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自远入君怀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底陕西小梅花秦腔团带来的秦腔新编历史剧《诗圣杜甫》,在沪上演取得成功。该剧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与较深的思想意蕴:在剧情构思上以人物命运的悬念牵引观众,在情感展现上以诗歌的重新演绎感染观众,在思想启迪上以辛辣的讽刺与深刻的批判警醒观众,在审美层面上以干净洗练的形式之美征服观众。但是秦腔新编历史剧在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之间如何取舍,程式化表演与生活化表演之间如何融合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秦腔《诗圣杜甫》从剧本,导演,演员,从一度创作到二度创作到三度呈现,从2015年至2018年,历经三年的磨练,不断修改、深入、反思,到今天秦腔新编历史剧《诗圣杜甫》已堪称一部立得住的精品剧目。全剧以诗人杜甫为主角,从其青年的满怀抱负到中年的困顿沉郁再到晚年的泣血疾呼,展现了其求官、做官、弃官的人生经历。
  以人物命运的悬念牵引观众
  剧目一开始是泰山脚下,好友严武、郑虔与杜甫相约共游泰山,严武、郑虔先出场,就在观众焦急地等待杜甫一展庐山真面目时,幕内杜甫咏凤之声悠悠传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观众已经醉倒,然后杜甫翩然而出,王航饰演的青年杜甫飘逸洒脱,满足了观众对一代诗圣的幻想。这个开头很好,杜甫一出场就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然后节奏忽然加强,杜甫爱徒娇娘奔上,因躲避朝廷征招而尋求杜甫的庇护,无果后逃去道观。杜甫受此刺激,立志进京赶考,期望高中后力除顽疾,以救爱徒。因此,杜甫能否得以做官以扫时弊,娇娘能否脱离朝廷的追捕。这成了观众观看时的直接动力。以剧中人独特的遭遇来吸引观众,以命运的悬念来牵引观众的观赏期待。
  编剧在剧情设计与人物安排上做了巧妙的埋伏,让观众一直在为杜甫能否得官牵心,为娇娘能否获得自由而担忧。而杜甫与娇娘在命运的滚滚大潮中相互牵引,相互印证。娇娘在剧中共出现了4次。泰山明志中杜甫意气昂扬,以凤凰自比,却无法保护被捕快搜捕的爱徒娇娘;十年之后,长安城中,杜甫依然一介草民,巧遇化作歌女的娇娘,面对爱徒被捕快掠走而无能无力;安史之乱,娇娘不愿委与安禄山,断指自残。杜甫陷于安禄山之手,在娇娘帮助下,杜甫仓皇逃出,娇娘自毁玉容得以保全;落魄湘江中,杜甫渡江偶遇已嫁给小二的娇娘,娇娘小二夫妇为给杜甫换取粮食惨遭杀害。娇娘原本希望可以在杜甫的庇护下得以安身立命,但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次又一次的被舍。终于,娇娘为了庇护杜甫而凄惨死去。全剧与爱情无涉,全是大义。娇娘成了杜甫求官、做官、弃官的直接导火线,将杜甫的一生有机的串联起来,剧情紧凑连贯。而在杜甫漫长的求官途中,剧作者铺展开来一幅宽广的社会图景画卷,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来。
  以诗歌的重新演绎感染观众
  以“诗圣”杜甫为剧作主角,在剧中插入其诗歌是自然的事情。但是如何选择,以何种形式展现,如何与场景、剧中人完美融合、相得益彰,则需要编剧、导演、演员的共同努力。
