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路径初探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文旅融合时代的到来为革命老区公共图书馆拓展图书馆服务,探寻红色文旅融合提供了全新机遇。本文以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图书馆为例,介绍说明了革命老区公共图书馆推进文旅融合的意义,结合韶山市图书馆的相关活动案例,提出通过开展研学游活动、重点旅游景点建设图书馆分馆来助力红色文旅融合,发扬、传承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
   关键词:革命老区 公共图书馆 文旅融合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古人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展游学,这也是我国古代对文化和旅游初步融合的探索。2018年,我国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组建成为文化和旅游部,有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湖南省“十四五”规划纲也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湖湘优秀传统文化”。
  韶山,是一座不需要向别人解释来历的城市,一代伟人毛泽东从这里出发,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格局,是孕育出红色文化的根源地,也是诸多革命英雄生活、学习、劳动过的地方,是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等身——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人文气息浓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韶山市图书馆利用独特的红色馆藏资源,与地方旅游元素相融合,探寻红色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
  一.革命老区公共图书馆推进文旅融合的意义
  1.充分利用好地区红色文化
  文旅融合是以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相关的旅游资源为纽带,通过深度融合的方式促进两种要素资源整合、协同发展[1]。而韶山市图书馆作为韶山地区的社会信息文献中心,承担着保存地区特色文化遗产、传递信息情报的天然职能。利用好红色馆藏资源,促成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融汇发展,是韶山市圖书馆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与生俱来的使命。
  与其他旅游地区的文旅融合不同,韶山作为革命老区,有满怀深情的红色向往。这里见证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出生成长、求学求索、革命实践的光辉历程,拥有10余项国家级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革命力量,造就出红色文化感官盛宴,这里诞生过以“韶山五杰”为首,多位为中华民族反帝反封事业奋斗牺牲的英烈,他们生活过、劳动过、奋斗过的地方如今成为了红色旅游圣地,而记载他们光辉事迹、奋斗征程等相关内容的文献资料不少都收录在韶山市图书馆,两者同宗同源,高度融合,不用像其他旅游地区一样需要考虑与地区文化资源的排异性。韶山市图书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以馆藏资源为基础,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开发了百年辉煌、党史上的今天等红色故事绘,在馆内开设了毛泽东专题阅览室,为游客讲述韶山各红色景点英雄人物的故事,做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2]。促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革命老区红色景区,保证了地区红色文化的充分利用发挥,也可以更好地打响韶山这一红色圣地的“旅游牌”。
  2.提高图书馆知名度
  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出现,扩充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经,也对公共图书馆造成了冲击。借阅、读者服务等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受限于时间、空间等因素,对人们来说并不便捷,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搜索引擎、数据库等更便捷的线上手段解决文化知识需求,图书馆学习中心、文化中心的定位遭到挑战,知名度也有衰落的趋势。而文旅融合时代的到来,给了公共图书馆提高知名度的机会。特别是像韶山市图书馆这一类在革命老区等红色旅游景点的公共图书馆,不少馆藏文献都与地区景点特色相对应,是独一无二、网络资源难以复刻的文化瑰宝。韶山市图书馆抓住这一机遇,深挖馆藏文献,探寻其中与革命老区相关的文化素材,通过拍摄微视频、开展宣传活动、举行红色文化讲座等方式,搭建红色文献资源与红色旅游之间的桥梁,既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革命英雄的事迹,宣扬红色精神,让游客能在革命老区旅游景点加深对相关事物的了解,也宣传了韶山市图书馆,提高了图书馆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能在游玩后闲暇之余前来阅读红色文献,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革命老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1.开展研学游活动
