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域下英美文学的模糊性及其翻译技巧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模糊性作为英语的一种重要属性,也是英美文学的重要美学元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美学与英美文学翻译的基础上,分析了英美文学中的模糊性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的翻译技巧,使广大中文读者能够深入享受英美文学的模糊性之美。
  关键词:美学 英美文学 模糊性 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模糊性是语言的重要的属性之一,它在每一语体中都得到了较为显著的体现。而性对于其他语体,英美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则更为显著,难怪有不少人将英美文学作品叫做模糊信息的关键媒介。“美”是英美文学中最关键的核心,英美文学利用这种审美性的艺术语言,换句话说作为语言的某种代表以及其情感形式等来进行文学形象描绘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英美文学的模糊性。而英美文学翻译与英美文学的模糊性存在着一种非常必要的联系,译作者在文学作品翻译时,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审美在译文中渗透着原文中的模糊性。因此,要取得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成功,就不能单单地对英语进行单纯的中文转换,这需要译作者在深刻理解英语原文的基础上,在对美学理论持较好把握的基础上,对原文中的模糊性进行文学翻译上的艺术创作,只有这样才能让译文读者深入体验到英美文学的模糊性之美。
  一 美学与英美文学翻译
  作为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伊塞尔提出了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的理论,而美学重要代表人物姚斯则提出了期待视野与审美经验的理论。他们二人对于美学的理解或许存在稍微的区别,但是他们都认为,英美文学作品主要宗旨是为读者而产生的,当英美文学作品没有被阅读时只是一种审美可能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作家书写的英美文学作品只有在被阅读后才会具有存在的价值。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意义一方面源于文本本身,那么它价值的实现是读者所赋予的。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会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体系,它会充满内在生命和活力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意义。而英美文学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意义,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为的模糊性,却是连接创作者与读者接受意识的重要桥梁。在模糊性这一媒介的帮助下,读者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来源于他们对作品具有更多创造性的填补和想象性链接。
  英美文学翻译作为一门文字的艺术,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原文作者的特殊感情。对英美文学进行翻译,不仅仅是对词与句的形式对应,更是对原文中语义信息和美感因素的整体吸引和重建。所以说,作为英美文学翻译就要非常重视译作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才能把英美文学转变为我国的翻译文学。因为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在作品中注重模糊性特征的表现,以达到读者解读、想象与反思之目的。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注重对模糊性的翻译技巧,可以引领读者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空间中浏览、促进读者的内心审美体验,获得一种空前是审美享受。
  二 英美文学作品的模糊性特征
  从模糊学的基本概念来看,“模糊”是事物的一个属性。语言,这个反应客观存在的方式,也存在于译语和原语本身,会带有模糊性特点。其中翻译语言也不例外。在翻译当中,模糊性不仅存在于译者对原文理解的不同所引起的差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往往包含着朦胧、含蓄的美学特征,所以分析英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对于明白和演绎文学翻译的各种模糊因素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其美学特征往往是通过各种美学表象要素构成的,译者对原著的理解过程、描述过程和读者对译文的阅读和评价过程都带有模糊性的存在。这既包括类似于英语语言文本,也包括代表原文作品气质的非表象要素,翻译也是人类运用语言的一种形式,如文学作品的意象、意境、神韵等模糊性特征。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特征,主要是语言、意象和意境的模糊。
  第一,是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物质材料,更是作者表现其文学形象的重要物质手段,可以说英语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模糊性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反映。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更多地体现为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例如,在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哈姆雷特》中这样一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在翻译为中文的过程中会多达十几中译法,这就是英美文学原文模糊和语义模糊的典型性特征。再如,在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关于兰登与发生在梵蒂冈所发生的那个事件直到最后才透露给读者,让读者恍然大悟:在梵蒂冈历史上,一次最具争议、最为不同寻常的选举会上,新一代教皇登上了皇位宝座,并获得了新的力量支持。但是,兰登在这次历史事件中究竟充当什么样的历史角色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交代,这就是英美文学作品语用模糊的典型用法,给广大读者留下了广阔而丰富的想象空间。广大读者一般都情不自禁地通过上下文进行大胆的揣测:兰登在这次秘密选举会上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呢,甚至险些丧失性命。
  第二,是英美文学作品的意象模糊,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作者经过其审美体验的刷选,通过语言这一媒介表现出来并注入作者思想感情的人或物的形象。而英美文学作品意象的模糊,则是作者通过其抽象的语言对文学意象进行描述,并引导读者在借助其期待视野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描述,从而使读者产生良好的审美享受。例如,在people的名句“Soft is the strain when zephyr gently blows,/and the smooth stream in smoother Numbers flows”中,通过模糊词语“soft”“gently”“smooth”“smoother”的运用,描绘了一幅微风轻拂、溪水潺潺的柔和景象。