  第一场泰山明志中插入《朱凤行》《望岳》,这两首诗气势昂扬,表现了一个豪情满怀、立志报效祖国的青年杜甫形象;第二场困顿长安中插入了《兵车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奉陪郑驸马韦曲》《丽人行》《垂老别》等5首诗,表现了一个为求官不得不像倡优一般侍奉权贵的痛苦无奈的中年杜甫形象;第三场安史之乱中插入《哀江头》《春望》两首诗表现了杜甫眼见长安沦陷后的荒凉景象的痛苦;第四场羌村探亲中插入《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多首诗,表现了杜甫目睹因战乱而家破人亡残酷现实的痛苦;第五场成都草堂插入《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月夜》等四首诗,先是展现了饱经离乱的杜甫在成都草堂暂时过上了安稳闲适的生活,后又表现了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以及对老妻深沉的爱与愧疚。第六场湘江之上至剧终,《春望》《岁晏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展现了杜甫目睹战后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百姓依旧灾难深重的社会现实,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的疾呼。
  而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有唱有诵,有个人表现 ,有集体表现,加强了剧目的文学性展现,诗歌与故事完美融合,诗歌促使故事更加动人,故事赋予了诗歌灵动的生命。通过诗歌展现了杜甫一生的行动轨迹,折射出了杜甫一生的心灵苦难史,“杜甫的心灵苦难首先在于壮志难酬的痛苦,杜甫一生以祖先的功业为荣,捧着‘奉儒守官’的志向,却始终没有能有效的施展抱负。其次是违背自尊不得不干谒求官的痛苦:一生忠君恋阙却只能看到山河破碎的痛苦;一生关心民瘼、民生疾苦,而不得不目睹战乱、死亡、生离死别的残酷现实的痛苦;晚年仍然忧国忧民,却不得不面对老病缠身、无能为力的痛苦。可以说,杜诗不仅是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诗史’,也是一部表现诗人自我心路历程的‘心灵苦难史’。”
  诗歌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现实,由杜甫的的个人视角铺展出民族灾难。“通过观众所熟知的诗歌介入,发掘诗歌背后的民生故事和历史信息,反过来在审美层次上感动和感应观众。” 同时诗歌的嵌入无形中构建了一种戏中戏的情景表现,“诗言志”和“诗缘情”的固有属性又丰富了剧目的表现内涵,深化了人物的意志和情感,让人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杜甫壮志难酬的痛苦和“兼济天下”忧国忧民的儒家情怀。
  以辛辣的讽刺与深刻的批判警醒观众
