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1年,中国残联通过开展“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年”主题活动,进一步掌握了城镇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的底数和就业培训状况,推进了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加大了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力度,完善了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服务体系,残疾人实现稳定、有效和体面的就业。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在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调研时指出,“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年主题活动有效推进,促进城镇残疾人就业工作实现了新进展”。
关键词: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
1政府牵头,学校为主,全社会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式培训
1.1劳动力自由流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非国有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劳动力基本上是根据市场自由流通的法律,对国有企业工人自由流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已基本固定。
1.2劳动力价格市场化机制逐步形成
除了国有企业市场垄断程度、工资旅行也越来越高,工资差距,劳动力流动的调整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信号或指挥棒;而非国有经济,劳动力价格已基本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的所有人或经营人反映相当很快,工人根据价格信号独立的流。这也是促进残疾人技能的无形号角。
1.3残疾人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体系已形成且在不断完善
体现:①如雨后春笋般残疾人的工作呈现了,劳动力市场规模过大,操之过急。②强大的网络信息为工作提供便携式服务。为此,需求完善残疾人工作创业网络服务渠道,加速残疾人工作创业服务,完成残疾人跨部门、区域工作信息沟通。③《劳动工作、再工作、劳动争议处理、劳动督查、执法体系》的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树立和完善。④加强残疾人教学机构、工作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无缝对接服务。
1.4跟着中国法制建设进程的加速,劳动力商场已逐步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创造工作条件。用人单位不得轻视残疾人。因此,中国的残疾人劳动力的独立企业,自立挑选的工作基本上没有任何约束,彻底依照商场规矩运作。社会保障准则已成为劳动力商场发育和开展的催化剂,如残疾人基本日子保障准则、賦闲保障准则和城镇居民最低日子保障准则等。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网络对中国劳动工作准则的改革起到了保驾护航的效果,同时也在劳动力商场化过程中起到了稳定效果。
2政策支撑夯实基础,打破就业领域对残疾人的歧视
2.1从重视残疾人就业培训的量向重视质的发展
从表面上看,他们在职培训上似乎是非常积极的,但开幕式的每一部分,逐渐减少问题的数量。为什么注册号码是均匀的,这是一个残疾人的一些负面影响的社会,特别是残疾人福利企业,消除对人的歧视残疾人的概念;二是很多人流动性问题;三是培训内容与教学方法单一,职业指导的针对性不强,培训后根据就业的概率,职业培训可以降低学员不能坚持到底的重要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有四:一是加大对残疾人的培训力度,把重视“授人以鱼”变为重视“授人以渔”。由政府领导、劳动行政部门、学校、培训机构、用人单位为一体,形成“流水线”,确保残疾人就业率大幅度提高。二是打破全区行政区划,使残疾人能够接受培训,选择独立的培训班。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相应的能力。三是允许残疾人错开,集中教学方法。有几个人想学习高端或普通职业可以错开教其它的培训中心和普通员工,由残疾人残联计财部、会计培训费用,因为他们想学习专业知识,但很难找到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根据就业期改进成批培训的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全面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明确自己的学历、专业学习、从事的工作、职务、训练状况、水平和各级各类培训的分类组织,企业家的自我意识或已经在残疾人事业,关键以互动讨论或培训的教学方式,为变职业指导为“职业(创业)探讨”,因此,这部分人的创业意识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有的在当地职业条件下举办培训班,残疾人职业指导人员帮助外地有资格的培训班和培训单位,并给予指导和帮助,申请财政援助。
2.2以人为本,改进残疾人就业培训的管理和教学方式
首先,要重视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据了解,残疾人就业培训往往是重职业技能、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指导残疾人员或教师和学生不能主动进行沟通、对话,使残疾人认为培训是被迫”导致就业难,残疾人,社会歧视和其他的心结未解,并通过新的节点。其次,要真正摆脱传统的培训和训练模式,引导学生工作的残疾的高要求,对地区或用人单位现场培训实践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市场机制,就业的同时,政府和社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的福利国家和地方,帮助残疾人提高创新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使福利企业有能力获得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同时残疾人的就业率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3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是动力
各地区残疾人联合会根据区域的行业特点和优势,在工作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准确把握法律,积极探索途径。如江西省,南昌市残联坚持“三高”标准,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的服务和高效”,提出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残联的工作模式的实施,高标准、高水平的培训和就业推广。
3结论
残疾人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是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残疾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质量,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柳,崔铭香.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问题与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6,01:127-131.
[2]侯晶晶.我国残疾青少年职业培训的调查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6,04:25-28.
