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的文字缅怀整个大地的童年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nix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对时下的图书都保持相当的警惕。但《一个人的村庄》一下子就打动了我。
  知道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是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新书推荐栏目里。我知道他的时候,刘亮程的热点效应已经过去。编辑的推荐语至今已模糊不清。但从此,我就踏上了寻找《一个人的村庄》的旅程。
  《一个人的村庄》先前大约是寂寞的。在1999年以前,数千册图书就这样安静地躺在新疆的一个书库里。但就在一些列报刊纷纷转载刊发刘亮程的散文及评论文章之后,《一个人的村庄》在一个月内被抢购一空。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就这样消失在了人海,消失得悄无声息。可以想见,每一本书,都是一个黄沙梁;每一位拥有这本书的人,书橱里都摆放着一个村庄。无数个村庄,就这样散落在城市或乡村的家家户户,让每一个孤单的心灵无限敞开。
  我在武汉,在西安,在上海,在苏州,在南京,在杭州,在北京都寻找过,但一直都没有找到。直到很多年后的一天,朋友沧浪从北京给我寄了一本刘亮程另一个集子《风中的院门》,我才触摸到他村庄摇曳的身影。这些年,沧浪也一直在找寻《一个人的村庄》。他说,他从来没有像找《一个人的村庄》那样找过一本书,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反而在北京一家书店发现了它的踪迹。他当时买了五本,分别赠送给几个喜欢写作的朋友。我便是其中之一。
  在寻找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的时候,我也在寻找另一位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相比而言,《瓦尔登湖》更容易找寻。大约《瓦尔登湖》已烛照了世界一百多年,而《一个人的村庄》才刚刚开始。
  在寻找图书的过程中,我被一种宗教和哲学的情怀包裹着。有一天,我突然悟到,这种寻找过程,不正是对一个人的村庄的追寻吗?梭罗在瓦尔登湖的两年里,不也是对一个人的村庄的构建吗?这种思考也启发了我,如何去解读贾平凹的商州,莫言的高密乡。他们都在营建自己一个人的知性和智性的精神村庄,并在这一过程中为其日常存在的生命注入意义,形成整体的生命自我,凸现深刻的人文情怀,从而让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主体角色”。
  阅读,就是这样一场漫长的等待。我知道它在向我走来,我甚至在一朵云中看到了它的影子,在一阵风中嗅到了它的气息。但它离我很远,不会一下子就到我跟前,我还不能完全触摸到它。
  在沧浪给我赠书后的第四年,我也在苏州的一家书店找到了《一个人的村庄》。它当时混在一大摞书里,乳黄色的书脊泛着暖暖的光芒。那一刻,我享受到了一种抵达。我的内心、灵魂、激情和智慧,全都到达了。
  这么多年来,我一个人孤独地行走,被风吹老,被太阳晒老,被雨淋老。我知道,还有好多像我一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茕茕孑立,孤独前行。我们或许曾经相遇,可是我们都不曾为彼此停下脚步。在我们的内心里,每个人都在孤独地活着自己的一生。
  阅读《一个人的村庄》的时候,它一次又一次将我拉进了久远的乡村生活。比如现在,我就坐在书房里,默默地阅读那些安静的文字,看刘亮程扛着一把铁锨,在村庄闲逛,铁锨钝了,他随手拾一块碎瓦碴打磨锨口,磨锋利了继续游荡;我还看一粒黄沙梁的虫子,如何抵达我的内心。每每这个时刻,我就特别地享受,分外地平静。
  刘亮程记录的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些细微琐事,喜怒哀乐。一只鸟、一粒虫子、一段半截子路、一个土坑、一双不认识的脚印、半堵丢失的土墙……这些微小细碎的事物都能缠住他的脚步。在黄沙梁,只有刘亮程一个人在贴着地面行走,与他一同匍匐在地的还有一群没有长大的孩子。他和那些偶然相遇的事物对话和交流,微笑且安抚。显然,这是他的一个价值取向的抉择。在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关注群体比记录个体容易得多。这是因为群体绝大多数的行为是公开的甚至是公众化的,而个体生命由于它的脆弱和平凡很多时候显得更隐秘,不为人所知。在这个时代,太多的利益,让个人与群体牢固捆绑。因此,关注个体生命轨迹比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一个整体性的得失成败更有意义,也更具挑战性,这就是刘亮程终极的价值选择。自然的,这也提醒了我,关注独立生存意志,倡导个体生命自由,是值得我去把这件简单中孕育着伟大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使命去用心做好的。
