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综艺节目发展的新特征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_624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播自上世纪40年代产生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广播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广播节目样式多种多样,新闻类的、评论类的、知识类的、综艺类的……这些节目让人们在收听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而在这个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类人群喜欢轻松愉快的氛围,全身心的投入而忘记烦恼忧愁。综艺类的广播节目就为这类人群打开了通往娱乐、休闲的大门。
  【关键词】广播 综艺节目 发展
  “广播综艺节目是指通过各种形式、手段为听众提供欣赏、知识、游戏、信息、娱乐的节目表现形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节目的样式是多元化的,它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也要多于其它类型的广播节目。有的综艺节目是音乐欣賞型的,有的是文学鉴赏型的,有的是搞笑幽默型的……总之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节目形态给人以文化娱乐和审美享受。在众多的广播综艺节目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FM106.1)的一档晚间综艺类广播节目《今晚听吧》成功地将消息、歌曲、文学、戏剧等攮入其中,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广播综艺节目。《今晚听吧》的节目构成是“文化视野 新闻元素 轻松音乐 经典重现 即兴发挥 实时互动”,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之上呈现出轻松、愉悦的节目风格。所以,本文以《今晚听吧》为例来谈谈广播节目的一些发展特征。
  一、主题鲜明 杂而不乱
  每一档广播综艺节目都需要有文化、娱乐等元素来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而现在的广播节目却能很好的抓住这一点,在元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节目却越发有条理。《今晚听吧》节目的突出特点就是每天都有一个主题,并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文化资讯,这种相关联的传播方式给予听众更多的信息,并能够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
  在有关相声的节目中,我们不仅听到了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桥段,在主持人的那种轻松互动的聊天中我们还能够了解到关于相声的一些发展历程、名人名段等相关知识。对于听众而言,这种节目就不仅仅是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了,更多的是学习的层面。
  音乐是综艺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流行音乐、革命歌谣、民族歌曲等,该节目就是以这些子类别为主题的。在有关流行音乐的节目中,或是侧重于介绍创作型的歌手、歌曲,或是推荐最新上榜的流行音乐,总之是脉络清晰,有条有理。在关于民歌的节目中,不仅仅播放山西、湖北等地的民歌,而且还向听众讲解关于民歌的基本知识。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听到了自己家乡的曲调就好似回家了一样,达到与听众感情上的共鸣。在庆祝国庆60周年,《今晚听吧》以红色革命歌谣为主题,节目中贯穿着激进昂扬、委婉动听的革命歌曲,使听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了别样的音乐旅程。同时,主持人通过不同的旋律来讲述一些革命故事,避免了播放歌曲的单一,使得节目样式更加灵活多变。
  2008年在南方遭受冰雪灾害时,《今晚听吧》又把主题设定在“雪”上。主持人通过节目向灾区人民致以问候,并向听众介绍灾区的最新情况。优美的关于雪的音乐和关于雪的散文诗歌融化了灾区人民冰冻的心。从这个主题的设定我们看到了该节目在设计主题方面的宽泛性,这样的一种设计将关于雪的音乐、诗歌、讯息等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综合体,打破了主题设计的拘束性。
  还有介绍图书的读书板,同样是在文化讯息以后,主持人向听众推荐值得一品的书籍,同时还介绍了其作者、背景资料等相关信息。而影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以及电影《简爱》的经典对白等听觉元素的播放更是加强了那浓浓的书香味,这种形式打破了介绍书目的单一感,使节目充满了动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广播综艺节目将“杂”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在节目中伴随大家的是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通过整合将这些文化形态梳理成节目,与听众见面。优秀的广播综艺节目需要更杂的话题,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这样的话题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广阔,这就需要在节目的前期策划中把握好整体性,也只有这样,综艺节目才会深入到听众的内心深处。
  二、嘉宾做客 声情并茂
  嘉宾做客这种节目样式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广播综艺节目中来,这样的交流方式不仅可以拉近听众与嘉宾的距离,更可以加深听众对本期主题的记忆。嘉宾作客进行的是人际交流,所以嘉宾的选择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节目的整体质量。
