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玩物成家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BILLGAT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世襄,以“中国第一玩家”著称文化界。无论是家具、漆器、竹刻,还是蟋蟀、鸽子、老鹰,抑或是獾狗、掼交、烹饪、火绘。在他的笔下,全都成了一门门精深的学问。
  他说正是因为喜欢玩,才活到90多岁,还不觉得自己老。
  
  人鸽情缘
  
  天空中白羽飞旋的鸽子,在常人看来。是美丽的,但在王世襄眼里,却是一幅让其痛心的画面:“这些广场鸽美其名曰‘和平鸽’,实际上却是美国一种叫做‘落地王’的食用鸽!而世界上最美丽的鸽子——中国的观赏鸽却在受冷落,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王世襄把养鸽、研鸽当作所有玩好之最,自称是“吃剩饭、踩狗屎”之辈:“过去养鸽子的人们,对待鸽子就像对待孩子。自个吃饭不好好吃,扒两口剩饭就去喂鸽放鸽。他们还有一个习惯,一出门不往地上看,而是往天上瞧,因此常常踩狗屎。”在他的记忆里,儿时的鸽市悦耳的哨声,忽远忽近,琅琅不断。全城以贩鸽或制哨为生者至少也有几百人。
  王世襄如此爱鸽,以至于结束下放劳动后一回到北京,他便在通州郊区买了个小院,心舒神怡地专心养起了鸽子。以后住进了公寓楼,无法养鸽子就成了王世襄人生中最大的憾事,可是他对鸽子的喜爱却日久弥笃。一次,赴郑州参加全国文史馆工作会议,发现当地正在举办观赏鸽大赛,他便兴致十足地走进了鸽群。一个年轻人指着一对黑中泛紫的鸽子问王世襄:“您认识它们吗?”“铁牛!”王世襄脱口而出。年轻人激动不已,坚持要将这对几近绝迹的名种送给他。
  后来,无法养鸽的王世襄换了一种爱鸽的方式,那就是研鸽并出鸽书。几年下来,他携带相机踏遍了北京的鸽市,去外地开会时也不忘逛鸽市会鸽友,还翻阅了沉睡在故宮书画库中的宮廷画家绘制的鸽谱。经多年积累,他编著了《北京鸽哨》、《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等鸽书。
  王世襄自打龆龀之年上房轰鸽,便与鸽子结下不解情缘。如今垂垂老矣,依然为中国观赏鸽的命运奔走呼吁。就算是有人约访他,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少宣传我这个人,多帮助呼吁抢救观赏鸽”。
  王世襄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看到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放飞中国的观赏鸽。
  
  研物立志
  
  谈起诸多玩好,王世襄如数家珍:“十来岁时我开始养鸽子。接着养蛐蛐,不仅买,还到郊区捉。也爱听冬日鸣虫,即野生或人工孵育的蝈蝈、油葫芦等。鸣虫养在葫芦内叫,故对葫芦又发生兴趣。尤其是中国特有的范制葫芦,在幼嫩时内壁套有阴文花纹的模子,长成后去掉模子,葫芦造型和花纹文字,悉如人意。这是中国独有的特种工艺,可谓巧夺天工,我也曾试种过。十六七岁学摔跤,拜清代善扑营的扑户为师。受他们的影响和传授,玩得更野了——熬鹰猎兔,驯狗捉獾。由于上述经历,我忝得‘玩家’之名。”
  这些玩物看似“雕虫小技”,但王世襄却愣是让它们登上了“大雅之堂”。为了得到爱物,他餐风饮露在所不辞;为了穷究玩物的底里,他与平民百姓交朋友,虚心请教,以求博洽多闻。沉潜既久,他于诸般玩技靡不精通,光“家”者就有诗词家、书法家、火绘家、驯鹰家、美术史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文物鉴定家、民俗学家等名号。随“家”而来的是他的四十余部著作,如《中国古代音乐书目》、《髹饰录解说》、《竹刻艺术》、《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研究》、《说葫芦》、《蟋蟀谱集成》等,全是填补空白的开山之作。王世襄的“玩派”被画家黄苗子说成是“玩物成家”,启功生前也评价他为“研物立志”。谦虚的王世襄笑称:这些书是一堆不如一堆。
  王世襄还有一大爱好,那就是善吃、善做、善品评。据他自己回忆:“幼年读书之余,我喜欢进厨房去看厨师做莱。那时我家的家厨,多是从各地请来的名师,技术十分高超。在他们的指点下,我常常上灶,煎炒熘炸,样样都行。各帮莱,我都学,做菜的兴趣越来越浓,交了不少厨师朋友。很多年过去了,不少厨师一直认为我是他们的同行,而并不知道我的真正工作单位是在故宫里。”于是,到亲朋好友的家里,他也喜欢亲自下厨,露几手“绝活”。
  王世襄的拿手菜不少,海米烧大葱、雪菜烧黄鱼、火腿菜心、鸡片烧豌豆、糖醋辣白菜、羊油麻豆腐、面包虾……一次老友聚餐,王世襄做了一个冷门菜:焖葱,结果被大伙儿一抢而空。王世襄的厨艺传给了儿子。现在,儿子孝敬父亲的主要方式便是备料烹饪。“老爷子的味蕾灵敏着呢,一般饭馆的菜可瞧不上眼。”儿子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
  王世襄吃出了见识,晚年所写关于美食的文字,亦获美食家们的好评,并曾受邀担任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特邀顾问。
  
