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态度等。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尊卑有别,教师堪称拥有“至高无上”的威严,学生则是“惟命是从”,不得叛逆。
  但是,新的世纪,新的世界,新的变化,新的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师生关系。新时期,倡导“以人为本”,师生平等。教师要将学生视为一个与自己人格平等、并且处于不断发展中的个体来对待。那么,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怒斥式” 的指责、“棍棒式”的惩罚将要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赞美、鼓励、赏识”,不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褒奖,以激发其前进的动力。
  三、赞赏理论依据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获得的成功体验越多,那么他的学习与发展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就越足,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以及习得行为的表现。因此,现代观念还认为,成功是成功之父。
  此外,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其实,学生微小的成绩、微小的进步,就是他们的成功。他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成绩的提高上,也体现在课堂表现的改善,学习态度的好转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强化作为一种操作,它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正强化可以增加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的概率。赞赏作为正强化的手段之一,它会激励学生将某种好的行为继续下去。
  因此,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敏锐观察、善于发现,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点滴成功,实现学生成功之后的再成功。
  四、赞赏教学案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理,人人都喜欢被表扬,被赞美。周一早上上班穿了一身新衣服,在家里也是费劲了心思琢磨着怎么搭配出来会更好看一些。来到学校之后,好多老师夸赞到“今天真靓啊!”清晨上班,听到这么热情洋溢的话语,顿时感觉心情愉悦,神清气爽,一天工作起来也是那么有精神。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身为教师的我们尚且如此,何况是学生呢?
  记得我还在小学任教的时候,事情发生在四年级一班的英语课上。对于班里的XX同学我之前有所耳闻,但是对这个学生我还不是很熟悉,名字和人很多时候还是对不上号。结果我在提问问题的时候叫到了他的名字,叫名字的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什么,但是当他站起来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他的相关信息,而且告诫自己“你这不是给自己难看吗,明知道他站起来也不回答问题,而且他也不会”。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居然张口说话了,听到他说话我已经很惊讶了,当时自我感觉“面子不薄”啊,很是兴奋,而且也有了继续听下去的意愿。当他回答完问题的时候,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全班同学的掌声已经响起来了。他的精彩的回答给了全班同学一个最大的惊喜,而此时全班同学的掌声更是对他表现的一种肯定、鼓励甚至是赞赏。
  借此机会,我试图去深入地了解这個学生。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记忆力特别好,如果从学习优势理论的角度分析,他应更倾向于是听觉型的学习者。虽然有时候感觉他上课心不在焉的,而且很少关注老师和黑板,但是实际上课所学的内容,他大部分都掌握了,只不过就是不善于甚至是不愿意表达。也许就是因为他的不善于表现,才被我们忽视了,才被遗忘在了角落里。试想,如果不是我们的忽视和遗忘已成为习惯,如果不是我们吝啬自己的关注和耐心。如果我们多向他施舍一些表扬和赞美,也许……
  我不得不承认,全班同学的掌声让我的心在那一刻受到了震撼,同时也在自我反思。学生对待自己的同学的赞美都是那么地慷慨,毫不吝啬,难道老师连学生都比不上吗?
  五、赞赏原则与技巧
  基于教育对象的多元化、差異性,教师作为师生关系的主导者,其对学生的赞赏不可能是千篇一律,毫无原则可言。教师对学生的赞赏应适时、适度,并且要讲求语言技巧。
  赞赏要适时。对于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让他感受到他的进步被受到了关注和认可,更加证明自己认真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意义,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赞赏要适度。教师对学生的赞赏并非越多越好,要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倾向于老师的赞扬点到为止,切忌大肆渲染,否则会增加其心理负担。因此,教师的赞美要建立在了解学情基础之上,要真诚,要适可而止。
  赞赏的语言要富有技巧性。教师对学生的赞扬,如果仅仅停留在诸如“好”“不错”“真棒”等简单词汇,长此以往,学生会感觉空洞乏味。因此,赞赏要具体,且富有变化性。
  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赞赏可以激发出一个人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他冲破一切障碍,直到成功的彼岸。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赏,对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不要把他们摆放到容易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更不是一味的惩罚、批评,更不要抹杀其闪光的地方。也许,老师的一句话,就可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甚至是教师与家长,家校之间的关系,更有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其他文献
许商中学坚持以生为本,把“构建高效课堂”作为突破口,立足学科教学,构建了“3040大课堂下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会学、善学、乐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会教、善教、乐教。  在大多数商河学生眼中,“每节课45分钟”仿佛成了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当许商中学提出将原来每节课45分钟,改为“30+40分钟”时,很多人学生家长心里没有底。但是许商中学的老师却清醒地意识到,课改势在必行
期刊
一、创造悬念,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制造悬念、设计疑问,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谓“设疑”,就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并使其全身心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此外,小学生听觉灵敏、善于模仿。动物的叫声也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和诱惑力,学生尤
期刊
一、创设情境,体验估算的实用价值,增强估算意识  第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估算,体验估算的实用价值。如一年级学了百以内数的认识后,可设计具体情境中可让学生估算,“如果我们班47位学生去春游,有三辆车子分别可以坐30、40、50人,你认为乘哪辆车比较合适?”因为47接近50,所以坐50人的那种车比较合适。学生对春游的事本来就感兴趣,对这样
期刊
《指南》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它不仅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更是幼儿大胆自主表现、抒发自身快乐情感的重要手段。所以,幼儿园歌唱教育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并积极培养孩子们歌唱的兴趣。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歌唱活动呢?  一、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歌唱,除了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还要看能否激起幼儿歌唱的兴趣和欲望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
期刊
2008年我在高一学年,教过一个班级。开始有一个男同学,学习非常积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平时不会的题还总来问。我对这名学生的印象很好,我们师生的关系也不错。可过了一段时间,我慢慢感觉到他课下不问题了。但上课的状态还可以。我以为是最近学的不错,没什么问题。又过了一些日子,他上课不认真听了,有时候根本就不听了。于是在上课时我就提醒他注意听。他当时答应的很好。我认为是可能最近玩的心思过重,
期刊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近十年,身为一线教师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和尝试,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学会自己去发现和探索,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的熏陶,实现了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和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下面,从两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首先,正确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是关键。  传统教
期刊
一、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数学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教与学的基本组织方式,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及锻炼数学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非常低。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数学教师只有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才能改善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高
期刊
教育是担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学校是培养人的基地。时代的急剧变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的深化改革,产品的日新月异,正在向教育发出了新的挑战。科技发展之快,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意料,信息量、知识量与日剧增,使人们无法按常规吸收知识,书本知识的不断退化,又使人们已经学过的知识迅速失去实用价值。这就给我们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的今天,很多新职业的兴起和一些旧职业的更新、转化
期刊
好習惯让人终生受益、而坏习惯会让人麻烦一生,一辈子倒霉。何以见得?什么是习惯?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习惯是指人们长期重复或多次练习,逐渐养成并巩固下来变成需要的行为倾向或风尚,是一种相当顽强的力量。好习惯的保持是人的良好素质、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简单地说,习惯是人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或动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发现,班里总是有3~5个学困生,学习基本是一窍不通,一天到晚坐在教室
期刊
一、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六度”“六戒”,这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一是难度适中,力戒平淡乏味或高深莫测。提问时,把握不住难易程度,往往会事与愿违。过易,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不屑一答;过难,学生会不知所以然。莫衷一是。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  二是梯度适宜,力戒“满堂问”。教师所提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扣扣相连,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