  第三,是英美文学作品的意境模糊,英美文学意境主要指作者运用其形象思维进行艺术构思从而在作品中反映生活画面、艺术情调和艺术境界。英语文学中的各种自然景象往往是一种“人情化”了的景物,是自然之美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和回声,更是构成英语文学作品模糊美学的重要表现元素。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意境,主要借助形象去传达其文学意蕴和文化境界,因而其必然会与模糊形成十分紧密的关系。由此可见,意境模糊作为英美文学模糊美学的重要要素,作者通过意境模糊的运用,可以为广大读者创造各种含蓄美、朦胧美,也就是模糊美。例如,R.Frost在《Dust of Snow》中,通过“snow”“dust”“crow”“hem lock tree”等模糊词的运用,表现出明显的模糊意境,极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情感。   三 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的翻译技巧
  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审美构成的模糊性因素,因而译者在翻译英美文学的作品时,应该从美学的角度去理解表达作品原文,用中文的语言艺术形式再现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美学意蕴,先就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翻译及其分析如下。
  第一,采取对应、求似法以保留原文中的语言美。对应的翻译技巧就是用模糊翻译模糊,从而保留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信息,这是再造英语语言美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卷首引诗:Let me lie drunken with the dreamer’s wine/Let me not see this soul2house built of mud.在其中文译本中,译作者将其翻译为:让我在醇酒般的梦幻里醉沉!/莫使我眼见这泥塑的肉身。译作者采取了模糊译法,对原文中“醇酒般的梦幻”“这泥塑的肉身”这一模糊语言美做了很好的保留,可以很好地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译文语言更具生命活力。因为,“醇酒般的梦幻”很好地表达出了主人公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而“这泥塑的肉身”却较好地彰显出作者对于有限生命在奋斗过程中的艰苦与无奈。由此可见,对应翻译是对于原文模糊语言的还原最为完整的一种翻译技巧。当然,在英美文学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中英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不可能在语言上做到完全对等,此时求似是一种较为准确的翻译技巧,它是主要通过模糊翻译精确或者通过精确翻译模糊,从而达到保留原文语言形式效果美之目的。例如,孙梁运将Spenser的名句“Make hast,therefore,sweet love whilest it is p rime”翻译为:“钟爱的情人,行乐当及时”译作者采取了求似的翻译技巧,较好地保留了原文的韵味。
  第二,采取模糊描述,再现意象美的翻译技巧。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于文学意象的模糊性翻译,必须注意在译文中再现原文文学意象模糊所创造的美学效果,对其进行充分的模糊描述,从而让广大中文读者深入体验到原文的意象之美。例如,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丹·布朗运用了一系列类似于“a heavy toll”“sharp blue eyes”“a dark stubble”形容词,以表现兰登被接待员的电话吵醒后,面对镜子,发现自己头发乱蓬蓬的、一副疲惫不堪人物意象,而这一系列词语的使用,这些意向性描述修辞手段的运用,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模糊性特征。在中译本《达·芬奇密码》,对描述兰登乱蓬蓬、疲惫不堪的人物意象所使用的一系列词汇,更多地将其翻译为“雾浊而憔悴”“一片暗色的胡碴”,由此可见,译文作者对兰登这一人物意象,更多地采取了模糊性描述、再现意象没的翻译技巧,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意象美。
  第三,采取最佳关联、保真意境美的翻译技巧。最佳关联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原则,在对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意境进行翻译时,应该考虑到这一原则的重要应用,同时,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对于意境保真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译作者用形象的语言艺术,再造原文的意境美,从而使广大原文作者的意图与中文读者在审美期待上存在较好的吻合。例如,R.Frost在《Dust of Snow》中,译文作者将“snow”“dust”“crow”“hem lock tree”翻译为:“大雪”“乌鸦”“寒林”由此再现出原文中静穆、悲凉的文学意境,表达了主人公对他一天中的淡淡哀愁。
  四 结语
  总而言之,模糊这种属性在英语中非常重要,它也成为英语文学作品的核心,使其能够拥有完整的艺术生命力,也就是说,英语文学中的模糊,最大的是出于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同时,也正是模糊性在英语文学中的存在,使中译文读者能够非常客观地用自己的期待视野去创作那些作品中本没有的东西,甚至可以改写和再造。英美文学作品的模糊性主要表现为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意象模糊和意境模糊。而对于英美文学翻译,它的意义除了是语言的美好创造,当然也是审美的重塑,译作者想象力成分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译作者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把独特的、民族的、审美的、历史的原英语文学作品进行再现,并且译作者还可以在其中译本中保留、体现原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从而使广大中文读者通过英语文学译文深入地享受到其原有的想象空间。鉴于此,译作者可以采取如下三种主要翻译技巧:对应、求似法以保留原文中的语言美,采取模糊描述、再现意象美的翻译技巧,采取最佳关联、保真意境美的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 邵璐:《跨文化交际中模糊话语的留存与磨蚀——以
  〈达·芬奇密码〉为例》,《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2] 陶友兰:《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外语学刊》,2006年第1期。
  [3] 孙迎春:《“意境”译法探索》,《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
  [4] 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
  [5] 薛继华:《文学翻译中的意境传递》,《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12期。
  [6] 王秀丽:《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第4期。
