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与平衡的契合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门德尔松作为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作曲家,不仅在创作上有着重大的贡献,而且在音乐精神上也有着非凡的造诣。本文从门德尔松音乐中的优雅与浪漫的契合、严谨与自然的合一、情感与幻想的有机统一等三个角度,来探讨其美学思想及风格构成。旨在为推进门德尔松音乐的研究尽一点绵薄的努力,敬请方家指正。
  关键词:门德尔松 浪漫主义 优雅 情感性
  中图分类号:J651 文献标识码:A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是继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其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本文试从门德尔松音乐中的优雅与浪漫的契合、严谨与自然的合一、情感与幻想的有机统一等三个角度,论述其音乐的美学特征。
  一 优雅与浪漫的契合
  对于一位浪漫主义作家来说,热爱宗教是其作品的基本底蕴。门德尔松同样也是如此。因为宗教性是其想象力和情感的体现,也是其浪漫心灵的标志所在。德国浪漫派普遍认为音乐最具幻想力,最适宜表现“稍纵即逝”的灵性。但他们又排斥现实,追求一种超验的情感,企图借助幻想进入超验的世界。因而,他们心中的音乐也就是超验的音乐。
  在一篇记述门德尔松创作生涯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洪亮的拉丁歌曲时起时伏,从汹涌的音乐波涛中穿过,宛如在滔天海浪中航行的船只,使我的心情为之激越飞扬。当音乐这样渗透我的全身,贯穿我的全部血管——这时我抬起了内向的目光向四周环顾,——整个庙宇在我的眼前活跃起来,我便完全沉醉在音乐中了。霎时间音乐停止,一位长老出现在高高的祭坛上,用虔诚的姿势扬起圣饼,拿给全体教徒看,——全体教徒都跪下了,长号和一些不知什么名称的巨大乐器轰鸣起来,不禁使我醍醐灌顶,肃然起敬,我清楚地感觉到,仿佛所有拜倒的教友……都在向天上的父为我的灵魂祈福,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把我拉到信仰这边来。”
  由此可以看出,门德尔松的作品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而在门德尔松的创作中,有一部作品尤为重要,这就是根据莎翁同名戏剧改编的《仲夏夜之梦》管弦乐序曲。门德尔松从小就喜爱这部戏剧,在17岁时,他凭着从戏剧中获得的灵感,创作了同名管弦乐序曲。这部乐曲的内容并非是对原剧情节的表达,而是描写了夏季日夜仙王和王后与那些顽皮淘气的众精灵的生活。在作品中,门德尔松以其卓越的管弦乐法,生动地渲染了虚无缥缈的梦幻色彩,柴可夫斯基很欣赏这部序曲,他曾写道:“这部美妙的作品的艺术命运是多么奇怪啊,它出自一位17岁学生之手,这学生后来获得了全世界的声望,我想,当《仲》的音乐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一定给人以惊人的印象,因为它的新奇和充满的灵感和诗意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的确,这部作品是音乐中最好的典范之一。
  门德尔松是上流社会中贵族式的音乐家,他的一生在平静、幸福中度过,除了感受到家庭给他的温暖和众人对他的尊重之外,他从未品尝过生活的艰辛与苦涩。但他却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包括钢琴曲、交响乐、室内乐、声乐、世俗音乐及教会音乐等。其中的《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无词歌》等作品尤为独特。舒曼写道:“我认为门德尔松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头号音乐家,我将向他脱帽致敬,奉他为大师。” 门德尔松非常重视乐曲的标题性及乐曲的文字说明,他在交响曲的开头和每个乐章前都加上标题,使音乐与文学更为接近,力图用音乐语言将文学形象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同时还利用新颖的配器效果和戏剧化的处理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他甚至称自己的交响乐为“器乐的戏剧”或“无人声的戏剧”。门德尔松音乐的主题总是在比较短小的旋律中出现一些游离不定的东西,这成了典型的门德尔松式的优雅与浪漫的体现。门德尔松是追随灵感写作的,诗意和优雅则是意象的主导作用。在一篇文章中他这样写道:“每个时代志同道合的人们都结成了秘密同盟。盟友们,把你们的队伍团结的更紧密一些吧,让艺术真理的光辉愈来愈明亮地照耀大地,把欢乐、幸福、优雅、浪漫与美感赐给人类吧。”在这些语言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到其最基本的艺术风格所在。
  二 严谨与自然的合一
