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共舞,正面老年的创龄潮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busi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家艾萨克·柏林曾经提出过两种自由论,消极的自由与积极的自由。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年生活也有两种,一种是消极被动的老年,一种是积极主动的老年。
  过往的人类,因为医疗科技不发达,纵然有幸活到老年阶段(姑且采取人口学定义的65岁),大多数也已经齿危发秃,体力变差,一身毛病,苦多于乐。说难听点,老了就只能等死。甚至一些贫穷的地区/国家,还会把老人送上山林去等死。能够赡养天年,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已经非常幸福。
  今天的老年人就不一样了,65岁还生龙活虎,成天蹦蹦跳跳,一点疲态都没有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例如,大家的好朋友孙越先生,高龄82岁,还成天行程满档,到处奔波,参与公益活动。
  而且我们都知道,孙越不是特例,而是今天的老年人的常态。好比说日前台湾有位高龄九十岁的老婆婆,便和家人一起参加飞行伞的活动,完全不害怕就算了,活动结束后,竟然还说:“什么,只有这样?”直嚷着要再玩一次!
  积极地开创老年生活的可能性,有一个新名词,称之为“创龄”(active aging),按照英文字面意思来解读,指的是积极地老去,以全然不受生理年龄限制的精神年龄,自己安排自己的老后生活。
  我们可以这样说,“创龄”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现象,今天全世界有超过两亿以上的65岁健康老人,充满活力,口袋满满,对人生剩下的时间还有很多的想法,不想被困在家里动弹不得,这批富裕而健康的老年人正在改写人类对于老年生活的认知与想象,虽然身体只能一天天地老去,但心情与精神却完全不输年轻人,又有年轻人所没有的稳重与世故。
  有鉴于此,《中国时报》前副总编辑,现任台湾喜大人协会秘书长的骆绅先生,透过台湾的人口学统计数字的爬梳,指明少子化、高龄化、人口缩小、高扶养比等台湾必然得面对的问题。在人口红利告罄的社会趋势下,台湾社会如何善加利用创龄人口的生产力与活动力,来面对台湾社会未来的挑战,同时也为创龄人的生命蓝图擘划更美好的无限可能。
  骆绅提醒,迈入创龄时期的人们,想活得有质量,该作的必要准备,像是将病历完整归于一处医院,事先决定最后的紧急医疗要往哪家医院送,主治医生不能比自己老,事先安排临终照护(是否要放弃急救、器官捐赠等),事先找好赡养院,办妥生前契约,检视自己的财务状况,做好财产信托与遗产分配的规划……
  总之,在神智清楚的时候,应先对老后生活进行盘点与安排,尽可能不要劳烦别人,毕竟未来是少子化的高扶养比时代,比自己年轻的家人有非常严峻的生活挑战得面对,不要端着孝道让子孙们感到压力,甚至造成二度伤害。
  已经退休的神经生理学博士朱乃欣,介绍美国社会的创龄现象与老年问题。美国的创龄人口在经济有余的情况下,通常选择独立居住,时常出门旅游,且出手大方。美国的创龄人们比较开朗,重视穿着与健康,对子女没有太多不必要的期望,社交活动仍然不少,家中多半有一条老狗陪伴,再不然就是找个老伴同居,共度晚年。
  美国社会对于老人照护的规划,主轴就在自己自足,由老人自己照顾自己,像是书中提到一个拥有将近四千万会员的美国退休协会(AARP,50岁以上男女便可入会,年费16块美金),这个协会会提供会讯,旅游折扣优待,代办医疗、汽车、房屋、人寿等保险,推荐药局与处方笺,替会员寻找担任志工服务的机会,替会员发声……照顾会员一切生活所需。
  美国社会很早就进入小家庭模式,知道无法仰赖传统社会安全网照顾自己的老后生活,因而积极以社团的形式自行搭建社会安全网,除了保障自己的老后生活外,也维持老后生活的社交性与活动力,好让老年生活能够精彩而丰富。
  美国社会还提供不少老年照护所需的社会福利政策,像是社会安全退休金、社会福利补助金、医疗保险、老人长期看护等等。别小看老人看护问题,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老人需要的专业看护劳动力数量大增不说,因此而衍生的费用也相当惊人,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家中一但有老人需要长期看护却又聘不起,往往会拖垮一个家庭的经济(家里的人必须放下工作来担任免费看护)。因此,所有发达国家的政府都积极建构老人长照制度,就是希望避免老人照护问题拖垮国家经济。
  《创龄》中还有云林科技大学建筑与室内设计系教授曾思瑜女士,介绍银发族住宅改造的基本重点,阳明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刘丰志先生谈日本在老人照护方面的细心与专业,骆绅自己再访谈了台湾9位可以称得上是创龄世代的代表人物,共同编写了这本书。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主编骆绅希望透过美日社会对于老人照护与老后生活的规划之介绍,帮助即将迈入超老年社会的台湾,有具体、可参考的创龄生活规划蓝图,创造精彩的创龄人生。
其他文献