  收藏大玩家
  
  衣着随随便便,为人朴朴实实,谈吐随随和和,走在大街上的王世襄就像随处可见的大师傅,绝想不到他是鼎鼎有名的收藏家。
  王世襄在收藏藏品时,既无显赫的社会地位,又无雄厚的资金支持,全凭自己的学识与眼力,其间付出的心血与精力非“甘苦”二字可以道出。有意思的是这些藏品不称王世襄收藏,而称他的“俪松居”收藏,这里又蕴含了王世襄、袁荃猷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毕竟这些藏品都为王世襄夫妇的喜爱之物,不论其贵贱。如所藏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等唐、宋、元、明古琴,皆因袁荃猷善抚古琴。袁荃猷14岁即师从汪孟舒先生学琴,造诣极高,后又经古琴国手管平先生亲授,琴艺更为精进。袁荃猷弹琴,王世襄则为其服务。自称“琴奴”。后见一铜炉本无出奇之处,唯其底款方印为“琴友”二字,王世襄便欣然收藏,足见先生内心之细腻和对妻子的深情。
  为了研究,王世襄随时注意故宫的藏品,还经常去古玩铺、挂货屋,乃至冷摊僻市搜集漆器标本,越是残件越重视,因为可以看到漆器的胎骨、漆皮及色漆层次等等状况。研究明式家具限于财力,王世襄只好直接与收购破旧杂货家具的旧货摊打交道。能买得起的,他便买下,捆在车上带回;买不起的,也要拍照或画下图来。大年三十,为了或许能从农家买到一件旧家具,他放弃全家吃年夜饭的欢乐,而在乡下睡冷炕。用脱下来的鞋垫在炕沿上做枕头,度过除夕之夜。
  这样的生活,占尽了王世襄的全部假日,也耗尽了他全部积蓄。王世襄搜集家具的狂热,得到了妻子袁荃猷的支持。这位在音乐方面学有专长的贤内助,一心成全丈夫的研究兴趣。丈夫把大部分的钱买了木器,她尽管衣着朴素,生活节俭,有些年手头还拮据,但她全无怨色,而是怡然自得地和丈夫共享从家具研究中得到的乐趣。
  少有所好,老有所用,用有所成。有人说,王世襄“玩”出了前无先辈系统之论、后无来者可以继承的“世纪绝学”。
  玩即学,学亦玩。这就是王世襄的境界。
  