  研学游是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探索文旅融合路径的尝试,是一种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也是图书馆积极履行参与社会教育职能的表现[3]。而对于韶山这些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的旅游景点,不少机构都推出了相应的研学游活动,竞争激烈。作为革命老区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打造出独具特色、凸显红色文化内涵的研学游服务呢?韶山市图书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是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与其他旅游机构不同,公共图书馆大多拥有大量的地方特色文献,这也是公共图书馆最大的资源优势。韶山市图书馆利用这一点,发掘馆藏文献中与韶山红色景区密切相关的文化资源,设计出“最是初心能致远”为主题的研学课程,围绕韶山红色文化这一“历史初心”,用红色馆藏文献中的内容立体化地勾画出当年以毛泽东为首的韶山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奋斗拼搏的历史画面,给来自全国各地红色研学活动的学生们宣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打造研学教育队伍。研学游的导游、宣讲员必须要求具备专业的知识文化素养。而韶山市图书馆借助本地党校的师资力量,常年聘请党校老师来为大家讲述各种革命斗争故事,打造了“韶山记忆”红色故事宣讲、理论专题讲座等一系列研学游活动。宣讲员通过声情并茂的宣讲一个个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将发生在韶山红色大地上革命先辈们坚定的革命信仰、全心为民的服务宗旨、舍生忘死的英雄故事演绎的淋漓尽致,让来自全国各地红色研学活动的学生们思想受到了震撼、精神经受了洗礼、心灵得到了净化。
  三是学习相关经验。韶山市图书馆在组织策划研学游系列活动时,积极联系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江苏金陵图书馆等组织过多次研学活动的单位,学习交流他们研学活动的心得,学习他们进行文旅融合,开展研学游活动的相关案例,结合他们活动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难题和取得的经验,让韶山市图书馆在本馆设计研学系列活动及时“避坑”,为革命老区的文旅融合发展做出更好地贡献。   2.打造“书香韶山”文化旅游名片
  (1)重点旅游景点建设24小时图书馆分馆
  旅游特别是红色景区的旅游,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观光,简简单单地拍几张照片、合影留念,是不能够学习体会到景点其中的文化底蕴。而韶山市图书馆通过在韶山旅游景点建设24小时党史主题图书馆分馆,为游客提供毛泽东生平及思想研究、与景点相关等书籍,促进韶山的红色旅游事业慢慢从观光游玩向休闲文化体验转变,凸显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中的文化元素[4]。
  (2)积极开发文创产品
  图书馆开发文创产品,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于进一步拉近图书馆与读者间的距离,促进图书馆的良性运作,推动全社会的书香氛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韶山市图书馆积极探索文创产品开发新道路,在特色挖掘、品牌打造、创新融合上下功夫,开发出了一批有特点、有创意、有内涵的文创产品,取得了初步成效。
  韶山市图书馆的先天优势主要是其馆藏资源与红色文化底蕴。立足于图书馆自身形象、徽标、历史传承进行文创产品开发,坚持品牌战略,深人挖掘馆藏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应用多种载体和表现形式,开发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且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文创产品。
  图书馆文创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内容类文创产品、创意类文创产品和延伸类文创产品。
  (3)建设韶山智慧文旅云平台
  公共文旅云平台建设是文旅融合数字化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5]。韶山市图书馆积极建设了韶山智慧文旅云平台,让文化元素和旅游元素能够通过以数字资源的方式深度融合。韶山智慧文旅云平台充分介绍了韶山的风土人情,包含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韶山历史、非遗历史、群文活动、韶山民居、基本人文、本地方言、非遗传承人等栏目。韶山文旅云平台进一步深化了韶山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整合,提高了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融合的深度。
  笔者认为,革命老区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应该率先发力,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利用好本馆与革命老区景点相关的书籍文献,积极融入到旅游中去,让游客能够充分了解学习红色景区厚重的历史人文精神,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積极传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红色基因,共同打造今天全国人民的信仰高地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思政教育提供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单红波.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9(03):136-139.
  [2]雒树刚: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EB/OL].[2021-4-20].https://www.sohu.com/a/281756377_678825.
  [3]刘景会.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模式与路径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30(01):38-43.
  [4]李阳.“图书馆 旅游”融合发展实践与吸引力要素研究[J].图书馆杂志,2020,39(11):23-29.
