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与声誉,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图书馆是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校园文化中应准确定位,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打造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图书馆;校园文化;定位
一、大学校园文化
(一)定位。定位原是营销理论。是指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确定的合理位置。定位的观念现今已被扩展,各种行业为树立自身形象、创造品牌、确定目标等均采用了定位理论。定位,是对于一个事物发展阶段性目标、方向的选择和确定,是事物在社会中地位、承担任务、扮演角色的确定。定位的重要性表现在它对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目标的确定起决定性作用,是制定发展规划的先决条件,是改革和发展的依据。由于定位关系到方向、角色和目标等的确立,所以定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准确的定位,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确立合理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发展目标。
(二)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结合体。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历史沉淀。校园文化的多姿多彩,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能满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大学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是接触外来文化的通道,大学的产品主要是学术成果和人才。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等。优美而具有品位的校园环境设施,属于物质文化;处理人际关系,学术流派关系,传统与创新关系等,属于行为文化;对于历史与现实的不断思索,是大学的观念文化;校规校纪等制度,是校园制度文化的体现。这种种形态的文化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体现着民族的精神和时代的特征。校园文化形成了大学执行力的精髓,促进了大学管理者把文化的功能应用于校园,以解决现代大学管理中的问题,保证大学在校园文化的推动下,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教学、科研、管理等项工作沿着一个既定的轨道有序行进。纵观各名校的发展历程,都十分注重培养自己的校园文化,塑造自己的价值理念,明确自己的精神导向。蔡元培在对北京大学革故鼎新之际,提出“仿世界各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办学理念,从而奠定了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校园文化。而清华大学则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凝结为自己的校训。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表现在优美的环境、光鲜的外表、宏大的规模,更是精神上的丰盈内容。人文精神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和张力,通过它折射出的力量,可以内化人的情感和意志,引领校园文化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自生性、自为性、先进性的特点,大学校园文这些特点同大学在文化中的地位紧密相连。因此,大学校园应当在新时期继续创建先进的文化价值体系,应当像当年北大和清华那样,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同时也武装整个社会。
二、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一)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功能定位。图书馆是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配合教学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扩大学生知识面进行综合教育。从性质方面看,图书馆是学校图书情报资料中心,是为教育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最终目的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专业技术人才而服务的。它的任务是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任务,搜集各类书刊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和管理;配合教学,为教师备课和科研,提供必需的教学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专业书刊,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第二课堂学习。图书馆为教学、科研和教师知识更新提供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文献信息资料,指导学生读者利用图书馆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的有关参考书籍。从教学角度看,它既是学校图书、文献资料、情报交流的中心,又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又是学生配合专业学习,开扩视野,拓宽知识面的第二课堂。
(二)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服务功能定位。一个好的图书馆不仅要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科研,还要有效地服务于意义更宽广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为学生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图书馆要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基地和实习场地之一。提供给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充实,丰富和提高自己。一是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能较全面地支持和服务于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撑着校园文化的展开,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和质量水平。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之一。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馆藏建设中不仅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组织藏书,同时也要面向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建设馆藏,建立一个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合理的藏书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展开。二是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为校园文化服务的功能。信息技术带来的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通过它可以更容易、更快捷地接触到各类信息,当然也包括一些不良信息。图书馆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子阅览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资源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认识到网络资源对大学生的影响,建立适合教学、科研需要和素质教育发展的网络信息资源,为校园文化提供健康,丰富的网络信息。同时,信息化的过程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灵、价值观以及外部的行为,不仅将改变校园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学习模式,也将使大学生的生活、娱乐等行为方式发生转变。所以,正确认识信息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以积极和包容的心态赋予信息化技术更为积极的文化涵义,有意识地吸收有意义的网络文化,充实校园文化的内容,使它和校园文化和谐地共生发展,从而正确把握和引导校园文化的方向。三是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载体功能。图书馆的幽雅环境和先进设备,明亮的阅览室、书库和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报告厅等等这些设施本身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的支持。藏书丰富的书库可以激起人们强烈的求知欲,幽雅、安静的书库可以增强自律意识,图书馆可以利用静态的环境来感染人、塑造人。图书馆要建设成为终身学习和文化娱乐中心。四是搭建图书馆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的平台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富有情趣、适应于学生爱好的文化内容引进校园文化中来,这种情趣性的文化活动如邀请著名企业家、商界精英及成功人士开办讲座;举办读书节、读书征文、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动画美术作品大赛和计算机编程成果展等,从而形成形式多样、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用动态的活动教育人,使人们去感受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与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补给,情趣得到提高,视野得到开阔,最终达到能力得以提高和人格得以升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繁中、唐淑娟,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图书情报论坛2006-3
[2]尤建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考,教育与职业2007-17
