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总结了《孔丛子》中以“-然”作后缀的状态形容词的构词特点,“然”之前的词根既可以为单音节形容事物性状的语素,也可为双音节合成词根语素或叠音词根形式,这类词通常表示“……的样子”,常在句中作状语、定语等句子成分,具有很强的描述性。
关键词:《孔丛子》 后缀“-然” 构词形态
“然”本义为“燃烧”,《墨子·备穴》:“以须鑪火之然也”;后假借为代词,表示“这样、那样”之义;《荀子·劝学》:“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里的“然”即译为“这样”;随着词语双音化及“然”语义的虚化,“然”逐渐变为形容词的后缀,表示“……的样子”。《孔丛子》一书产生于魏晋时期,主要记述战国初期到东汉中期孔子后人的言语行事,时间跨度约六百年,对于了解汉代以后孔子世家的发展、演变及家学传授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孔丛子》的研究或挖掘其思想价值或在辨伪校注上求真,而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的论著还不多见,而事实上,《孔丛子》一书成书于中古汉语时期,是后人研究中古汉语的一部重要史料,基于此,本文将以《孔丛子》为语料,以书中“-然”类形容词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考察。
一.构词形态
“然”类形容词的词根早期多为单音节形式,根据王力先生考察,从战国时代起,“然”字前面的词根出现了叠音现象。从《孔丛子》一书“-然”类形容词从构词形态看,大体分为两类:
(一)单音节词根 然
这类形容词是“-然”类形容词中产生最早的一类,且构词能力强,使用范围广,包括“忻然”“愀然”“岿然”等,例如:
(1)夫子忻然笑曰:“然乎!……”(记问第五)
(2)子路愀然对曰:“夫子亦好人之誉己乎?”(记义第三)
(3)孔子曰:“夫山者岿然高。”(论书第二)
(二)双音节词根 然
在《孔丛子》中“双音节词根 然”构词主要是“叠音词 然”,数量不多,但此类形容词具有更强的描摹事物情状的特点。例如:
(4)子夏对曰书之论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离离然若星辰之错行。(论书第二)
上例中“昭”本指“明亮”之义,“昭昭然”则使“明亮、光明的样子”更形象,“离”本指“分散”之义,“离离然”指“井然有序的样子”。
二.词根类型
(一)名词性词根 然
从词根类型上看,“-然”类形容词中,名词性词根所占比重最小,其词义多表示引申,《孔丛子》中“名词性词根 然”这一构成类型只有1例:
(5)今王使章,霈然自得而不设备,臣窃惑焉。(答问第二十一)
上例中“霈”本义指“大雨”,“霈然”指雨盛大的样子,在此处取“盛大”之义,引申为“自满、自大的样子”,使原本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转变成描摹事物状态的词语。
(二)动词性词根 然
动词性词根往往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加“-然”以后,多表示该动作所呈现出的状态。《孔丛子》中这类形容词主要有:
(6)夫子愀然变容,曰:“嘻!子殆可与言书矣。”(论书第二)
上例中“愀”指“脸色改变”,“愀然”指面容显得忧愁的样子,变得严肃或不愉快。词中“愀”的这一动作效果减弱,对其描述性增强。
(7)凤鸟不识,珍宝枭鸱,眷然顾之,惨焉心悲。(记问第五)
上例中“眷”本义指“回头看”,“眷然”在此处指回顾的样子;依恋的样子。
(8)众坐默然无辞。(嘉言第一)
上例中“默”指“不出声、不说话”,“默然”是沉默不语的样子,多表示无言以对或对别人的言论心存不满没有表现出来。
(9)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记义第三)
上例中“喟”本义指叹息,“喟然”是指长叹的样子。
可见,上述动词性词根通过后附“然”构成表状态的形容词,将原本的动作性况变化为一种状态,使該词具有了描述性,其功能也发生了改变。
(三)形容词性词根 然
形容词主要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作为“-然”前形容词性词根,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其本身带有较强的描摹功能。例如:
(10)子夏对曰:“《书》之论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离离然若星辰之错行。”(论书第二)
上例中“昭昭”指“明亮、光明”;“离离”指“井然有序”,都带有形容事物状态的含义,此句意思是说子夏认为,《尚书》论事,就像日月那样光明,像星辰那样井然有序,两个“-然”类形容词的运用更突显了子夏对于《尚书》论事的夸赞。
(11)孔子曰:“夫山者岿然高。”(论书第二)
上例中“岿”本义为“小山丛列”,后引申为“山高大独立的样子”,后附词尾“然”,更突显山的高峻独立,具有描摹功能。
(12)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忧矣。世不废业,其克昌乎?”(记问第五)
上例中“忻”本义为“启发”,后假借为“欣”,有“高兴、喜悦”之义,“忻然”在文中指夫子喜悦、愉快的样子。
(13)平原君欣然曰:“吾不戏子,无所闻此雅言也。”(儒服第十三)
上例中“欣”与上句中“忻”本同义,表喜悦之义,文中“欣然”指平原君高兴的样子。
(14)火浣布,必投诸火,布则火色,垢乃灰色,出火振之,皜然疑乎雪焉。(陈士义第十五)
上例中“皜”指“洁白”之义,句中“皜然”是指布面洁白的样子像雪一样。
