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新探索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2018年中组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推进高校基层党建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建设,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做好学术工作和高校党建工作的能力水平,教育部首批成立100个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其意义十分深远。因此探索形成符合高校实际、兼顾学科专业特点、可示范可推广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机制,推广运用优秀支部书记工作方法迫在眉睫。本文着眼于现实,阐述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建工作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探索高校教师党支部“学术+党建”工作机制的新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学术+党建;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1-0038-05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高校党支部建设日益完善,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覆盖面逐步扩大、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2018年,按照教育部党组关于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高校要选拔任用党性强、业务精、思想道德好的党支部书记,大力推进高校“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以下简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与水平,积极探索符合高校实际、兼顾学科专业特点、可示范可推广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机制,推广运用优秀党支部书记工作方法,引领带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着力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新时代促进高校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新时代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1.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任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1]。教师党支部书记既是党建工作者,同时又是学术带头人,可以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贯穿高校党组织活动乃至教学科研工作的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学术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能够增强党支部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激烈,迫切需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做好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近几十年来,我们党在改革開放中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面对中国日新月异的成就和蹄疾步稳的发展进程,部分西方国家的焦虑感逐渐上升,国内各种矛盾风险不断增加,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激烈,表现为议题更加宽泛,手段更加隐晦,传播途径和方式转向娱乐和消遣的平台,受众较多的媒体趋向“学术化”和“学理化”。敌对势力借助于网络媒体大肆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企图通过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大搞“颜色革命”,“尤其在教育战线,在某些前沿阵地的某些空间、某些段落,斗争是尖锐的”[2],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师生、争夺人心,部分党员教师出现了精神浮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甚至滋生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这些都不断侵蚀高校部分党员的思想根基,给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在丛林法则、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下,为争夺国际话语权,迫切需要高校教师、高校教师党支部做出全面的阐释和解读,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3.“双一流”视域下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要平衡党建工作与学术研究的关系,解决高校基层党建的突出问题。“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学校党委决议的执行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核心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在高校进行“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建设,把党性强、业务精的学科带头人选拔出来担任党支部书记,把党的建设和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动党建工作,提升服务意识,增强党支部团结协作的凝聚力,从而有效推动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3]62。
  二、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党组织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一个好的带头人,就能带出一个好的班子,就能建强一个好的组织。只有发挥党建的凝聚力、指引力,才能提升学术的影响力、带动力、震慑力,党支部才有合心力、公信力,党支部书记也才有威信力、感召力。
  笔者作为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负责人曾参加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示范班培训,通过对来自全国各地273所高校党支部书记进行谈话、经验交流、调查问卷等方式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同时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部分“双带头人”党支部建设思路不够明确,摸着石头过河。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建设标志着全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任务艰巨而光荣。大部分高校党支部书记已经明确工作室建设的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及工作规划。然而部分党支部书记善于用对标思维,以教育部考核目标和细则进行工作室建设,党建理念淡漠,创新意识不够,难以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吸引力,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比较困难。   2.传统党支部建设与新时代发展需求矛盾凸显。当前,全国高校党支部的设置基本以专业或者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分类条块式划分。随着新时代“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求变化,高校以学科科研团队为单位的党支部设置模式逐步取代传统分类条块式的设置模式。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中了解到,大多数自然学科领域的党支部基本以科研团队和实验室为单位进行党支部设置,便于把党建工作与学术发展有机结合。但高校文科院系还是保留传统意义上的分类条块式的划分,这不利于学科发展和科研团队建设,也不利于教师学术水平的提升,传统党支部建设的思路与新时代发展需求还存在矛盾。
  3.学术带头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存在现实困难,且后备人才不足。入选教育部首批“双带头人”党支部工作室的党支部书记基本都是教授职称、学科带头人,甚至是长江学者等杰出人才,学术事务繁多,再加上党务工作要求高,导致“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的党建工作和学术发展之间存在矛盾。近几年来,各高校加大力度引进海外人才、杰出人才等,但其中很多人是民主党派人士,这也是导致“双带头人”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开展党日活动等方面需要加大精力。
  4.“双带头人”党支部建设中的一些做法经验缺乏普遍推广性和创新性。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党支部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从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聚焦重点任务、完善体制机制、带动项目引领、加强队伍建设、组织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工作体系。党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党支部能提供示范,分享经验,合力共筑党建一线“长城”,推动党建“双创”发展。但是,分析研究典型党支部工作经验,其中部分党支部科研团队的学术成果影响力往往高于党建工作的成效,在党建工作经验和方法上还不具备鲜明的创新特色。同时,具有特色经验的党支部其工作经验方法还不具备普遍推广性。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把学科特色与党建工作密切结合。党建工作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进一步搞清楚了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对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深刻认识,更加明确新时代党支部书记和“双带头人”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建工作机制的新探索
