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说后期锐化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ewong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锐化是数码摄影后期处理当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数码影像的特点是焦点发软、发虚,每一位影友在拍完照片进行后期处理时都可能会遇到锐化的问题。本期我们学习如何通过锐化提升图片的品质。
  数字课堂栏目推出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技术与器材委员会委员、良知塾新媒体私塾创办人、《高手之路》作者李涛带来的“李涛说后期”。每期一个话题,通过杂志与视频结合的方式,给您带来最详尽的演示。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后期的疑问,也可发送邮件至lixin@pop-photo.com.cn。相关视频请于每期杂志出版后登录大众摄影网(www.pop-photo.com.cn)或者www.gogoup.com/lzs/pop-photo.html查看,也可扫描右侧二维码查看。
  锐化的目的和意义
  锐化的目的是为了使图像的边缘、轮廓线以及图像的细节和纹理变得清晰,质感得到提升。在心理学中,清晰的图像较之模糊的图像更容易被人类的视觉所识别,影像明晰的轮廓和清晰的视觉体验能带给人心理上的愉悦和舒适感。
  锐化的程度和大小,即锐化的尺度便是“锐度”。在摄影领域,锐度表示图像边缘的对比度。由于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高锐度的图像看起来更加清晰,实际上锐度的增加并没有提高图像真正的分辨率,锐化的实质则是对影像边缘像素反差的提升!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示意图来说明便会理解锐化的原理。在灰色的背景上绘制两条浅灰的线段,此时所看到的两条线段的清晰度就是当前分辨率下的锐度。为了使线段更加清晰,在左侧线段的外侧添加两条宽度为 1 像素的黑色线段,内侧添加两条宽度为 1 像素白色的线段。此时边缘部分的宽度变为两个像素,对比度被增大,所以看起来左侧的线段更加清晰。读者可以与杂志保持一定距离并眯起双眼来体会这种画面感觉。
  过度锐化的弊端
  在上述实验中,人为增加锐度是有代价的,大多数观看者会看到分离的边界,并且感觉在线段周围有一明一暗的光晕存在。这也是我们在对图像过度锐化时会发现轮廓周围产生白边和黑边的原因!与此同时,锐度的增加也同时伴随着对比度的增大和画面色彩的变化。
  哪种影像适合锐化
  并不是所有的拍摄对象和图像都需要锐化!同一张图像当中常常需要有选择的对局部进行锐化。
  对于人像后期来说,锐化适合表现男性、老人的皮肤,不适合表现柔美、肤质较好的女性、儿童等,反而对于女性照片的处理常常要反其道行之,进行磨皮、柔化等处理。
  锐化适合加强毛发、皮革、布面、石材、树皮等有肌理的拍摄物的质感和细节,而不适合表现具有光滑表面对象。而对于形体之间的轮廓、边缘,锐化都是适用有效的。对于没有焦点、拍虚的影像则没有锐化的价值,关于虚的美学则另当别论。
  锐化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画面,其适用性也存在差异,本期精选两种高级锐化方法来探讨,读者可尝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后期的方法。与之前的学习方法一样,切记后期处理要“记感觉,不记参数”。
  案例一:“高反差保留”锐化法
  利用Photoshop滤镜中的“高反差保留”进行图像的锐化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这种方式虽简单易学,但其中也有一些小技巧。下面我们分步骤来演示实际中的应用。
  1 在Photoshop中打开图片,复制新的图层(Command J)。
  2 在菜单栏选择“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打开“亮度/对比度”对话框,将对比度降到最低(-50)。