  每周三的《今晚听吧》都会邀请一位嘉宾与听众一起度过这段美好时光。比如在关于扬剧的那期节目中,嘉宾就是扬州剧团团长。专家向大家介绍关于扬剧的发展、特征等相关知识,具有权威性。在播放扬剧的过程中,嘉宾还讲解了扬剧与其它剧种的不同,这种小众文化的传播可谓是一箭双雕:一方面对于喜欢这类文化的听众来说,可以感受到这类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对于不了解这类文化的听众来说,可以在宁静的夜晚细细的品味别样文化的风采。
  在品味电视剧《决战黎明》的那期节目中,请来的嘉宾是剧组的演员。主持人在与嘉宾的聊天过程中向观众传播了关于这个电视剧的背景资料、拍摄花絮等,并且播放电视剧的小片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片段的播放不仅仅是将观众带入到了电视剧之中,更将他们带回到了那作战的年代,炮火声、呐喊声、声声入耳,给人以强烈的听觉震撼。
  在关于小提琴、钢琴、古典音乐等音乐赏析的节目里,节目组请来的嘉宾都是业界的权威人士,通过权威人士来解读经典作品,传递的更多的是专业性音乐知识。同时也向听众介绍了一些大师的故事,比如小提琴演奏大师穆特、指挥大师卡拉扬、钢琴演奏家肖邦等,使听众在感受美妙音符的过程中体味大师的多彩人生。
  三、新旧媒体 互动参与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下传播的主要手段。而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广播节目更好的走向就是与新媒体携手,而事实也证明了广播与新媒体携手将会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带动更多的受众参与。目前大多数广播电台都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也有许多的电台设立了论坛,以及在节目中拨打电话和发送短信的平台。广播综艺节目也很好的运用了这一平台。《今晚听吧》在节目播放过程中,接收听众的短信,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与听众进行互动。同时,该节目还设置了一档全新的单元——“寻找1061”,即听众朋友在生活中摄取、制作关于1061的图片,然后发送到天涯社区。在每周一的“寻找1061战况播报”中,主持人总结战况,并评出周冠军、月冠军等,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与互联网相联系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听众的积极性,不仅推广了这个活动,而且达到与听众互动的最大化。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也丰富了广播综艺节目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形式。就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的广播综艺节目都设置了自己的官方微博账号,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微博上及时发布与节目有关的消息、积极采纳听众的意见与建议,甚至有些节目公开面向社会征集节目制作方案或节目传播内容等,以实現与听众的及时互动,满足听众的收听需求。辽宁交通广播FM97.5的《娱乐香饽饽》、辽宁都市广播FM103.4的《娱乐二人转》等以讲述笑话为传播目的的广播综艺节目,就充分利用了微博微信平台,许多搞笑的桥段都是出自于听众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的留言。由此可见,听众在新旧媒体上的互动参与已成为广播综艺节目发展的趋势,也体现出其传播的优势。
  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广播综艺节目在制作技术上的飞跃,其中电容麦,调音台、声卡、监听耳机等广播节目制作的必备器材使得节目质量趋于精致化、细节化和规范化,而特殊的音乐音效等声音素材的广泛使用也使节目从听觉上刺激受众,增强了广播综艺节目的艺术感染力,由此而制作的精品节目强化了听众的审美体验。对于广播节目的制作者而言,这也是一种由技术转向艺术的过程。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综艺节目也会加大改革的步伐,但是这种改变要在创新的基础之上,既不能落入俗套,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也不能盲目的变化求新以至于忽略了听众的需要。综艺节目的根就是要在愉悦听众的同时给听众以教育、启迪。在未来的发展中,广播综艺节目将会综合更多其它类型的节目元素,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因此,怎样才能做到既保留广播综艺节目娱乐大众的制作精髓,又能够对广播综艺节目进行适当的改革,这成为当下广播电视制作人应当考虑的问题。辽宁广播电视台在这一方面做出了颇具特色的改革。辽宁交通广播FM97.5的《娱乐香饽饽》、辽宁都市广播FM103.4的《娱乐二人转》等节目,突破了传统的普通话传播模式,而是围绕着“东北方言”这几个字,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东北喜剧感。纵观辽宁广播电视台的一系列广播综艺节目,都是打造以主持人为特色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综艺节目,主持人也以自嘲等手段,体现出地域化的色彩以及爆笑的喜剧效果,使听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达到完全放松的状态。这类节目往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主持人也有很明显的个性特征,这种改革也是一种突破。
  近年来,广播综艺节目受到了越拉越多的关注,这也符合了其以娱乐听众为己任的传播目的。与此同时,广播综艺节目在节目制作上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作为广播节目的制作团队,不仅仅要把握节目的走势,更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保持广播综艺节目艺术生命的常青。