从以上例句分析看,“形容词性词根 然”这一结构所占比例较多,其形容词性词根多为性质形容词,后附“然”之后则变为状态形容词,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且具有描述性。
三.“然”类形容词的表达功能 《孔丛子》中“然”类形容词在句中主要充当的句法成分为状语,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能受时间副词、否定副詞的修饰。从表达功能上看,一方面,“然”类形容词本身具有很强的描述性,在刻画人物性格、表情、心理状态上更形象生动,例如文中的“夫子愀然变容”“平原君欣然曰”“众坐默然无辞”中的“愀然、欣然、默然”将人物或严肃、或高兴、或默不作声的情态描写得形象生动又十分简洁;另一方面,“然”类形容词在描述事物特征时,更加具体可感,文中在写子夏对《尚书》论事的评价时,说其“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离离然若星辰之错行。”通过两个“-然”类形容词的运用,构建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类比引发出思想。“出火振之,皜然疑乎雪焉”一句用“皜然”一词构建比喻结构,将布面洁白的样子突显出来。可见,《孔丛子》中“然”类形容词多为状态形容词,在句中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然”类形容词在古汉语中较为常见,从构词类型上看,大致有“单音节词根 然”和“双音节词根 然”两种类型,其词根多为形容词性、动词性,少数为名词性和拟声词性。“-然”类形容词本身带有很强的描述性,在句中主要做状语成分,也可作定语、谓语。《孔丛子》中“然”类形容词在刻画人物形象和事物特征上起到了突出作用。从词汇发展来看,尽管中古时期汉语词汇系统以“然”作后缀的形容词并未呈现大量增多的态势,但由“然”构成的后缀形容词在汉语中却稳定地存在着,在发展过程中,“然”作为副词后缀的情况逐渐增多,并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然”类词语的使用情况看,《现代汉语词典》中形容词性“然”类词有百余个,多为描述事物性状义,副词性“然”类词约有三十几个,多为评注性、限定性副词。
参考文献
[1]甘斐哲.《庄子》“X 然”类形容词语法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2]唐丽珍.《荀子》中“然”类形容词语法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
[3]尹思.《庄子》中的“X然”类形容词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4]傅亚庶.《孔丛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
[5]马东红.古汉语“然”类后缀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作者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关键词:《孔丛子》 后缀“-然” 构词形态
“然”本义为“燃烧”,《墨子·备穴》:“以须鑪火之然也”;后假借为代词,表示“这样、那样”之义;《荀子·劝学》:“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里的“然”即译为“这样”;随着词语双音化及“然”语义的虚化,“然”逐渐变为形容词的后缀,表示“……的样子”。《孔丛子》一书产生于魏晋时期,主要记述战国初期到东汉中期孔子后人的言语行事,时间跨度约六百年,对于了解汉代以后孔子世家的发展、演变及家学传授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孔丛子》的研究或挖掘其思想价值或在辨伪校注上求真,而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的论著还不多见,而事实上,《孔丛子》一书成书于中古汉语时期,是后人研究中古汉语的一部重要史料,基于此,本文将以《孔丛子》为语料,以书中“-然”类形容词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考察。
一.构词形态
“然”类形容词的词根早期多为单音节形式,根据王力先生考察,从战国时代起,“然”字前面的词根出现了叠音现象。从《孔丛子》一书“-然”类形容词从构词形态看,大体分为两类:
(一)单音节词根 然
这类形容词是“-然”类形容词中产生最早的一类,且构词能力强,使用范围广,包括“忻然”“愀然”“岿然”等,例如:
(1)夫子忻然笑曰:“然乎!……”(记问第五)
(2)子路愀然对曰:“夫子亦好人之誉己乎?”(记义第三)
(3)孔子曰:“夫山者岿然高。”(论书第二)
(二)双音节词根 然
在《孔丛子》中“双音节词根 然”构词主要是“叠音词 然”,数量不多,但此类形容词具有更强的描摹事物情状的特点。例如:
(4)子夏对曰书之论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离离然若星辰之错行。(论书第二)
上例中“昭”本指“明亮”之义,“昭昭然”则使“明亮、光明的样子”更形象,“离”本指“分散”之义,“离离然”指“井然有序的样子”。
二.词根类型
(一)名词性词根 然
从词根类型上看,“-然”类形容词中,名词性词根所占比重最小,其词义多表示引申,《孔丛子》中“名词性词根 然”这一构成类型只有1例:
(5)今王使章,霈然自得而不设备,臣窃惑焉。(答问第二十一)
上例中“霈”本义指“大雨”,“霈然”指雨盛大的样子,在此处取“盛大”之义,引申为“自满、自大的样子”,使原本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转变成描摹事物状态的词语。
(二)动词性词根 然
