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这里散步 雾在这里徘徊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也觉得奇我也觉得怪,大苗山的石头千姿百态,
  心灵手巧的苗山人,在石头上建起小山寨;
  云在这里散步,雾在这里徘徊,云雾缭绕的苗山寨哟,
  你诉说着过去也召唤着未来……
  这么优美的旋律,让我对石头上的苗寨人家魂牵梦绕。
  石头上盖起吊脚楼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元宝山脉深处,有个奇特的苗族小山寨——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寨,这里地处华南第三高峰——海拔2086米的元宝山西麓,村子的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是典型的桂西北高寒山区。青山寨不大,只有一百多户人家,依山傍水,巨石林立,村民们就势在裸露的花岗岩石上盖起了吊脚楼,风情浓郁,别具一格,成为大苗山里独特的风景,被誉为独一无二的“石上人家”。
  从融水县城去青山寨的道路顺着山势曲折迂回,贝江两岸风光旖旎,青山耸峙,江水蜿蜒,云雾缭绕。一座座苗寨吊脚楼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山坡上,高低层叠,错落有致,在清晨的薄雾中若隐若现,充满诗情,写满画意。淳朴、勤劳的苗山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躬耕劳作。村庄里炊烟袅袅,田野上牧歌嘹亮,为苗山的早晨增添了蓬勃生机。每年“放排”季节,苗民会把大批砍伐的竹子和木材,一根根地捆扎在一起,扎成竹排或木排,沿贝江顺流而下,一串串,一排排,随波逐流,气势磅礴,也是令人惊叹不已的独特风景!
  青山寨里古朴的吊脚楼、光滑的石板路、古老的风雨桥,还有芦笙坪、斗马场、景观楼及苗寨民居都保留着苗族原生态的建筑风格。
  “危房”其实很牢固
  相传,当年青山寨的先辈们以打猎为主,迁徙至此时,因为四周环境潮湿,毒虫出没,出于安全考虑,村民们将房子建在了光滑的大石头上。谁曾想,百年之后这些石头上的房子,竟成就了一道绝妙的景观!当我们走在古老的吊脚楼里,凭栏远眺,触摸着印记斑驳的壁板,仿佛能感受到青山寨悠远的历史。
  坐落在巨石山林间的青山寨依山而建,一座座吊脚木楼修筑在高低不平的岩石上,木楼的四个角仅靠四根木头柱子与岩石相接,看似岌岌可危,但却扎实牢固。建在石头上的苗族吊脚楼属于传统的干栏式建筑,木质卯榫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相互插接并以楔紧固而成。苗民们建造房屋不用设计图纸, 不需要地基支撑,利用长短不一的木头巧妙地寻找平衡点和支撑点与地面相接,用十几根杉木柱子支起一片小天地。村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起居生活,房屋经久耐用,寨子里大多数木楼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至今完好无损。因山区多雾潮湿,门前屋后多有鼠虫蛇蚁出没,所以吊脚楼的底层架为空心结构,一般不住人,主要用于存放柴草、农具等杂物。
  苗寨吊脚楼的柱子、梁架、墙壁、地板等构件全部采用杉木材料,屋檐、柱子端和前门上方沿用古老的传统制作手法,或雕龙画凤、或雕刻葫芦及花、鸟、虫、鱼等吉祥图案。
  苗家美食离不了米
  “九山半水半分田”,青山苗寨山多田少,每年只种一季水稻,这里种植的粮食以糯米为主。苗民每天喝的是糯米酒,吃的是糯米饭。因为糯米饭“耐饿”,便于远出下地干活;糯米饭“耐放”,能久放而不易变馊;糯米饭营养更丰富,在苗寨人们喜欢把养得胖乎乎的小孩,戏称为“糯米崽”。每到收割糯谷的季节,苗家人习惯将糯谷捆扎成把,一扎扎、一把把的糯谷晾晒在木楼的护栏或河边的石头上。金灿灿的稻谷点缀着金秋的苗寨,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如一幅恬淡迷人的山村风情画卷舒展在大苗山深处。