  3 在菜单栏选择“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打开高反差保留对话框。勾选“预览”,向右拖拽“半径”滑动条,当灰层上的图像轮廓刚刚浮现时停止,单击“确定”(本例中半径值为1.3像素,可供参考)。
  4 在图层混合模式中选择“叠加”(也可选择“柔光”,其较之“叠加”较为柔和),此时图像得到了锐化,清晰度增加。
  5 如果觉得锐化程度不够,可以将图层复制2~3次(Command J)。锐化程度得到再次提升。最后,可以将图层编组(Command G),通过点选“图层可见性”选项观察锐化前后的效果。
  从上述步骤我们不难发现,利用高反差保留进行锐化的关键在于第3步“半径”值大小的设置。半径值可供调节的范围为0.1~1000像素。一般情况下,当“半径”值设置较低时,图像能够获得细节清晰、质感层次自然提升的画面,具体数值视灰层中轮廓线刚刚浮出,轮廓线丰富细腻为佳。但是如果半径值设置偏大,轮廓的边缘就会产生难看的白边和黑边,此时锐化就调过了,画面可能会伴随反差过大、颜色发焦、画面生硬等其他问题产生。
  高反差保留的另一个优势
  实际上,高反差保留除了用于锐化图像外,还有一大优势就是用于提升和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关键操作在于:“半径”值的设置通常要在300像素以上。
  案例二:Lab锐化法
  利用Lab通道进行锐化的最大好处是,所有锐化的操作都在“L”明度层,也就是在黑白关系上进行,所以避免了锐化过程对画面颜色的影响,使得锐化后的画面整体不花、细节清晰、质感强烈、层次分明。在此案例的最后,通过建立蒙版和画笔工具,还能对整个画面中锐化的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可以找回锐化前的皮肤。
  1 在Photoshop中打开图片,复制新的图层(Command J)。在图层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转换为智能对象”。
  2 在菜单栏选择“图像>模式>Lab颜色”,将图像由RGB模式转换为Lab模式。在弹出对话框时分别选择“不栅格化”、“不拼合”。
  3 在通道面板单击Lab层选择所有通道,然后隐藏a通道和b通道,使“明度”通道可见。此时画面变成黑白效果。
  4 返回图层面板,在菜单栏选择“滤镜>锐化>USM锐化”,弹出“USM锐化”对话框,勾选“预览”,将“数量”设为80,“半径”设为5,“阈值”设为0。此步骤调节整体的锐化效果。
  5 再次重复USM锐化步骤。在菜单栏选择“滤镜>锐化>USM锐化”,弹出“USM锐化”对话框,只将“半径”改为1.2,其他不变。此步骤用于强化细节。
  6 锐化完成后在菜单栏选择“图像>模式>RGB颜色”,将图像由Lab模式转换为RGB模式。在弹出对话框时分别选择“不栅格化”、“不拼合”。图像由黑白关系转回彩色效果。
  7 在图层上添加图层蒙版,将前景设为黑色,在工具栏中选择画笔工具,可对锐化过度的皮肤等局部进行涂抹找回。画笔不透明度可酌情降低。
  锐化最好在什么阶段进行
  在对一张照片进行后期处理的过程中,锐化的步骤最好放在整个工作的最后,即最终导出和保存图片的前一个步骤。
其他文献
这间老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幅作品又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温故而知新”雪花啤酒第二届中国古建筑摄影大展评选现场,来自摄影界、建筑学界的评委们对这幅《老屋印象》展开了讨论。有人提出,这样细腻的画质,很可能是用大画幅相机拍摄而成;有人提出,这样准确的畸变控制,充分地表现了建筑的美感;也有人认为,照片中光线复杂,色调温馨,估计是经过了精心的布光……在一片分析和赞叹声中,这幅作品获得了一级珍藏
PowerShot G5 X加入了内置电子取景器,搭载了1.0英寸CMOS图像感应器,有效像素达到约2020万,焦距范围覆盖24-100mm的4.2倍光学变焦镜头可应对多种拍摄题材,强调操控性,并具有复古感;PowerShot G9 X强调轻薄化、品质感及易用性,可以轻松放入口袋或随身包中。该机同样配备有效像素约2020万的1.0”CMOS图像感应器以及DIGIC 6影像处理器,采用了28-84m