[3]贾迎军.政府购买服务视角下的残疾人职业教育[J].价值工程,2016,24:302-307.
[4]张金福.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及职业能力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7:21-23.
关键词: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
1政府牵头,学校为主,全社会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式培训
1.1劳动力自由流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非国有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劳动力基本上是根据市场自由流通的法律,对国有企业工人自由流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已基本固定。
1.2劳动力价格市场化机制逐步形成
除了国有企业市场垄断程度、工资旅行也越来越高,工资差距,劳动力流动的调整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信号或指挥棒;而非国有经济,劳动力价格已基本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的所有人或经营人反映相当很快,工人根据价格信号独立的流。这也是促进残疾人技能的无形号角。
1.3残疾人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体系已形成且在不断完善
体现:①如雨后春笋般残疾人的工作呈现了,劳动力市场规模过大,操之过急。②强大的网络信息为工作提供便携式服务。为此,需求完善残疾人工作创业网络服务渠道,加速残疾人工作创业服务,完成残疾人跨部门、区域工作信息沟通。③《劳动工作、再工作、劳动争议处理、劳动督查、执法体系》的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树立和完善。④加强残疾人教学机构、工作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无缝对接服务。
1.4跟着中国法制建设进程的加速,劳动力商场已逐步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创造工作条件。用人单位不得轻视残疾人。因此,中国的残疾人劳动力的独立企业,自立挑选的工作基本上没有任何约束,彻底依照商场规矩运作。社会保障准则已成为劳动力商场发育和开展的催化剂,如残疾人基本日子保障准则、賦闲保障准则和城镇居民最低日子保障准则等。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网络对中国劳动工作准则的改革起到了保驾护航的效果,同时也在劳动力商场化过程中起到了稳定效果。
2政策支撑夯实基础,打破就业领域对残疾人的歧视
2.1从重视残疾人就业培训的量向重视质的发展
从表面上看,他们在职培训上似乎是非常积极的,但开幕式的每一部分,逐渐减少问题的数量。为什么注册号码是均匀的,这是一个残疾人的一些负面影响的社会,特别是残疾人福利企业,消除对人的歧视残疾人的概念;二是很多人流动性问题;三是培训内容与教学方法单一,职业指导的针对性不强,培训后根据就业的概率,职业培训可以降低学员不能坚持到底的重要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有四:一是加大对残疾人的培训力度,把重视“授人以鱼”变为重视“授人以渔”。由政府领导、劳动行政部门、学校、培训机构、用人单位为一体,形成“流水线”,确保残疾人就业率大幅度提高。二是打破全区行政区划,使残疾人能够接受培训,选择独立的培训班。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相应的能力。三是允许残疾人错开,集中教学方法。有几个人想学习高端或普通职业可以错开教其它的培训中心和普通员工,由残疾人残联计财部、会计培训费用,因为他们想学习专业知识,但很难找到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根据就业期改进成批培训的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全面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明确自己的学历、专业学习、从事的工作、职务、训练状况、水平和各级各类培训的分类组织,企业家的自我意识或已经在残疾人事业,关键以互动讨论或培训的教学方式,为变职业指导为“职业(创业)探讨”,因此,这部分人的创业意识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有的在当地职业条件下举办培训班,残疾人职业指导人员帮助外地有资格的培训班和培训单位,并给予指导和帮助,申请财政援助。
2.2以人为本,改进残疾人就业培训的管理和教学方式
首先,要重视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据了解,残疾人就业培训往往是重职业技能、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指导残疾人员或教师和学生不能主动进行沟通、对话,使残疾人认为培训是被迫”导致就业难,残疾人,社会歧视和其他的心结未解,并通过新的节点。其次,要真正摆脱传统的培训和训练模式,引导学生工作的残疾的高要求,对地区或用人单位现场培训实践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市场机制,就业的同时,政府和社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的福利国家和地方,帮助残疾人提高创新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使福利企业有能力获得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同时残疾人的就业率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3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是动力
各地区残疾人联合会根据区域的行业特点和优势,在工作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准确把握法律,积极探索途径。如江西省,南昌市残联坚持“三高”标准,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的服务和高效”,提出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残联的工作模式的实施,高标准、高水平的培训和就业推广。
3结论
残疾人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是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残疾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质量,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柳,崔铭香.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问题与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6,01:127-131.
[2]侯晶晶.我国残疾青少年职业培训的调查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6,04:25-28.
[3]贾迎军.政府购买服务视角下的残疾人职业教育[J].价值工程,2016,24:302-307.
[4]张金福.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及职业能力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7:21-23.