[3]杨克斯,建设校园文化与塑造大学精神,广西大学学报(哲)2005-3
[4]李世龙,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和评价,中国素质教育研究2007-5
关键词:图书馆;校园文化;定位
一、大学校园文化
(一)定位。定位原是营销理论。是指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确定的合理位置。定位的观念现今已被扩展,各种行业为树立自身形象、创造品牌、确定目标等均采用了定位理论。定位,是对于一个事物发展阶段性目标、方向的选择和确定,是事物在社会中地位、承担任务、扮演角色的确定。定位的重要性表现在它对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目标的确定起决定性作用,是制定发展规划的先决条件,是改革和发展的依据。由于定位关系到方向、角色和目标等的确立,所以定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准确的定位,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确立合理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发展目标。
(二)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结合体。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历史沉淀。校园文化的多姿多彩,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能满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大学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是接触外来文化的通道,大学的产品主要是学术成果和人才。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等。优美而具有品位的校园环境设施,属于物质文化;处理人际关系,学术流派关系,传统与创新关系等,属于行为文化;对于历史与现实的不断思索,是大学的观念文化;校规校纪等制度,是校园制度文化的体现。这种种形态的文化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体现着民族的精神和时代的特征。校园文化形成了大学执行力的精髓,促进了大学管理者把文化的功能应用于校园,以解决现代大学管理中的问题,保证大学在校园文化的推动下,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教学、科研、管理等项工作沿着一个既定的轨道有序行进。纵观各名校的发展历程,都十分注重培养自己的校园文化,塑造自己的价值理念,明确自己的精神导向。蔡元培在对北京大学革故鼎新之际,提出“仿世界各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办学理念,从而奠定了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校园文化。而清华大学则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凝结为自己的校训。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表现在优美的环境、光鲜的外表、宏大的规模,更是精神上的丰盈内容。人文精神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和张力,通过它折射出的力量,可以内化人的情感和意志,引领校园文化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自生性、自为性、先进性的特点,大学校园文这些特点同大学在文化中的地位紧密相连。因此,大学校园应当在新时期继续创建先进的文化价值体系,应当像当年北大和清华那样,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同时也武装整个社会。
二、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一)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功能定位。图书馆是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配合教学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扩大学生知识面进行综合教育。从性质方面看,图书馆是学校图书情报资料中心,是为教育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最终目的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专业技术人才而服务的。它的任务是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任务,搜集各类书刊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和管理;配合教学,为教师备课和科研,提供必需的教学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专业书刊,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第二课堂学习。图书馆为教学、科研和教师知识更新提供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文献信息资料,指导学生读者利用图书馆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的有关参考书籍。从教学角度看,它既是学校图书、文献资料、情报交流的中心,又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又是学生配合专业学习,开扩视野,拓宽知识面的第二课堂。
(二)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服务功能定位。一个好的图书馆不仅要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科研,还要有效地服务于意义更宽广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为学生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图书馆要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基地和实习场地之一。提供给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充实,丰富和提高自己。一是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能较全面地支持和服务于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撑着校园文化的展开,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和质量水平。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之一。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馆藏建设中不仅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组织藏书,同时也要面向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建设馆藏,建立一个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合理的藏书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展开。二是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为校园文化服务的功能。信息技术带来的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通过它可以更容易、更快捷地接触到各类信息,当然也包括一些不良信息。图书馆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子阅览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资源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认识到网络资源对大学生的影响,建立适合教学、科研需要和素质教育发展的网络信息资源,为校园文化提供健康,丰富的网络信息。同时,信息化的过程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灵、价值观以及外部的行为,不仅将改变校园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学习模式,也将使大学生的生活、娱乐等行为方式发生转变。所以,正确认识信息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以积极和包容的心态赋予信息化技术更为积极的文化涵义,有意识地吸收有意义的网络文化,充实校园文化的内容,使它和校园文化和谐地共生发展,从而正确把握和引导校园文化的方向。三是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载体功能。图书馆的幽雅环境和先进设备,明亮的阅览室、书库和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报告厅等等这些设施本身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的支持。藏书丰富的书库可以激起人们强烈的求知欲,幽雅、安静的书库可以增强自律意识,图书馆可以利用静态的环境来感染人、塑造人。图书馆要建设成为终身学习和文化娱乐中心。四是搭建图书馆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的平台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富有情趣、适应于学生爱好的文化内容引进校园文化中来,这种情趣性的文化活动如邀请著名企业家、商界精英及成功人士开办讲座;举办读书节、读书征文、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动画美术作品大赛和计算机编程成果展等,从而形成形式多样、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用动态的活动教育人,使人们去感受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与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补给,情趣得到提高,视野得到开阔,最终达到能力得以提高和人格得以升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繁中、唐淑娟,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图书情报论坛2006-3
[2]尤建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考,教育与职业2007-17
[3]杨克斯,建设校园文化与塑造大学精神,广西大学学报(哲)2005-3
[4]李世龙,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和评价,中国素质教育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