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5分钟背后的30年

来源 :优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ao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每天的播出时间只有5分钟,却稳居收视率的前几位,即使现在人们有那么多渠道了解天气信息,即使大家说得最多的是“天气预报越来越不准”,但每晚7点半的这5分钟,还是有无数人守候在电视机前。
  明天的天气是个秘密
  现在的人也许无法想象,在60年前,明天是啥天气这件事,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还是个被严格管制的军事秘密。1949年12月,新中国第一个国家气象机构成立,那时候它的名字是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职能是为国防服务。老百姓如果想知道明天的天气,只能从前一天傍晚的晚霞里猜测一二。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出于经济建设和防范灾害天气的需要,天气信息开始解密。1个月后,中央决定各级气象组织从军事等级转到政府等级,气象信息开始为经济建设服务。1956年开始,中国的老百姓可以从广播里听到天气预报了,报纸也会刊登第二天的天气情况。
  1979年,中央气象台副台长王世平随团到日本访问。日本当地一家气象台热情招待,晚餐被安排在一家居酒屋,过道上放着一台电视机,屏幕里正在播日语新闻。主客双方边聊边品酒,气氛十分热闹。突然,电视屏幕上出现个小伙子,指着背后的一幅日本地图认真讲解,屋里的日本人一下子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屏幕,几分钟后讲解结束,大家才继续喝酒聊天。这景象让王世平吃惊不已,日方代表说,这就是日本的电视天气预报,这些气象信息由国家提供,由公司加工制作成电视节目,再通过电视向公众发布。
  就是居酒屋里的几分钟,让中国气象人第一次见识到以电视传播气象信息的巨大效应,在回国的路上,代表团就开始讨论,中国的天气预报也应该有电视版。
  主持人选拔靠“海选”
  1979年开始,中央气象台和中央电视台开始协商合办《天气预报》电视栏目,前后长达一年半的时间。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形式不沉闷,这一全新的节目形式,双方都没有经验,最后大家决定,先效仿国外。
  当时,西方的气象节目大部分是由气象专家来主持。央视本身主持人不多,对气象知识也不了解,于是决定由气象台派人担任主持。很快,中央气象台内部开始“海选”主持人,最后选出一男一女两个人。34岁的韩建钢当时已经是气象台的预报员,专业知识扎实,虽然说话带点儿乡音,但很清楚,不妨碍观众理解,他成为最后选定的男主持人,女主持人则定为气象台职工李援。
  1980年7月7日,《天气预报》节目在央视一套亮相。每天下午17点中央气象台数据一出来,韩建钢和李援就把专业术语改为通俗易懂的电视语言,半个小时后拿着墨水还没干的稿子,出发去中央电视台播音。
  当时的天气预报主持人,就是单纯念稿子,那年夏天的汛期过后,节目就改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播报了,大家熟悉的《新闻联播》主持人邢质斌和罗京都曾经播报过。一遇到灾害性天气,韩建钢还会出镜客串,弄得当时的老百姓一看到他出现就会说,一定是哪里又有灾了。
  自制山寨播音间
  198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全国气象会议上指示:“电视天气预报需要改革”。于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取经美国,开始向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转型。1975年被分配到中央气象局的计算机工程师叶阿庆,是栏目组最初的技术制作人员。“我是学计算机的,当时没人懂电视,我们几个都被派去电视台学,培训了1个多月,回来以后开始自己做节目。”
  国家气象中心在办公大楼5层挤出一间办公室,打报告给中央电视台支持了一台电视机。这间40平方米的办公室是栏目组最初的机房。他们从建材市场买来石棉瓦,在房间角落搭建了一个1平方米见方的播音间。播音间内壁贴上隔音材料,里面放上桌子、台灯和话筒,这简易的隔音间,现在看起来多少有点儿山寨。每次录制节目,外面的人会自觉保持安静,一次有人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大家都担心这遍白录了,可听的时候竟发现一点儿杂音都没有,播音间隔音效果竟出奇的好。
  (摘自《文史参考》)
其他文献
表扬是自己争来的  认识一个广西女子,她嫁了个德国人,生了个玉面小书生般的中德混血儿。儿子正读小学。澳洲小学常有分组对抗竞赛,要求各小组人员群策群力、各尽所能,既分工又合作。别小瞧这团体赛,锻炼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说,还能提前培养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这回,对抗赛的主题是利用废物造建筑物。混血儿出主意用废纸箱打造仿古德国城堡,他的想法获得了大家的支持。小家伙们打造这东西没费太多周折。仿古城堡
期刊