  (摘自新华网 本刊有删改)
其他文献
白色的风衣,黑色的长裤,头发梳理得没有一丝凌乱,撑着蓝色的雨伞,站在雨中等待我们的车素珍。丝毫不像年逾古稀的老人,淡定从容中反而透露出一种执著和坚毅,让人不禁肃然起敬;谈笑间,我们走进了车素珍的家里,书、教孩子们学习书法的桌子、椅子、纸张……显得有些拥挤,但绝对整洁。突然不知为何,想到了宋人吴惟信的诗句:湿了荷花雨便休,晚风归柳淡于秋。    “救火员”    车素珍说:“我的岗位多次变动,但是不
期刊
5元奖金的冲击波    那天,蓝永堂说大家为厂出了力气,给大家发奖金,一个月也就5元钱,可他没想到,这像放了个原子弹,全厂老干部都不要,谁要了好像谁就是奖金挂帅。蓝永堂只好从5元钱奖金入手,去老同志家走访,“厂子能发展,靠的是大家,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按劳取酬,大家出了力,应该名正言顺拿奖金。”  那是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  1979年,34岁的蓝永堂当上了贵阳铸造厂分管生产的副厂长。此前建厂
期刊
王富玉副书记在街老龄工作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录)  召开省老龄工作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老龄委第十次全体会议和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精神。总结2007年全省老龄工作,对2008年全省老龄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一、要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    我省2003年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龄化阶段,比预测提前7年成为“老年型”省份。目前,我省60岁以上人口已达495万,占
期刊
只有20出头的他接过时任团中央书记胡耀邦亲手授予的“朝气蓬勃,永远向前”的大红旗,他所带领的班被评为“全国青年先进生产班”。  这是在1955年第一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的一个情景,他就是贵阳矿山机器厂焊接班的班长——全国劳模、先进生产者王兴才。    “爱岗敬业是我的本职”    解放初期,贵阳矿山机器厂(当时的贵州机械厂)向社会选拔技术人才,王兴才凭借过硬的本领考进了焊接班,年龄
期刊
晚饭后,我散步到铜仁市政府门口的兴市桥上,边走边浏览桥边地摊上的一长摊旧书。忽然,一幅熟悉的封面彩图跃上眼帘,这不是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创作出版的长篇传记小说《武陵魂》吗?真没想到自己写的书也落入书贩的地摊,心里真不是滋味。  于是,我停住了脚步,问卖书的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女书商:“《武陵魂》这本书怎么卖?”“10元。”  “噫?这本书原价才4.9元,旧书怎么还加价出售?”我不解地问她。  “这你就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许多老年人都选择了去美容院美容,辛苦了一辈子的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消费方式,重新焕发逝去已久的青春美颜。  但是,在他们选择消费的时候,也碰到了美丽的“陷阱”。    陷阱一:免费的幌子    王女士在商场里买完东西,得到了一张免费美容卡,想想这阵子自己也挺辛苦的,便不自觉地走进了那家美容院。服务员热情地让她躺在床上。三十分钟过后轻声地说道:“您的项目做完了。”王女士睁开双眼
期刊
1956年春天,北京的体育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接见了一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精英——第一届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那一刻,当时贵阳烟厂的职工朱云幸福的流着泪。拍着手,“没有一句话能形容当时的心情”,时至今日已经78岁高龄的朱云仍然激动不已,“那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同时朱云还对自己暗暗发誓:“干好社会主义”。  从此,“干好社会主义”这句庄严而朴素的话成了朱云的座右铭,成了朱云一生为之苦乐的
期刊
文化人但凡遇到什么不寻常的事,总想把它写下来,告诉世人,这似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何况是拿到签证,即将出国的我呢?在亲朋好友为我举办的规模不一的告别宴席上,我虽然一再谦虚:此行一不是去镀金念书拿文凭;二不是去取金继承巨额遗产;美其名曰是去探亲,实则是去给大女儿当管家兼保姆。但在大家的恭维声中,我还是拍了胸膛表态:一定把此行的所见所闻写成文章,汇集成册,编纂成一巨著,拆穿“西洋镜”,告诉国人:老外不
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在江西上饶招生。  好友祝荛台、祝春阳邀我一起去报名。他们都是高中生,而我,连初中也未毕业。年纪又小,但我参加革命的决心很大。1949年5月的一天,我们3人离家去上饶军大五分校报名。临离村时,村里的地主大胖瑞流跟在我们的后面,指手画脚对着我们3人大声说,“讨饭鬼!要去考什么军政大学!哼!想上天,我看,在做梦!”  祝荛台2人怕我人小,报不上名,就代替我报了名
期刊
我母亲亡故的那年我十一岁,弟弟九岁。由于父亲还关在牛棚,我们兄弟俩被陈家夫妇接到他们下放的那个村子。  村子叫砍柴岗,是石上大队里较大的一个生产队,屋子荒废有些年头了,尽管终于队里派人作了维修,看去仍然破旧不堪。我记得走过短廊,那边有个大房间,那是厨房,大概这是当年老人们的食堂和活动场所。  我就是在那第一次见到好婆的,好婆是南昌一带人的一种叫法,在婆前加“好”,以示对祖母的尊敬。程阿姨领着我和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