《亲爱的咪咪噜》2012年8月在上海书展隆重推出后,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咪咪噜”这只幸运的小猫也成为上海滩当仁不让的明星。作为本书的编辑制作团队成员之一,对于这本书可以如此深入读者的心里,对于咪咪噜的成名,我一点未感意外,甚至还是意料之中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本书从策划到写作再到编辑出版、营销宣传,有一个特殊的团队在支撑它,这个团队专业、真诚、充满对猫咪(宠物)的无限之爱,大概没有几本书的出
期刊
《我与狗狗的十个约定》是2008年我们策划的系列图书“人生动物园”的一种。这套书的缘起是那年年初,我和公司总编辑杨文轩去台北观摩书展,不约而同有一个很鲜明的印象,就是台湾关于人与动物情感互动的主题的图书很多,而且大都有不错的反响和销量。联想到我们多年前引进的《你好,大五郎》等畅销书,我们分析,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代物质社会,人际亲情的纽带日益隔阂和淡漠,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把对情感的渴望寄托在与他们朝夕
期刊
“总有一天,我们能回到那个空气明净、草木芳美的野人时代。”这是台湾野人出版社(以下简称为“野人出版”)创办人、总编辑张莹莹对出版怀抱的梦想。野人出版的理念,就是开创更异想天开的视野、更灵活多样的作品,以回应天地的丰盛,深化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野人出版成立于2003年,是隶属于读书共和国的出版品牌。张莹莹是一位“地理人”,大学就读于台大地理相关科系,是最早加入台湾公益社会团体“荒野保护协会”(1
期刊
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之后,暑气渐渐散去,天气也逐步转凉,节气的标杆效应历经数千年而依旧灵验,图书市场的规律也是如此,从6月初开始逐渐拉开的图书黄金销售期,在7月达到了最高潮,8月中下旬开始缓缓回落。根据最近开卷数据统计,8月的开卷综合指数为329.80,依旧处于高位,但该指数较7月已下降了69.6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达17.43%,同比下降也有4.4%。在全国9个主要细分市场(文学、经管、教辅、少
期刊
瞪着无辜的大眼睛卖萌的猫猫狗狗,一直是人们心中关于宠物的最主要印象。但事实上,现在人们的养宠品味却越来越“不走寻常路”。除了还算可爱的小兔、仓鼠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外表堪称古怪甚至是丑陋或可怕的动物,走入宠物的行列。或许其中有些品种,并不是那么的惹人待见,但在视它为宠物的人心中,它就是那个能够给予自己慰藉的可爱小东西。所以,对于这一类型的宠物,我们也只能用“另类”这个词来界定了。  百度搜索中,对
期刊
有时候选题会就是救火会。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吃了五谷杂粮,就要提防生病;出版做久了,就要时刻有为某本有故事的书做灭火的心理准备。  总编辑手上拿了三种样书,举起第一本,晃了晃书,没说话,丢桌子上了。紧接着,又举起第二本,晃了晃脑袋,嘴角明显抽动了一下,大家没听到有声音,第二本也被丢到桌上了。轮到第三本了,所有人都在猜,这次晃啥呢?谁都没敢吱声。  “啪”的一声响,不是耳光,第三本书被清脆地摔在
期刊
我这人特别在意书名,选这本书作介绍时,跟编辑小姐打趣说书名也(再次)够我写一段。我指的明显是得向不谙粤语的广大读者讲解一下什么是“揦西”,不过后来我发现更有意思的其实是大家都好像看懂读懂的“设计”。“设计”到今天已被滥用,日常各种场合里提到的“设计”许多时候其实可以用“款式”、“花样”之类的字眼代替,然而真正的“design”指涉的绝非单纯卖弄色相的把戏。这个万事万物的创作行为,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它
期刊
猫,像是街角的惊喜,就算是日日都要来去许多次的寻常回家路,只要遇到猫咪,在我眼底都会化成亮点!不管是慵懒悠闲,还是酣睡到肚子朝天、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或是跳在高处用高高在上的眼神睥睨人间,猫咪的表情百态,各有各的可爱,每每都让人忍不住掏出相机按下快门, 拍下让人会心一笑的照片。  除了猫还要更多  被猫的特质所吸引,热衷拍猫的摄影家非常多,书市也不乏许多精彩的猫咪摄影集,有些专门特写猫咪的可爱动作和
期刊
和很多人一样,我对“索马里”的印象,来自电影《黑鹰计划》(Black Hawk Down,台湾上映时间为2002年)。  当然,这部电影还是不脱宣扬美国人扮演世界警察的“牺牲与奉献”,电影无可避免地必须聚焦在单一的暗杀事件上。至于为什么杀?之后有没有达到“以战止战”的效果?则完全淹没在紧凑的爆破戏码,以及士兵奋勇拯救同僚的热血剧情里。  之后,在2005年,台湾首次有渔船被索马里海盗劫持;2008
期刊
蜜蜂,一直被赋予一种勤勤恳恳,采花酿蜜的劳动者形象。也许在张业宏看来,做出版,就像蜜蜂于万千花朵中撷取花粉,酿制蜂蜜一般,将人类智慧中的精华采集起来,凝聚成传播知识的书本。张业宏和他的蜜蜂智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蜜蜂出版”),就像蜜蜂一样,孜孜不倦地在出版的路上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蜜蜂出版的创办人张业宏,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出版社担任财经编辑,其后陆续担任了万卷出版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