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家艾萨克·柏林曾经提出过两种自由论,消极的自由与积极的自由。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年生活也有两种,一种是消极被动的老年,一种是积极主动的老年。
过往的人类,因为医疗科技不发达,纵然有幸活到老年阶段(姑且采取人口学定义的65岁),大多数也已经齿危发秃,体力变差,一身毛病,苦多于乐。说难听点,老了就只能等死。甚至一些贫穷的地区/国家,还会把老人送上山林去等死。能够赡养天年,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已经非常幸福。
今天的老年人就不一样了,65岁还生龙活虎,成天蹦蹦跳跳,一点疲态都没有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例如,大家的好朋友孙越先生,高龄82岁,还成天行程满档,到处奔波,参与公益活动。
而且我们都知道,孙越不是特例,而是今天的老年人的常态。好比说日前台湾有位高龄九十岁的老婆婆,便和家人一起参加飞行伞的活动,完全不害怕就算了,活动结束后,竟然还说:“什么,只有这样?”直嚷着要再玩一次!
积极地开创老年生活的可能性,有一个新名词,称之为“创龄”(active aging),按照英文字面意思来解读,指的是积极地老去,以全然不受生理年龄限制的精神年龄,自己安排自己的老后生活。
我们可以这样说,“创龄”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现象,今天全世界有超过两亿以上的65岁健康老人,充满活力,口袋满满,对人生剩下的时间还有很多的想法,不想被困在家里动弹不得,这批富裕而健康的老年人正在改写人类对于老年生活的认知与想象,虽然身体只能一天天地老去,但心情与精神却完全不输年轻人,又有年轻人所没有的稳重与世故。
有鉴于此,《中国时报》前副总编辑,现任台湾喜大人协会秘书长的骆绅先生,透过台湾的人口学统计数字的爬梳,指明少子化、高龄化、人口缩小、高扶养比等台湾必然得面对的问题。在人口红利告罄的社会趋势下,台湾社会如何善加利用创龄人口的生产力与活动力,来面对台湾社会未来的挑战,同时也为创龄人的生命蓝图擘划更美好的无限可能。
骆绅提醒,迈入创龄时期的人们,想活得有质量,该作的必要准备,像是将病历完整归于一处医院,事先决定最后的紧急医疗要往哪家医院送,主治医生不能比自己老,事先安排临终照护(是否要放弃急救、器官捐赠等),事先找好赡养院,办妥生前契约,检视自己的财务状况,做好财产信托与遗产分配的规划……
总之,在神智清楚的时候,应先对老后生活进行盘点与安排,尽可能不要劳烦别人,毕竟未来是少子化的高扶养比时代,比自己年轻的家人有非常严峻的生活挑战得面对,不要端着孝道让子孙们感到压力,甚至造成二度伤害。
已经退休的神经生理学博士朱乃欣,介绍美国社会的创龄现象与老年问题。美国的创龄人口在经济有余的情况下,通常选择独立居住,时常出门旅游,且出手大方。美国的创龄人们比较开朗,重视穿着与健康,对子女没有太多不必要的期望,社交活动仍然不少,家中多半有一条老狗陪伴,再不然就是找个老伴同居,共度晚年。
美国社会对于老人照护的规划,主轴就在自己自足,由老人自己照顾自己,像是书中提到一个拥有将近四千万会员的美国退休协会(AARP,50岁以上男女便可入会,年费16块美金),这个协会会提供会讯,旅游折扣优待,代办医疗、汽车、房屋、人寿等保险,推荐药局与处方笺,替会员寻找担任志工服务的机会,替会员发声……照顾会员一切生活所需。
美国社会很早就进入小家庭模式,知道无法仰赖传统社会安全网照顾自己的老后生活,因而积极以社团的形式自行搭建社会安全网,除了保障自己的老后生活外,也维持老后生活的社交性与活动力,好让老年生活能够精彩而丰富。
美国社会还提供不少老年照护所需的社会福利政策,像是社会安全退休金、社会福利补助金、医疗保险、老人长期看护等等。别小看老人看护问题,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老人需要的专业看护劳动力数量大增不说,因此而衍生的费用也相当惊人,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家中一但有老人需要长期看护却又聘不起,往往会拖垮一个家庭的经济(家里的人必须放下工作来担任免费看护)。因此,所有发达国家的政府都积极建构老人长照制度,就是希望避免老人照护问题拖垮国家经济。
《创龄》中还有云林科技大学建筑与室内设计系教授曾思瑜女士,介绍银发族住宅改造的基本重点,阳明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刘丰志先生谈日本在老人照护方面的细心与专业,骆绅自己再访谈了台湾9位可以称得上是创龄世代的代表人物,共同编写了这本书。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主编骆绅希望透过美日社会对于老人照护与老后生活的规划之介绍,帮助即将迈入超老年社会的台湾,有具体、可参考的创龄生活规划蓝图,创造精彩的创龄人生。
过往的人类,因为医疗科技不发达,纵然有幸活到老年阶段(姑且采取人口学定义的65岁),大多数也已经齿危发秃,体力变差,一身毛病,苦多于乐。说难听点,老了就只能等死。甚至一些贫穷的地区/国家,还会把老人送上山林去等死。能够赡养天年,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已经非常幸福。
今天的老年人就不一样了,65岁还生龙活虎,成天蹦蹦跳跳,一点疲态都没有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例如,大家的好朋友孙越先生,高龄82岁,还成天行程满档,到处奔波,参与公益活动。
而且我们都知道,孙越不是特例,而是今天的老年人的常态。好比说日前台湾有位高龄九十岁的老婆婆,便和家人一起参加飞行伞的活动,完全不害怕就算了,活动结束后,竟然还说:“什么,只有这样?”直嚷着要再玩一次!
