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心越来越下移至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层面上来。
第一、启动和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满足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第二、启动和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与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第三、启动和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农业职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的现实要求。
二、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素质教育亟待强化。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抓教学的实践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中职生的动手能力。农村职业教育要克服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倾向,要结合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农村中职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成长道路,使每个人都能“成人、成才、成功”。
2、专业设置亟待进一步优化。农村职业教育要适应产业不断调整的需要,学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和企业的职业岗位对接,还要建立起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新职业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等,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各方面专家,对专业目录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不对接的问题。
3、课程教材建设体系亟待深化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现行教材,企业普遍反映脱离实际,学生反映很难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要从教材编写上找原因,第一,要吸收生产一线的人来编写,使教材紧密结合实际;第二,要密切跟踪新产业、新工种、新岗位,开发新教材。教材内容与要求要覆盖职业资格标准。第三,要促进教材形式的多样化,不但要有传统的书本教材,还要开发各种形式的实物教材、电子教材等,切实解决教材呆板与滞后的问题。
4、教学模式亟待创新。有农村特色的职业教育客观上需要我们创造出大批有农村特色的教学模式,这理应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亮点之一。现在农村职业教育学了很多大城市职业教育的模式,但差不多都是照猫画虎,效果有限,在农村职教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居于统治地位,许多新颖的、体现职教特点的教学形式,如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还没有普遍推行。
5、教学管理亟待加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是基础,提升教师队伍是关键,加强管理是保障。没有规范的管理,保证质量就会成为空话。没有管理的现代化,学校的工作效率也难以提高。与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相比,农村职业学校在学籍、人事、财务、设施、助学金、校园安全等各方面的制度建设上存在很大差距,加强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导向,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我认为,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定要树立新的理念,找准新的方向,研究新的举措。
1、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应具有高屋建瓴的清醒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说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拥有一项技能吃一辈子的话,那么到了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只具备狭窄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越来越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和科研的跨学科、跨技术部门的综合发展趋势,因而很难有新的发展和更大的作为。为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应牢固树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观。
2、要牢固树立“教产合作,校企一体”的新理念,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一是改革办学模式。健全政府主导、依靠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办学;二是改革培养模式。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行学校学习和在职学习、集中学习和分阶段学习相结合,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三是改革教学模式。改变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模式,按照生产服务一线的实际,设计实施教学过程,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与衔接;四是改革评价模式。改变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内部评价方式,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构建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
3、创新六个关键环节,努力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创新教学环境。改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建设现代化的“技能教室”或“实操教室”,促进教、學、做的协调统一;二是创新专业设置。以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为导向,根据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建设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开发建设贴近区域产业、民族艺术、民间工艺等领域的特色专业;三是创新教材应用。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职业资格标准开发教材,根据职业岗位的变化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及时开发补充教辅材料和校本教材。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利用多种教学介质,开发立体教材;四是创新教学方式。构建生产服务模拟场景,强化职业活动导向,充分应用仿真、模拟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生动直观地展示职业岗位的特点、服务情景与过程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五是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师评聘机制和考核标准,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六是创新管理制度。在“坚持依法办学、促进科学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上下功夫。强化依法办学理念,加强自律,规范办学,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心越来越下移至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层面上来。
第一、启动和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满足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第二、启动和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与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第三、启动和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农业职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的现实要求。
二、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素质教育亟待强化。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抓教学的实践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中职生的动手能力。农村职业教育要克服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倾向,要结合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农村中职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成长道路,使每个人都能“成人、成才、成功”。
2、专业设置亟待进一步优化。农村职业教育要适应产业不断调整的需要,学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和企业的职业岗位对接,还要建立起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新职业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等,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各方面专家,对专业目录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不对接的问题。
3、课程教材建设体系亟待深化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现行教材,企业普遍反映脱离实际,学生反映很难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要从教材编写上找原因,第一,要吸收生产一线的人来编写,使教材紧密结合实际;第二,要密切跟踪新产业、新工种、新岗位,开发新教材。教材内容与要求要覆盖职业资格标准。第三,要促进教材形式的多样化,不但要有传统的书本教材,还要开发各种形式的实物教材、电子教材等,切实解决教材呆板与滞后的问题。
4、教学模式亟待创新。有农村特色的职业教育客观上需要我们创造出大批有农村特色的教学模式,这理应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亮点之一。现在农村职业教育学了很多大城市职业教育的模式,但差不多都是照猫画虎,效果有限,在农村职教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居于统治地位,许多新颖的、体现职教特点的教学形式,如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还没有普遍推行。
5、教学管理亟待加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是基础,提升教师队伍是关键,加强管理是保障。没有规范的管理,保证质量就会成为空话。没有管理的现代化,学校的工作效率也难以提高。与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相比,农村职业学校在学籍、人事、财务、设施、助学金、校园安全等各方面的制度建设上存在很大差距,加强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导向,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我认为,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定要树立新的理念,找准新的方向,研究新的举措。
1、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应具有高屋建瓴的清醒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说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拥有一项技能吃一辈子的话,那么到了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只具备狭窄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越来越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和科研的跨学科、跨技术部门的综合发展趋势,因而很难有新的发展和更大的作为。为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应牢固树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观。
2、要牢固树立“教产合作,校企一体”的新理念,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一是改革办学模式。健全政府主导、依靠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办学;二是改革培养模式。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行学校学习和在职学习、集中学习和分阶段学习相结合,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三是改革教学模式。改变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模式,按照生产服务一线的实际,设计实施教学过程,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与衔接;四是改革评价模式。改变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内部评价方式,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构建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
3、创新六个关键环节,努力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创新教学环境。改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建设现代化的“技能教室”或“实操教室”,促进教、學、做的协调统一;二是创新专业设置。以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为导向,根据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建设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开发建设贴近区域产业、民族艺术、民间工艺等领域的特色专业;三是创新教材应用。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职业资格标准开发教材,根据职业岗位的变化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及时开发补充教辅材料和校本教材。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利用多种教学介质,开发立体教材;四是创新教学方式。构建生产服务模拟场景,强化职业活动导向,充分应用仿真、模拟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生动直观地展示职业岗位的特点、服务情景与过程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五是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师评聘机制和考核标准,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六是创新管理制度。在“坚持依法办学、促进科学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上下功夫。强化依法办学理念,加强自律,规范办学,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