在当今世界摄影收藏的市场上,他的作品并没有破拍卖纪录,原因十分简单,没人肯拿出来拍,他的东西太珍贵了,不再流通的艺术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2014年5月,大名鼎鼎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说凡是喜欢吃米饭的都是集体主义者,喜欢吃面条的都是自由主义者。我想论文的作者一定忽略了艺术家这个群体,面条和米饭都喜爱,却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向往自由的灵魂。  有一位艺术摄影大师,我猜他一定是极其喜爱“
自从用手机拍照以来,几乎完全告别了卡片机,因为论方便,卡片机不如手机;论成像,卡片机又比不了无反、单反。所以本人至少三年没有触碰卡片。此次德法之行,除了主战相机索尼A7RII之外,备用机选择了黑卡?RX100IV。因为RX100IV轻巧便携,或许可以帮我应对不时之需吧。不过仅仅开机试拍了几张,RX100IV便改变了我对卡片机的旧有观念。  成像品质  多年未用卡片机,很大程度还是对成像素质的不信任
塔吉克族人口虽少,却历史悠久。塔吉克的姑娘们爱梳辫发,头戴圆顶绣花棉帽,且能歌善舞,俏丽多姿。2016年7月,摄影师张旭葵深入新疆喀什地区柯尔克孜州塔什库尔干县进行创作,完成了这组塔吉克少女的拍摄。张旭葵拍摄的塔吉克人物作品既细腻又灵动,既飘逸又厚重,充分展现了塔吉克少女的人物特征及民族特点。塔吉克少女 张旭葵 摄
雅克·亨利·拉蒂格  雅克·亨利·拉蒂格,熟悉摄影的朋友多少都见过这位法国人拍的照片:呼啸而过的汽车,楼梯上跳下的姑娘,牵着小狗经过镜头前的女士。他的照片无关哲学命题与人类苦难,从内容上看来,是富家公子日常生活的写照,事实也是如此,拉蒂格于1894年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上层阶级家庭。他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一生没有受过战争之苦。他不但从来没有上过学,也没有从事过任何正式的工作。压抑而复杂的感情似乎
因“胡杨”精神所在,多年来我一直想去新疆拍胡杨。在拍摄之前,翻阅过大量的有关胡杨的摄影作品和相关资料,对于胡杨的特性、生存环境、天气和季节变化等情况进行了了解。这组照片是希望通过多重曝光的摄影技法,从另一个视角展现出胡杨独特的美。在拍摄的过程中,深深地被胡杨的精神所感动,我发现自己与这个有着千百年的生灵产生了感应,令我对胡杨充满了敬畏。  Q:这组作品灵感来自哪里?  A:多重曝光适用于多种题材,
照相机是我童年的玩具  大概九岁的时候,我在父母的指引下,到兰州市少年宫摄影班参加了培训,并不是特别深入地学习,老师们主要是培养一个孩子对拍照片的理解和一点点兴趣,拍摄的也多是些纪念照和城市风光之类的照片,就像现在的孩子们去学英语、学钢琴等兴趣班一样。当时教摄影的张懋德老师对我后来在摄影方面的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教我们如何认识一个照相机、如何进行操作等一些摄影基本知识,每次拍完的胶片张老师也会帮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之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从中央苏区和南方苏区开始战略转移,最终抵达、汇聚于陕甘苏区。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谈到当时的革命形势,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从此,“长征”一词进入史
(编者按)拍摄专题是摄影人学习路上的一堂必修课,但拍什么?需要多少数量?拍摄哪些画面?如何进行取舍?需要何种器材等都是我们要面临的实际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著名摄影家李泛来梳理一下拍专题时都要做好哪些功课。  李泛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摄影金像奖“摄影创作奖” 获得者,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中华文化遗产抢救影像联盟副主席,出版有《凉山彝家》、《中国云南基督教》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