  维特根斯坦在他散乱的笔记中,曾多次怀疑莎士比亚的意义。他说莎剧戏剧性太强,没有伟大的心。而门德尔松在音乐史上的评价不仅在这一百多年中没有消失,且他的地位也越来越巩固,这可能和他音乐中那种严谨与自然的合一有极大的关系。笔者在研究中同样感觉到,门德尔松的音乐尤为独特,他给我们开辟了新音乐形式的广阔世界,他拨动了伟大先驱者所没有接触过的心弦。一个能成功演奏门德尔松作品的人,必须具有哲学家的严谨素质,有能力应对音乐中丰富变化的情感,并且收放自如。门德尔松的音乐往往是一个难解的谜,超过其他任何一位浪漫主义大师,演奏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创造者,并对本人以及困惑的创造者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移入……而真正的门德尔松乐曲演奏家会感到,这个音乐如同为你而写。在他的作品中,你会感觉到那种强烈的形象性,充满着幻想,情绪变幻莫测,时而热情冲动、时而沉思冥想,内在的激情与冲突无处不在。他的艺术歌曲给人的感觉是简洁含蓄、意境深邃,如诗歌吟诵般的旋律,乐句结构不规律而且多变化,通过音色细腻的变化来表述激情或衬托意境。在创作体裁上,受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门德尔松的创作思想融合了诗歌与小说的叙事性特征。
  音乐始于词尽之处,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出的东西,它使我们发现我们自身最神秘的深奥之处;它能传达出任何词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和心灵状态。
  门德尔松的音乐以其强烈的悲剧性、强调个人的主观意识和真实地表现个人的亲身感受,以及喷涌不竭的旋律而著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对创造力的培养中。好的音乐就有这样的魅力,它会在瞬间让自己水落石出,突然浮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也会在这瞬间被它缴械而心悦诚服地敞开心灵的大门,让它走进我们的心中,和它握手拥抱。此外,在门德尔松的作品中,创造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挖掘。在音乐中,门德尔松摒弃了在他之前的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创作主张,大胆地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不谐和的和弦、一连串奇怪的音响,来捕捉一种通过光影、声音、各种感官而得到的“印象”,描绘一种稍纵即逝的情绪和气氛。他的许多作品从标题上就给人以隐约、模糊的想象。门德尔松还善于运用和声和配器来丰富作品的色彩,其作品技巧精湛典雅、曲式简洁清晰、配器玲珑考究,并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正如格里格所说,门德尔松和舒曼虽然同属于一个时代,但却截然不同:前者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艺术时期——古典音乐时期;而后者则是另一个毫不逊色的伟大的艺术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前导和奠基人。在那个时代,所有的音乐家都是通过门德尔松来了解贝多芬的。
  笔者以为,与其说门德尔松的音乐属于早晨,属于旭日初升的黎明,还不如说它属于年轻人,属于自由、自然而无拘无束、青春焕发的欢乐时间。那么,什么是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呢?也许这是一个令他的作品演绎者十分头疼的问题。有人说,门德尔松最突出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而言。但是门德尔松的音乐只要出现,人们肯定会马上分辨出来,那就是清醒、自然与严谨的有机合成。
  三 情感与幻想的有机统一
  音乐中表现的情感常常与幻想连接在一起,甚至有时候情感本身就具有幻想的性质,门德尔松称自己是“一个耽于幻想的艺术家”。当他在现实世界中受到束缚和压抑时,他就会在幻想的世界里寻找寄托,他自己曾说:“外面的世界越渺小,那么我想象与幻想中的世界就越是广大。”门德尔松非常强调情感在音乐中的意义,他认为“理智有时会错误,情感却不会错误”,“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创作出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他认为音乐是“心灵的流露”,持有以情为主、以乐传情的美学观点,视情感为音乐的灵魂,并将情感作为个人或是群体的某种精神生活的映射。
  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认为,“我们的语言必须重新成为音乐,重新成为歌曲”,所以他教导人们,在真正的诗作中,除了情绪的统一,没有任何其它的统一。门德尔松崇拜让·保尔以及德国早期的文学家,并深受他们的影响,但他却并没有被他们的思想所束缚。他的音乐是超越于技术之上与情感相连的。他的幻想离不开情感,可以说其感情本身就具有了幻想的性质。门德尔松的幻想是浪漫、自由、无限的。幻想是实现他音乐追求的基础。对音乐的追求体现在他的音乐创作中,而其变奏思维也充分展现了他对音乐美的追求。他创作的变奏曲所突出的“内在统一中的多样对比”,正表现了幻想的浪漫、自由与无限。变奏曲较之传统更富幻想性,其变奏技法灵活自由,目的就是充分展现音乐变奏中情感的变化力度与幅度,在多样的对比中开拓音乐的发展空间,激发人的无限想象,体验变奏音乐的美。