  (作者:辽宁大学助理实验师)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徐老师发现,近段时间同学们之间闹矛盾、起绰号、搞恶作剧的事情时有发生。学生一件件地都向她汇报,她只得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这些事件。这使她认识到,如何帮助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加深对他人的了解、发展真诚的友谊,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怎么办呢?徐老师从河南教育报刊社组织编写的《省情 礼仪 心理健康 综合知识》读本中得到了启发,精心设计了下一周的心理健康课,活动主题定为——我们快乐地在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偶尔读到王安石的《元日》,忽然想起了中学语文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弃旧用新的教学模式,与这位改革家的这句诗是何其的相似。  不可否认,推行素质教育,改变语文教材以及实施新课改,给一直以来死气沉沉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近几年,诸多专家、学者、语文教师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不少课堂教学模式。这
值此中国共产党90年华诞,回顾与梳理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国教育管理体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年探索、百年进步、百年辉煌的伟大历程,乃是一件十分有纪念意义的事情。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之创建、发展与改革,大致可分为这样三个阶段:1921年至1949年,在根据地解放区发展新教育,创建新体制;1949年至1978年,建立高度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在实践中曲折发展;1978年至今,在改革开放中探索教育管理体
主持人语: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人生原本是一杯白开水,平静与浮躁,贫乏与富足、高尚与卑微等,都不过是人根据自己的心态和能力为它添加的调味品。有人喜欢丰富刺激的生活,把它调成多味酱;有人喜欢苦中作乐的生活,把它搅成咖啡;有人喜欢在生活中多加点蜜,把它和成甜甜的水;有人喜欢把生活泡成茶,细品它的清香;还有人什么也不加,只喜欢原汁原味的白开水……  本期我们邀请几位教师,来聊
编者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在赞叹司马光的机智的同时,人们常常忽视了最重要的问题:那个孩子为什么会掉进缸里?从古到今,中国的教育一直缺少“自救”内容,使孩子们缺乏远离危险和应对危险的能力。或许是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总是关注集体而忽略个人,这也就导致在教育上提倡“他救”而忽视“自救”。教育的这个缺口是可怕的,因为生命的存在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没有生命,何谈教育?    一顶草帽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极为密切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人的心理品质,德育的主要作用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奠定了必要的心理基础,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来讲,是一种发展与升华。如一个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正常交往,恰当地表露与控制自己,就更易于
编者按:  2001年秋季启动并逐步推进至今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在民间被称做“新课改”。回顾过往10年并评价它的得失,在今天有着继往开来的意义。本文分为上、下两篇,分别由当年参与制订数学和语文课程标准的两位学者担任受访嘉宾。记者力求把他们对课程改革的宝贵感悟,尽可能到位地展现在这两篇回顾中。    “一个政府对学校课程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这个国家未来的高度。实际上,
刘 波 张新有 李 涛  编者按  挖掘鲜活素材,交流各地信息,总结改革经验,展示教育成就,这是《改革前沿》栏目在新的一年中所要秉承的宗旨。本期,我们推出的是焦作市在教育督政方面取得的成绩,以此为开端,今后还将陆续在此栏目推出各地、各学校在教育改革中的成功探索,以方便大家相互借鉴,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如果您所在的市、县、学校有好的新闻线索,那就悳与本栏目的主持人刘波吧。  栏目邮箱:1b
【摘 要】近年来,突发事件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而,公众开始主动介入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但是,由于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呈现着模式化的现象,由此而严重制约了公众的知情权,使媒体的公信力下降,造成了公众和媒体双双被动的局面,这在马航失联事件中显现尤为突出。为了突破这种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模式化思维,我国媒体在汲取外媒有益经验的同时还要注重结合自身条件加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关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影响已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多或少面临着发展困境。本文分析传统纸媒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合适的发展新路径,从短视频、直播、新闻产品矩阵几个角度切入,探讨如何实现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短视频  为应对新媒体的兴盛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和影响,传统媒体中纸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