动词性词根往往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加“-然”以后,多表示该动作所呈现出的状态。《孔丛子》中这类形容词主要有:
(6)夫子愀然变容,曰:“嘻!子殆可与言书矣。”(论书第二)
上例中“愀”指“脸色改变”,“愀然”指面容显得忧愁的样子,变得严肃或不愉快。词中“愀”的这一动作效果减弱,对其描述性增强。
(7)凤鸟不识,珍宝枭鸱,眷然顾之,惨焉心悲。(记问第五)
上例中“眷”本义指“回头看”,“眷然”在此处指回顾的样子;依恋的样子。
(8)众坐默然无辞。(嘉言第一)
上例中“默”指“不出声、不说话”,“默然”是沉默不语的样子,多表示无言以对或对别人的言论心存不满没有表现出来。
(9)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记义第三)
上例中“喟”本义指叹息,“喟然”是指长叹的样子。
可见,上述动词性词根通过后附“然”构成表状态的形容词,将原本的动作性况变化为一种状态,使該词具有了描述性,其功能也发生了改变。
(三)形容词性词根 然
形容词主要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作为“-然”前形容词性词根,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其本身带有较强的描摹功能。例如:
(10)子夏对曰:“《书》之论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离离然若星辰之错行。”(论书第二)
上例中“昭昭”指“明亮、光明”;“离离”指“井然有序”,都带有形容事物状态的含义,此句意思是说子夏认为,《尚书》论事,就像日月那样光明,像星辰那样井然有序,两个“-然”类形容词的运用更突显了子夏对于《尚书》论事的夸赞。
(11)孔子曰:“夫山者岿然高。”(论书第二)
上例中“岿”本义为“小山丛列”,后引申为“山高大独立的样子”,后附词尾“然”,更突显山的高峻独立,具有描摹功能。
(12)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忧矣。世不废业,其克昌乎?”(记问第五)
上例中“忻”本义为“启发”,后假借为“欣”,有“高兴、喜悦”之义,“忻然”在文中指夫子喜悦、愉快的样子。
(13)平原君欣然曰:“吾不戏子,无所闻此雅言也。”(儒服第十三)
上例中“欣”与上句中“忻”本同义,表喜悦之义,文中“欣然”指平原君高兴的样子。
(14)火浣布,必投诸火,布则火色,垢乃灰色,出火振之,皜然疑乎雪焉。(陈士义第十五)
上例中“皜”指“洁白”之义,句中“皜然”是指布面洁白的样子像雪一样。
从以上例句分析看,“形容词性词根 然”这一结构所占比例较多,其形容词性词根多为性质形容词,后附“然”之后则变为状态形容词,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且具有描述性。
三.“然”类形容词的表达功能 《孔丛子》中“然”类形容词在句中主要充当的句法成分为状语,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能受时间副词、否定副詞的修饰。从表达功能上看,一方面,“然”类形容词本身具有很强的描述性,在刻画人物性格、表情、心理状态上更形象生动,例如文中的“夫子愀然变容”“平原君欣然曰”“众坐默然无辞”中的“愀然、欣然、默然”将人物或严肃、或高兴、或默不作声的情态描写得形象生动又十分简洁;另一方面,“然”类形容词在描述事物特征时,更加具体可感,文中在写子夏对《尚书》论事的评价时,说其“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离离然若星辰之错行。”通过两个“-然”类形容词的运用,构建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类比引发出思想。“出火振之,皜然疑乎雪焉”一句用“皜然”一词构建比喻结构,将布面洁白的样子突显出来。可见,《孔丛子》中“然”类形容词多为状态形容词,在句中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然”类形容词在古汉语中较为常见,从构词类型上看,大致有“单音节词根 然”和“双音节词根 然”两种类型,其词根多为形容词性、动词性,少数为名词性和拟声词性。“-然”类形容词本身带有很强的描述性,在句中主要做状语成分,也可作定语、谓语。《孔丛子》中“然”类形容词在刻画人物形象和事物特征上起到了突出作用。从词汇发展来看,尽管中古时期汉语词汇系统以“然”作后缀的形容词并未呈现大量增多的态势,但由“然”构成的后缀形容词在汉语中却稳定地存在着,在发展过程中,“然”作为副词后缀的情况逐渐增多,并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然”类词语的使用情况看,《现代汉语词典》中形容词性“然”类词有百余个,多为描述事物性状义,副词性“然”类词约有三十几个,多为评注性、限定性副词。
参考文献
[1]甘斐哲.《庄子》“X 然”类形容词语法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2]唐丽珍.《荀子》中“然”类形容词语法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
[3]尹思.《庄子》中的“X然”类形容词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4]傅亚庶.《孔丛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
[5]马东红.古汉语“然”类后缀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作者单位:长春光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