  正如阿尔弗雷德·科尔托所指出的:“他所关心的只是如何应用音符来吐露心情而已……”门德尔松作品中呈现出的激情的状态,将他与富于音乐性的灵魂紧紧地连结在了一起,使他的旋律成为了一种发自心灵深处、能够触动心弦的呐喊,它可以刺激听众最敏感的神经。从他的音乐中放射出来的那种奇特的魔幻魅力以及让人无法抗拒的纯真和诚恳的感情,是影响德国、法国和俄罗斯后期音乐创作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并且直到今天都没有失去它奇特的表现力,在这方面,门德尔松的成就几乎是无可比拟的。
  四 结语
  在音乐的世界里,门德尔松用纯洁和真诚激起了人们强烈的感情,使人们在他狂热的灵感、诗意的旋律所营造的神秘迷人而又独具梦幻色彩的魔境里时而情绪高涨,时而热泪盈眶。用保罗·亨利·朗格的话来说,门德尔松“是一个典型的才华洋溢的、多情善感的浪漫主义的青年,从一极端坠入另一极端,充满着矛盾冲突”,热情冲动与沉思幻想的双重性格使他的音乐作品本身便具有哲学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用哲学的头脑对其进行思考和分析的同时,应该更加充分理解和把握门德尔松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内涵,完成哲学层次上的抽象与升华。作品内容的现实性与幻想性、思想表现的情感化与理智性、创作手法的标题性与隐喻性、对待历史的继承性与创新性,这些对立统一的观点使门德尔松音乐作品闪烁着独具特色的哲学光彩。
  总而言之,门德尔松带着内向和追求完美的性格探索着心中最美丽动人的音乐,对于古典的追随,显示出他个性中谦逊、严谨的一面,而对于种种新的音乐表现手法的开拓则体现出时代赋予他的浪漫主义气质。作为浪漫主义使者,门德尔松在每一部作品中都透露出一种美、一种善、一种对情感的崇尚,这种特质即是时代的特质。门德尔松的和声语言或许显得有些“细碎”,但形碎而神不碎,这个神就是古典主义的精神气息,就是浪漫主义所尊崇的情感表达,也许只有“细碎”的方式才能在拥有后者的同时保有前者,从而达到两者的结合。卡尔萨斯这样评价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首先是快乐、风雅、感伤的人,但不仅仅如此,他的心灵深处有悒郁的念头,有悲哀,有绝望,甚至某种悲剧的成分。这颗高尚、纯洁、富于理想的灵魂,用自己优雅唯美的旋律创造出了一个光明纯净的精神王国,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那里遨游,洗却身上的尘土,从而变得更清醒,更愿意具有崇高的情感。”
  笔者以为,这些话语很准确地道出了门德尔松音乐的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爱国:《门德尔松与浪漫主义文学》,《音乐之声》,2003年第2期。
   [2] 王国文:《门德尔松的音乐精神阐释》,《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 李天明:《门德尔松音乐的对立与统一》,《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 刘大伟:《门德尔松音乐中和声的运用手法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作者简介:袁军涛,男,1968—,河南郑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美学,工作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红色文化在我国蓬勃兴起是多种原因复合作用的结果,弘扬红色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多种路径创新和利用红色文化促使其与当今时代衔接,是其价值实现的关键。  关键词:红色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自土地革命以来,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培育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和政治文化,它以实事求是、锐意进
期刊
摘要媒体多样化对传统阅读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阅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途径提高传统阅读率,可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关键词:传统阅读 社会意义 阅读文化 政府行为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渠道多元化及网络的盛行,人们的阅读方式、内容、途径也正在发生变化。同时,日臻完善高度发展的电脑多媒体技术,使得视听媒体(电影、电视等)空前繁荣。
期刊
