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研讨会里的众生秘笈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m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日参加一个作品研讨会,有幸坐在W先生旁,W先生是文坛大佬,又是城里各种研讨会的必请人士,今日能坐在W先生身旁,十分高兴,一阵嘘寒问暖之后,先生笑着对我说,你不太参加研讨会吧?太忙了?我连连表示,不是太忙,是能力有限,近两年眼力大减,不能看那么多书,况且现在动辄就是几十万字的大部头,看不过来啊。W先生笑着问我,真的就是这样吗?你以为坐在这里的都是认真读过作品的专家?其实,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没有认真读过作品。我不解地问道:何以见得?W先生笑道:你就认真听发言吧!
   (领导讲话有高度有深度,掌声热烈。)下一位……
   “这次研讨会非常重要,作者是当下风头正劲的实力青年作家,这本书我因为出差,昨天才拿到,认真读了一遍,来不及写成文章,就谈几点想法吧……”W先生对我耳语:“这位最多读了三分之一,昨天晚上有个饭局,饭局上这位喝高了,肯定没时间读完这五十万字!”
   (接着的下一位念发言,十分认真。)下一位……
   “此书写得太好了,读者反响强烈,批评界也好评如潮,我读后完全同意张教授在序言里说的这段话……”W先生悄声说:“这位大概只读了张教授的序。”
   (下一位讲话超时,主持人表扬,外加提醒注意掌握时间。)下一位……
   “作者是认真研究了当下的农村问题才写出这样好的作品,我十分看重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这个观点……”W先生说:“这位八成只来得及看一下作者的简介和后记吧。”
   (下一位是出版社代表发言,掌声。)下一位……
   “好的小说最重要的是开头的那句话,从《红楼梦》到《百年孤独》无不是开头一句话定了大局。这部小说开头一句话,就显出了作者的深厚功底,引出了矛盾,展开了冲突……”W先生点评:“这位可能只读了开头,当然不是一句话,也许只是一页,一节!”
   (下一位拿出发言稿,发言稿太长,讲了提纲,掌声。)下一位……
   “拿起这本书,它的封面就有文气,封底几位文坛大师的评语,我读后感到十分到位,对读者起到了引领作用……”W先生说:“这一位可能连书都没有打开,直接说封面封底也够有胆啊……”
   (下一位发言中,人们开始进进出出,主持人带头掌声鼓励。)下一位……
   “这个研讨会来了这么多专家,看会标,是市文联和小说研究会联合召开,领导很重视,专家很关心,我想对作者一定有很大的鼓舞……”W先生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这位刚进场,是个跑会的行家,可能还没见到这本书是什么样子吧?”
   这时主持人说话了:“时间不多了,下面的发言请不要超过三分钟,谢谢了。”
   我扭头看W先生,他说:“这个时间段里就听不出来谁谁是吹竽的南郭先生了。”我心里悄悄感叹:“厉害啊,怪不得W先生的文章总那么一针见血!”
