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突破”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破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整体改革,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新的课堂教学应当继承传统课堂教学中优秀的思想和方法,但又绝对不是对后者的修修补补,不是穿新鞋走老路,不是换汤不换药。作为课堂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从观念层面到操作层面实现全面更新,否则,我们仍将落后于教育改革和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很难实现实质性的突破。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突破”,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学生的经验需要和兴趣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此,新课程响亮地提出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学”的口号,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因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可能表现成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这就促使教师必须改变“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注意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着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除了写教案,教师还需要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点、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只有了解学生的经验需要和兴趣,教师才能真正备好、上好“以学论教”的每一堂课;而教案的使用和设计也需要随着新要求的变化不断改进,以增强其适应性。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备课方式的突破,也就没有课堂教学的突破。
  
  二、师生交往积极互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性、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能不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教师与学生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创造的表现和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心得、促进学习。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良;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积极帮助引导:帮助学生反思自我,确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明确个性的发展趋向。创设基于师生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不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藩篱,就不可能使课堂教学有实质意义上的突破。
  
  三、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突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实现“突破”的主要方面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采取这些学习方式,突显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采取这种学习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向学习的更高层次迈进。为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及时对学生的质疑、发现和超越给予积极的评价引导、激励等,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总之,新课程倡导生成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生成的、动态的要素,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拓展、延伸和补充;新课程倡导整合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一个整体,学科之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注重在“双基”基础上发展实践能力。我们要突破课堂教学,就要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导下,改变简单再现教材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经验和感性体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的创新过程;要努力使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相互渗透,体现课程的整合性;要重视组织必要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也才能达到新课程教学的目的。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自主找寻思路、自主探究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质疑、观察比较,在问题中探究释疑。这种课堂的重组和优化大大推进了课改的进程,教师角色也应顺应这一形势进行转变,成为课堂教学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合作者,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提供有益的条件。    一、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教
期刊
一、边远农村中学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    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实在令人担忧。调查显示,约有31.51%的教师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我国普通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20%的教师常对个人健康、睡眠、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36%的教师在角色转换和社交方面不适应;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69.7%的教师周课时已超过12节;70%的教师觉得工作的烦恼多
期刊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那天投江,五日后她抱出父尸,就此流传开来,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期刊
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个高频词语,它的使用惯性使一些人把它同“课程改革”混淆。我们以往提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在国家规定的课程内进行的,重点是指教学教研人员对课程处理方式的探讨和教学行为的研究;课程改革则主要涉及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等。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后的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搭建了崭新的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点,当然也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期刊
As用作连词可以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方式状语从句、比较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结果、目的状语,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辨别。    一、时间状语从句    as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多用于口语,强调主句和从句的动作同时发生或一前一后发生,意为随着……、一边……一边……有时可以和when和while互换,意为当……的时候。如:  As time went on,her hair be
期刊
在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我正在教学生学习古诗《长歌行》。像往常一样,在带领学生理解诗意后,我组织学生运用各种方式练习朗读和背诵。一开始学生兴趣浓厚、声音响亮,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小,后来只有几个学生在朗诵了。看到学生有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我就让学生停下来,并示意班长领唱一首歌提提同学们的精神。不一会儿,学生兴趣盎然地唱起了《一只小青蛙》,边唱边做动作,有的学生还起身离开座位,在走道里蹦来跳去。看着
期刊
衬托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比如杜甫《蜀相》中的颔联写出了“碧草”“春色”“黄鹂好音”的景致,但碧草为谁而绿?鹂鸣有谁来听呢?这一切如今已无人欣赏,亦无心欣赏,诗人以美景衬哀情,表达对诸葛亮的深切缅怀之情。而其《登高》以哀景写哀,对秋景的描绘充满悲凉之意,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更是衬托的名句。那么什么是衬托,衬托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如何来分析衬托手法呢?  衬托又叫映衬,就是为了
期刊
以前上《光的反射》时,先在白纸上画上“法线”,然后教师通过演示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平面镜将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学生很容易得出光反射所遵循的规律,可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这种教学单从掌握知识角度来说效果可能很好,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  采用“探究式”教学后,通过给学生创设光发生反射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备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如何凸现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长足发展,应该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到:有些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深刻,智力突出,属于优秀生;有些学生为
期刊
人脑是自然神奇而又复杂的造化,一直被教育者视为不可捉摸的“黑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脑科学的研究逐渐繁荣,科学家们开始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类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各国教育教学专家根据这些新成果在教育教学领域相继展开实验,为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科学地学,根据脑科学、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我们为教师提出如下12条建议,供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