摘要互文性将外在的影响和力量文本化,一切语境无论是政治的、历史的、宗教的、社会的、心理的都变成了互文本。宗教文化作为核心文化之一,对作品和读者的导向都是巨大的。中国典籍的译者应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才能使目的语读者深切领会中国思想文化核心。  关键词:互文性 道家文化 《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H519文献标识码:A    一 互文性理论与中国典籍英译  互文性理论突破了理论研究和可操作性批评术语的范
期刊
摘要西蒙娜·德·波伏娃是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杰出理论家之一。《第二性》是其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这部著作自问世以来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影响。本文力图从文化认同的视角来分析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存在主义女性观,并认为她对女性文化身份的思考是其理论的独创性所在。  关键词:波伏娃 《第二性》 存在主义 女性观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西蒙娜·德·波伏娃(Si
期刊
摘要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其作品《最蓝的眼睛》中的乔利和《宠儿》中的保罗·D有着相似的痛苦经历但却有着不同的结局。本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剖析二人的人格和行为动因,揭示在奴隶制和白人文化霸权下黑人扭曲的人格和彷徨、痛苦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保罗·D 乔利 精神分析 人格 自我防御机制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杰出的
期刊
摘要张岱是明清之际的一位文化奇才,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其小品文集《西湖梦寻》、《陶庵梦忆》于活泼空灵之中,含凝重沉郁之气,深藏沧桑凄凉之感、故国黍离之悲。  关键词:张岱 空灵 凝重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在晚明众多的小品文作家中,张岱无疑是其中集大成者。读其散文,给人的感觉是轻松、随意而富于灵动。此类风格清新、内容丰富的作品,确实拥有很多的读者。可是性灵不可能是一个作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法律与文学运动在西方兴起的思想与社会背景,评析了运动在中国呈现出地位边缘化、主题偏移化、研究碎片化、写作个人化的现状,并从法治现状、竞争关系、动力机制、方法论方面分析了制约因素,建议通过建构学科体系、搭建学术平台、关注实践应用等路径,振兴法律与文学运动。  关键词:法律与文学 反思 重构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    1973年,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詹姆斯·怀特出版的案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华民族文化推广的归化策略,旨在指出文化全球化趋势下归化对中西文化交流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归化 民族文化 世博会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需要把中国的国情、政策、文化、经济等方面内容对外介绍,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继2008年奥运会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事,我们应该利用
期刊
摘要彭孙的咏物词刻画精妙,形神兼备,在清初的词坛上别具一格,深得时人称赏。其咏萤火、莲花二词是咏物词的上乘之作,视角独特,笔触细腻,传神生动,显示了其词作大家深厚的艺术功力。  关键词:彭孙 咏物词 形神兼备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咏物词在唐代已出现,敦煌词中就有咏物词,到北宋时,苏轼大力发展了咏物词,其《卜算子》、《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作。之后
期刊
摘要青海玉树拥有丰富浩瀚的藏族歌舞。本文结合当地生活习惯、服饰道具等,研究并阐述其舞蹈的体态、动势、表现内容、队形路线等并最终形成浓郁康巴风情的独特审美。同时,民族民间舞蹈是活着的动态的文化,它在不断地变化,不管在从前还是现在,亦或将来。  关键词:舞蹈 风格 审美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    一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和当地舞蹈介绍  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居青藏高原腹地,四周群峰环峙,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