  [5]胡佳豪.公共文旅云平台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湖南公共文旅云”平台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0(04):53-57.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图书馆)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以《环球时报》关于女性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建语料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关键词、索引等语料库工具,揭示了近期国内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建構。研究发现《环球时报》倾向于报道反映女性社会地位提高、自我意识觉醒等正面话题,但对女性陷入困境的原因没有深入分析。在报道中,女性既是弱势群体,又拥有巨大力量。总体上,《环球时报》对女性的态度还是偏向积极的。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语料库语言学
内容摘要:一代翻译巨擘杨宪益,一生译著颇丰,曾被赞誉为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他对外国诗歌汉译的贡献有目共睹。然而,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不应被忽视。本文以杨宪益的外诗汉译作品及其本人创作的诗歌为研究对象,深入文本具体分析他的诗歌翻译特色,并探究他诗人一生与外诗汉译之间的关系,以期升华他在诗歌翻译与创作上表现出的比较文学间的对话与融合。   关键词:比较文学 写诗 译诗
内容摘要:程贤章是广东梅州客家地区本土作家的代表,创作了一大批极具客家特色,流淌着客家情怀的小说作品,被称为“客家文学的擎旗人”,他在创作小说时,除了对客家历史进行详尽阐述以外,还将客家文化、客家民风民俗融入了文学作品中,由此为客家文学增添了更深的文化底蕴。本论文将立足于小说文本,分析程贤章小说中包含的客家地区淳朴实在、团结向上、不忘根本的民风。   关键词:程贤章 客家人 客家民俗 客家文学  
内容摘要:真善美作为重要的哲学概念,可谓是哲学研究的核心。从概念来看,真是艺术真,善是人格善,美是和谐美。同时哲学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知识系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判断,所以对于真善美的辨析,也需要从不同的领域去探索,其中儿童绘本也是领域之一。本文从真善美出发,分别分析了儿童绘本中所体现出的真、善、美。主要选取的是安东尼·布朗的代表作品《我爸爸》《我妈妈》来进行研究,《我爸爸》《我妈妈》主要描
内容摘要:本文总结了《孔丛子》中以“-然”作后缀的状态形容词的构词特点,“然”之前的词根既可以为单音节形容事物性状的语素,也可为双音节合成词根语素或叠音词根形式,这类词通常表示“……的样子”,常在句中作状语、定语等句子成分,具有很强的描述性。   关键词:《孔丛子》 后缀“-然” 构词形态  “然”本义为“燃烧”,《墨子·备穴》:“以须鑪火之然也”;后假借为代词,表示“这样、那样”之义;《荀子·劝
内容摘要:无论是在文学创作领域还是在文字统筹工作当中,都会应用到人称代词,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人称代词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语言文学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现代汉语文学翻译中,就会涉及到人称代词,而且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也在持续的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对文学表现形式以及其所体现出的价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于人称代词进行概述,从而对于现代汉语文学翻译中
文学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是通过对人性的扬善颂美,让阅读者产生极大的心理振荡和情感激动,以达到净化人的灵魂境界,提升人的道德品质的目的.下面这篇微小说《抢劫》,无论主题
内容摘要:从古至今,表示听觉义和嗅觉义的“闻”和“听”发生了词义演变。“闻”和“听”听觉义的演变从唐代开始,明清以后已基本稳定;“闻”嗅觉义的演变从宋代开始,明清以后逐渐稳固;“听”嗅觉义的演变从元代开始,近代有明确记载。“闻”和一些方言中的“听”從听觉语义场转移到嗅觉语义场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隐喻的作用,二是听觉动词比嗅觉动词的语义能力强。   关键词:“闻” “听” 词义演变  关于“闻”的词义
内容摘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汇聚了大量优秀的外国作品,其中选入的外国小说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试着从课标、单元提示和文本分析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契诃夫的《变色龙》的审美教育价值,以期能够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外国小说 审美价值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版块选编的外国小说有让·乔
内容摘要:听写是复习汉语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听写成为课堂环节后,教师应如何高效利用这一方式、如何进行高效教学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中,笔者通过日常教学及总结文献提出几点课堂听写的教学技巧,从课堂听写的重要性、课堂听写的教学环节、课堂听写教学技巧等三大方面,由浅入深提出利用听写进行教学的细节和方法,以求各位汉语教师对课堂听写环节的重视,帮助日后的汉语教学工作。   关键词:汉语教学 汉字 听写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