  故事是戏剧的载体,故事背后表现出的社会哲理和挖掘出的人性深度是戏剧的灵魂。与一生抑郁不得志的杜甫相比,卖鸡哨者应该是成功的智者。杜甫通过献赋呈诗得到人生中第一个官职,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在唐朝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小官。在剧中杜甫围着乌纱帽左左右右仔细端详,通过长达一分钟的肢体动作配合鼓点演绎得官后的欣喜若狂。然而很快前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来泼了一盆凉水:“职位是正八品下,小小从八品,芝麻仁仁大!看管军械库,整天扫院撵鸡关后门,一月三斗米个差事,还不如卖鸡哨挣得钱多。我不干了,才给你腾了个位位。”瞬间把杜甫从美梦中泼醒。安史之乱后,杜甫身陷贼营,挺节不污,皇帝感其忠诚可嘉,敕封左拾遗。但很快杜甫因上言太过较真获罪入狱,而此时给杜甫送饭的鸡哨摇身一变成为了正八品的狱丞,“到处都在打仗杀人,鸡哨生意做不下去了。幸亏朝廷发榜卖官,伍佰两银子就能买个县令。可咱没那么多钱,只好买了个狱丞先干着。”被困湘江,娇娘小二夫妇正为杜甫寻找粮食发愁,此时鸡哨已经由狱丞升为县令,为寻找代替儿子的壮丁带来了五升糙米。   鸡哨,一个不知道真实姓名的底层人物,却凭着自己的聪慧与审时度势在乱世中得以保存,可以经商挣钱养家,可以做官并且一路升迁。编剧没有将鸡哨单纯塑造成一个反面人物,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非常真实,为了保住自己的儿子用大米换壮丁,有其狡黠和阴暗的一面,但你却无法指责,作为普通大众,人人都可以成为鸡哨。而杜甫与之相比,一生求官,却仕途坎坷,一句“野无遗贤”将杜甫的仕途生涯拦腰截断,在宦海中飘零,经常让全家人饥不果腹,小儿子甚至被饿死,跟随了自己一生的老妻受尽苦楚,眼睁睁看着爱徒娇娘惨死在唐兵的刀下。甚至有那么一刻,你会觉得杜甫怎么会如此迂腐,如此无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杜甫,面对好友为诗莫为官,为官莫为诗的殷殷劝戒,穷尽一生践行为诗贵在“真”,却从未遵循为官妙在“深”,如此纯真,坦荡!强烈的从政欲望与丑恶现实之间的尖锐冲突,使他受到了惨痛打击,但至死不渝,虽孤独无助,仍由己及人。悲剧是“以美的毁灭及人在严酷处境下坚忍不屈的奋争来激起观众亢奋,用悲壮的美感愉悦使观众产生深刻的人生思考,通过对崇高的赞美、对丑恶的鞭挞,来彰显正统伦理道德规范。”
  以干净洗练的形式之美征服观众
  戏曲是舞台艺术,舞台上的呈现是观众最终评判一个剧目是否成功的依据,也是唯一的依据。当外在的形式综合呈现于舞台之上时,观众在欣赏剧目的唱念做打中,更注重演员个体艺术魅力的展现。
  杜甫扮演者王航曾获得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优秀表演奖、陕西省红梅大赛一等奖、全国戏曲小梅花比赛金奖等多项奖项。但是让我震惊的是这是个1986年出生的小伙,在剧中饰演的老年的杜甫甚至比中年杜甫、青年杜甫还要出彩,青年杜甫的飘逸潇洒,中年杜甫的困顿沉郁,老年杜甫的悲壮苍凉,综合了小生、须生、老生表演身段功架,唱、念、做、舞、技于一体,已是相当不容易。把行当程式与人物情感体验融合于一体,不拘泥于程式,不油滑于角色,形成了干净、洗练的表演艺术风格。
  三秦之地多义士,秦腔多杀伐之声,表演总体上高亢洒脱。生角杜甫的语言直率豪迈,慷慨悲壮;旦角娇娘柔中带刚,展现了情感的张力和风范;丑角小二,干脆爽朗,也自有一股侠义磊落之气。