  青山寨苗族同胞,在长期与自然相处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方言称:“苗人不懂礼,煮菜放抓米”。苗寨人家在炒菜或者煮汤的时候,喜欢放一点糯米,因为糯米香甜、柔软而带有粘性,所以做的菜和汤味道鲜美,口感更好。在缺盐少油的年代,苗民在炒菜的时候放入一些糯米,就不放油了,理由是糯米中含有米油。
  苗族的饮食习俗以喜欢吃酸、好饮米酒而著称。酸肉、酸鱼、酸鸭三大“荤酸”被誉为苗家风味美食的代表。酸肉以猪肉为原料,切成块,用生盐腌制两天,使肉块完全入盐味后稍稍晾干,然后用辣椒粉、糯米和甜酒糟搅拌均匀,放入专门腌制酸肉用的木桶中,桶口大、桶底小,桶底用木架撑垫,以便漏水。木架上放两、三层竹壳,竹壳上再铺垫稻谷草杆,然后把拌好配料的猪肉一层层地压放在桶中。最后在猪肉之上再盖上三、四层竹壳,竹壳上用石头压上桶盖,尽量使之不漏风。制作酸肉一般在初冬到立春前,入桶两三个月后即可食用。在腌制酸肉时通常会放入一些炒香的糯米,一是能增加其香味,二是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鲤鱼养在稻田里
  烧鱼也是苗寨的特色佳肴,同时又是一种民俗活动。苗族多住在山上,离大江大河较远,吃鱼很困难。于是,他们便在自己的稻田里放养鲤鱼,平时让鱼吃水草、小虫,在稻禾扬花时则吃禾花(故称禾花鱼)。剪禾(苗族的糯谷通常是用手镰剪,而不用刀割)的季节,稻香鱼肥,苗家人用竹筒或葫芦装上酒,带上糯米饭、食盐、辣椒、姜葱等佐料到田间剪禾。清晨将稻田放水,中午水放干后,活蹦乱跳的鲤鱼在禾行间搁浅。这时,苗族同胞便在田边烧起一堆篝火,将田里鲜活的鲤鱼抓上来,用树枝将鱼夹成串,放到火上烧烤。炊烟袅袅,田垌飘香。一家老少在田埂上或蹲或坐,品鱼饮酒,叙旧话新,欢声笑语。
  “百节之乡”活动多
  融水苗族自治县被誉为“百节之乡”,有“苗年”、 “芦笙节”、“新禾节”、 “古龙坡会”、 “斗马节”、 “芒篙节”,“二月二节”等众多独具特色的节日。节日中,苗民们吹芦笙、跳踩堂舞、斗鸟、斗马、赛马、对歌等活动,十分丰富。平常的走寨对歌、打同年、金秋烧鱼、迎宾敬酒等民俗活动也别具特色。这里苗族民俗风情浓郁,逢节庆气氛更加浓烈,十分热闹。
  如果到青山苗寨小住几天,当一回苗民,是否也算奢侈呢?白天上山种地,下河摸鱼,摘瓜浇菜,喂马劈柴;晚上唱山歌、吹芦笙、喝米酒、品美食,听虫曲蛙声,任山风吹拂,看明月松间照,观清泉石上流,月光下的苗寨生活,想来可谓美妙至极了。
其他文献
2016年7月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会议上,湖北神农架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这是中国第50项世界遗产,也是湖北省第一项、中国第11项世界自然遗产。此次确定的遗产地面积达73318公顷,分为西部的神农顶/巴东片区和东部的老君山片区,遗产地缓冲区面积为41536公顷。神农架也成为世界第二个、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
期刊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种高粱很普遍,因为那时候高粱不论生产还是生活作用都很大。高粱点种下地,不用太多的粪肥,不用太多的人工侍弄,抗旱,易于田间管理,产量高。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当时,有着很实际的意义。  当高粱刚抽穗时,小朋友们常到高粱地找寻高粱“乌米”。乌米是一种生长在农作用顶部的真菌,颜色多为灰黑色。幼嫩时可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北方部分地方称 “米蛋”,其中高粱、黍子乌米幼嫩时
期刊
“一切如意灯、二龙戏珠灯、三光日月灯、四季平安灯、五福来朝灯、六鳌驾海灯、七夕乞巧灯、八蛮进宝灯、九品莲花灯、十面埋伏灯,闪闪烁烁,斑斑斓斓”。  这段流光溢彩的文字,出自清代中期小说《蜃楼志全传》,当中描述的正是清代粤人制作的广式红木宫灯!  宫灯在中国流传很广,制作精细装饰巧究的宫灯,除去照明外,还代表着奢华富贵的皇家气派。后来宫灯渐渐传入民间,成为悬挂在厅堂梁上的照明灯具的统称,其制作技艺也
期刊