   研讨会继续传出掌声阵阵。
  摘自《中国日报》
其他文献
约旦是一个沙漠国家,资源相对短缺。为了缓解国内供电压力,2008年,约旦决定建造首个国家核电站,并向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公司发出了招标倡议书。   几个月后,约旦原子能委员会收到了三十多份的投标计划书。经过仔细的审查、比较与分析,最后有五家公司入围,分别是一家美国公司,一家中国公司,一家比利时公司和两家日本公司。这五家公司,工程设计大同小异,报价也十分接近,都在三十五亿美元左右。看来,无论
期刊
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餐馆,打出了“四大名煮”谐音的赫然招牌,着实吸引了不少顾客慕名而来。   这天,我特地约了几位朋友一同前往品尝。一踏进餐馆,只见上下两层楼面满满地悬挂着大红绸布,雕梁上吊挂着宫灯,装潢富丽堂皇极了。   到二楼雅间坐定。一位服务生躬腰而至,满脸堆笑地问道:“欢迎光临,各位要点什么?”我说:“贵店里的‘四大名煮’,每样都来一碗尝尝。”一位服务生立刻走到
期刊
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姿势最优美,我想,那不是美人出浴,而是花开。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揣着一块磁铁,花都开好了,是一种信息磁场的凝聚,我们的心在这样的磁场里被吸得上下颤动。   近读黄永玉的一篇文章,这样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   黄永玉问沈从文说:“三月间杏花开了,下点毛毛雨,白天晚上,远近都是杜鹃叫,哪儿都不想去了……我总想邀一些好朋友远远地来看杏花,听杜鹃叫。
期刊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人在去禅院的路上看到一种现象,便想考考人称“无所不知”的老禅师。一到禅院,他便直接找到老禅师,问道:“何为团团转?”老禅师答道:“皆因绳未断。”“您是怎么知道的?!”那人一时目瞪口呆。他告诉老禅师:“来这儿的路上,我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孔拴在树上。牛想吃草,转来转去就是脱不了身。我以为您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而您却一语破的,真神了!”老禅师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
期刊
看了一则笑话:吃饭的时候,一位女同事忧心忡忡地说:“我可能要红了。”   大家很好奇,问:“怎么啦?”“刚才发现我的一块U盘丢了,8个G的……”   8个G的U盘可以装多少照片和视频,我没算过,但肯定不少,足够这位女士红一阵了。不知道这位女士是真的不小心整丢了,还是为了走红想出的高招。结果都是一样的,她一定会红,前提是U盘中的资料够震撼。因为现在的娱乐界和舆论界都是这么干的。当艺人们感觉到不够
期刊
清泉寺前有一潭清泉,泉不深,但很大,水很清,清可见底。水中游鱼来来往往,十分可观。清泉寺香火旺盛,每天来寺庙上香的人很多。   来寺庙上香的人见寺前有清泉,先是在泉边观看,看后便纷纷挽起裤脚下水。人们一边在水里嬉戏,一边捉鱼。如此日复一日,水中鱼儿渐少,泉水也不再清澈。更让大化方丈烦心的是,因为寺庙一直吃泉水,人们弄脏了泉水,寺庙只好每天派人下山挑水。下山,上山,一担担挑水,苦了挑水的和尚。  
期刊
寒冰:孙悟空老师,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大圣先生,《西游记》开篇,说您是从仙石中进裂而生,是真的吗?   悟空:这是一个谎言,是无视最起码的生物学、生理学常识而编造出来的一个谎言。您想想看,石头再怎么灵通,怎么可能化为生命?……实话告诉您,我是有父亲的。   寒冰:有父亲?    悟空:是的。他到现在都还没有现身,但我知道,他一直在暗中默默地保护我、提
期刊
一次,沈尹默去看望一位朋友,到了朋友家墙外,正要敲门,突然看见有人在墙边小便,他皱了皱眉,但随即他就莞尔了:他看见朋友为了防止墙被泡倒,正拿着一把弹弓聚精会神地瞄准此人的屁股——这位“射手”就是我们无比崇敬的鲁迅先生。   我们对鲁迅非常熟悉,但这则“事迹”却鲜为人知,于是它便具备了逸事的特征——难登大雅之堂,或是没什么意义。幸好,历史没有赋予它某种意义,才得以让它随时以一副鲜活的姿态展
期刊
这是一个单身母亲的真实故事。   斯蒂芬·威尔特谢尔是意大利罗马的一名“白痴天才”, 15岁的她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超级视觉记忆能力,她能记住世界上所有过山车的位置,以及每个过山车的爬行角度和其他一切情况,只要她去过一次。“看过一眼就都属于她”是所有人对斯蒂芬的评价,她也因此被誉为“一个生活在孤岛上的爱因斯坦天才”。   为了检验斯蒂芬的视觉记忆力到底有多强,2010年10月的一
期刊
以前有段时期文学热,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段子,说一块砖头掉下来,砸着三个人,两个是诗人,就一个不是,还正在读诗。   后来,全国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下海经商热潮。深圳人就说,在深圳一块砖头掉下来,砸着十个人,九个是总经理,就一个不是,还是副总经理。   天生贫嘴的北京人听了,如法炮制,说在北京挤大巴踩了五个人的脚,四个是处长,就一个不是,还是副处长。倒是北京人善良,人家没用砖头砸,改用脚踩,还没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