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成功范例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8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十一五”规划的最突出特点,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彰显了中央在发展战略决策上的重大转变。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十一五”规划; 发展
  [中图分类号] D6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22-0007-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阔步前进的号角,为新时期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指明了方向。作为指导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彰显了中央在发展战略决策上的重大转变。整个《建议》通篇都闪耀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光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成功范例。
  一是体现发展的本质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人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全部经济社会活动成果的享受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突出亮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快速拉大、社会公平缺失的现象不仅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而且对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提倡以人为本,加大收入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强调共同富裕成为时代的要求。从十六大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到和谐社会的提出;从总理为农民工讨工资,到农业税的基本取消;从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慰问群众,到减灾防灾体系的构建;都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是我们党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在《建议》中,突出地强调了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对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教育科技、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居住交通、人才培养等各项社会事业都作了十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建议》是中央审时度势、顺应潮流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体现了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从以往偏重物质财富的增长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二是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具有科学性,否则就不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发展的科学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南美、东南亚、东欧等不少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发展模式、发展道路选择不科学甚至失误,是导致它们经济滑坡、社会倒退的根本原因。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也片面强调CDP增长速度,盲目追求投资规模,甚至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经济质量和效益低下,自然环境恶化,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经济发展的后劲缺乏等问题非常突出。在这种状况下,若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高速奔驰的经济快车就会有脱节、出轨的危险。二是科学发展首先要发展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依赖科学技术的创新,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靠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是难以为继的。为此,《建议》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论断,引导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同时还指出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为经济增长创造不竭的源泉。
  三是强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几十年去完成,发展的可持续性十分重要。当前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十分激烈,我国经济“一枝独秀”的高速发展态势举世瞩目,但这样的好势头能否长久保持下去,并非是杞人忧天的话题。世界各国因为能源危机、金融危机、环境危机、社会政治危机等严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态承载力差的国情不容乐观,频繁发生的洪灾、沙尘暴,不断扩大的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地下水位下降等已经发出了现实的预警,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人口等矛盾已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为此,中央十分敏锐地注意到这点,富有创新地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全文还特别地使用了一个具体的数据指标,就是单位CDP能耗降低20%左右。这标志着我国整体的发展道路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建议》还强调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倡导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通过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止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这充分说明,在“十一五”期间中央将采取更加坚决有效的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缓解能源、土地和水资源以及多种矿产资源紧缺而带来的巨大压力,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是深化发展的协调性。发展协调性是指经济发展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各经济要素之间的配置比较合理,发展较为全面均衡,整体比较协调。它既包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又包含产业之间、投资消费之间、内外需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协调。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看,随着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若再不加以纠正,势必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地区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成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看,《建议》再一次强调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还提出了要健全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合理格局。从产业协调发展角度看,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协调发展,推动企业由重生产、轻研发向重技术、重服务转变。此外,《建议》还要求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考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承受能力,提出重要领域改革要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努力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各项改革措施尽可能深化、细化,各项措施要尽可能协调配套;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改革中利益格局和利益群体的变化,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等等,通过这些重要举措,努力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五是突出发展的开放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剧的今天,发展绝不是封闭的自我循环,而是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交融与利用。“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即将结束的一年。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增强在全球化背景下谋划发展的能力十分紧迫。当前,我国改革正进入攻坚决战阶段,许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必然要求在“十一五”期间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加强改革开放的总体指导和协调,使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把以前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为此,《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着力推进行政、金融、财政、税收、企业、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不断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障碍,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同时《建议》还提出进一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切实提高外资利用的效率,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并加强消化和吸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并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增强处置贸易争端能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鼓励开展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等等。通过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本文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
其他文献
[摘要] “三农”的关键问题是当前农业个体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因此发展农村合作组织,走合作经济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关键词] 合作经济; “三农”; 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9-0013-02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进程,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比较,找出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差距以及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经营模式; 比较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9-0036-02    农业产业化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然后迅速传入西欧、日本、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
期刊
[摘要] 加强执政信用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执政信用建设要从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加强信用道德建设、树立执政信用理念,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改进执政作风,加大反腐力度,加强领导干部队伍信用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建设一个诚实守信的执政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 信用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9-00
期刊
[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对国有骨干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必须坚持组织考核推荐与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相结合,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  [关键词] 国有骨干企业; 领导人员; 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22-0042-02    几年来,为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进行了
期刊
胡锦涛主席指出,必须着眼于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这一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青年军官进行思想道德继续教育,是这个重大问题的一个方面。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由唐洪鑫、梁俊奎、杨俊兴主编的《当代青年军官思想
期刊
[摘要] 企业经营管理应该有属于它自己的规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领导人更迭方式弊端是非常明显的,它不仅造成企业文化的解体,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而且使企业的经营战略中断和组织团队变更。调整现行的国有企业领导人更迭方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研究企业改革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领导人; 弊端  [中图分类号] D0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
期刊
[摘要] 本文论述了上诉权与审判权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四个方面冲突,从法理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使上诉权与审判权实现制约与平衡的四个途径,对于缓解上诉权与审判权的冲突,实现二者利益的合理配置,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上诉权;审判权;冲突;制约  [中图分类号] D9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9-0043-02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期刊
[摘要]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群众路线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本——广泛的参与网络与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格网络、与人民群众的相互信任、一系列的保证群众利益的制度和规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通过坚持群众路线来加强网络、信任与规范的社会资本建设。  [关键词] 群众路线; 社会资本; 网络; 信任; 规范  [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02
期刊
[摘要] 自古以来纵横滇、川、藏、青等西部民族地区的茶马古道,既是一条民族贸易之路,也是一条促进西部多民族间和谐共进的发展之路。基于这个认识,本文从多个角度和层面重新诠释了茶马古道的发展意义,并在借鉴茶马古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特殊性以及多元化发展路径选择的必要性。  [关键词] 茶马古道; 和谐社会; 多民族地区;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D616;C95
期刊
[摘要] 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与制定,既要有理论基础、知识储备,又要有实践经验和每个城市研究者、规划者和决策者的悟性;既要领导得力,又要有科学态度和民主程序。理论、经验和悟性,领导和群众,部门和专家等等相结合,才能使城市发展战略制定得有特色和有创造性。  [关键词] 城市发展; 战略; 规划  [中图分类号] C91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