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看性质和作用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国近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以下简称新《中近史》)对太平天国前后期两个纲领性文件的评述,前后矛盾,相互抵牾,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一定混乱。笔者试述如下:
  新《中近史》对《天朝田亩制度》的作用和意义评述是:“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并没有真正实行过,究其原因主要是,从客观方面说,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从主观方面说,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见新《中近史》P30)
  太平天国前后两个重要纲领都没有实行,其原因应从当前的战争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去分析,可是新《中近史》却草率地作了相互矛盾的结论,对《资政新篇》没有实施的原因归结为:“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而反观《天朝田亩制度》则是:“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思想结晶,毫无疑问是不折不扣的“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为什么也不能实行呢?笔者在教学中确实遇到过学生这样的反问,这就促使我对这一问题不得不进行更深层的思考。
  新《中近史》中的这两段评述文字,之所以出现这种前后抵牾的矛盾,愚以为是由于下述几点原因造成的:
  第一,在认识论上违背了“存在决定意识”和“主观意识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的基本原则。太平天国的纲领能否实施主要决定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实施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战争环境不可能全面实行平分土地,而在某些地区分田和实行圣库制度后,由于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又改为交租纳税。《资政新篇》没有实施的主要原因也是战争环境,加上不具备成熟的商品经济市场、足够的资本原始积累和自由劳动力等。这两个纲领的产生,本身就是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相脱离的产物,根本没有实施的基本条件,与是否反映农民愿望毫不相干,事实也是如此,无论反映农民愿望与否,都不能实行。只有主观认识(愿望)与客观实际相一致,才有可能实行。
  第二,夸大了农民阶级主观愿望的作用。农民阶级在封建社会形成和确立的上升时期,的确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它们以自己的各种反抗斗争迫使封建统治阶级不断调整统治政策(如休养生息、释放奴婢、轻役薄赋),这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是农民经济和农民意识对于近代社会所起的作用却不可同日而语了,它没有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也不可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民阶级要求平分土地的愿望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不能以农民陕隘的平均主义愿望来作为衡量某一制度、纲领是否成功的标准,也不能以此作为能否实施的依据。
  第三,在逻辑上违反了矛盾的同一律要求,即相同的前提,推导出相反的结论。新《中近史》在分析两个纲领未能实施的原因时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标准,特别是对《资政新篇》未能实行的原因,简单武断地归结为“不是农民阶级斗争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按此逻辑推理,《天朝田亩制度》既是农民阶级斗争的产物,又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理所当然肯定是可以实行的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假如我们以此反诘一句,恐怕将会使新《中近史》的编者陷入“以彼矛攻彼盾”的尴尬境地。
其他文献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哪些能力呢?  学好物理,要重在理解,要切实提高理解能力,这是基础的一环,这个基础薄弱,其它方面的能力(诸如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也就失去了依据。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处理
期刊
拿着刚到手的仁爱版英语教科书,我专心地从头到尾翻了一遍。一口气翻完后,我不禁感叹:“的确新了。”不知道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但至少对我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我带着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激情走向新一届教学,走进了新课程。    一、我试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学中的趣味性问题是很重要的。我根据教材的内容、课题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等情况,尽量运用最优的方法,去激发
期刊
《品德与社会》的传统教学,常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弊端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内容和艺术形式来进行教学,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起来。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故事  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课堂上我经常会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讲很多的故事,有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童话等,让学生边学边动脑筋深入思考。例如:
期刊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反映英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政治革命,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一套反对专制王权的完整思想体系,于是只能求助于宗教,特别是利用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去反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英国国教(复辟的詹姆士二世则是天主教徒)。在宗教的外衣下进行革命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特征。于是,宗教斗争贯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终。    一、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宗教专制是导致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  
期刊
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创新首先应该是教师的创新,而作为肩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使命的政治课教师,面对形势和时代的发展及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新特点,更应富有创新意识。    一、教学观念要更新    在经济和科技不发达的年代,教育还是传承式,在广大教师的观念中,只要把知识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创新,实际上这种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
期刊
长期以来,老师传授知识时多是“一言堂”。学生变成全盘接受知识的工具,很少有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违背了教育本身的宗旨。在教育实践中努力体现利教、利学、利考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应该成为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的旗帜。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同时加紧进行课程改革,正是这一教育发展趋势的现实反映。所谓课改,就是调整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整体结构,教师借助先进的现代化教学仪器和教
期刊
很多学生不愿学写作文,甚至畏惧作文。我班就有一位同学厌恶写作文,他说:“宁抄十篇作文,不写一篇作文。”我认为之所以对作文产生“望而生畏”的心理,主要是学生感到自己无话可说或无从说起。一方面,这和学生的阅历、知识积累较少有关;另一方面,这与教师疏于引导也有莫大的关联。事实上,学生的作文与作家的创作有着很大的不同:作家一般是在有了明确的创作动机、独特的艺术发现和强烈的创作冲动下主动完成写作的,而学生的
期刊
传统的政治课课堂教学是从权威出发的,教学内容是不容置疑的,学生的任务是理解与接受。政治课成了宣传课、洗脑课,教师是宣传者、政治代言人与说客。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不加批评地接受,做政治上的狂热者和追星族;二是从心理上排斥、反感、拒绝认同。显然,这样的政治课堂气氛是不和谐的。在现代教育意义上,课程概念“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因素的整合”。因此,构建和谐课堂被提上日程。  首先
期刊
美术课是当今普通中学的一门文化艺术基础课,它不仅担负着对中学生进行美育的重任,而且还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当今关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美育是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方面。  在如今中小学基础美术课学习当中,我们可能已经了解到它的主要内容形式,其中包括雕塑、建筑和绘画艺术,而在这三种艺术当中,绘画艺术的范围尤为广泛,它是人为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也是美术教学中的基础教学。  
期刊
考试既是学生之间基础知识、各种能力的竞争,又是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解题技巧的竞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熟悉的知识点上失分严重,显然在解题技巧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尽可能减少非知识因素的失分、提高得分率,教师不可忽视化学考前的指导。  对学生进行考前指导,本人三年来尝尽了甜头,所教高五十七班无论在大考、小考中,班级人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比平行的班级高十多分。这种优势在高三尤为明显——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