  特色就是质量、就是竞争力。各高校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争创一流,在各自类型上办出了特色,以示范带动其他高校的发展。对于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建设,当下众多院校都有各自学科建设新模式与新思路,如山东大学成立一流学科项目建设小组,南昌大学实施“学科特区”制度,东南大学提出“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的学科布局,还有中国农业大学牵头推动17所高校加强农林学科协作,等等。因此,要鼓励创建支部建在学科上的党建模式,以“党建强、学科强”为宗旨,以“支部党建引领教师发展,教师发展引领学科发展”的理念,激发激活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一条符合高校实际、兼顾学科专业特点的可示范、可推广的教师党支部工作體制机制,这是高校党建工作与“双一流”大学建设相结合的有效形式。
  1.强化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建设的制度保障。一是各高校逐步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实施,将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作为教师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计入工作量。二是“双创”工作实行书记负责制,党支部书记要加强领导和带头作用,将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落实到工作各个环节。三是加强校院联系指导,重视工作室建设进程和发展规划。建立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成立由党委书记和院长为主要领导,院领导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学院办公室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全程支持党支部“双创”工作,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推广建设过程中先进经验和优秀典型。四是建立“双带头人”分层分类培训制度,总结、交流高校党支部“学术+党建”成果双向融入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加大党务、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党支部书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从而提高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水平。五是继续将“双创”党支部建设情况纳入二级党组织书记和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以考促建,保障建设效果。对于在“双创”方面成果显著的个人进行表奖,将教工的“双创”表奖纳入学院奖励性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学院设立“双创”工作专项活动资金,结合考核结果,分层次进行表奖,表奖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重在宣传教育手段和工作方法。
  2.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建从严,治教从严,进一步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严”的常态化、长期化、规范化。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扎实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依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主题党日等方式使党内政治生活切实严肃起来,党员参加党内政治生活习惯起来。二是要“实”字为先,充分考虑教师党员队伍的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坚持完善基层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党建工作巡察、党支部考核等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落细落实。三是深入校内和校外,做好学生和社会的党团课工作,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通过严格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思政课教师六个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创新党建和学术的双融机制。一是党支部的划分以学科科研团队为单位的党支部设置模式逐步取代传统分类条块式的设置模式。既要根据学术发展需求,又要适应社会需求,凝练学科与党建相匹配的方向,可构建“党建+”教学型党支部、“党建+”科研型党支部、“党建+”学科发展型党支部,推陈出新,从而组建高水平的各类别学术团队,形成党建和科研的合力,提高教师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解决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形式化和虚化现象,增强其实效性。二是构建教师党支部队伍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力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升党建水平。党支部书记必须真正起到学术和党建的“双带”作用。党支部要推行传帮带制度机制,汇聚学科队伍、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以及学科梯队结构建设。三是举办高校学术与党建交叉的骨干研究班,开展多层次的“党建+学”科素质培训、课程培训以及社会考察、国内外访学、挂职锻炼等活动,提高教师党支部的质量,明确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的人才培养目标,掌握学术前沿,打造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4.发挥“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双带”作用。一是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四个意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二是强化党支部书记的“双带”作用。党支部书记和党员肩负着“双一流”建设的时代使命,树立党建和学科的统一意识是做好“双带头人”党支部工作的出发点,能够有力促进党支部书记“双带”工作的开展。党支部书记要党建工作和学术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带领党支部成员积极投入科研工作,參加各类学术论坛,每周进行科研工作汇报,分享前沿学术成果,以此推进科研团队的发展和壮大。除了科研,在教学上高校教师不仅应该针对当前学生特征、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更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注意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最终达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三是加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党建和学术能力。党支部书记要把握常态教育、主业融合、服务为要、方式创新的原则,在“三会一课”和日常学习中引导大家读原文、悟原理、谈体会、撰写理论文章,同时将党建理论学习成果融入专业教学、科研团队的“软实力”建设,做到进课堂、进头脑、进人心、见实效,从而打造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优秀党支部,使其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高地和坚强的战斗堡垒。
  5.积极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活动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高校党建工作要按照“四讲四有”的标准坚持不懈地推进党员队伍建设,着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发挥党支部的先锋带头作用,特别注重发挥党员的典型引领作用,倡导大家对标身边先进典型,“充分利用教育系统内外、网上网下媒体资源,宣传展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和典型人物、典型经验”[4],如用“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励感染党员教师,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6.坚持服务社会、服务师生。一是注重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引领带动师生做好政治吸纳、团结凝聚。党支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准确把握学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基层党建实际工作为重点,熟练掌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法。通过课程学习、交流研讨、在线考试、成果撰写、对内对外培训课程等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党务工作影响力,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全国两会精神”“党章党规党纪党史”“党务知识与工作方法”“优秀案例与先进典型”等内容的学习模块、视频课程,选择权威的文本资料,聘请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解读,提供高校基层优秀党务工作者的示范教学,以此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二是找准服务点,实现党支部与社会双融双促。发挥“党性课堂”“能力课堂”“实践课堂”的作用,通过沙龙党课、演讲式党课、论坛式党课等方式进社区、下基层,通过讲座、慰问、访谈等解决教师、学生及社会实际问题。
  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具有新特点、新思路和新方法。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工作符合高校实际,实现了党务和业务的“双融合”,体现高校“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宗旨。“学术+党建”高校党建工作新机制为党执政夯实了基础,为学校培养时代新人开辟了有益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9/c64094-28936173.html.