在疾病面前  玛丽露1955年出生。她是我们的第二个孩子,比我们的大女儿安妮小两岁。丈夫路易和我都有地中海血统。起初,我以为玛丽露苍白的皮肤仅仅是我的遗传,但一次体检后,医生对我说:“你的孩子得了重型地中海贫血。” 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的骨髓无法生成一种成人血红蛋白,所以玛丽露必须每两周输一次血。  1959年,罗斯玛丽出生了。她看起来很正常,但在她6个月大的时候,医生确诊罗斯玛丽也需要输血。
期刊
前几年的布兰妮演了一部叫“小甜甜堕落记”的肥皂剧,走光、发疯、酗酒,成为娱乐“审丑”的典型,满足世人的猎奇心理,“布兰妮发疯,重回乐坛遥遥无期”的噱头标题一再出现。而今,在Lady Gaga、Rihanna等新生代舞姬争先恐后涌出来的时候,她的第七张专辑《Femme Fatale》却是在诠释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布兰妮,性感又强势,危险又神秘,冷酷又自信。    少男杀手—这是数以万计稚气未脱、成天在校
期刊
王石婚变,瞬间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祝福,也有人质疑和不屑。这也怨不得大家纠结,此八卦事件极易让人联想到两句话:“漂亮姑娘傍大款”和“男人发迹弃糟妻”,而这两点,都是这个社会的死结。  说起来,古今中外,女明星傍企业家也算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见了光鲜靓丽小美女和相貌平平老男人的搭配,我们总忍不住从表象上先断定女人动机不纯,她图他什么?显然是钱和地位喽,拿青春换名利,这可
期刊
这些血就是儿子的命  宫潘河是辽宁省普兰店市安波镇金鸡村人,妻子叫王传香,比他大两岁。家里只有4亩水田,几棵苹果树,一年收入不过万元。儿子宫敏12岁时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经常鼻子流血。当时的医疗技术,移植骨髓很危险,宫敏只得经常去医院输血,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  “我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我想送给他一份希望。”宫潘河一直小心翼翼守护着这个秘密,“我不让孩子知道他得的是啥病,
期刊
职场上应该注意什么,我想来想去,还是说说好习惯吧。在职场求生,养成好习惯是很重要的。  第一个习惯是及时。收到的邮件,24小时内一定回复。约好了会议,要及时赶到,交通拥堵、闹钟没响不是借口。  第二个习惯是学习。一年至少要读4本严肃书籍。严肃书籍的定义是,不是通常在机场能买到的,不是近5年出的,不是你看了能不犯困的。  第三个习惯是动笔。在现在,能想明白、写清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眼高手低的年轻人越
期刊
负能量从我小时候就陪在我身边,虽然当时我完全不认为它是什么好东西。  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县城还没有辅导班,每到寒暑假,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外,我爸还会另布置作业给我,通常是一天写一篇作文。我写过头3天之后,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于是冥思苦想、东拼西凑,拿给老爸看时,他会说:“前面两篇还能看,后面就越来越差劲了。”他有时去朋友家做客,回来后就对我说:“我今天看了XX的作文了,人家比你小两岁,水平却够你
期刊
最近收到一个很久不联系的朋友的邮件。  大约10年前,我家做了一个月的Host Family(交换生接待家庭),一名来自德国的中学生住在我家里,她的名字叫薇弗卡。虽然一起生活了一个月,但是德国人太过严谨的性格,加上非母语交流,我们之间并没有变得很亲密。  薇弗卡离开北京后,我们之间保持着邮件沟通。从她的邮件中,我知道她在离开中国后又寻找了两个类似交换生计划,在每个国家住上几十天,了解这些地方的普通
期刊
李银河,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曾当选为《亚洲周刊》“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而她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已故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的妻子。  1952年,李银河出生在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她在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少年时代被一列火车拉到内蒙古兵团,后又到了山西,度过了5年知青生活。1974年,作为工农兵大学生,李银河被推荐到山西大学历史系。197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光明日报》工
期刊
新年好运来敲门,你应该散发哪种吸引力才能让它来得更快,给你的2013带来更多助力呢?  Q1光临你的好运是哪种?  1. 如果可以,你希望拥有哪种魔法?  A. 飞天术  B. 点石成金  C. 心想事成  2. 你会选择跟随下面哪位学习魔法?  A. 当然是哈利·波特  B. 伏地魔,他最厉害  C. 校长邓布利多  3. 如果你成为故事里的人,你觉得自己应该是:  A. 被爱得死去活来的那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