生了;而这门课就目前来说实质上就是“计算机发展纵横谈”,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应用、影响和有关的伦理与哲学。显而易见,这门课所实现的就是计算机文化素质的教育。
一、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1)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以下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更有效地开展计算机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堂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贯彻“精讲多练,实验指导”的教学策略。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人-人”对话系统,不是“人-机”系统,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一个信息的接收者和输出者。接收和输出的过程,包含了输入、存储、变换、输出、反馈和控制的过程。这里的反馈很重要,反馈指的是课堂观察、双向对话。所谓“精讲”,就是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所谓“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其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于文化基础课程由于内容相对比较浅显,容易使大家产生不学也会的错觉,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或欲望,那学生必然采用的是马虎对付的手段,且教学效果必然是劳而无获。针对课程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去做一些案例,在做的过程中体会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由学生发现或老师提出相关问题,诱发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起源,课堂上的思考、探究、讨论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而进行的,没有问题的情境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中深入地挖掘其创新因素,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通过相互学习、讨论,自己去探索、寻找解题技巧。这样,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培养了探索精神,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4)体验成功,让学生主动参与。当前在我们的教学中,基础性实验比重过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相对较少。通过一些最基本、简单的基础类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养成严谨、认真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后继实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积极思维、既动手又动脑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涉及一些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的综合类实验和设计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实验及其他课程中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科研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现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内容:Windows+Office
通常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始,总要谈论三个问题:计算机能干什么?我们学什么?怎么学?狭义的答案是:计算机无所不能;我们学Windows和Office;上机。接着是尽可能多地电脑演示,以此来升华学生对电脑知识的学习兴趣。
因为Windows时代,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学习早已不是那么困难,再也无须死记硬背那么多的命令和格式,只需用一个手指点击鼠标,利用菜单就可以打开一个又一个窗口并在窗口中得到五彩斑斓的世界。可是,这个过程却很难通过传统的方法用粉笔在黑板上来讲明白。
单就操作系统来说,从Windows3.2到Windows95的飞跃,从Windows95到Windows98的进化,从Windows98到Windows2000的换代,以及从Windows2000到WindowsXP的“体验”,都使“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陷于绝境。但总有必要尽可能地把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例如学了Windows95,还要讲讲InternetExplorer和Windows98、学了Office97还要谈谈FrontPage和Office2000,学了Word,不能不说我们的民族软件WPS,学了Windows98,还要欣赏一下已成为PC操作系统主流的Windows2000和WindowsXP等等,还要把各种最新的流行软件及其应用介绍给学生,如此这般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电脑的乐趣,教给学生学习电脑知识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本领不至于那么快地“过时”和“淘汰”。另一方面,过去曾经有不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学了WPS并考试得了高分的大学生及研究生当毕业找工作打印简历时竟因电脑中装的是Word而一筹莫展,类似的事情似乎比比皆是、无休无止,这说明了我们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更重要的桎梏和盲点:计算机文化素质问题。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着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数字化生存的质量才是一项最根本的任务。
实践证明,现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Windows和Office,尤其是今天的Windows95/98+Office97、或者Windows2000+Office2000或者WindowsXP+OfficeXP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通过学习软件(如《开天辟地》、《万事无忧》、《畅通无阻》、《得心应手》、《电脑总动员》等等)甚至通过教学网络更甚至Internet来自学掌握,而且这也是华山一条路了。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紧要课题:从技术教育向素质教
转化鉴于计算机科技遵循“每18个月更换一代”飞速发展的事实以及全球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化的进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计算机文化素质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和自学的能力,以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来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及工作效率,甚至用计算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着力培养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伦理精神以及信仰,构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新尝试:计算机文化概论
现在,谁也无法否认计算机对人类世界的影响了,尤其是互联网兴起之后,与之相关的文化更是以不可抵挡之势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一门以探讨与研究计算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主要内容的崭新学科——真正的、实实在在的“计算机文化概论”就应运而生了;而这门课就目前来说实质上就是“计算机发展纵横谈”,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应用、影响和有关的伦理与哲学。显而易见,这门课所实现的就是计算机文化素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