  刘亮程首先是一位诗人。他有十年写诗的经历,我零星地读过他的几首诗歌。他的诗歌保持了他一贯的澄澈和清明。他的文字很安静,是安静的旁若无人,傲然自得的那种;他的文字薄如蝉翼,并直指你的内心。
  在寻找《一个人的村庄》的过程中,我意外地找到了他的小说《虚土》。
  他用诗的语言写散文,又用散文的语言写小说。
  如果说他用诗歌勾画的只是一个村庄隐约的轮廓,那么散文就是他对这个村庄进一步的构建和完善,而村庄的细节,全部留在了他的小说里。
  在最初一段时间里,我对《虚土》读得不明不白,因为它的内容太宏大太庞杂,它关乎生命(死亡)、童年(一个五岁的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家园(虚土)、流浪(漂泊)、时间(永恒和瞬间):它给我的空虚苍茫之感绵延不绝。后来,我把它当作散文去读,一读很多东西豁然开朗了。
  刘亮程用那些透明、干净、纯澈的文字,还原了生活的本相,他要呈现给我们的便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一种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完全的精神状态。也就是说,他最终构建的是乡村精神。准确地说,他只是借用乡村场景来表达一个乡村的内质,并由此看到了整个世界。
  有一次,我在天涯论坛上遇到刘亮程,他当时正在与一位读不懂《虚土》的读者对话。他说,你把它当作散文读,就懂了。当时,我十分高兴,这证明我的发现是敏锐的。
  刘亮程从村庄出发,并最终走出了村庄。从最早诗歌中那个飘渺无踪的村庄,到散文中的故土、家园,再到小说中的虚土村,村庄在刘亮程那里已经幻化成一个符号,如同一阵风、一朵云、一座山梁、一棵树、一堆土……所有事物都包含在村庄之中,同时又游离于村庄之外。它们全都为乡村精神所笼罩。村庄在成为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的同时也成了所有人的村庄。
  记得评论家韩子勇说过,文字的艺术就是时间的艺术。刘亮程的文字大都围绕着一个词——时间去写。
  刘亮程的写作是朝回走的,你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村庄》描写的生活背景大都是他的童年、青年生活,而《虚土》则干脆以一个永远长不大的五岁的孩子的眼光注视世界。
  刘亮程说:“我所有的记忆都是来自童年和青年,我在写作的时候重温了那时的感觉,保持了那种对自然事物的好奇,但在思想上又表达了一个成年人应该感悟到的对人生最起码的认识。年龄并不会令这种感觉消失,即使到了四五十岁,我们仍会莫名其妙、自然而然地感觉自己突然间变成了一个孩子。童年会伴随人的一生,人也会在某一瞬间变成孩子,这种时候太多了。很多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童年而写作,当我回望村庄时,我会感到生活是真实的,是无法忘记的。只有長大后才能重新看清楚童年时光,知道你童年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我之所以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引用他的文字,就是为了说明刘亮程否定了纯粹的过去和将来的存在,在他看来,我们至多只能这样说,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而这些又都存在于他那惟一的村庄中。因此,在他的文字里,你会发现,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他都还原成一种当下的场景。他让童年时候的我直面现在的我,从他像打量一个外乡人一样打量很多年后的自己的那种茫然的眼神里,刘亮程感觉到了时间的强大,一种无坚不摧,促动并磨损着万物的巨大力量。
  然而,即使在时间面前,刘亮程的叙述仍然是从容不迫、悠闲和沉静的。一个人的村庄,比时间更恒远。
  小的时候,我也曾十分仔细地观察过一窝蚂蚁,和能昌家的狗打过架,和一阵风在宋家垭争吵,追随一只蝴蝶,飞遍了麦田垭所有的玉米地,长久地注视着一只甲壳虫翻越一堵废弃的土墙。然而,当我从那些岁月里抽身离开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当我们懂得一片叶子的时候,生命已经到了晚秋。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位总爱扛着铁锨在荒野上游荡的新疆汉子,用他的文字缅怀了整个大地的童年时代。
其他文献
