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做教师多年,每次给学生写评语或是推荐信,最不愿意写的短语就是所谓“刻苦学习”。但是很多家长却特别在意评价中有没有这个“刻苦学习”,好像不写上这一句他孩子的品格就有缺陷似的。可是我一向反对“刻苦学习”,反对“发愤读书”。更不用说什么“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之类。看从古到今有关读书学习的种种说教,我终于发现:原来我们中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落后,乃至于文化文明的落后,很可能与中国人把读书学习当做苦事有关。因为读书被当成了苦事,人们也就耽于玩乐,怕动脑筋,久而久之,愚昧落后的种子扎进灵魂深处。不知读者是否能同意我这种推测。
功利的读书,也和“苦读”意识有关。因为读书被当做苦事,所以只能以利诱之。古人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干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名利之外,还有色诱,全被作为交换的筹码,如果再和“学而优则仕”或“仕而优则学”的“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则读书不辍,如有十项全能,在社会上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始有苦读之徒,上演“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活剧,不是把读书当做血淋淋的广告把戏,就是把它弄成了呆了巴几的时尚演出。
我自己从来没有苦读过,也反对把读书当做苦事。我读书,是因为喜欢;而正因为喜欢,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苦”。我认为如果视勤读为“苦”,那简直是对书的侮辱、对学习的侮辱。我对这本书有兴趣,可以废寝忘食,废寝忘食是因为心中有乐,而非衣食不继或是精神失常。我十岁时一天看完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看完后发高烧。家人以为我是为了及时归还图书馆,抢着读完,劳累过度;其实不然,我只是太想知道人物的命运,太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与“苦读”全然无关。在我看来,如果把读书学习当做苦事,肯定学不好。我自幼至今,没有“苦读”的经历,我总把有书读当做幸运的事、有趣的事。特别是在农村插队期间,有时无意间得到一本破书,干活时我就盼着太阳能早点落山,那样收工后就可以在油灯下多读上几页。
因为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因为太想知道事物的究竟,因为想要得道授业解惑,因而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准备读的书,这些,都是你想要的东西,求仁得仁,何苦之有?
钱理群教授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生活时说:“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
推荐理由:
《论语》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什么第一句是它?后世儒家的发挥多如牛毛,总结加发挥就是:“学习”是孔子的第—人生,“悦乐”是孔子的第一人生标准。
前有孔先生说学习是快乐的,后有吴先生说…苦读’没意思”。但不幸的是,苦读书、求名利的传统也同样悠久。太阳底下无新事。
晏阳初是谁?
一次,一家报纸的主任编辑来电话,说因为错了一个字,上级严厉批评,被骂得瘟头瘟脑,正在写检查。问他错了个什么字,是不是触及政冶敏感问题了,是不是多一字少一字把意思弄“反动”了。他说那倒不至于,说只是把“晏阳初”的“晏”全排成“宴会”的“宴”了。闻他是什么文章,是不是引用时用错了一字,他说,文章就是纪念晏阳初的,结果连大字标题都印成了“宴阳初”,文中几十处也全是“宴阳初”。我很震惊,说,岂有此理,教育报刊的编者竟连“晏阳初”三个字如何写都不知道,那一点也不冤枉,被骂两顿也是活该。编辑悲惨地喊道:可来稿上就是“宴阳初”啊!
这种事让人啼笑皆非。我猜,是不是大家出席宴会多了,酒喝多了,于是“晏”“宴”不分了?
把这家教育报的笑话说给同行听,有人不敢相信竟有此事,说果真有,那是得好好检查;另有一些同行则一脸茫然地问:“晏阳初是谁?”
晏阳初,一个中国人的姓名。1943年他和爱因斯坦等一同被评为“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他活到101岁,联合国人士尊他为“平民教育之父”。
但是在中国,很多人不知道晏阳初,这样的事实也显示了我们的国情。
“教育家”这三个字,分量太重太重。我觉得如果随随便便就称人为教育家,是无知的表现,对教育事业也是一种轻慢。在我们中国的这一百年,配得上这三个字的,只有可数的几个人。
所以必须知道晏阳初。
推荐理由:
“晏阳初是谁?”这个问题很尖锐。尖锐在哪儿?尖锐在于:第一。中国教育有没有忘记自身的一段重要历史?第二。还忘记了别的吗?第三,它这健忘的毛病是怎么得的?