  另外在舞美造型上也清新雅致,每一组都是一幅流动的画面,有葱茏巍峨的泰山,有小桥流水的曲江,有翠竹茅舍的成都草堂等。其中长安曲江最具有典型意义。长安曲江的舞台设置,一座木质的拱桥连接了台前与台后,使得舞台的纵深感加强,方便演员上下场,增强了戏剧场景的层次感,扩大了叙事的范围,也为演员的表演增强了情感空间的表现。舞台前面小二向师母撒谎:师傅陪几个诗友到少陵原上赏春去了。而随后舞台深处的朱楼传出了杜甫与驸马的嘻笑声、女人的撒娇声,强化了戏剧冲突,舞台表演立马鲜活起来。随着杜甫从酒楼内踉跄走出,舞台深处灯光渐亮,从桥尾到桥中再到桥头,观众可以看到一个富有层次的戏剧场面,杜甫踉踉跄跄先是跌倒在桥尾,站起后不忘回身向朱楼拱手再见,后一步一步走向桥中,手扶住桥的栏杆,道出了“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痛苦,最后不禁依在桥边。此时木桥也变得有生命起来,桥与人合二为一,为人物的动作找到了依托。
  笔者翻看了经典的秦腔剧目,通过比较,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诗圣杜甫》对传统秦腔形式的改革尝试,展现了新时代下新型的秦腔表演,这对于非传统秦腔文化圈的观众可能更加容易接受,利于理解,但对于看惯了传统秦腔的观众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一是音乐上明显由交响乐与秦腔两个不同类型的篇章交替构成,交响乐、秦腔依次出现,剪接在一起。并且秦腔传统的腔体、腔格少了;二是语言上更加接近普通话,对白、唱词的陕西话味道减少。秦音刻意淡薄。作为主角的杜甫,雅化处理,更加文人化,高亢悲情减弱,小生、须生、老生的唱腔变化不大。而作为配角的杜甫的夫人、安禄山的表演,秦腔的韵味保留得更浓郁些;三是剧中脚色的服装、化妆整体呈现美化、年轻化。传统秦腔不同行当穿衣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比如老年的杜甫夫人,青年的娇娘,失去了秦腔的质朴与豪迈。秦腔化妆总体上讲究浓墨重彩,不露本色。旦角、生角因为俊扮无可指责,但是作为净脚的安禄山没有勾大花脸,雅驯又余蛮横不足。中老年的杜甫的胡子是黏上去的,不是挂上去的,虽然更显自然,但传统观众会感到遗憾,甚至无法接受,挂上去的胡子是假,但就需要这种假,这才是唱戏;四是合唱和舞蹈表演形式的增加一定程度弱化了秦腔的表演。第二场长安十年中,杜甫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接合唱重复这句话,看似借助合唱渲染艺术效果,但其实弱化了主角的表演,把原本属于主角应当承担起的表演效果转嫁给了合唱,长此以往,秦腔表演是否会退化呢。并且剧中的合唱完全摆脱了秦音,为什么合唱就不能用地方语言来展现呢?舞蹈的运用,贵妃驾临曲江,十几个女孩舞蹈。安禄山出场前,士兵舞蹈。成都草堂,杜甫夫人去世,舞蹈演员抬棺。“三吏三别”诗中所描写的场景也依次展现。全程看下来更像一個舞台剧,是秦腔、话剧、歌剧、舞剧的大杂糅。群舞的运用场面热闹,好看,但是戏曲传统的程式却丢失了。安禄山出场前,有人在幕后大喊“大燕皇帝驾到”,这在传统秦腔里是不可能看到的情形,安禄山出场时围着舞台做的出场亮相,全然没有做出一个雄心勃勃的姿态。戏曲编演迁就观众的趣味,“从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向现代戏曲的生活化表演转变”,地方性不见了,以后还有什么戏曲。当今社会人口流动频繁,纯正的当地人越来越少,一味地方化也不行。这本身是个矛盾。
  看惯了典雅幽深的昆曲、流媚婉转的越剧,没想到粗犷的秦腔竟然如此深情,演出结束后细细回味,仍会觉得余音袅袅,唇齿留香。作为一个传统秦腔的圈外人,因为《诗圣杜甫》开始去了解秦腔,欣赏秦腔,开始向往三秦大地,向往黄土高坡!听,粉汤羊血、臊子面、甑糕,黄桂稠酒,小磨香油、羊肉泡面,它们来了!