娘家人傍水而居,屋前那条河当地人称“大港”,也称“大埂”,自然村就叫大港上。大港自北向南蜿蜒,通往分湖、太浦河,流入长江。  大港上其实叫大埂上,因为河中央有条长长的土埂而得名,土埂如同一条蜿蜒的龙身,很像当年刘备招亲的镇江北崮山上的龙埂,冒出水面的土堆形似龙嘴吐珠,当地人称为龙珠。小时候,我曾经看到过那堆土墩,上面长着几棵楝树,还有一些杂草。夏日里,小伙伴们常常游泳至此,暂且歇息嬉戏。岁月悠悠,
期刊
乙未年暮春的一个星期天,春光明媚,气温适宜。已迁入锦祥家园一期安置房的亲戚打电话告诉我,第二期工程已将完工了,说要我去看看。老家拆迁,住了数代人的地方在二年前拆除了,说是安置在中山南路与花园路之间的锦祥家园二期工程。于是从中山北路正大家园出发步行去那里,一路鸟语花香,桃红柳绿,风光确实让人陶醉,经过近两小时的徒步到了那个即将完工的锦祥家园。  这里原是八坼镇南刘村的地盘,早几年那里先拆迁了留下空地
期刊
世界上有一种情叫战友情。这种情是一大帮子人在一起扛枪打炮、吃饭睡觉,在一条战壕里打仗杀敌,日久天长而产生的感情。这种在生死间凝聚的友谊和友情是其他友情无法比拟的。  2015年新年的第一天,由老战友许志燕建议发起、经过半年多策划筹备的首届舟嵊要塞区嵊泗高炮营战友联谊会在浙江余杭区临平举行。来自北京、甘肃、山东、河南,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当年在嵊泗高炮营营部和各个连队战斗生活过的13
期刊
夕阳染红的水波  远处是层峦叠嶂的苍山,转过一个树丛掩映的湾,才见这“一泓清泉敢称海”的洱海。洱海并不是“一泓清泉”,水面远远地静卧在地平线上,山的倒影清晰地漂浮在水中,映着蓝天的水仿佛把苍山PS了一下,柔化了山直线条的边缘,增添了水的动感。  夕阳染红了水波,斜斜的光影被轻轻洒在洱海与地平线——苍山交接的地方。晚风拂过湖面,潮水从夕阳那里赶来,与岸边礁石相碰,激起的浪花也被落日染上金边。苍山下,
期刊
一  红旗路上,车水马龙。  这条老城区上曾经最繁华的街道,如今依旧延续着无限的活力。  就在这条街道的东南端,安静地坐落着一座公园。松陵公园四个大字题在墙上,墙的东侧是公园的大门。两扇普通的铁质大门,敞开着,一眼望得见园内成荫的绿树,和山坡上翠柏环绕的飞檐亭榭。  一道粉墙,似乎隔出了两个空间。墙这边,车水马龙,人声喧闹,各色各类的店铺前,弥漫着跃试鲜活的生活气息;墙那边,花丛树影,空气新鲜而纯
期刊
来到贵阳石板镇天河潭,曾经的夜郎故地,第一眼看到的是一面石壁,凹凹凸凸,崎岖不平。石壁上开着大大小小的孔洞,一眼望不到头,像海底的暗洞。乘着小船,我驶向石壁,从刚好容身的洞口挤了进去。  黑,迷迷沉沉的黑色,笼罩了溶洞。耳边只有浪花拍打船头的轻响,像回到了远古时期。一穿过那道缝隙,黑暗犹如海水,漫过了小船,漫过了洞壁,渐渐把整个黔西南都淹没了,淹没成一片汪洋大海。  一瞬间,一扇连接时空的门打开了
期刊
说起如何走近苏州文化,一些朋友常常觉得为难。可以理解,蘇州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不是一席话,或者一两本书所能说明白的,有一套很有些影响的“苏州文化丛书”,按专题分门别类出了二十一册,似乎还未能穷尽。这种困惑,不止来旅游的过客,到古城落户的“新苏州人”,即使是世居此方的本地人,也觉得难以道个端详。  人们期望能找到直接感知,并能由此便捷地走向苏州文化殿堂的道路,韩树俊先生适应了这种要求,作出很好的
期刊
说起回家,心里就堵得慌。  说来说去,全都怨回家的路。  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乡村,儿时的记忆,出村,只有二种方式,步行或者坐船。  做学生的时候,一年难得回几趟家,搭便船是要看运气的,大多时候,迈开两条腿,从学校一路走回,只要不是雨雪天气,累则累矣,倒也别有一种情致,顺带着锻炼身体,若是有伴同行,野草都能笑开了花。  毕业后,在乡镇上工作,那还是八十年代初期,我工作的乡镇还没有公路,外出仍然得依
期刊
清晨拉开窗帘,白茫茫一片。昨夜,德令哈下雪了。  在青海,在高原的冬天,下雪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儿。  在我的记忆中,青海的雪年年都在下,一直下到了今天。  窗外,雪还在纷扬。  “今日德令哈大雪。”给远在海口的朋友发一微信。  “雪对我来说已是很久远的记忆了!”朋友如是回复。  朋友早年在青海读书、生活、工作过,她如此的感叹是可以理解的。她有着对雪的亲切记忆,更有着对雪的强烈怀恋。是啊,对于一个
期刊
在南雄,总是有许多让人回味、让人感慨、让人唏嘘的往事。  在这一片雄峙湘粤赣边的苍山翠岭上,历史,向我们叙说着温婉、叙说着豪放、叙说着忠贞、也叙说着雄强。那些壮怀激烈、绮丽多姿、经天纬地的故事,一个个,一幕幕,老是在我眼前、心口浮现,让我遐思,让我神往。  这次来南雄,我最先来到的是梅岭。一道梅岭,一座梅关,总是勾起人无尽的衷肠。春秋时期,勾践的子孙汉将梅鋗,在此筑城据守,广植梅树,岭以此为名;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