功利的读书,也和“苦读”意识有关。因为读书被当做苦事,所以只能以利诱之。古人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干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名利之外,还有色诱,全被作为交换的筹码,如果再和“学而优则仕”或“仕而优则学”的“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则读书不辍,如有十项全能,在社会上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始有苦读之徒,上演“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活剧,不是把读书当做血淋淋的广告把戏,就是把它弄成了呆了巴几的时尚演出。
我自己从来没有苦读过,也反对把读书当做苦事。我读书,是因为喜欢;而正因为喜欢,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苦”。我认为如果视勤读为“苦”,那简直是对书的侮辱、对学习的侮辱。我对这本书有兴趣,可以废寝忘食,废寝忘食是因为心中有乐,而非衣食不继或是精神失常。我十岁时一天看完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看完后发高烧。家人以为我是为了及时归还图书馆,抢着读完,劳累过度;其实不然,我只是太想知道人物的命运,太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与“苦读”全然无关。在我看来,如果把读书学习当做苦事,肯定学不好。我自幼至今,没有“苦读”的经历,我总把有书读当做幸运的事、有趣的事。特别是在农村插队期间,有时无意间得到一本破书,干活时我就盼着太阳能早点落山,那样收工后就可以在油灯下多读上几页。
因为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因为太想知道事物的究竟,因为想要得道授业解惑,因而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准备读的书,这些,都是你想要的东西,求仁得仁,何苦之有?
钱理群教授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生活时说:“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
推荐理由:
《论语》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什么第一句是它?后世儒家的发挥多如牛毛,总结加发挥就是:“学习”是孔子的第—人生,“悦乐”是孔子的第一人生标准。
前有孔先生说学习是快乐的,后有吴先生说…苦读’没意思”。但不幸的是,苦读书、求名利的传统也同样悠久。太阳底下无新事。
晏阳初是谁?
一次,一家报纸的主任编辑来电话,说因为错了一个字,上级严厉批评,被骂得瘟头瘟脑,正在写检查。问他错了个什么字,是不是触及政冶敏感问题了,是不是多一字少一字把意思弄“反动”了。他说那倒不至于,说只是把“晏阳初”的“晏”全排成“宴会”的“宴”了。闻他是什么文章,是不是引用时用错了一字,他说,文章就是纪念晏阳初的,结果连大字标题都印成了“宴阳初”,文中几十处也全是“宴阳初”。我很震惊,说,岂有此理,教育报刊的编者竟连“晏阳初”三个字如何写都不知道,那一点也不冤枉,被骂两顿也是活该。编辑悲惨地喊道:可来稿上就是“宴阳初”啊!
这种事让人啼笑皆非。我猜,是不是大家出席宴会多了,酒喝多了,于是“晏”“宴”不分了?
把这家教育报的笑话说给同行听,有人不敢相信竟有此事,说果真有,那是得好好检查;另有一些同行则一脸茫然地问:“晏阳初是谁?”
晏阳初,一个中国人的姓名。1943年他和爱因斯坦等一同被评为“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他活到101岁,联合国人士尊他为“平民教育之父”。
但是在中国,很多人不知道晏阳初,这样的事实也显示了我们的国情。
“教育家”这三个字,分量太重太重。我觉得如果随随便便就称人为教育家,是无知的表现,对教育事业也是一种轻慢。在我们中国的这一百年,配得上这三个字的,只有可数的几个人。
所以必须知道晏阳初。
推荐理由:
“晏阳初是谁?”这个问题很尖锐。尖锐在哪儿?尖锐在于:第一。中国教育有没有忘记自身的一段重要历史?第二。还忘记了别的吗?第三,它这健忘的毛病是怎么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