   [2]陈宝生.做好教育战线意识形态工作[J].紫光阁,2016,(12).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Z].教党〔2018〕26号.
  责任编辑  攻  克
其他文献
[摘 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珠三角本地、外地人口倒挂的A镇为分析样本,对人口倒挂镇的基层治理进行深入研究。A镇通过党建引领、社建助力,打造“一委一站两平台三纽带”,吸纳广大来穗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体制机制不畅、人才匮乏、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应通过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挖掘基层自主性治理能力等,形成责任
期刊
[摘 要]推动民营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是新时代东北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题中要义,是银行业拓展作为空间,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必由之路。从辽宁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实践出发,结合地区特点,深挖融资服务的难点、堵点,提出提升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质效的建议。  [关键词]东北振兴;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墨子学说的宗旨是“兼相爱,交相利”。其十大主张是相互关联的,为了给庶民百姓谋福利,在当时以《天志》观念积极推行,强调“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百姓之治”,是天的意志。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节葬”。这既是墨家学派推行革新社会政治制度的内容之一,又是求得国富民足的有力措施。墨家主张节葬的同时,也倡导祭祀。这在《节葬》《明鬼》《天志》等篇中作了深刻阐述,是有历史进步性的,对现代也有借鉴意
期刊
[摘 要]乡村社会有着分散、独立、自主等内在属性,这些属性使得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需要寻求政党等外部力量的引导、规范、互动、融合。从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的互动逻辑出发,立足乡村振兴这一目标,以浙江省嘉兴市为研究样本,总结了嘉兴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实践经验,并指出其存在的融合度不高、主动性不足、引领性不强等问题,进而从提升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群众动员力、思想引领力、组织覆盖力、改革创新力等角度
期刊
[摘 要]从1989年到2012年,我国制定了10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与应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露出《突发事件应对法》与《传染病防治法》等立法问题。从立法价值取向角度,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立法问题的对策。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当适时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从立法目的、立法原则、疫情发布机制以及
期刊
[摘 要]县域平安建设是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现了地方社会治理的多维度能力。浙江省长兴县凭借在清单式管理、协同治理、智慧防控、矛盾疏导等方面的有效探索,获得浙江省“平安金鼎”。然而,农村县域自治活力不足、群众有序参与平安建设的主体意识淡薄、网格化管理职责不明等问题成为阻碍平安建设的短板。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视角梳理长兴县平安建设的模式,探索县域在平安建设中释放社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总体态势良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巩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觉悟较高,党员干部政治方向明确,积极拥护党的领导,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但同时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应当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动力机制、教育机制、引领机制、融入机制、考核机制。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
期刊
[摘 要]比较哲学立足于传统,以比较的视野与研究方法,构建起一种面向世界的哲学范式。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致力于时代创新,在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对话的过程中,对中西文化融合积极探索,为推动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世界化、时代化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比较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一书,通过分析比较哲学的学术语境和研究方法,在跨学科领域的应用中融会贯通,在当代哲学研究的总体图景中,建构一种合理的比较哲学研究框架,促进
期刊
[摘 要]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和拉克劳、墨菲“激进多元民主”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两股重要的多元话语思潮。它们之间存在复杂且隐晦的关联,梳理两种多元理论的诠释进路,不难发现,两者主要表现为方法论分歧、“多元”内涵的异质性及其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不同,而保卫马克思与贬斥主体性是它们共同的表征。全面科学地把握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旨在深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研究,以期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
期刊
[摘 要]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观念是影响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性与历史性交织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时期,宗族观念为推进乡村治理贡献了积极力量,但也暴露出一些消极影响。消解宗族观念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负面影响,要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推进乡村民主政治发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营造乡村公平竞争环境;激活各类治理组织,防止治理主体有名无实;加大法治工作力度,巩固乡村社会治安效果。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