其他文献
2019年7月10日,昨天举行的2019全球水岸对话暨徐汇滨江核心区规划设计研讨会上,西岸给新十年定下一个新目标——對标巴黎左岸、伦敦南岸等世界知名滨水区,启动关于产业、艺术、生活三项有迭代意义的规划建设,成为黄浦江这条“项链”上最夺目的“钻石”。  截至目前,西岸已经建成8.4公里长、50万平方米滨江开放空间,布局成亚洲最大规模艺术集聚区:这里不仅有西岸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等高水准人文交流
期刊
作为本届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子奖项,也是作为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每三年举办一届的群星奖汇集群众文艺领域最新成果。日前,从上海举办的第十八届群星奖中,涌现出一大批切中时代脉搏,观照人民生活的佳作。它们将街头巷尾的生活图景和百姓关注的社会话题,以更加丰富多元的艺术技法表达出来,并在与群众的深度链接中,积聚共鸣。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群众文艺的发展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
期刊
6月22日上午,“平常心象·刘树人书法作品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原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书记沈佐平,上海市文联原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迟志刚,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上海市直机关党工委副书记李云龙等参加了开幕式。上海书协副主席、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执行会长张伟生、上海书协副主席晁玉奎、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会长王道云分别讲话、致辞,他们高度评价了刘树人的书法造诣和文化素养。上海书协主席丁申阳宣布展
期刊
从前,标签主要通过根据规范标准的分类以实现其重要性,但是今天,似乎标签在审美上和风格上的寓意远甚于其他考量。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指出, “越来越多的现实元素正在被审美所覆盖;于我们而言,现实之为一整体,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审美结构”1。  在这个时代,资本主义似乎最终(清教徒伦理衰落了)与娱乐、感官并存,并且风格获得了对本质的全面胜利,标签在此发挥了怎样的功能?“品牌
期刊
广播剧有其“声音的戏剧”特长和优势,若充分发挥以语言塑造人物、以声音展现画面的能力,则可将听众的意念当舞台,以听众的想象为舞美,营造出不亚于舞台甚至不亚于影视的效果,在听众的脑中呈现出一个现实而又理想的世界。  一  由上海、西藏两地广播电台首次合作的广播剧《种子方舟》于2019年国际劳动节首播。五月的上海,蓝天白云,其澄明、美丽和高远与西藏最相近,又被飞扬其间的电波维系得更紧密。通过聆听,听众得
期刊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并不等同于技术的本质,同样,在当代艺术中,技术也不能取代艺术,现代社会中人类对世界和自然环境的“物体化”“客观化”抹去了事物本来的“存在”意义,仅仅注重技术和物理刺激的所谓“沉浸式”艺术也忽略了艺术的内核与本质,从而沦落为简单的娱乐设施。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过多的色彩、声效和互动往往并不能在观众(参与者)脑海中留下长久深刻的印象,唯有艺术家深层次的思考为作品提供的
期刊
7月27日至10月13日,由龙美术馆与马克·布拉德福特工作室联合举办“马克·布拉德福特:洛杉矶”将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免费对公众开放。  马克·布拉德福特(生于1961年)在美國加州洛杉矶出生并长大,他广为人知的大幅绘画作品,通过一种严谨的绘画方法,探讨了抽象作品的社会与政治潜力。艺术家以自称为“社会抽象”的实践方法,考察了持续不对等的影响边缘群体的政治与环境条件。  本次展览利用了龙美术馆(西岸
期刊
7月18日,“石上纯也:自由建筑”展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展出石上纯也最具代表性的二十组建筑项目,包括六月刚揭幕的“蛇形画廊夏亭”(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自由建筑”即通过对建筑的场地环境、文化背景、气候条件、使用者等因素进行细致的调研分析,以自然界中的“云、森林、地平线”等為灵感,打破传统建筑设计的概念范畴,真诚而坦率的寻找和创造。  石上纯也(Junya
期刊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对于上海越剧院来说,共襄盛举国庆盛举的同时,还有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那就是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团建团60周年。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越剧同仁不断探索,在女子越剧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同时,令男女合演成为越剧传承发展的重要一脉。  为了纪念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海越剧院今天宣布,特别策划“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团建团60周年系列活动”,用越剧汇演、
期刊
在本次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中,有历史题材的当代新书写,有承繼创自出新意的当代转化实践,亦有对当下的观照和体悟。在今年新中国70华诞的年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无异于是一场全面的、最高规格的当下舞台视觉艺术的致敬之礼。  这一届中,舞剧的崛起和转变是最大的惊喜。中国其实本身就是舞剧生产大国,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舞剧甚至是许多省份重要的文化产品。然而,已经很长时间,舞剧处于一种尴尬境地。所以通过这次艺术节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