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都会发现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有相当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一年级学习的过程中,成绩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尤其以数学成绩的下滑较为明显.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学生在初高中“过渡阶段”数学学习中的主要困难,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数学教师开展数学学习衔接性辅导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一、初高中“过渡期”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1.高一学生普遍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学习依赖性强,知识简单,学习方法比較具体,与高中相比课堂知识容量比较小.进入高中后,由于数学题型较多,解题方法灵活,加之教师一味强调学生的成绩,在学生学习方法上没有加以点拨,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盲目性和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性,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直接导致数学成绩低下.
2.高一学生普遍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高一教学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师多数对初中数学教材、教学不熟悉,教学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加强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教学的设计只有数学知识,特别是刚分来的在校大学生,他们没有系统的数学知识,没有新颖的教学方法,只为上课而上课;另外教师缺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使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引起过渡阶段数学学习困难.
3.高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注意力始终放在学习结果上,追求的教学目标是所教班级考一个好成绩,因此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得不够,而且教学设计也不以学生的接受心理为依据,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渐消失.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体意识不强,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对老师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再者,由于现在社会、学校、教师评价学生仍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好坏的标准.对数学成绩的片面追求也使学生对数学本身缺乏兴趣.
4.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力不强
不少学生认为经过初三一年的紧张学习,高一可以松一口气了,到高二、高三再努力也不迟,于是总不愿意花精力去学,不愿意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还有些人没花多大的精力就考上了理想高中后,自以为很聪明,进入高中后不会自觉去学习.但由于在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养成了动则就问的习惯,过分依赖教师和班上成绩较好的学生,养成了思想上的依赖性和惰性,结果造成进入高一后数学成绩低下.
二、教学建议
1.加强初高中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
在新课程下初中生的学习方式已发生变化.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了解高中数学课中的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初中就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每节课的引入部分应设计得自然一些,多与初中知识衔接,多想一下学生能否顺利接受,例题的设计和安排上应体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面向全体、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正确地精选习题,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数学教师都应该互相交流、认真思考和研究,使自己的教学既能完成升学任务又能使初高中数学很好的衔接,让学生在初升高中后不再有难关.
2.加强数学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将所讲授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做一名教学中的“有心人”,时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所讲授内容的联系.成就动机是以取得成就为目标和学习方面的内驱力,所以应注意对学生多加强成就体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数学知识了解得更为透彻.
3.研究初高中数学教材,做好教材知识衔接
这几年正是课程改革时期,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换了新的数学教材,尽管现行初高中数学教材已经注意了衔接问题,但教材的频繁变动仍然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高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做到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以旧引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渡过内容与教材的适应性难关.
4.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减少学习焦虑
研究表明,数学成绩低下的学生常有失败感,缺乏成功的体验,缺乏自信,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集体中,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造就健康的体魄,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看待周围的一切.其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使学生明白,不必急于求成,要仔细分析自己的现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不懈去做,哪怕是取得很小的一点成功,都可以让学生焕发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责任编辑 金 铃)
一、初高中“过渡期”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1.高一学生普遍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学习依赖性强,知识简单,学习方法比較具体,与高中相比课堂知识容量比较小.进入高中后,由于数学题型较多,解题方法灵活,加之教师一味强调学生的成绩,在学生学习方法上没有加以点拨,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盲目性和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性,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直接导致数学成绩低下.
2.高一学生普遍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高一教学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师多数对初中数学教材、教学不熟悉,教学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加强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教学的设计只有数学知识,特别是刚分来的在校大学生,他们没有系统的数学知识,没有新颖的教学方法,只为上课而上课;另外教师缺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使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引起过渡阶段数学学习困难.
3.高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注意力始终放在学习结果上,追求的教学目标是所教班级考一个好成绩,因此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得不够,而且教学设计也不以学生的接受心理为依据,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渐消失.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体意识不强,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对老师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再者,由于现在社会、学校、教师评价学生仍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好坏的标准.对数学成绩的片面追求也使学生对数学本身缺乏兴趣.
4.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力不强
不少学生认为经过初三一年的紧张学习,高一可以松一口气了,到高二、高三再努力也不迟,于是总不愿意花精力去学,不愿意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还有些人没花多大的精力就考上了理想高中后,自以为很聪明,进入高中后不会自觉去学习.但由于在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养成了动则就问的习惯,过分依赖教师和班上成绩较好的学生,养成了思想上的依赖性和惰性,结果造成进入高一后数学成绩低下.
二、教学建议
1.加强初高中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
在新课程下初中生的学习方式已发生变化.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了解高中数学课中的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初中就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每节课的引入部分应设计得自然一些,多与初中知识衔接,多想一下学生能否顺利接受,例题的设计和安排上应体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面向全体、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正确地精选习题,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数学教师都应该互相交流、认真思考和研究,使自己的教学既能完成升学任务又能使初高中数学很好的衔接,让学生在初升高中后不再有难关.
2.加强数学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将所讲授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做一名教学中的“有心人”,时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所讲授内容的联系.成就动机是以取得成就为目标和学习方面的内驱力,所以应注意对学生多加强成就体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数学知识了解得更为透彻.
3.研究初高中数学教材,做好教材知识衔接
这几年正是课程改革时期,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换了新的数学教材,尽管现行初高中数学教材已经注意了衔接问题,但教材的频繁变动仍然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高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做到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以旧引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渡过内容与教材的适应性难关.
4.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减少学习焦虑
研究表明,数学成绩低下的学生常有失败感,缺乏成功的体验,缺乏自信,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集体中,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造就健康的体魄,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看待周围的一切.其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使学生明白,不必急于求成,要仔细分析自己的现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不懈去做,哪怕是取得很小的一点成功,都可以让学生焕发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责任编辑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