  [7] 王永聘:《文学翻译中的意象、意境重构与“移情”思维的交渗共融》,《大家》,2010年第15期。
  [8] 汪燕华:《论译者对原语文本“空白点”的填充和读者“期待视野”的关系》,《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9] 赵春燕:《归化与异化——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两种方法》,《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10] 秦毅:《英汉翻译词层不对等现象及其解决策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作者简介:马丽群,女,1967—,广西田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悲喜剧,是与悲剧和喜剧完全不同的第三种戏剧形式。它不是单纯的喜剧和悲剧的叠加,而是悲剧元素与喜剧元素在戏剧中的高度融合。悲喜剧运用“以乐写哀”的方式,塑造出笑中含泪的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对主人公淡淡的嘲讽。本文借鉴易卜生的现代悲喜剧理论,对戏剧《三姐妹》进行分析,展现契诃夫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三姐妹》 悲喜剧 悲喜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悲喜剧”一
期刊
摘要 二战后,日本现代文学发展速度与成就令世人瞩目,然而日本传统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使得日本文坛曾一度冷寂,一直到村上春树的小说《且听风吟》出现后,才又卷起日本文坛崭新的文学狂潮。《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也是他作品独特语言风格与写作技巧的源头,更是日本作家摆脱传统日本语言文本平庸繁冗的思想,汲取西方现代文学作品简练明快的风格而完成的文学语言的革命性变革,是现代日
期刊
摘要 《米德尔马契》被大多数的评论家认为是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牵涉的人物众多,塑造了超过150个或“扁平”或“圆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穿梭在各种复杂错综的社会环境之中,是对完整社会结构的一种生动展现。道德与宗教一直是贯穿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的主线,小说《米德尔马契》也不例外。本文试从作家个人及小说《米德尔马契》入手,对乔治·艾略特文学作品的道德性进行探析。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 《
期刊
摘要 象似性,或曰理据性,作为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近年来灵活运用于各类语言艺术之中,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尤其是在诗歌译界,象似性的引用不仅有助于升华语言叙述的自然性,同时也使文字表达的真实感得以凸显。本文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以澳大利亚当代诗人格兰·菲利普斯的三首诗歌译作为例,从语音、形状、顺序等典型象似性原则的角度出发,旨在阐明象似性理论指导诗歌翻译的可行性和实用
期刊
摘要 尽管天各一方,处于不同时代,但是中国唐代诗人王维与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在“自然”这一主题上却有着许多相似的见解。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入手,深入研究两位诗人诗歌作品所呈现的生态意蕴,以期对当前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有所启示。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 王维 生态意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诗歌是最古老、最具文学特质的一种文学体裁。中、英两国都是诗
期刊
摘要 本文以约翰·邓恩的《爱情的圣徒》(The Canonization)和本·琼生的《致西莉亚》(Song:To Celia)两首诗歌为文本,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应用,欣赏意象在表达相同爱情主题下的魅力。通过比较意象应用的差异发现:两首诗歌运用意象都精准到位,完美地为读者呈现了爱情的力量和爱情的美好,通过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及社会背景为读者欣赏邓恩和琼生的诗歌提供新的解读。  关键词:意象 约翰
期刊
摘要 文学作品的成功主要在于语言的有效运用。本文运用语言学中的句法学和修辞学相关理论知识对英语文学作品——狄更斯的《双城记》第一章(范本)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句法学中句子的多样性、变异性以及修辞学中的排比句和修辞词语是英语文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研究和欣赏英语作品时,须对语言的动态性加以高度关注。  关键词:英语 文学作品 语言 动态 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王维山水诗中的“落花”不同于中国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它受到佛源禅典的淫染,具有异质性。在诗人“空观”的审美关照下,“落花”超越了自然“物”的形质,以花体禅,花已非花,成为“虚空花”,是王维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写照,同时透映出诗人在静与寂的艺术实境中,寻求空明本体,达到一种刹那永恒的人生体悟和审美境界。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 “落花” 虚空花 禅宗审美 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本文从波德里亚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梳理波德里亚理论与麦克卢汉理论的关系。指出波德里亚理论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与麦克卢汉的理论联系起来的,并且在波德里亚理论本身的框架内延伸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从而成为后工业化时代媒介理论的代表之一。  关键词:波德里亚理论 麦克卢汉理论 媒介理论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让·波德里亚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学科定位,他总是徘徊在体系内与体系外之间,用林
期刊
摘要 在对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研究中,学界已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万千气象,但鲜有从印度佛学这一层面和背景着眼去揭示其内在的佛学意蕴。王国维顺向式继承了叔本华的佛教思想(主要是《奥义书》),其理论和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均闪烁着佛学的灵光。特别是《人间词话》中,“有我”“无我”的观点承袭了印度佛教中“小我”“大我”的表征和内涵,“天人合一”之论亦与印度佛教中的“梵我一如”相契合。不难看出,王国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