积极地开创老年生活的可能性,有一个新名词,称之为“创龄”(active aging),按照英文字面意思来解读,指的是积极地老去,以全然不受生理年龄限制的精神年龄,自己安排自己的老后生活。
我们可以这样说,“创龄”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现象,今天全世界有超过两亿以上的65岁健康老人,充满活力,口袋满满,对人生剩下的时间还有很多的想法,不想被困在家里动弹不得,这批富裕而健康的老年人正在改写人类对于老年生活的认知与想象,虽然身体只能一天天地老去,但心情与精神却完全不输年轻人,又有年轻人所没有的稳重与世故。
有鉴于此,《中国时报》前副总编辑,现任台湾喜大人协会秘书长的骆绅先生,透过台湾的人口学统计数字的爬梳,指明少子化、高龄化、人口缩小、高扶养比等台湾必然得面对的问题。在人口红利告罄的社会趋势下,台湾社会如何善加利用创龄人口的生产力与活动力,来面对台湾社会未来的挑战,同时也为创龄人的生命蓝图擘划更美好的无限可能。
骆绅提醒,迈入创龄时期的人们,想活得有质量,该作的必要准备,像是将病历完整归于一处医院,事先决定最后的紧急医疗要往哪家医院送,主治医生不能比自己老,事先安排临终照护(是否要放弃急救、器官捐赠等),事先找好赡养院,办妥生前契约,检视自己的财务状况,做好财产信托与遗产分配的规划……
总之,在神智清楚的时候,应先对老后生活进行盘点与安排,尽可能不要劳烦别人,毕竟未来是少子化的高扶养比时代,比自己年轻的家人有非常严峻的生活挑战得面对,不要端着孝道让子孙们感到压力,甚至造成二度伤害。
已经退休的神经生理学博士朱乃欣,介绍美国社会的创龄现象与老年问题。美国的创龄人口在经济有余的情况下,通常选择独立居住,时常出门旅游,且出手大方。美国的创龄人们比较开朗,重视穿着与健康,对子女没有太多不必要的期望,社交活动仍然不少,家中多半有一条老狗陪伴,再不然就是找个老伴同居,共度晚年。
美国社会对于老人照护的规划,主轴就在自己自足,由老人自己照顾自己,像是书中提到一个拥有将近四千万会员的美国退休协会(AARP,50岁以上男女便可入会,年费16块美金),这个协会会提供会讯,旅游折扣优待,代办医疗、汽车、房屋、人寿等保险,推荐药局与处方笺,替会员寻找担任志工服务的机会,替会员发声……照顾会员一切生活所需。
美国社会很早就进入小家庭模式,知道无法仰赖传统社会安全网照顾自己的老后生活,因而积极以社团的形式自行搭建社会安全网,除了保障自己的老后生活外,也维持老后生活的社交性与活动力,好让老年生活能够精彩而丰富。
美国社会还提供不少老年照护所需的社会福利政策,像是社会安全退休金、社会福利补助金、医疗保险、老人长期看护等等。别小看老人看护问题,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老人需要的专业看护劳动力数量大增不说,因此而衍生的费用也相当惊人,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家中一但有老人需要长期看护却又聘不起,往往会拖垮一个家庭的经济(家里的人必须放下工作来担任免费看护)。因此,所有发达国家的政府都积极建构老人长照制度,就是希望避免老人照护问题拖垮国家经济。
《创龄》中还有云林科技大学建筑与室内设计系教授曾思瑜女士,介绍银发族住宅改造的基本重点,阳明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刘丰志先生谈日本在老人照护方面的细心与专业,骆绅自己再访谈了台湾9位可以称得上是创龄世代的代表人物,共同编写了这本书。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主编骆绅希望透过美日社会对于老人照护与老后生活的规划之介绍,帮助即将迈入超老年社会的台湾,有具体、可参考的创龄生活规划蓝图,创造精彩的创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