广东潮汕地区一直有浓厚的地域文化与民俗特色,在饮食方面尤其明显。当地著名的朥(lao)饼,平时是著名的饼食,一到了中秋,就摇身一变,作为潮汕地区的中秋应节月饼,跻身于中国四大月饼之列!与广式、苏式、滇式等月饼齐名。在2012年,潮式月饼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了2013年,以潮式朥饼为代表之一的潮式糕饼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汕地区以朥饼作为潮式
期刊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煞”这个字并不少见,比如风水学中的“煞气”。很多人会认为“煞”是一种很神秘很可怕的力量,但其实不然,“煞”只是一种气场,它只是一种能影响生活的磁场的叫法而已。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万物”都为一种气场的存在,包括我们人也只是这个大气场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会对外界产生一定影响,也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也就产生了生活中“吉凶祸福”一说。而外界对我们的影响,有些是能看到的,比
期刊
一只播谷鸟,飞翔在高高的天空中,俯瞰下边的大地,一片荒芜。播谷鸟心焦如焚,于是,它飞到山涧清泉之中,衔起一点草籽,再飞到大地上,辛勤地播种……几十年如一日,不歇地洒播着种子,大地渐渐复绿。最后小鸟也老了,他奋力再飞上半空,看着下边的大地已经是一片绿无涯的田野,播谷鸟终于感到心满意足,振翅远去……  2016年1月14日,中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新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神州民
期刊
当关上工作电脑,正想着好久没听到老社长刘耀棠同志健康消息的时候,传来了老人家2016年5月13日不幸离世的噩耗。刘社长身体的老毛病已经几十年了,因为他一直都小心伺候着自己的身体,听从医生的嘱咐,所以没有发生老年人通常都会有的“三高”症、癌症。这归功于他优良的性格和平和善良的心态。  刘耀棠社长1935年4月生于广东粤西的电白县,1953年秋毕业于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美术中专,1956年武汉艺术师范学
期刊
二千多年来,  广州总是风调雨顺,繁花似锦,  自然灾害极少发生,  更未发生过大台风或大地震,为何?  著名博物学家及宝玉石学家、地质学教授刘金山老师  最近在一个讲座上为大家试作解答。  广州地处岭南,历史源远流长,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百姓富足安康,少有自然灾害发生。除了传说中“五羊”护佑之外,一条神秘的“龙脉”起了关键作用。  “在历史上的记载中,广州是有龙脉存在的。”刘金山说。据志书记载,
期刊
一个看上去不起眼,不太知名的地方,却孕育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既有叱石成羊的传说,又是仙人得道飞升之地,更有朱明遗脉的事迹与矢志抗清义士的碧血丹心!潺潺流水之中,亦不乏名人画家的墨宝亲笔,与桂花掩映中的缕缕梵音。作为一个侨乡,从这里出走海外的人,亦有幸立像于英国皇家舞蹈学院!  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就是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  杜阮镇之中的叱石山,可以说是整个杜阮灵气汇聚之地,这里属圭峰山支脉,所
期刊
盛夏炎炎,凉瓜称王  在岭南,进入五月天后,气温高得难以忍受,刺眼的阳光和滚烫的地面似乎要烤化万物。有人说,只要在马路上走上一阵子就可能变成“人肉叉烧”!  不过,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让生活这儿的百姓在年复一年地经受夏季的炙烤中找到一个最好的“灭火”法宝——苦瓜!  苦瓜,妇孺皆知无需赘述。在广东苦瓜不叫苦瓜,商贾之都的广东对于称谓十分讲究意头,但凡发音是“苦”、“干”、“书”、“空”、“丝”、“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